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縮水版)

原版10萬字,主要與羅馬早期以及歐洲中世紀進行各種詳細分析比較,和各國曆朝軍制變革規律。但是重要骨架全在縮水版這裡了。

《周禮》原型是周公在周武王在世時的計劃書,很可能只有簡單的職官表,春秋時追憶補充完整了官員的具體負責內容,戰國時加入了陰陽五行學說,更進一步闡述官員的具體負責。類似《舊唐書》與《新唐書》《資治通鑒》的關係。

國人暴動,再加上烽火戲諸侯,西周的朝廷班子全部死在了驪山,導致備份在洛陽的典籍有經而無人解、有字而無人識。孟子以後乃至漢朝的人的解釋,不能全信,特別是孟子「好讀書,不求甚解」,把《武成》的「流血漂杵」以為是殺人多,其實《荀子》有記載,周武王遠征時是累日暴雨,《國語》伶州鳩「癸亥夜陳,未畢而雨」以及《詩經·大雅·大明》的開頭和結尾與題目相輝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會朝清明」說的都是「烏雲漸散,天光乍現」的奇觀。日期上也是清明前後,春雨連綿,但是清明節那幾天,一般都會短時天晴,不然怎麼過節,具體見王程遠《商周斷代新考》的第七章《論商周牧野之戰》,地上很多積水,所以只殺了2萬人就流血漂杵,周武王確實是很仁慈的,反倒是之後,姜子牙帶兵把趕回來的商朝15萬大軍幾乎全殺了(《逸周書-世俘》)。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源自夏朝以前,何駑在陶寺發現250米一夏里,根據徐鳳先「日影千里差一寸」,整個漢文化區是一個邊長2500公里的正方形,每邊有100個百夏里,一個邊長百夏里的範圍封一個部落,理論上有1萬個部落。以邊長2千夏里為一個區域,就有25個區域,其中12個人口稠密的地區,被虞舜定為12州《尚書虞典》《史記-五帝》:并州、幽州、營州、翼州、青州、雍州、兗州、徐州、梁州、豫州、荊州、揚州。夏朝初期,小冰河期,北方石峁、老虎山、偏堡子等文化突然消失,北三州并州、幽州、營州被廢,只剩九州。商朝初期因為夏的殘餘勢力割據東夷,所以廢青州、梁州,立了孤竹國等來開闢遼東銅礦,恢復幽州、營州,也只統治九州。周朝重立西北的并州,立齊魯,恢復青州,立偃國,恢復幽州,失去營州(孤竹國)、梁州(弓魚國)和徐州(淮夷)。

一夏里是250米,一周里是500米,所以周的方千里,是一個州。

在邦國千里(很多都是無法使用的空間)這個前提下,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吳慧在《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井田》和《翰苑探史-中國經濟史論集粹二十五題-井田制考索》提到夏商周秦漢的田尺考古實物存在0.8的度量衡遞增規律。

西周秦漢尺(黑黍)0.2463米,0.246*0.8=0.1968,先周壁羨鎮圭尺(黑黍)0.197米,先周劍尺(紅黍)0.185米,0.197*0.8=0.1576,商殷墟象牙尺(黑黍)0.1578。《禮記·王制》(西漢):古者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8先周尺*0.197=1.576米,6.4西周秦漢尺*0.246=1.5744米,一周步等於1.6米。一井邊長160*3加路網溝渠約500米。五十周里小方國邊長25公里,百周里方國邊長50公里。有人認為沒那麼多平原,所以井田不可能大量存在,其實井田的溝壑是《周禮考工記》才詳細記載,周朝及以前生產力低下,重犁牛耕沒有普及,不需要平原,山坡上挖個坑埋個種子澆點水,和種樹一樣。井田的邊界,平原是溝壑,山坡則是在無形方塊的四個角上種樹,以示邊界,河南農村至今還有這種習慣。0.1576*0.8=0.125米,也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最大距離,尺,何駑發現一夏尺等於0.25米、五尺為步,其實是2夏尺等於0.25米、十尺為步。2000尺一里等於250米。《連山易》與《歸藏》的區別是乾用七坤用八,我懷疑七字是十字誤讀,也就是前用十後用八,改十步為八步,邊長10尺*10步*10份*2=2000尺,變為邊長10尺*8步*8份*3加路網=2000尺。田制的改變標誌著原始社會末期路網土地的出現,與農田土地的分離,代表的意義是深遠的。

《孟子·滕文公》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如果西周是100,那麼先周就是100*0.8=80,商是80*0.8=64,夏是64*0.8=51.2。孟子又好讀書不求甚解了。西周份地的邊長是160米,先周是160*0.8=128米,商是128*0.8=102.4米,夏是102.4*0.8=82米。西周方百里的邊長是50公里,商是50*0.8*0.8=32公里,夏是32*0.8=25.6公里,幾乎是周的一半,所以由夏制變周制很簡單,這也是周制普及各個姬姓方國的要因。而商則要侵吞它界,所以只能空投幾個殖民城,控制一下要點,小打小鬧。後期沿著太行山分封,來緩衝侵吞它界問題。

自(追去底)是個古字,甲骨文、金文都有,甲骨文里是比旅更大的單位。漢代和郭沫若把它釋讀為師,我把它釋讀為官,也就是軍字的前身,這個字估計很早就有了,而那個時候軍隊里還沒幾輛戰車,之後官,才被把自,替換成了車,變化為軍。春秋的齊國和吳國的編製都是有軍沒有師,商朝只有軍和旅,師這個單位是周朝滅商後才有的,《牧誓》把師氏放在亞旅和千夫長之間,師尚父統領3000虎賁,紂王時商朝的亞旅統領7500人,千夫長統領1500人,所以周朝建立時,拆分擁兵自重的族軍,也就是分家,把旅縮小到500人,雜處分布各族,建立了非血緣的2500人的師(師)和12500人的官(軍)。

