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信息哲學與馬哲

自蘇聯解體之後,世界範圍內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了低潮,這固然有實踐方面的原因,但馬哲自身的原因也不少。馬哲解釋了階級鬥爭的運動規律,但是沒有解釋官僚集團的異化問題,馬哲解釋了無產階級的先進性,但是沒有解釋民族國家相序崛起的事實。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於150年前,這150年里,人類對世界的探索正邁著大步前進,如果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對人類最新的發現進行充分的吸收。

如果要對信息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係做一個基本定位,那麼可以這麼說,信息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兄弟關係,不是父子關係。信息哲學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兒子,因為憑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法完整的推演出信息哲學的相關理論的,可以推演信息哲學的是控制論的基礎模型,記住這個模型,就是掌握了60%的信息哲學。

信息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源自科學理論,是一個時代最前沿科學的總結。馬克思主義是物質與力的哲學,源於熱機時代,信息哲學是信息與系統的哲學,源於信息時代。長兄如父,信息哲學在成長階段深受馬克思主義的熏陶,信息哲學對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均予以繼承和吸收,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也是信息哲學的社會理想。如果說,量子力學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與發展,那麼信息哲學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繼承與發展。這個繼承與發展突出體現在馬克思——毛澤東——錢學森對系統科學的理論與體系的構架上,本著的信息哲學理論屬於無意識的繼承了錢學森的系統科學理論。

作為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判別新的理論體系是否屬於自身,應該接受兩個標準。1.新的理論是否使用該理論的名號,即是否聲稱自己代表該理論。2.新理論的理論外延與舊理論體系的理論外延是否有較大程度的重合。在一個開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下,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才能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分。信息哲學雖然是唯信息的,但是也自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繼承與發展,研究內容也基本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重合,所以也應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分。

下面,我們對信息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對照研究,以期加深對信息哲學的認識和理解。以後有什麼新的想法,還會繼續補充,歡迎討論。

郵箱:393637693@qq.com QQ群:325430364

信息哲學:信息不是技術,信息是系統的要素,萬物皆信息。

技數治理:如何運用信息技術直達夢想彼岸。

一)、世界與物質的關係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是①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②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③物質運動具備的客觀規律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運動是按其固有的客觀規律變化發展著的。所謂規律,就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規律是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繫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客觀的聯繫。規律的存在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人的意識活動卻受規律的支配。

信息哲學的認為,信息的相關認識與理論蘊含於馬克思主義物質觀中,馬克思諸多物質本體性的論述其實都是在描述信息,上句話中的關鍵詞改為信息都是沒錯的,①信息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②信息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③信息具備客觀規律性等等。所謂信息,就是事物運動發展中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信息是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繫和發展的必然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客觀的聯繫。一個事物的可能性空間之所以被確定、被控制,就是因為信息。信息的存在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人的意識活動卻受信息的支配。在這種意義上,我們說信息哲學是運動哲學、關係哲學、過程哲學、中介哲學、規律哲學都是說的通的。信息哲學的價值不在於定義了信息是規律,而在於揭示了聯繫具備傳遞、轉換與執行三個基本特徵。

恩格斯在論述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時,就已經明確地表達了這一偉大的哲學思想:自然界是過程的集合體。在這樣一個動態的世界中,實體性的事物源於或突現於世界的變化進程,因而可以將其定義為過程的複合體,也就是說,過程比實體性的事物更為基本。顯然,作為一個基本的本體論概念,和「過程」近義的「信息」或「中介」,更好地刻畫了世界的動態性。

如果世界正如列寧所說「除了運動的物質以外,世界上什麼也沒有」,那麼現在我們可以這麼說「除了不斷傳遞與轉換的信息以外,世界上什麼也沒有」。

過去的信息相關理論蘊含於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之中,既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觀已經包括信息觀,那麼為什麼還要另起信息理論,而不使用物質理論呢?有兩大主要原因。①信息第一性還是物質第一性。②物質的概念隱喻發生了大的改變。

