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天皇:摩登西化的大和天子
談到東鄰日本,本公眾號總是有一股濃的化不開的情節。這不單是因為小時候大量攝入的日本動漫,帶給了我們一代人的歡笑和熱血。也是在成年以後,對日本由一介邊陲弱國,成長為擊敗白種人列強的世界強權,並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的這段近代史使我感同身受,並從中汲取了近乎無窮無盡的生命能量。本公眾號認為,日本取得這一系列歷史成就的關鍵,就在於不斷的「革新、革新和再革新」。就算近代的日本只是一個東方式的君主制帝國,也要不斷地面向西方,全面地實行現代化!
今天的日本,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完善備至的工業體系和研發團隊,在諸多領域具有世界超一流的技術水準。同時,日本也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通過數十年的外部援助和軟實力建設,日本國已成為廣大亞非拉國家心目中「文明和富庶」的象徵,在第三世界享有廣泛的盛譽。此外,在對西方世界的外交活動中,日本採取了深度合作與高度務實的方針,收穫了西方世界的絕對信任。
可以說,假如外星人明天登陸地球,世界文明就此毀滅。那麼,在人類文明的漫長歷史之上,日本作為一個大國的地位就將永恆定格,成為不可撼動的地球象徵之一。
根據1946年通過的日本戰後憲法,天皇為日本的國家元首,是日本國家和國民統和的象徵。將西方式的憲法語言,譯為東亞儒教文明的傳統語言。即天皇為日本全體國民的皇帝(emperor),是日本國的天子。
作為保守的東亞社會僅存的一席天子和皇帝,今上(在位)的平成天皇明仁本應恪守著傳統的儒教道德和「和式」(大和民族傳統的文化,融合了大量神道教傳統)生活方式,與現代化的世界保持了若即若離的距離。畢竟,在東亞人民的眼裡,天子是上天選定的天命所在,理應吸風飲露、不苟言笑。更何況在西方人主導的當今世界,日本民眾的生活本就已經是遍地「西化」。皇帝既是大和民族的道統傳承所在,擔當了日本民族主義思潮的底線和堡壘的作用。一個身著漢式或和式朝服的「聖德天子」,才值得「百僚有司之勵精,一億眾庶之奉公。」(語出二戰末期天皇發表的終戰詔書)
然而,明仁天皇一生的所作所為,無不超出了日本國這一傳統東方社會對於君主和皇帝的想像。天皇以其標新立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選擇,定義了一個面向西方、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東方式君主形象,為日本的國民和社會文化做出了一個有利的典範。
明仁天皇,誕生於1933年12月23日。(這一天被定為今日日本的天長節:意即天子的生日)明仁天皇誕生的年代,正是世界經濟大蕭條和日本政局動蕩的年代。在明仁天皇誕生之後的第三年,陸軍「皇道派」軍官武裝發動了「二二六事件」,主張推翻民選政治家和財閥對國家的控制,恢復天皇對日本國體的「施治」。
雖然又名「帝都不詳事件」的「二二六軍事政變」旋即被鎮壓,其主事的領導人隨之被處決和流放。但該事件印證了三十年代的日本社會,在危機四伏的國際政經環境中,涌動著一股強烈的「尊皇復古」思潮。這在國家的內外政策上,表現以軍事擴張為方針的軍國主義。而在「皇居」(天皇在東京的住處)的深宮幽牆之內,則體現為國民對於天皇言行、儀態、生活方式和思想的復古化期盼。儘管經歷了明治維新之後數十年的器物進步,日本社會依然希望天皇家族高高在上,維持著一副東方式的神秘主義並且對西方文化嗤之以鼻。
因此,在德高望重的重臣西園寺公望等人的極力斡旋下,年近三歲的明仁天皇就依照傳統早早地與父母分離。遷出皇居獨自生活在東宮御所,接受東亞式的帝王教育。
或許是因為天皇的早慧,又或者只是因為孩童的叛逆。對於種種繁文縟節式的培養方式,明仁天皇早早地就展現了自己抵抗、獨具一格和標新立異的一面。
依據日本皇家的傳統,年幼太子須蓄髮著女裝,直到七八歲後的才能換回男裝。據本公眾號猜測,這大抵是源於東亞社會傳統的陰陽哲學。既認為陰間的鬼和妖只對至陽的男童感興趣,而對女童願意放過一馬。身著女裝的少年太子,可以據此騙過鬼怪的襲擊,不至於英年早夭,而為帝國保留傳續的皇統。
明仁天皇一早就對此表現出了不滿,就對此陋習大加抵抗。在被強迫剪了女童式的娃娃頭後,年幼的明仁天皇就竭力抗議:「從此別再騙我做這種事了!」
戰後,日本的天皇制度得以保留。在美國主導的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統治日本時期,少年的明仁天皇被指派一位名為伊麗莎白·詹妮特·格雷·維寧(Elizabeth Janet Gray Vining)的美國兒童文學家作為家庭教師。作為日本改造和天皇制度現代化的一部分,明仁天皇中斷了東方式帝王學教育的學習,開始接受了較為系統的西方化教育。