《左傳·庄公四年》:「正月, 楚武王 荊屍,授師孑焉,以伐 隨 。杜預 註:「屍,陳也。

《左傳·宣公十二年》:「荊屍而舉。

左傳魯襄公十年(BC563)(鄭國子產)兵車十七乘,屍而攻盜於北宮。

這裡的屍就是自(追去底)。

周初,最大的諸侯國是魯侯國,1、周公的親兒子,2、必須擁有哪怕齊國叛變,聯合其他部落來攻,也能守得住的資本,3、與齊國聯合,實力就能彈壓周邊部落,所以是7個百里(加上境內的附庸國),比公爵領地還大。理論700乘,其食者半,700/2=375,魯國土地肥沃,375乘,大國三軍,三郊三遂。《禮記· 明堂位》稱:「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375*4,馬車只佔四分之一,大部分是牛拉的後勤車),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史記》總結部分,司馬遷卻說齊魯武王原封地只有一百里,周公增加到四百里,這就是唐朝《通典》所說的周公改制大其封。

公,分為:1、夏制的公爵,沒有參與周滅商的戰爭,只有5個方百夏里也就是1個方百周里的封地,所以說公侯百里,和周的子爵一樣的封地;周人不像商人,不改變不改封者的原有的稱呼。2、親周王室的公爵,擁有5個方百周里的封地,理論500乘,其食者半,500/2=250,250乘,次國二軍。3、死者為大,作為哀榮,所有的國君死後都稱XX公或X公X,但是下葬的禮制則分為五等(《孟子?萬章》云:「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其中子男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的面子不重要。大夫死後稱XX子,比如孔文子,最後演化為孟子荀子之類的敬稱。4、周天子的王畿內有三公,是宮廷公爵,沒有領地,住在郊區,非世襲,終身制,一般由公爵之後或重要的親戚擔任,稱X公,而不是XX公或X公X。

侯,分為:1、夏制的侯爵,沒有參與周滅商的戰爭,只有4個方百夏里也就是1個方百周里的封地,所以說公侯百里,和周的子爵一樣的封地;2、親周王室的侯爵,擁有4個方百周里的封地,理論400乘,其食者三之一,400/3=125,125乘,小國一軍。何休《公羊傳》隱公五年注說:「天子六官(軍),方伯二官(軍),諸侯一官(軍)。」《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軍,古文官字通假軍字)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周的伯300里,其食者三之一,最多只有100乘,4個師。周的子2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50乘,2個師。周的男1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25乘,1個師。這些是總兵力,還需要留些防守,能夠出兵的兵力則更少。

諸侯以下的伯子男,不算諸侯(廢話)國,算附庸國。《公羊傳?隱公五年》雲「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國語?魯語》云:「天子作官(軍),公帥之。……元侯作官(軍),卿帥之。……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云:「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天子與魯侯與各公爵的附庸是伯爵,比如臧伯、井伯、毛伯、秦伯、鄭伯等。諸侯國的長子,在繼位以前,要來王畿做人質,同時學習周禮,並擔任周天子領地里的邊伯,甚至擔任周天子大軍的實際統帥。所以長子稱伯。侯爵的附庸是子爵,比如高子、國子等。男爵一般是古國、侯甸男采衛的男。

這些爵爺們的領地,不一定是在一起的,會有很多塊飛地,加起來的面積才符合分封面積。

周朝1里等於500米,夏的公爵侯爵,只相當周的方百里,子爵男爵只相當周的方五十里,所以《孟子?萬章》好讀書不求甚解,胡亂解釋為「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夏朝、周朝都有五等爵,但是夏朝五等爵的名稱或許不是公侯伯子男,夏朝1里等於250米,商朝一里擴大到320米,於是對加封的諸侯取消了公爵,對沒有支持商滅夏的諸侯,則全部降了一級,原來的夏公爵改稱商伯爵,夏伯爵改稱商子爵,所以商朝各地的伯爵子爵才會那麼多,而商王的部下基本是侯爵,原理如下:當時部落聯姻和兼并已經很普遍了,純粹的夏男爵已經基本不存在了。但是根據《庫法》等文獻,戰國秦漢的小縣五十周里,說明雖然兼并了,但是夏朝開始的最小區劃依然保留延續了下來。

夏男爵25*25=625,夏子爵625*2=1250,夏伯爵625*3=1875,夏公爵625*5=3125,商男爵32*32=1024,商子爵1024*2=2048,商伯爵1024*3=3072,商侯爵1024*3=4096,跟著商朝混,獲得加封后的子爵,領地比原本的夏伯爵還要多,所以夏伯爵就改稱子爵、夏子爵就改稱男爵。唐《通典-職官》卷一、卷十三也有所影射。大批的夏伯爵改稱子爵,這也是孔子把蠻夷稱作子爵的原因,比如楚子、吳子,而很多小國接受楚國分封,朝秦暮楚,導致封爵不斷起伏變化

《國語齊語》「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管子於是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1井3屋,一家有三塊輪休的份地,五家為軌,就是2井。十軌為里,就是20井5邑。四里為連200人(出戰車2乘,一車四馬,所以用四),加上中間一里的公田,就是25邑。十連為鄉,250邑。十鄉2500邑。二十一鄉,就是2個百周里。封地里至少存在三分之一的不適合農耕的廢地(東漢鄭玄註解),管子把廢地的六鄉為工商之鄉,應地制宜,變廢為寶。

《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2馬),四丘為甸(2乘),四甸為縣(10乘),四縣為(小)都(50乘)。」四邑為丘,就是四邑夾一丘,一共五邑。四丘為甸,就是四丘夾一甸,一共五丘。

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1馬),使之相愛;四閭為族(1乘),使之相葬;五族為黨(5乘),使之相救;五黨為州(25乘),使之相賙;五州為鄉(125乘,1軍),使之相賓。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1馬),四里為贊阝(1乘),五贊阝為鄙(5乘),五鄙為縣(25乘),五縣為遂(125乘,1軍)

五人為伍,五伍為兩(1馬,隊長為兩司馬),四兩為卒(1乘),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

一成方十里,天子之城方九里,所以叫成。成百井,三百家,但這是理論值,實際上橫豎路網不分為私田,所以只有六十四井,二百家,凡起役,勿過家一人,所以出200人。天子之軍,只出100人,鄉隧相間,六鄉六隧,隧人不出兵。魯國同理。齊國則取另外100乘馬車於方四百里的鄙,鄙人不出兵。古羅馬和周朝都是土地國有,會經常重新分配私田,不分配的土地為公田,集體管理,所以成為貴族謀利的渠道。

諸侯(齊國除外):六尺(四寸)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5*2)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士(下士兩司馬,馬長)一人,徒(邑長,什長)二人。通十(5*2)為成,成百井,三百家(實際二百家),革車一乘,士十人(兩個卒長中士、八個下士兩司馬),徒二十人(邑長,什長)。十成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為同,同方百里,萬井,三萬家。革車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