一、信息第一性還是物質第一性。

信息與物質是存在的一體兩面,有物質必有信息,有信息必有物質,過去一般認為信息是物質的屬性,物質是信息的載體,這種觀點當然算不上錯誤。我們說,物質描述世界的實在性;能量描述世界的運動性;而信息描述世界的關聯性。唯物主義的局限在於強調了有物質必有信息這一個方面,但是卻沒有去考慮這種信息他有何自身屬性和規則。

脫離了信息的物質=不存在。信息哲學對信息的定義是信息是因果與系統的中介。如果一個物質不具備任何信息,他就無法和其他存在發生作用,也無法被人類所觀測,也就是實質上的不存在。不存在信息的物質,愛怎麼定義,怎麼定義,不會對我們的客觀世界造成任何影響。

信息可以脫離物質去推演。我們說人要吃喝拉撒,但是人吃的是物質嗎?當然不是,我們吃一個水果,吃的不是水果的物質,而是水果可轉換的信息。吃完水果後拉出來,物質的質量也沒有大的改變。如果人吃的是物質,那為什麼人不能直接吃泥土呢?1948年維納就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不承認這一點的唯物論,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奧卡姆剃刀原理認為:好的數學符號能節省思維勞動,運用符號的技巧是數學成功的關鍵之一,信息就是好的認識符號。信息哲學認為,沒有必要去在乎物質是什麼,而要去關注信息是什麼。物質剝離了信息就沒有任何可以研究的必要了,但是信息剝離了物質(載體)依舊可以保證理論自身的自洽,這就是信息哲學無敵的地方。

如果真的難以放棄物質第一性原理,對理解信息哲學其他部分的內容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是思考繁瑣點、對信息演繹世界難以理解點而已。馬克思主義認為不存在脫離物質(載體)的運動(信息),這也難以證偽。畢竟客觀上不存在信息載體的信息確實還未被發現(光子不算的話),只要客觀上信息與物質屬於一體兩面,物質第一性原理就有存在的空間,雖然繞了點,但解釋力弱不等於錯。

二、物質的概念隱喻發生了大的改變

概念隱喻是詞義學術語,是建立在兩個意義所反映的現實現象之間的某種相似的基礎上的引申方式,如機械論的根隱喻就是機器 。但是,目前作為科學的物質與作為觀察的物質已經有了較大的差異,依舊使用舊有的物質觀描述世界規律未必科學。

①舊有物質世界觀是連續的

看看自己的手,誰告訴你「你的身體是不連續的,你手掌內其實有很多小洞洞」,你會不會覺得這個人胡說八道?可是用兩隻手蓋住手機,居然還有信號,這其實已經側面揭示了自己身體的不連續性,電磁波可以穿越。1909年,人類發現用α粒子撞擊金箔,α粒子大多數穿過了金箔,這已經說明原子核內存在間隙,你不是連續的。物質的連續性僅是人類觀察的結果,並不是世界本身。沒有擬動現象,電影就完全沒法發明。

②物質具備不滅性

在馬克思那個年代,普遍認為物質具備不滅性,是永恆的,神聖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教導我們說:「粉身碎骨有什麼了不起,物質不滅,不過粉碎罷了。」但是他不知道,物質是會滅的,E=MC2,核反應一出現,物質就滅了。按照現在信息神教的說法,信息比物質更神,更永恆。信息可以儲存與複製,只要信息神教不滅,有這麼多毛澤東語錄在此,未來科技無限發達,逆推毛澤東思想,再配合點DNA作為體質信息,一千萬年後重構毛澤東,又是一條好漢。不過生命重構,可能丟失一點記憶,但這不是大問題,遺忘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③物質可以沒有質量

作為舊有物質的代表,按照人們最日常的理解,物質應該是有質量有體積的。現代科學還認為,光子的靜止質量=0。質量都沒了,還叫物質嗎?另外按照馬哲的邏輯,無法解釋空間是不是物質、空間運不運動,按照教材定義,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沒有明確時間與空間是不是物質,看起來像是說不是物質,存在內在不自洽性。如果空間與時間既不是物質,又不是精神,那麼信息哲學只能勉為其難的收下了,空間與時間是信息湧現的產物,是信息存在的具體形式,這方面已有不少專家在研究,前面講拉了,我學習以後會補上。

④科學技術與認識視角的轉換

按照工具的階段進行劃分,人類的工具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系統的認識源於工具的實踐。這三個階段對應的哲學分別為以質料為核心的樸素唯物主義、以運動為核心的辯證唯物主義,以及以信息為核心的信息哲學(叫唯信主義好像不大好,歡迎大家取名,科學技數主義?)。

我們說信息具備和物質一樣的基本特性「①信息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②信息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信息的演繹)。③信息具備的客觀規律性等等。」的理由是什麼,要如何解釋和描述?

