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基督教沒有形成明顯的宗派?
在歐美,台灣,香港,韓國等一些亞洲國家,基督教會都是有明顯的宗派意識的,為什麼大陸沒有形成明顯的宗派意識?這樣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謝邀。
其他答案也提到,早期中國基督教教會大多都有宗派背景,這是因為差會本身有宗派背景,他們派來的宣教士就有相應的宗派背景。早期教會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破除了不少傳統惡習、創辦醫院和學校,並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傑出的人才。
但中國大陸地區「解放」後,我朝深恐受外國差會支持的教會和學校影響我朝政治,便勒令這些教會和學校不可接受國外獻金支持。財政受影響的各大學便要即時關閉,教員流落香港和台灣,而到了香港的則成立了崇基學院。而很多神職人員也離開中國本土。中國的基督教會便在三自運動下獨立生存。後來的事,大家都很清楚。就這樣,宗派被消滅。而家庭教會也因和外界很少聯繫,獨自發展,有信仰純正的,也有發展成異端和邪教的。這些家庭教會並不是一個餅印全然一樣,但正因為沒有宗派標準,每一教會都有各自特色,沒有幾種統合的共同特徵;某程度上說,這是一種極多宗派的現象。
這是很有中國特色的,如我黨是一黨,但那些什麼派系,卻是暗中的政黨。教會看似統一無宗派,但實後山派林立,搬城市轉教會的弟兄姐妹,找新教會便額外困難。所以即使我反對宗派主義,但贊成和支持宗派的存在。謝謝 @馬林元 邀請。
舊中國的基督教宗派是非常明確的。鴉片戰爭(1840年)以後,中國的大門解鎖,基督教新教像潮水般湧入中國。傳入中國的基督教不可能沒有宗派背景:沒有差會,傳教資金從哪兒來?在短短時間內,來華的外國傳教會竟達到130多個。1920年,中國有神學院13所、男子聖經學校48所、女子聖經學校52所,而神學院顯然是有宗派背景的……1919年成立的中國教會大學聯合會,包括了14所教會學校: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東吳大學、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之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文華大學、博文書院、華西協和大學、嶺南大學、雅禮大學。他們後面也都有宗派背景……而且這些差會做事很認真,像寫日記一樣仔細記錄,哪天做了什麼事、有多少信徒聚會,記載得清清楚楚。然而,觸目驚心的是下面的數字:
1949年,中國的基督教新教信徒數量為83萬人。(趙天恩,「從華人教會發展看教會增長」,《中國近代基督教論文集》,356頁)全世界教會自1807年馬禮遜來華之後,將近150年,在中國投入了無數金錢和人力,僅收穫這麼點人……1949年共和國成立,劇情開始出現有趣的變化。
1949-1958年,對基督教的政策是以打擊、改造為主。所有教會學校被收歸國有,傳教士撤離中國。1958-1978年,則是以消滅為主。所有教會均遭殘酷逼迫,民間有人偷偷傳抄、背誦聖經,積蓄可怕的能量。1978-1988年,家庭教會露出地面,開始井噴式增長。舊中國教會的優良積澱,在三十年間蕩然無存,傳統和儀式被消於無形,僅靠一本聖經,就可以建立教會。1988-2004年,家庭教會慢慢由農村轉向城市,大量知識分子融入。由於大環境的控制,家庭教會整體上遵循「只要你承認聖經是神的話,承認因信稱義的道理,我們就是一家人」的大原則。而中國基督徒的數目,雖不可測得,但就算最保守的統計,也都是2000-3000萬的級別,遠多於舊中國時期。好像還沒回答問題。當代中國基督教不強調宗派,既有環境的因素(怎麼可能有外國背景的差會公開傳教……),又有自身的需要(團結就是力量啊)。
至於後果……目前還算是團結,如果大環境解限,各教會之間就會上演公開的撕逼大戰,那畫面我不敢看。沒有宗派的「宗派」,比宗派主義更可怕。沒有傳統的「傳統」,比傳統主義更可怕。沒有神學的「神學」,比唯理主義神學更可怕。不要教義的「教義」,比教條主義更可怕。
1,不要認為沒有宗派,教會就合一了,其實沒有宗派,每個地方教會,都成了獨立宗派了,教會更難合一!2,不要宗派各教會不與其他教會聯合,教會很容易閉門造車,製造各樣異端。
3,不要宗派教會就沒有體制上的監督,教會領袖很容易成為教皇。
4,不要宗派是沒有神學立場的表現,因為每一個宗派,就是一種神學立場。沒有立場的教會,飄來飄去很容易隨從異端的教訓。
5,不要宗派的教會是正在建立新宗派,你是路德宗,我是改革宗,他是浸信會,不要宗派的教會說:我什麼宗都不是,我沒有宗派。那麼,此教會創立的宗派就是「沒有宗」的「沒有會」。
對有宗派教會的提醒
1,雖然我們都認為自己的教派是最合乎聖經的,但不要因為自己的信仰純正就藐視別的宗派。更不要認為別的宗派都不得救(異端除外)。
2,不要有大一統的思想,認為所以的其他宗派都要加入我們宗派。宗派的形成是上帝的許可,我相信也有上帝的美意。退一步來看,就算新教教會真的大一統了,誰敢保證教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天主教?教會領袖不會成為第二個教皇?