天子:四井為邑。邑方二裏,三十六夫。十六井為丘。丘方四裏,百四十四夫。六十四井(私田)為甸(十字路網作為公田)。

一甸之中,出長轂一乗,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另有後勤二十五人)。

匹馬丘牛

六官下,中大夫一共有30多個,下大夫一共有120多個

而六軍也正好需要軍長6個、師長30個、旅長150(150-30中大夫=120下大夫)個,可見軍長沒有部隊,師長兼任旅長

1成16邑,64井,1井3家,就是192家,其中4家是奴隸,1甸堡4丘堡5家貴族,一共197家。64井按2井5家出兵,半個成就是8邑,1邑10家,就是80人,再加上貴族的奴隸15家15人和貴族5人。1邑12家就是96人,也有土地只夠64井,沒有公田給奴隸耕種的成。甚至有少量土地不足64井的成。1成有6個邑就夠出兵72人的了。最上面那張圖是一張理想狀態圖,是《周禮》官方為了解釋方便弄的,但是並不是不合理的,最多有100井200家平民+20家奴隸,平均64井就夠了,最少48井都夠了75人了。井田制是非牛耕的刀耕火種時代的東西,是個緩坡就能種地,井田只是為了分封方便計量

200家出100人,貴族5人(其中甲士3人) 、正兵70人、固守衣裝5人、打水5人(兵5人)、打柴5人(兵5人)、做飯10人

秦朝,300井,3夫斷為2頃,200家出200人,5人為伍,10人為什,1丘50人為屯,2丘100人為百夫長,2卒200人為隊,2旅1000人為官,二五百主(千夫長)和五百主(副手), 2師5000人為曲,軍侯[候]、假侯(副手),2軍25000為部,校尉或軍司馬、假司馬(副手)。根據青海大通漢簡和內蒙居延漢簡,部分左右或前後,曲也分左右或前後,官也分左右,隊分前後。《後(續)漢書·百官》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軍司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長一人,比二百石。其下(不)置校尉部,但軍司馬一人。又有軍假司馬、假侯,皆為副貳」,每部正好是周制的2倍,可見是全數出擊。有人認為《周禮》軍制不是周初,非也,只是周禮軍制是極限出兵,一般一乘只配10~30~75人,除了周初和防禦戰,很少會出動100人。各種史書都沒有記載周軍制曾有過大的變動,即使有變動,也不至於諸侯國全都因應周軍制變動,管仲齊軍和吳軍都是有軍沒師就已經說明周軍制的師是商朝所沒有的,相反秦國卻保留了周軍制的2倍,管仲半職業化齊軍也是周軍制的2倍,可見周禮軍制確實是周的軍制,且從未改編,至於一車30人,兵馬俑此部隊全是甲士而且是前後有甲,而一車100人只有70人是甲士而且只是前身有甲,可見一車30人是突擊型編製,是春秋晚期半職業化的精銳部隊,也就是齊國的奮擊銳士之類。

根據《周禮》和《國語齊語》,我發現,周公以後的西周的百周里方國,是按「四井為邑」合36塊份地、乘25為900、再乘25為22500份625邑的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有9萬塊份地2500邑的百周里方國(大都)。《周禮》和《國語齊語》比較,同樣一個百周里方國的面積,天子出兵比齊侯少了一半。相信不出兵的部分是奴隸和王田導致的,又或者是遂人,天子留有餘裕,管子則是採取強幹弱枝,用4百里商田的農夫,養活2百里周田的戰士。

齊國除了有2個百周里的使用西周田制的奴隸主土地(1家3塊地,每塊160*160,共76800平米),還保留有4個百周里的使用商早期田制的自耕農土地(1家兩塊地,每塊100*100,共20000平米)。《史記·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太公亦封於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及後聞伯禽報政遲,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一個男爵領分為一個商工之鄉和兩個士農之鄉,臨淄算1個商工之鄉,紀國只有四個男爵領4個商工之鄉和8個士農之鄉,郕國兩個男爵領2個商工之鄉和4個士農之鄉,隧國兩個男爵領

《管子匡君小匡》桓公曰:「參國柰何?」管子對曰:「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商工之鄉六,士農之鄉十五,公帥十一鄉,高子帥五鄉,國子帥五鄉,參國故為三軍,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鄉,工立三族,澤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有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三鄉一帥。」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對曰:「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邑有司。十邑為率,率有長。十率為鄉,鄉有良人。三鄉為屬,屬有帥。五屬一大夫,武政聽屬,文政聽鄉,各保而聽,毋有淫佚者。」

於是乎管子乃制五家以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以為軍令。是故五家為軌。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率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率之,三軍

《管子·立政》首憲

  分國以為五鄉(10000戶),鄉為之師,分鄉以為五州(2000戶),州為之長。分州以為十里(200戶),里為之尉。分里以為十游(20戶),游為之宗。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

築障塞匿,一道路,博出入,審閭閈,慎筦鍵,筦藏於里尉。置閭有司,以時開閉。閭有司觀出入者,以復於里尉。凡出入不時,衣服不中,圈屬群徒,不順於常者,閭有司見之,復無時。若在長家子弟臣妾屬役賓客,則里尉以譙於游宗,游宗以譙於什伍,什伍以譙於長家,譙敬而勿復。一再則宥,三則不赦。凡孝悌忠信、賢良俊材,若在長家子弟臣妾屬役賓客,則什伍以復於游宗,游宗以復於里尉。里尉以復於州長。州長以計於鄉師。鄉師以著於士師。凡過黨,其在家屬,及於長家。其在長家,及於什伍之長。其在什伍之長,及於游宗。其在游宗,及於里尉。其在里尉,及於州長。其在州長,及於鄉師,其在鄉師,及於士師。三月一復,六月一計,十二月一著。凡上賢不過等,使能不兼官,罰有罪不獨及,賞有功不專與。

