標籤: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怎麼個好法

我這代人,許多都會經歷這麼個現象:

語文課本上,讀過些人的文章,因為逆反情緒,也因為選篇不當,便看輕了他,加上年少輕狂,便不免有「啊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好機智啊」之感;年長之後,偶有機會回頭,明白當日沒讀通的地方,才覺出那文章的好來,於是才逆轉:啊,原來那麼好啊!

然後便高高捧著了,還成了網路名篇。

現在大家盛讚《項脊軒志》結尾如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如是——都是少時不大懂,長大後感出醍醐味的。

但也有種情況:

本來極好的寫家,因為選篇單一了,就被框定了形象,反而妨礙了大家領會他的真面目。

比如朱自清先生:某種程度上,他是因為上了課本,反而被低估了。

我年少時讀中小學,選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大多是:

《春》、《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的秦淮河》通常選錄課本。這幾篇里,《荷塘月色》大概最典型,老師最愛講,還要求背。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

讀了朱自清先生其他的文字,再回頭看《荷塘月色》,自然會覺得:這整篇文字,單看段落,委實是華美斑斕,辭彙量欠缺的孩子讀來,會覺得眼花繚亂。但全篇看,略嫌堆砌,讀多了,甚至會黏膩。《秦淮河》一篇,也是辭藻優美,描繪入神,但華麗得過了度。問了些朋友,許多人有類似觀感:少時覺得《荷塘月色》好,長大了,覺得並不夠好。

這麼想很正常,當然,也不是朱先生的問題。《秦淮河》一篇,朱先生25歲時寫的。川端康成寫《伊豆的舞女》差不多也就這年紀。《荷塘月色》,28歲。

並不是說二十來歲,文字就不能好了。寫《背影》時,朱自清先生其實也是27歲,但有了家室,題材不同,文筆立刻不同。雖然抒情上還是有些外露,但父親著名的買橘子那段,質樸從容,詞採得宜,文氣流暢。

許多人是到了年紀,回頭看看,才發覺《背影》的好處。

許多淡雅醇厚的味道,是要時間才能讀懂的。

話說,人的文章愛好,都這樣過來的。

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個作者,可能愛好不同,乃是時代觀照不同。最早如《詩經》那些思無邪的句子,細看都是聊天一般,但文約意廣。漢時,比如《古詩十九首》,明白如話。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後來鍊字鍊句上,出了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他是走華麗風的,鍾嶸認為曹植「起調多工」(「高台多悲風,朝日照北林」),精心鍊字(「驚風飄白日」,「朱華冒綠池」),對句工整(「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音調諧協(「孤魂翔故城,靈柩寄京師」),結語深遠(「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曹植是有意識在修飾辭藻,所以鍾嶸要說曹植的出現,是「譬人倫之有周孔」了。同時鐘嶸認為,曹丕「率皆鄙質如偶語」,太粗鄙啦,不好。

但後來的時代,卻有點返樸歸真。比如陶淵明,宋朝時聲譽,比晉時好得多了。到清朝,王夫之就認為,從返樸歸真的角度,曹丕的《燕歌行》極好,比曹植的華麗要好。

人讀書歷程,也往往如此發展。少年時候,辭彙量不夠,乍看《荷塘月色》,會覺得真是鮮濃華麗,斑斕多彩,秀雅嫵媚,好。譬如詩歌剛有曹植時,大家眼都花了,覺得才子錦繡,天下無對。年紀長了些,就能領會敦厚溫柔之美,就會復古、崇口語、喜沖淡平和。這就像榛子酥巧克力吃多了,覺得綠茶清爽可口,味道悠遠似的。

但許多人對朱自清先生的印象,只一篇《荷塘月色》,或者加個《秦淮河》,就是選篇不當的問題了。即便是《背影》,依然不是朱自清先生的全部。因為,與《荷塘月色》、《秦淮河》一樣,《背影》也是朱自清先生三十歲之前的作品。

朱自清先生自己,而立之年後,文字也是有進境的。只可惜這些文字,很少進選篇,名氣也不那麼大。

這也是許多作家的可憐處:

他們被拿來當門面的代表作,往往不是他們最好的作品。

朱自清先生寫《歐遊雜記》,文字已經醇厚老到得多。隨手一段,看去和《荷塘月色》,已經不像一個人寫的了:

【』茶飯店裡可以吃到一種甜燒餅(muffin)和窩兒餅(crumDpet)。甜燒餅 彷彿我們的火燒,但是沒餡兒,軟軟的,略有甜味,好像摻了米粉做的。窩兒餅面上有好些 小窩窩兒,像蜂房,比較地薄,也像參了米粉。這兩樣大約都是法國來的;但甜燒餅來的 早,至少二百年前就有了。廚師多住在祝來巷(Drury Lane),就是那著名的戲 園子的地方;從前用盤子頂在頭上賣,手裡搖著鈴子。那時節人家都愛吃,買了來,多多抹 上黃油,在客廳或飯廳壁爐上烤得熱辣辣的,讓油都浸進去,一口咬下來,要不沾到兩邊口 角上。這種偷閑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後來的窩兒餅浸油更容易,更香,又不太厚,太 軟,有咬嚼些,樣式也波俏;人們漸漸地喜歡它,就少買那甜燒餅了。一位女士看了這種光 景,心下難過;便寫信給《泰晤士報》,為甜燒餅抱不平。《泰晤士報》特地做了一篇小社 論,勸人吃甜燒餅以存古風;但對於那位女士所說的窩兒餅的壞話,卻寧願存而不論,大約 那論者也是愛吃窩兒餅的。】

朱先生到後期,最好的一面,是樸素流暢,清麗溫厚,緩緩道來。他中後期寫景,已經清爽流利多了,有唐寫景散文的韻:

【這也是個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大細了。有時閃著些許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卻又沒有——只剩一片飛煙而已。從前有所謂「霧濲」,大概就是這樣了。所以如此,全由於岩石中間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裡,無可憑依,凌虛飛下,便扯得又薄又細了。當那空處,最是奇蹟。白光嬗為飛煙,已是影子;有時卻連影子也不見。有時微風吹過來,用縴手挽著那影子,它便裊裊的成了一個軟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帶兒似的,立刻伏伏貼貼的縮回來了。】

這段節奏好,字句明晰,比荷塘月色鬱郁潤潤的感覺,又不同了。

到他過世前幾年,語感已經很老到了,但還有那點敏銳和細膩在,於是成了極好的文字。

他一個揚州人,下面這幾句寫成都的,卻能抓成都的魂:

【』成都春天常有毛毛雨,而成都花多,愛花的人家也多,毛毛雨的春天倒正是養花天氣。 那時節真所謂「天街小雨潤如酥」,路相當好,有點泥滑滑,卻不至於「行不得也哥哥」。 緩緩的走著,呼吸著新鮮而潤澤的空氣,叫人閑到心裡,骨頭裡。若是在庭園中踱著,時而 看見一些落花,靜靜的飄在微塵里,貼在軟地上,那更閑得沒有影兒。

成都舊宅於門前常栽得有一株泡洞樹或黃桷樹,粗而且大,往往叫人只見樹,不見屋, 更不見門洞兒。說是「撐」,一點兒不冤枉,這些樹戇粗偃蹇,老氣橫秋,北平是見不著 的。可是這些樹都上了年紀,也只閑閑的「據」著「撐」著而已。】

這些才是該進選篇的——雖然我自問,大概中學時讀這個,未必懂得好來。但這不妨礙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後期,當真是好的,極成熟圓潤。

倘若只以他二十來歲的《荷塘月色》和《秦淮河》來定義他,總有些不對。

這就像一個仕女,明明清麗秀雅,溫柔脫俗,年少時化了幾次濃妝,則大家都把她濃妝的照片當成代表作,還有些人會撇嘴「妝太厚啦,真人是不是那麼美呀」,就有些可惜。

張愛玲說成名要早呵,然而朱自清先生二十多歲成名,也不太好:一篇文章從此成了臉面,到老不變。《受戒》是汪曾祺先生花甲之年才發表的,老辣渾成,質樸天然,現在大家想起他,儼然他從沒年輕過似的。其實朱自清先生也有晚年文字,汪曾祺先生年少時也鋒芒銳利。只是大家大多隻記個代表作而已。

所以啦,許多少時聽過盛名的作者,長大後,找些他其他文章來讀,可能會發現截然不同的味道來——那些讀了《變色龍》,就以為那是全部的契訶夫;讀了《阿Q正傳》,就以為那是全部的魯迅先生的人,得錯過多少好文章啊。


推薦閱讀:

唯詩詩的小故事:記「一件小事兒」
劉猛真的是軍人嗎?還有如何運用蒙太奇手法融入到小說寫作里?
「愛國主義」和「害國主義」——究竟是誰在批評魯迅?【原創】
大師們是如何寫顏色的?(上)
閱讀鄭念的《上海生死劫》的感受是什麼?

TAG:文学 | 朱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