3,我們要合一,這種合一不是在宗派上的大一統,而是「在真道上同歸於一」。只要教會都努力的教導聖經真理,我們就是合一的。教會不是有許多,而是只有一個。
我們對教會的共同的信仰告白是:「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願上帝使教會在真道上同歸與一。我記得洪秀全是耶穌他弟吧。。
先謝邀。誠惶誠恐,我才疏學淺,難以系統梳理這個問題,僅給出一點個人看法,望拋磚引玉。回答不當之處,恭請雅正。
中國教會史相較於歐美,實在過於瘦弱。今天的中國教會,是建立在清代晚期以來的宣教士的獻血和生命之基礎上的。而這些宣教士往往都已經是某一宗派或神學思想的擁護者,他們在中國所開拓,牧養的教會,自然也會帶有他們自己神學思想的烙印。但中國在傳統上又是一個講究中庸之道,兼容並包的國家。不同的宗派思想同時在中國生根發芽,又在中國傳統文化環境下比較和諧地共存了,這樣的教會環境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說,中國教會中,沒有絕對的宗派,有去宗派的傾向。
個人認為,上述的中國的教會環境有著老牌基督教國家無可比擬的優勢。在教會宗派化程度高的國家,宗派之間的意見不和與衝突是比較激烈的,甚至不同宗派的教會之間拒絕彼此來往交通。信仰根基牢固,神學研究發達,的確給他們帶來了屬靈的復興,也給全世界的教會留下了屬靈的財富,但在當下,神學研究所衍生出的宗派化,已經成了他們的教會繼續生養,神學繼續發展的桎梏。而中國教會則沒有這種桎梏,是一片非常適合神學研究發展的土壤。另外中國教會也在擴張,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向主獻上自己,以侍奉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因此我斗膽預言,未來五十到一百年里,神學研究發展的中心會轉移到中國,或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新興基督教國家(中日韓)來。具體來說,應該是有宗派的。
基督教自從從猶太教里分裂出來以後,又不斷的繼續分裂。
接下來就產生了天主教和東正教。 天主教主要在西歐 東歐這邊大多數都是東正教。到了中世紀,天主教的一個神父馬丁路德看不下去教會裡的種種醜惡,開始宗教改革,搞了一個新的派別~基督新教,簡稱新教。這樣子,天主教的最高權利屬於羅馬教皇,東正教的每個教區的牧首各自為政,新教派別很多,沒有最高權利機關,各個小教派自己玩自己的~說到這裡~題主也應該知道了,中國最主要的大部分的絕大多數的!都是新教,他們都信耶穌也就是基督教這一個大的派別,但是私底下的種種,都是各個派別有著自己的理解,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些新教也是不同的派別…同理類似佛教~你能說佛教沒有派別嘛~怎麼可能~佛教更複雜來著~什麼南傳北傳八宗藏傳漢傳~想想就頭大(?_?)有啊。全能X,東XX電,以及等等
中國人,從來在乎這些虛頭巴腦的事情。宗派能當飯吃?宗教組織接受政府管理,所以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世俗社會。三自分為星期六教會和星期日教會。比如我斗省,蘇北地區農村基本都是星期六教會(我老家的是真耶穌教會),但是,我們到了蘇南之後,基本都會參加當地的星期天的禮拜。因信稱義。信仰即得救。
古代的景教,近代的太平天國。現在的全能x之類的
你應該問基督教在國內是誰認證的,除了共產黨的兩會與三自,你認為有什麼宗派?宗教局都不承認有家庭教會。
原來我們村旁邊有倆教堂,現在就剩一個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團結而「合併」了。
我佛慈悲。
因為相對於儒釋道而言,信基督的人還是少些。人少,影響力就有限。內部的宗派更難被大眾意識到。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一直堅持不跟梵蒂岡建交?華夏文明與羅馬教廷之間存在哪些不可調和的衝突?
※歡喜讀《律法書》之三——舊約和新約
※我為什麼轉行?
※基督徒可以系統地學習占星學嗎?我真非常虔誠的新教徒,也確實很喜歡占星學?
※伍亦勤與尼采哪個更牛?尼采沒打倒基督教,伍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