孟春之朝,君自聽朝,論爵賞校官,終五日。季冬之夕,君自聽朝,論罰罪刑殺,亦終五日。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憲於國,五鄉之師,五屬大夫,皆受憲於太史。大朝之日,五鄉之師,五屬大夫,皆身習憲於君前。太史既布憲,入籍於太府。憲籍分於君前。五鄉之師出朝,遂於鄉官致於鄉屬,及於游宗,皆受憲。憲既布,乃反致令焉,然後敢就舍;憲未布,令未致,不敢就舍。就舍,謂之留令。罪死不赦。五屬大夫,皆以行車朝,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廟致屬吏,皆受憲。憲既布,乃發使者致令以布憲之日蚤晏之時,憲既布,使者以發,然後敢就舍;憲未布。使者未發,不敢就舍;就舍,謂之留令,罪死不赦。憲既布,有不行憲者,謂之不從令,罪死不赦。考憲而有不合於太府之籍者,侈曰專制,不足曰虧令,罪死不赦。首憲既布,然後可以布憲。

《國語齊語》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齊國採用周制的土地大概是2個百周里多一點。管子於是制國:「(3個周制份地「夫」為1家)五家為軌(也就是2井18個周制份地「夫」),軌為之長;十軌為里(20井),里有司;四里為連(加上公田為100井),連為之長;十連為鄉(1000井),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十鄉則萬井,二十一鄉就是2個百周里多一點。

《國語齊語》「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十邑為卒,卒有卒帥;十卒為鄉,鄉有鄉帥;三鄉為縣(突然變成三進位是關鍵),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是故正之政聽屬,牧政聽縣,下政聽鄉。」三十家為邑,《周禮·夏官·職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商離母系社會時期近,女性地位更高,一夫一妻為一家,就是64塊份地。十邑為卒,十卒為鄉,就是6400塊份地。三鄉為縣(縣相對於都,處於邊鄙位置,突然變為3進位是關鍵),3縣9鄉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百周里方國(大都)也就是12縣,5屬50縣就是4個百周里。商朝的田可以參考明清時期的朝鮮王國韓百謙的《田考》。齊承商制,商俗四進,《左傳》昭公三年:齊(國)舊(制),四(進)量(度),豆、區、釜、鍾。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1釜等於64升),釜十則鍾(突然變為10進位是關鍵,周制是夏制改九為十,齊制是商制改九為十)。

《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的男女比例,不能簡單的認為不真實。太平地區,營養較好,女性不停懷孕生育,就容易死於難產而男多女少。商獲得大量東夷戰俘奴隸而女性逃進山林、周又截取了這些奴隸,就會加劇男多女少。原始野蠻部落彼此吞併殺俘,則會導致男少女多。而且《周禮》是武王伐紂後這個特殊時段寫的,長安得到了大量男性東夷戰俘,所以男多女少。

聲稱面積:《周禮·夏官·職方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七(應為十)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男,以周知天下。」五百里不是五個百里而是邊長五百里的前提是「邦國千里」,侯爵的齊國為邊長400周里方形,但從最宏觀考慮,青州所在的方千里有很多不適合使用的地域,比如海洋和高山還有沼澤就佔了一半。

十和七很容易誤會成同一個字。《山海經·大荒東經》《逸書·周書·世俘》也都有類似問題,億十萬其實是億七萬,也就是17萬。

封建面積:天子分封的面積,是承擔兵役出兵數量的基礎,侯爵的齊國為4個邊長100周里方形。

計算面積:封建面積劃分時依然十分粗糙,有很多不適合使用的森林和湖泊,諸侯之地,封疆方4百里,其食者三之一,400的三分之一是125

實際面積:侯爵的齊國有1軍,125乘攻車,125乘守車,250乘草料車,也就是1.25個邊長100周里方形。

齊國作為侯爵,在討伐東夷和無數代的努力下,最終在齊恆公即位時擁有了6個周百里有多的面積,幾乎和7個周百里擁有三軍的魯國相等。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再加上齊國土地普遍貧瘠,所以6個周百里,只能養活300乘戰車三萬人

夏朝九州,一個州,方兩千夏里,到了周朝就是方一千周里。《周禮》記載,可以封六個侯爵或者十一個伯爵。五侯十一伯,被錯寫成了五侯七伯。意思是北到無隸也就是瀚海的營州和青州兩個州,六侯十一伯,除了齊侯自己,齊侯都可以征伐,不必征伐自天子出,這兩個州里,能打下來就都歸你齊國。所以齊僖公可以在青州以內到處打,齊桓公可以征伐營州的孤竹國,自行立燕國為附庸國。

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山海經》《淮南子》《列子》

晉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劉昭補註引皇甫謐《帝王世紀》「及禹平水土,還為九州,今《禹貢》是也。是以其時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萬八千二十四頃,定墾者(不一定可以開墾)九百三十萬六千二十四頃(五分之二),不墾者(絕對無法開墾)千五百萬二千頃(五分之三)。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邊長方100夏里為1國,100夏里=25公里,這是考古研究所何駑在陶寺遺址實地測量、自然科學研究所徐鳳先通過天文學演算得出的結論,與我通過文獻和度量衡考古得出的結論驚人的一致。漢文化區的邊長基本是2500公里的方形區域(2500公里*2500公里=625000000萬平米,1夏頃等於36夏畝等於25萬平米,82*6=492再加路網和溝渠就是500,500*500=25萬平米),也就是理論上每邊有100個夏朝的百里之國,100*100=1萬,實際上很多地方是高山密林湖泊大海(至少佔5分之3),當然沒有這麼多國家,但是如果再加上非漢文化區的一些國家,這就是萬國來朝(《左傳》哀公七年"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人口統計估計是靠大家自己分頭主動交代,距離則靠測量日影換算,具體見徐鳳先、何駑《「日影千里差一寸」觀念起源新解》)概念的由來。1夏頃有36夏畝,也就是周朝的1井9周畝,所以頃和井音近,「井」也因此才成為了一個古代面積單位概念。4夏頃組成1個邑,應該是夫妻和同住的一方的父母,合共4人(加兒童則約6口人)的分地,不分男女,成年的人人有份。1個方形邑的邊長是1公里。1成25邑,1國25成。1國的邊長就是25公里。4*25*25*10000*2/5=1000萬人,4*25*25*10000*3/5=1500萬人,司馬彪說的是邊長2500公里的方形區域的總人口,是原始社會後期的全天下大聯盟時期特有的統計數據