正如威海衛總督庄士敦爵士(Sir 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對溥儀的教育,教導了溥儀打開眼界,終其一生對西方社會抱有巨大的好感類似。伊麗莎白·詹妮特·格雷·維寧女士對明仁天皇的教育,也使得明仁天皇在早年就掌握了流利的英語運用能力,並代替父親裕仁天皇周遊歐洲列國,與歐洲國家的傳統王室成員建立了歷史性的聯繫和深入的友誼。
顯然,與西方社會的深度交流不僅提高了明仁天皇的英語對話能力,也改變了明仁天皇的愛情觀念和擇偶選擇。
1957年8月,明仁天皇來到輕井澤參加網球比賽,遇見了同來參賽的正田美智子。美智子相貌出眾、風姿綽約,明仁一見傾心,對她發起了猛烈的愛情攻勢。兩個人很快就由相識、相知發展到相戀的關係。
正田美智子是日本日清麵粉集團公司創始人的孫女,雖然家庭富貴顯赫,但歸根結底也依然是平民出身。一介平民之女,要嫁入半神半人的日本天皇家族,顯然將遭到傳統貴族集團一致的反對。
然而,青年時代的明仁天皇展現自己摩登和氣度非凡的一面。他以一己之力向國民和世界輿論對爭取自己婚姻自主權的支持,並暗示性地宣傳自己將要實現的太子妃「貴庶通婚」,將是日本社會革新化的重要一步。
最終,皇室批准了明仁天皇和正田美智子的婚姻請求。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繼承人,終於迎來了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太子妃!
1989年1月,昭和天皇裕仁逝世,明仁天皇即位為日本新一代的大和天子。
僅僅三年之後,1992年10月明仁天皇破天荒地訪問中國。作為延續了一百二十五代的日本天皇而言,這還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此外,因為眾所周知的大事件在北京剛剛被平息,中國政府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國際性戰略圍堵之中。明仁天皇在此時機訪問中國,無疑是冒著極大的政治和外交風險。
明仁天皇作為日本的國家元首,訪問中國是正式的友好訪問,中方的各種待遇與禮節尊榮備至。在訪華期間,明仁天皇發表了「回顧日本給中國帶來的苦難歷史倍感痛心,日本國民基於深刻反省,決心要走一條和平國家的道路。」(原載《李鵬外事日記》)
以和平國家的元首的身份訪問中國,並非是明仁天皇西化思想和標新立意的唯一一件事。在日本現行的《日本國憲法》和《皇室典範》中,日本的天皇須由男性繼承人繼承之。因此,長達四十多年無男嬰誕生的日本皇室,就面臨著如何處理下一代皇室繼承人問題。在上個世紀末之後,日本社會涌動著一股「女天皇」的呼聲。承認女性繼承人的君主繼承權,這是國際社會發展至今的方向和趨勢。如果追究「女天皇」一說的源頭,則可以發現以天皇為代表的日本皇室對此發表過多次暗示性的肯定談話。基於日本法律天皇不得干涉包括天皇繼承等政治和法律事務的傳統,天皇的這一表態無異於是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之下,明白無誤地尋求支持「女天皇」。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仁天皇一貫的西化態度和尋求推動日本社會現代化的決心。
2016年8月,明仁天皇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發表了即為以來第二次重要的電視講話。天皇在講話中暗示性地呼籲,日本政府和國會應修訂既有的天皇制度和法律,使明仁天皇得以提前退位,頤養天年。
國際社會的主流輿論認為,這是明仁天皇基於自身的高齡和身體狀況作出的決定,其本意主要在於尋求從繁重的皇室義務中解脫出來。但是在本公眾號看來,今上明仁天皇本來就是一個不拘一格、標新立意的人。貫穿著他一生所有重大決策的,是一條主張西方化、現代化,為天皇制度祛魅的傾向。
明仁天皇做出「退位」的這樣一個重大決定,他潛意識裡的根本訴求,應當是以天皇的尊榮作為表率,鼓勵日本人民更加勇敢地追求一種超越傳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選擇。同時勸告日本的民選當局,希望他們能夠帶領日本人民,走出極端化的大和民族式日本近代歷史慣性,為日本國未來的發展真正的「開創萬世的太平」。(語出昭和天皇1945年8月終戰詔書)
作為東方式的皇帝和天子,這是明仁天皇的命運所在。但是終結東亞社會的帝王傳統,也是明仁天皇一生的信念所指。
推薦閱讀:
※鎌倉幕府最後的將軍是誰?
※中國為什麼寬大處理日本戰犯?利大於弊?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過不少戰爭,為什麼日本很少出現「日奸」?
※【日本戰國】續?奧羽戰國史(上)——奧羽仕置
※【日本戰國】奧羽戰國史(二)——出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