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你大膽的去實習

這是專欄《博士的圍城》 的第六篇文章。上周突然間收到了500多個贊和幾次打賞,真的很驚喜。感謝大家的支持,感謝打賞的金主,感謝知乎神奇的演算法。

讓我們繼續。

——————

上周說了寫簡歷,這周我會圍繞博士實習這個話題說說博士怎麼找實習,為什麼要找實習等零零種種。

首先是什麼時候去實習。現在直博的同學估計不少,所以如果臨近畢業不想做研究,就會出現一種非常尷尬的狀況:人生前二十多年裡面是沒有經驗是找工作可以用的,寫出來的工作經歷比本科生還少。怎麼辦?只有補。不過同樣尷尬的事情是,讀博期間去實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比較任性的認為可能文科和計算機系的同學在這方面比較有優勢,但是對於靠實驗為生的理工科博士難度確實比較大。萬一老闆還是一天查三次崗的,那就基本可以放棄了。所以回頭看比較現實的節點是博士第一年的暑假和博士論文定稿後的一段時間,這兩個時段實驗量相對較少,而且教授點頭的概率也相對較高,最值得嘗試。

對於海外的同學找國內的實習,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微妙Tip,就是學生證的時間差。國內的實習要求是必須是學生,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推薦畢業後作為可行的時間段。但是我知道有一些海外學校的學生證是一年或者一口氣五年給有效期的,所以如果提前畢業了,學生證可能還沒有過期,那麼就還是可以在國內以學生身份找到實習工作。規定這個東西,有時候還是可以靈活一點繞過去的。

然後,談談怎麼找到合適的實習。和找工作一樣的,當然先是看各大公司是不是在招人,常用的官網,bbs,Linkedin都先看一遍。不過實習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信息很可能只在有限的時間裡出現在有限的渠道,比方說只在清北復交的bbs幫學長學姐發個人販貼說下周要人,或者只在某些微信群里找適合的target說最快下周一上班(不過這種帖子我希望大家慎重,原因大家自己應該能理解),這個時候就考驗信息獲取的能力了。一定要廣撒網,用對網。

即時很快有人願意要,也不要把自己輕易就給賤賣了。在面試實習的時候,一定要和對方在總體期望上做一些match。比方說,這個實習的主要工作是什麼,自己有多少時間,希望學到什麼,這些問題還是提前問好。我覺得博士生就不要去做個純粹打cold call之類的PTA了,當然如果是為了big name另當別論,畢竟big name給的不僅僅是經歷。

開始了實習,也不要覺得任務完成。實習不等於工作,但是有時候實習的意義也許高過找到一份工作。我覺得實習是一個快速在工作上了解自我和增加經驗的過程。很多人讀博的時候還不知道喜不喜歡學術,那麼到放棄學術的時候大抵多了一些知道喜不喜歡的途徑,那麼我就利用實習來繼續探索自己真正的喜好吧。最差的情況就是在內心永久性的抹掉了一條不適合自己的路,最好的情況卻可能是找到了自己一生想要追求的事業。萬一重新發現學術是真愛也是可喜可賀。

增加經驗也是個多重定義。一方面當然是讓自己的CV變得更豐滿,另一方面則是真正了解自己要做的工作。實習生一般不會被用的太誇張,實習的空隙里就多多觀察吧。只有在實習中多觀察,才會開始明白這份工作/這個行業在每個層級的挑戰是什麼,哪些層級對自己來說沒有難度,哪些需要下功夫,哪些可能是自己會選擇離開的節點。這點上來說,實習過是有明顯優勢的。而且我的經驗告訴我,博士生的我們多少有點書生氣,有些事情反而會從本科生的身上學到很多東西,職場上沒有人能夠僅靠學歷戰勝對手,情商努力恆心,樣樣重要。

從去處書生氣的角度看,即使還想繼續從事科研,也不妨去嘗試一下實習。這個分工明確的社會裡,多去了解一些行業,從長期來說總是有好處的,當然什麼時候體現出來是一件很難預估的事情。試想有一天,擁有了發明專利的你需要和人打專利官司的時候,自己曾經實習過的律所同伴願意提供幫助;或者你和學生合開的公司被PE看上需要做DD,你想起某家諮詢公司里一起實習的同伴已經成了partner……不要覺得有些人的人生充滿巧合,自己的人生卻平淡無奇,巧合終歸不那麼巧合。

所以的所以,博士,你大膽的去實習吧。

推薦閱讀:

下了班還賴在公司不走的人是什麼心態?
羅馬房間記憶法利用的是什麼原理?在實際學習、工作中是否切實可行?
天文台每天的工作都是什麼?
著急離職,但是上司要按流程走。怎麼破?
導遊這個工作好嗎?

TAG:博士 | 实习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