1公頃=100公畝=100*100平米,1頃=100畝=100*666.67平米,1夏畝=6724平米=10畝

根據《基諾族刀耕火種的民族生態學研究尹紹亭》即使是現代,4口之家(成年2口),刀耕火種,1年種20(市)畝,一茬輪歇耕作制,休閑13年,也還需要260(市)畝荒地才行,這還是精細分配後的適宜使用的荒地,何況夏朝的粗分配,雖然已刨開了高山密林湖泊大海,但是依然包含很多不適宜使用的部分,還要考慮和平生活下家族的繁衍分裂,6口之家(成年4口)需要1960(市)畝荒地,不算過分。

羅馬王政時代早期的部落一開始每男丁2猶格,也就是5000平米不到,1猶格,種5羅馬斗收25羅馬斗,2猶格就是50羅馬斗,51羅馬斗才夠吃一年,留下種子,40羅馬斗需要加上打獵才勉強夠吃一年。夏的一夫有6000多平米,差不多,是刀耕火種,所以多一些,但是夏朝講究土地輪休,一個人分有十幾塊地供輪休。羅馬貴族共和早期每男丁4猶格9000平米不到(此時已經有很多佃農和奴隸,好幾千人的富裕階層很多家庭都

20猶格以上),商朝早期也是1萬多平米,中期每男丁耕種7猶格1萬8千平米不到,商朝末年也是1萬6千平米

夏制82米*用3*4*5*5*105%(路網和溝渠)=25公里

《歸藏》考古發現,商朝開始設立高台式的國家糧倉儲備

商制102.4米*用8*用9*3*109%(路網和溝渠)=25公里

商制102.4米*用8*用9*4*109%(路網和溝渠)=32公里

《呂氏春秋·簡選篇》「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推移大犧,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湯乘大讚是否是得到了其它方國的幫助所以從1個部落9乘增加到8個部落72乘?72乘*72人=5184人,再加上車兵?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墨子·明鬼下》「湯以車九兩,鳥陳雁行。湯乘大讚,犯逐夏眾,入之郊遂,王乎禽。」70乘*75人=5250人,我懷疑6000人是真的,70乘是後人根據每乘75人算出來的。其實實際是648*9=5832再加車兵18。五十周里等於百夏里,使用百夏里商田制則有九鄉,一鄉出戰車一輛,商湯是以自己一國之力滅亡了夏桀。擴大到商百里商田制則有16鄉。到了紂王時期,犯愁於16乘與25乘軍事改革的衝突,以及征伐東夷帶回的大量戰俘,而被囚禁的西伯姬昌幫紂王想出了辦法,一如商湯幫助夏桀對付昆吾、越王勾踐幫助吳王夫差吸膿血一樣,獲得了信任,再加上名馬和美女,紂王才釋放了周文王。

《周易》128米*用8*用6*5*105%(路網和溝渠)=32公里

30男*36=1080,出戰車2乘,1080*25=2萬7千,2萬7千*(10+12)=59萬4千

宣方不言侯,或為舊制,30男*81=2430,出戰車2乘,2430*15=36450

自以為是的紂王從軍事需要,改成25的結構,這就是《周禮》五五軍制的由來

這樣22個「小百商里」方國的面積和安陽附近商朝領土平原面積是相符的,32公里也與安陽殷墟到淇縣鹿台的距離相符

但這樣其實是減少了封地,所以引起了大貴族們的不滿。而且軍隊出征後,安陽周圍只有大量東夷奴隸與商人平民成了紂王唯一可以徵調的力量,前徒倒戈,安陽附近都沒商紂王時期的古城,考古學家估計是把早期城牆都拆了,焉能不敗

紂王其實和秦始皇、隋煬帝還有崇禎差不多,和他類似的人物應該是查士丁尼二世,他西破保加利亞、東破阿拉伯,可惜胡亂推行改革,觸怒貴族,將領叛亂,軍隊倒戈,被叛軍殺死。

《逸書·周書·世俘》庚子,陳本命伐磨、百韋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陳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兩,告以馘俘。百謂[韋]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兩,告以馘俘。百韋命伐厲,告以馘俘。

紂王在打敗東夷後,擁有天干集團軍(500輛,分成10個50輛)和地支集團軍(600輛,分成12個50輛),兵力遠比武王龐大的多。1車和武王一樣配150人,1100輛就是165000人,加上宣方軍的舊編製的近萬人,和177779差不多。征東夷的10~15萬大軍,只殘存5000殷軍跟隨其子北上,姜子牙的呂國避而不戰、肥敵自重,周公的魯國(原在河南魯山)和召公的燕國都未封,無力阻擋殷人北上,殷人在孤竹國旁邊的夏人遺民故地建立了國家,也就是韓侯其子朝鮮。朝歌和殷墟以及周圍的共22個國加宣方共近88萬男丁,除軍隊外的另外10分之9的70萬,則成為了亡國奴,18萬戰死(部分為萊方),30萬成為戰俘,剩40萬不到。

安陽附近「小百商里」82萬8300男丁,22國*32公里*32公里=22528平方公里,換成58萬3200男丁,也就是東夷奴隸至少有25萬,考慮到要遷徙部分商人到山東,那麼就是30萬男丁以上,商紂王征服東夷的勝利不比周武王少。

戰車的製作是純手工的,殷人沒有了戰車和18萬戰士,所以周公平叛三監之亂才那麼迅速,只是擊敗了管叔麾下的戰車部隊和非戰士的商遺民步兵。

《逸書·周書·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割耳朵)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這裡的人都是指成年男人)。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

武王1506男出300兵2輛車,400輛車就是30萬1200男,但是六官的配置是37萬5千夫(2井5家屋1主1奴,1成500男出戰車1乘,官通假軍,6官每軍125乘也就是750乘)到67萬5千夫(1家屋3男,1井9男,1成900男出戰車1乘,官通假軍,6官每軍125乘也就是750乘)。301200+300230=601430,周原本就有餘夫,再加上戰勝國的滾雪球的移民潮,能夠填補戰損,而且還是極限配置,一部分給分封國。俘虜不一定會變成奴隸,漢尼拔和凱撒都曾經釋放過戰俘。這次的戰俘,都是東夷人,武王對商人還是很寬容的。

周公擊敗東夷,分封康叔在衛國、微子在宋國。之後周公在平定東方之後,用新的商人戰俘充實周人的生產,組建了八啟。宋國為公爵國,二軍22萬5千夫,大部分是本地商人,遷徙來的商人數比三監之亂前大大少了,再加上東夷的戰俘,估計主要是靠戰俘了,大分封下不會產生移民潮了。

