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之文人畫的演進(三)

雖然中國有很多朝代,但今日之國畫中的文化精神主要是從明朝繼承而來,所以明代文人畫這一節篇幅較長。

明代開國之後,洪武皇帝朱元璋大殺功臣,胡惟庸案,藍玉案,李善長案,諸案株連之人數十萬,其中隱藏原因無非是洪武帝對文人的不信任。洪武帝表面尊奉儒家,但實際施行的卻是嚴厲的法家治國之道,鎮壓與殺戮使明初的文化活動沉入低谷,元代推崇的唐骨宋皮的畫法短時間內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宋代花鳥山水,洪武帝與元朝皇帝相似,也希望用宋院畫來表明自己是繼承正統龍脈之人。這時的畫中沒有精神內涵,只是模仿宋代畫法的純裝飾畫。一旦人物出現,則必類宋畫布局,以懷古自保。因為當時任何有文化隱喻的作品都有可能被牽扯進文字獄甚至幾大案之中,所以當時的文人士大夫都選擇明哲保身,只畫洪武帝喜愛的宋畫或乾脆不動筆。如這裡選例的《秋林遠眺》,可以說極類宋畫。

關於明代宮廷畫家之難,有很多記載,如趙原,元代蘇州畫家領銜者,其畫線有龍爪鳳尾金錯刀之稱,就因為繪製洪武帝像而遭斬首,平心而論,洪武帝像可能是很難畫的好看又有威嚴的。盛著,杭州著名畫家世家傳人,因畫仙人御龍圖而被斬,理由是輕慢皇家。聰明之極如周位,當時的山水畫達人,繪製了很多皇宮壁畫,因畫《天下江山圖》事件遭洪武帝注意,不久即被斬……在這種壓力下,這些宮廷畫家想要脫身與發展均不可能,官方宮廷畫家,即所謂院畫的風格終於越發保守起來。

民間職業畫家所受限制則不大,因為他們幾乎沒有理由會牽扯進各類謀逆案中,只要不多說話,盡可以畫喜歡的去,從這時起,中國畫分成了十分明顯的幾個方向:宮廷院畫,文人畫和職業畫。這時的職業畫家為了規避風險,畫題多選深山景色,一時山景冊頁多出,其中佼佼者為王履,他的《華山圖冊》一直流傳至今。

洪武帝死後,他的後代們開始放鬆了文化控制,也可能是連續的奪位戰爭讓他們顧不上管這些事情,畫院成立起來並召集了大量著名畫家,但這些畫家的社會地位卻並不多高。士大夫們輕視這些畫院畫家,認為他們只知泥古,但自己卻不敢動筆。整個明初,士大夫文人畫沒有絲毫的傑作出現。在畫院中,出現了邊文進與戴進兩位大家,兩人均以仿宋畫聞名,戴進後來因為不願再畫成規之畫退出宮廷,窮困而死,後人以其為浙派畫祖師,因其繼承了宋代馬遠之畫風。此處圖為戴進《春遊晚歸圖》

浙派是南宋畫法的最後繼承者,越到後期,其畫風越矯飾,終於被文人畫所吸收消失。

明初過後,士大夫文人們不再熱衷朝廷,很多人歸隱鄉里,成為望族。其後代們詩酒書畫過活,不涉足政治。文人畫真正誕生卻也正是此時。

儒家思想講求參與天下之治,有能者當助天子以求前程,眾多文士想鼎助朝廷,卻又怕有殺身之禍,便索性遊山玩水,以繪畫江山代替指點江山,文人畫由此而起。

文人畫中講究遠景大觀,將盡量多的場面歸於一畫之內,或高山或江海,其時文人認為,場面越大,代表繪製者胸中天下越大,國畫之以大幅山水抒發情懷由此而起。

此處圖為陳淳《雲山圖》

這時期文人畫的代表是唐寅,即唐伯虎,文徵明,仇英,他們的畫被稱為吳派,場面極大,顏色古雅,以對角線互相疊合,空間感極強。如唐寅《函關雪霽圖》。

文人畫在這個時期開始重視技巧與趣味的結合,畫家們希望能夠再現北宋以前的畫風,以此來適應當時士大夫階級的審美標準。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仇英,其人繪畫風格細膩,時人稱其臨遍唐宋大家摹本,以古法畫山水人物,絕類唐風。題材多為人物故事,表現了對士大夫生活的嚮往。如他的《漢宮春曉圖》。

(待續)

又是兩小時,為這段文字翻了六本書,各版繪畫史中,高居翰先生的系列著作對元明繪畫講的最為細緻,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明天寫晚明繪畫。
推薦閱讀:

明末的欽天監概況如何?監正等職是誰來擔任的又有什麼事迹或成果?傳教士對於欽天監的具體影響是什麼?
明朝如果向皇太極服軟,穩住皇太極,再集中力量鎮壓掉農民軍,是否還有延續的機會?
唐朝、明朝、清朝為什麼都不超過300年?
如何評價@不想上吊王承恩?
南明時期有哪些軍事才華出眾的人物?

TAG:明朝 | 文化 | 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