周制160米*3*2*5*5*2*104%(路網和溝渠)=50公里

這就是三《易》的真相。

夏制82米*用6*9*5*110%(路網和溝渠)=25公里

夏早期,1邑1家,每個大家庭196個份地,成年2男2女,出2男,1成出兵2*25=50男

夏中期,1邑4家,每個大家庭49個份地,成年4男4女,出4男,1成出兵16*25=400男,所以叫「有田一成、有眾一旅」

商制102.4米*用8*用9*4*109%(路網和溝渠)=32公里

商早期,1邑4家,每個大家庭16個份地,成年2男2女,出2男,1成出兵8*81=648男

紂王128米*用8*用6*5*105%(路網和溝渠)=32公里

商早期,1邑4家,每個大家庭16個份地,成年8男8女,出8男,1成出兵30*25=750男

周制160米*3*2*5*5*2*104%(路網和溝渠)=50公里

周早期,1邑10家,每個大家庭3個份地,成年2男2女,出1男,諸侯1成出兵10*20=200男,天子1成出兵5*20=100男,出車1「乘」,所以領地叫「成」,諸侯的首都叫「都」,王的首都叫「城」,「城」的面積是一「成」

夏朝晚期,1車對應600人,所以商朝初年,《墨子》才說:「湯乘九兩」,一字千金的《呂覽》才有「必死六千」。另外,按我的計算,湯的新制度讓一個方國有九個小行政區,剛好每個一輛馬車,最古老的單馬單人車叫丙,雙馬雙人車叫兩。商朝的敵人依然使用夏朝晚期的軍制,1車對應600人

小臣『牆』從伐,擒危白[伯]『髦』、小臣廿又四,馘千五百七十,俘百、御丙[輛]、車二丙[輛]、櫓[楯]百八十三、(步兵箭)函五十、矢千又百,獻於大乙。用惟『白[伯]印』獻俘於祖乙,用『髦』於祖丁。登甘京,易[賜]。。。

「小臣牆」為殷代晚期一位王臣,危白[伯]『髦』是商朝的伯爵,換算就是夏朝的公爵,換算就是西周的男爵。方百周里的小國,其食者四之一,在西周有25乘馬車、2500人,1馬車對應100人。而殷代晚期,步兵12個中隊,180人為小臣隊長,每中隊150人,分5個小隊,每小隊30人,有正副隊長共3人,一共1800人,其中前排的180人隊長有盾,也就是陣寬180人、厚10人;另有50人為弓箭手,每人20支箭。養三輛單馬單人的「丙」戰車,車上綁有兩個箭袋,箭袋裡各有20支箭,車兵有盾。也就是1馬車對應600人,這個應該就是夏代晚期的兵制,所以《墨子》湯乘九輛,必死六千,夏代初期則是1馬車對應1200人。殷代初期到晚期,商軍1馬車對應300人,紂王時,商軍周軍1馬車對應150人,所以武王伐紂,300馬車、4萬5千人。

危伯髦之戰,步兵近1600人陣亡、100人被俘、不到100人逃亡,兩輛副車的領主陣亡,大部分隊長陣亡。危伯髦作為商朝封臣的白[伯]印也被繳獲。

商中後期軍制,行,300人,是基礎單位,有戰車一輛、輜重車一輛,分左旃150、右旃150,百夫長率領。卜辭中有「東行、中行、上(南)行」 ,還有「右旃」、「上(南)行左旃」。「行」分「大行」和「行」兩級。古代步兵的基礎陣型是梅花陣。5個行組成1個大行,分為東行、西行、中行、上(南)行、下(北)行。大行,1500人,千夫長率領。甲骨文 「登人三千」、「登人七千」、甚至是「登旅萬」,最多是婦好的一萬三千。理論值3750人為一旅,由一個家族組成,也就是亞,首領叫亞旅。商中期一般只有一個(理論值3750人)、兩個(理論值7500人)到三個旅(萬人)作戰,一軍有四個旅(一萬三千)。一個旅有五個大行,五進位是全世界古代步兵單位常見,宿營時也是呈梅花陣。紂王時,一個旅理論值有7500人。所以《尚書牧誓》把師氏3000人放在亞旅7500人和千夫長1500人之間。一個旅,紂王時有戰車25輛、輜重車25輛。天干十旅分為五軍,以官正、亞旅統帥,也就是《禮記曲禮》天子之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武王伐紂,300戰車,4萬5千人,也是150人一車的配置

西周早期康王二十五年的小盂鼎(枟集成枠5.2839)小盂鼎道光初年發現,遺失於太平天國之亂

盂以多旂佩鬼方子囗囗入南(?)門,告曰:王令盂以囗囗伐鬼方,囗囗囗聝囗,執酋三人,獲聝四千八百又二聝,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俘馬囗囗匹,俘車卅輛,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八羊。盂又告曰:囗囗囗囗,乎蔑我征,執酋一人,獲聝二百卅七聝, 俘人囗囗人,俘馬百四匹,俘車百囗輛。

這是一次攻擊加一次追擊,所以後者俘虜的百多人都是駕著百輛戰車的,明顯是殘兵,而且沒有牛羊的戰利品。值得注意的是,從南門入,而且羊不多,說明鬼方是在南方。如果牛車是一車一牛共

360輛,那麼馬車就是一百二十一輛,卅應該是二十的誤讀。總共18000人的鬼方軍隊,120輛戰車,一車四馬三人配150人,鬼方是與商末、武王同樣的編製。

周軍1車100人,楚軍1車150人,繼承商朝紂王時的傳統

西周,1成100井,4丘16邑64井,1井3家,就是192家,其中4家是奴隸,1甸堡4丘堡5家貴族,一共197家。64井按2井5家出兵,半個成就是8邑,1邑10家,就是80人,再加上公田36井的貴族的奴隸15家15人和貴族5人。212家出100人,貴族5人(其中甲士3人) 、正兵70人、固守衣裝5人、打水5人(兵5人)、打柴5人(兵5人)、做飯10人

秦朝,1成100井,900夫,3夫斷為2頃,600頃,200家,出200人,5人為伍,1丘50人為屯,2丘100人為百夫長,一旅1000人為千夫長和2副手, 一師5000人為曲,一軍25000為部。正好是周制的2倍,可見是全數出擊。有人認為《周禮》軍制不是周初,非也,只是周禮軍制是極限出兵,一般一乘只配10~30~70人,除了周初和防禦戰,很少會出動100人。各種史書都沒有記載周軍制曾有過大的變動,即使有變動,也不至於諸侯國全都因應周軍制變動,管仲齊軍和吳軍都是有軍沒師就已經說明周軍制的師是商朝所沒有的,相反秦國卻保留了周軍制的2倍,管仲半職業化齊軍也是周軍制的2倍,可見周禮軍制確實是周的軍制,且從未改編,至於一車30人,兵馬俑此部隊全是甲士而且是前後有甲,而一車100人只有70人是甲士而且只是前身有甲,可見一車30人是突擊型編製,是春秋晚期半職業化的精銳部隊,也就是齊國的奮擊銳士之類。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靖曰:「[按]左氏說:『楚子乘廣三十乘,廣有一卒(100),卒(100),偏(25)之兩(2)。軍行,右轅,以轅為法,故挾轅而戰,皆周制也。』臣謂百人為卒。。。此是每車一乘,用士百五十人,[比]周制差多爾。周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為一甲{兩},凡三甲{兩},共七十五人。楚,山澤之國,車少而兵多。。。」楚國150人一車的配置,保留商末的舊制。《膠縣西奄遺址調查試掘簡報》,《文物》1977 年第 4 期,山東膠縣西奄,商周車馬坑的戰車,其輿內有兵器三組,輿前有一銅勾戟和無胡銅戈,輿後左側有一銅愷甲和二十枚銅鏈,輿後右側有一短胡銅戈。銅愷甲就是組甲,二十枚銅鏈就是被練。《左傳襄公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 。」楚編製最小單位是30乘馬車,每車配10名甲士重步兵、100名身被銅鏈的輕步兵(根據周代車馬坑出土實物,既可纏繞護身,又可取下捆綁戰俘),另有40名後勤兵和一乘牛拉輜重車。考慮到周制100人有25名後勤兵,楚制150人有40名後勤兵也是符合25%的後勤比例的。可見被練其實是身被銅鏈的輕步兵,

杜預 註:「組甲、被練,皆戰備也……被練,練袍。」

孔穎達 疏:「被是被覆衣著之名,故以為練袍,被於身上。」

一說,被練即是由熟絲穿綴甲片而成的甲衣。亦指穿這種甲衣的徒卒。

楊伯峻 註:「賈逵則以為『以帛綴甲,步卒服之』。考之《呂氏春秋·去尤篇》:『邾之故法,為甲裳以帛。』……由此觀之,賈說有據。練是煮熟之生絲,柔軟潔白,用以穿甲片成甲衣。」

晉朝的杜語和唐朝的孔穎達因為離春秋太遠,也不熟悉楚國的國情,更不可能見到西周春秋的墓葬,所以做出了錯誤的解釋,連秦朝兵馬俑都沒有他們說的那種那麼好的裝備。

練可能是鍊的錯別字,又作錬,通假鏈。

商中期軍制已經不可考。商後期,行,150人,是基礎單位,百夫長率領,紂王時加倍為300人,分左旃150、右旃150,有戰車一輛、輜重車一輛。卜辭中有「東行中行上(南)行」 ,還有「右旃」、「上(南)行左旃」。「行」分「大行」和「行」兩級。古代步兵的基礎陣型是梅花陣。5個行組成1個大行,分為東行、西行、中行、上(南)行、下(北)行。大行,750人,紂王時加倍為1500人,千夫長率領。甲骨文 「登人三千」、「登人七千」、甚至是「登旅萬」,最多是婦好的一萬三千。理論值3750人為一旅,由一個家族組成,也就是亞,首領叫亞旅。商中期一般只有一個(理論值3750人)、兩個(理論值7500人)到三個旅(萬人)作戰,一軍有四個旅。一個旅有五個大行,五進位是全世界古代步兵單位常見,宿營時也是呈梅花陣。紂王時,一個旅理論值有7500人。一個旅,紂王時有戰車25輛、輜重車25輛。天干十旅分為五軍,以官正、亞旅統帥,也就是《禮記曲禮》天子之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官(軍)是最高軍事單位,武丁時僅見「中官(軍)」,也就是四個旅,他的重孫子武乙時則見「乍三官(軍), 右中左」,有了十二個旅。到了武乙的重孫子紂王時,已經有二十個旅了,合併為十個旅,也就是五個官(軍)。「官(軍)」的軍事首長叫做「官(軍)」或者「官(軍)長」。商朝的軍很可能不是固定編製。官(軍)以下的編製單位是旅,卜辭中有「左旅右旅王旅」,「王旅」疑即「中旅」。卜辭中也有以臣僕投入戰爭的記載,徵調這批人時不用「登」而用「呼」 意思是主人帶領他們參加作戰。有時候甚至用「執」,表示將他們強制帶入軍隊服役。

駟馬戰車才能達到戰場有效衝鋒速度,這很可能是師尚父的發明,在牧野之戰發揮了威力。商朝的兩馬戰車基本還是夏朝單馬戰車的用法,擔任指揮車和射箭高台,追擊和逃跑時才出擊,甲士也能比輕裝步兵跑得快。商朝時,旗幟系統還不完善,步兵眼睛盯著的是高人一等的戰車,沙塵滾滾的混戰中,自己家族的戰車去哪裡,步兵就跟去哪裡。

《史記》周武王以車300輛、步兵45000人遠征商都,1輛150人。此時的商周軍制是相同的。《逸周書-世俘》記載,周軍滅商軍:車1100輛,摺合人數165000,估計分為10個天干旅500輛、12個地支旅600輛,一個旅50輛,其中25輛是戰車、25輛是輜重車。估計天干10旅75000人負責征伐、地支12旅90000人負責防守。之後周軍也仿效商軍建立了西六軍75000人負責征伐和東八軍10000人負責防守。周朝因為師氏師尚父率領3000虎賁所立的戰功,建立了2500人的師這種單位,把旅降為500人的單位,軍也變為常設單位,有12500人。所以《尚書牧誓》把師氏3000人放在亞旅7500人和千夫長1500人之間

《孫子兵法》馳車千乘,革車千駟,帶甲十萬

根據藍永蔚的《春秋的步兵》,西周,一成之地出馳車一乘,步卒百人。其實配套的,還另外有裝貴重輜重的革車一輛、裝糧食的車一輛、裝工具帳篷的車一輛。所以六軍征討南方時,每軍125乘,合共750乘的周軍,其實是有4倍的車子的,750*4=3000,《詩經》歌頌「其車三千」就是這麼來的。另外三輛車子,是用各4頭牛拉的,1匹馬對應3頭牛,所以叫匹馬丘牛。《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 唐孔穎達疏:「《司馬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有戎馬一匹,牛三頭,是曰匹馬丘牛。』」但是天子親兵的小車不是用牛拉車,而是用馬,所以「駑馬三(倍)良馬之數」。不打仗的年份,諸侯需要給天子進貢幣馬代替,各種慶典,四方各國也會朝貢一些優秀的種馬,天子死的時候要很多馬陪葬,所以諸侯必須要補充馬匹給新天子。凡將事於四海山川,則飾黃駒。《詩》曰『四黃既駕,兩驂不猗』天子駕六,四黃兩緋,但是諸侯不能直接給六匹馬,而是要給八匹黃馬、四匹紅馬。《周禮》:『乘馬有四圉(人),各養一馬也,諸侯亦四馬』,《顧命》:『時諸侯皆獻乘馬,黃、朱乘,亦四馬』。」

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

齊右,下大夫二人。

道右,上士二人。

大馭,中大夫二人。

戎仆,中大夫二人。

齊仆,下大夫二人。

道仆,上士十有二人。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36+4=40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趣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

巫馬,下士二人、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賈二人、徒二十人。

牧師,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廋人,下士,閑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圉師,乘一人、徒二人。

圉人,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

戎右掌戎車之兵革使,詔贊王鼓,傳王命於陳中。會同,充革車。盟,則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贊牛耳桃茢。

齊右掌祭祀。會同、賓客,前齊車。王乘,則持馬。行,則陪乘。凡有牲事,則前馬。

道右掌前道車。王出入,則持馬陪乘,如齊車之儀,自車上諭命於従車,詔王之車儀。王式,則下,前馬。王下,則以蓋従。

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馭,馭下祝,登,受轡,犯軷,遂驅之。及祭,酌仆,仆左執轡,右祭兩軹,祭軓,乃飲。凡馭路,行以肆夏,趨於采薺。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

戎仆掌馭戎車,掌王倅車之政,正其服,犯軷,如「玉路」之儀。凡巡守及兵車之會,亦如之。掌凡戎車之儀。

齊仆掌馭「金路」,以賓。朝覲、宗遇、饗食,皆乘金路。其法儀,各以其等為車送逆之節。

道仆掌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其法儀如齊車。掌貳車之政令。

田仆掌馭「田路」,以田以鄙,掌佐車之政。設驅逆之車,令獲者植旌。及獻,比禽。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

馭夫掌馭貳車、従車、使車,分公馬而駕治之。

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凡頒良馬而養,乘之:乘馬(4馬)一(圉)師、四圉(人);三乘為皂,皂(12馬)一趣馬;三皂為系,系(36馬)一馭夫(下士);六係為廄,廄(216馬)一僕夫(中士);六廄成校(36馭夫),校(1296馬)有左右(中大夫);

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麗馬(2馬)一圉(人),八麗(16馬)一(圉)師,八師(128馬)一趣馬,八趣馬(1024馬)一馭夫(下士)。(4馭夫4096馬)

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家四閑,馬二種。凡馬,特居四之一,春祭馬祖,執駒;夏祭先牧,頒馬,攻特;秋祭馬社,臧仆;冬祭馬步,獻馬講馭夫。凡大祭祀、朝覲、會同,毛馬而頒之,飾幣馬,執撲而従之。凡賓客,受其幣馬。大喪,飾遣車之馬。及葬,埋之。田獵,則帥驅逆之車。凡將事於四海山川,則飾黃駒。凡國之使者,共其幣馬,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等馭夫乙祿,宮中之稍食。

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簡其六節,掌駕說之頒。辨四時之居治,以聽馭夫。

巫馬掌養疾馬而乘治之,相醫而葯攻馬疾。受財於校人,馬死,則使其賈粥之,入其佈於校人。

牧師掌牧地,皆有厲禁而頒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贊焚萊。

庾人掌十有二閑之政教,以阜馬、佚特、教駣、攻駒,及祭馬祖、祭閑之先牧,及執駒、散馬耳、圉馬。正校人員選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

圉師掌教圉人養馬,春除蓐、釁廄、始牧,夏庌馬,冬獻馬。射則充椹質,茨牆則剪闔。

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凡賓客、喪紀,牽馬入陳。廞馬,亦如之。

馭夫共60人,每天都有20馭夫休假,良馬1296匹36馭夫,駑馬4096匹4馭夫,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這些駑馬就是拉革車、糧車、工具車用的。

天子2.5軍,再加上邊伯,共三軍,再加上三公的三軍,就是西六軍

馭夫共60人,每天都有20馭夫休假,良馬1296匹36馭夫,駑馬4096匹4馭夫,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這些駑馬就是拉革車、糧車、工具車用的。

1296匹馬,可以拉324乘戰車,1軍125乘,周王室直轄的有2個半軍,再加上各個邊伯的守邊巡邊部隊,估計有三個軍,最後再加上三公率領的三個軍,就是天子用於徵伐的西六軍。所以說:天子作師,公帥之(天子帥一個軍,三公各帥一個軍,另外三卿只留一個看家)。諸侯大國三軍,只是元侯魯國,7百里,750其食者半375,才有三軍三郊三遂而已,公爵,5百里,500其食者半250,才二軍,一般的侯爵,4百里,400其食者三之一125,才一軍。所以說:元侯作師,卿帥之(魯侯帥一個軍,兩位卿各帥一個軍),以承天子。諸侯(普通侯爵)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伯子男不算諸侯只算附庸)。


推薦閱讀:

為啥那麼湊巧一公斤剛好等於兩斤,一公里剛好等於兩里,一米剛好等於三尺 一個時辰剛好等於兩個小時?
16盎司1磅,16兩1斤。這是巧合么?
為什麼民航都用英制?
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縮水版修改)
如何滅了英制這個妖孽?

TAG:中国古代历史 | 先秦历史 | 度量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