①信息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和③信息具備的客觀規律性比較簡單,容易理解。這裡側重講講②信息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信息的演繹)的原因。

一、任何物質的任何屬性、任何差異都屬於信息,如果物質的屬性或差異不能被識別,那麼這個屬性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不參與信息過程、也不參與運動過程。

二、物質是信息存儲的產物,一個階段的物質總是由上一個階段的物質演化而來的,這個過程本質上是一個信息儲存過程,如果信息不能儲存,那麼事物就不具備穩定性,也就談不上存在了。

三、物質是信息的演繹,我們觀察到的物質,本質上是觀察到了信息。更深一層就是說,信息哲學認為物質的存在屬性不重要,是運動的客觀規律構成了物質本身,物質本身並不重要。用信息哲學自身的術語表示就是萬物源於比特,物質是比特計算的結果。

(二)、信息哲學的意識觀

馬克思主義的意識觀是①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② 意識的本質是(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②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③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從起源來說,人類意識是社會性勞動創造的。)③ 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④ 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

理解信息哲學的物質觀,是理解信息哲學的意識觀的基礎。信息哲學深化與發展了馬克思關於意識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意識是物質世界高度發展的產物,既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又是社會的直接產物。信息哲學揭示,發展不是時間的簡單延續,而是系統的自組織化。人類的意識雖然來源於人類自身的實踐,但意識的核心是信息的篩選和組織,而不是物質的簡單集合就能構成意識。只要把握了信息的篩選和組織規律,人類就能給機器賦予人工意識。意識是智能的較高階段,不能簡單的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最根本的要素是信息組織形式,具體內容在心理學部分還會講到。這裡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如果物質能決定意識,那麼動物只要吃入足夠多的物質,是不是能自動形成意識呢?人不能被信息載體的形式所迷惑,眼睛是信息輸入器官大家好理解,因為光沒有具備可見的物理載體;消化系統也是信息輸入器官,就難理解了,因為食物具備可見的物質載體,而人們通常見物不見性。

但是馬克思「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的論述極具科學前瞻性:

反作用一詞就是基礎控制模型中的反饋概念,將基礎控制模型中的信宿換成大腦,可得上圖,馬克思早就發現控制論基礎模型了,確實牛。

信息哲學對意識的觀點雖然基本與馬克思主義保持一致,但是在對待唯心主義的觀點上,和馬克思主義有所不同。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信息性。信息哲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系統,都是信息系統,具備信息屬性,可以用信息哲學去思考。不管唯心主義,還是其他任何主義,都是人腦加工的結果,都符合信息法則規律。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的矛盾可以調和,唯物與唯心都決定不了對方。信息的規律可以推導出唯心、唯物、形而上、辯證法,是最基礎、最根本的規律。這裡有一點存在即合理的意味,確實也是這個意思。唯心主義也許有不夠的地方,但作為演算法的意識可能有優劣之分,但是作為數據的歷史,只要能保證其真實性,我們都可以予以繼承。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說,一個人的記憶構成人本身。任何一種思想,都可以作為基礎數據進行運用。

最後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問題,信息哲學也有新的理解。馬克思主義認為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當然很重要,但是信息哲學告訴我們,在不考慮大腦機能的前提下,還有兩條路可以走(見上圖):①信息B『與腦波控制,②信息A與智能輔助設備。也就是說,國家如果真正提倡人的主觀能動性,除了提倡社會主義優越性之外,更要注意智能輔助設備的開發和利用。如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制度是重要手段,但不應該是主要手段。

(三)、信息哲學與聯繫、發展及其規律

信息哲學與聯繫、發展及其規律的關係,就是信息哲學與辯證法的關係。信息哲學與辨證法講的不是一個東西,又是一個東西。且看信息哲學如何描述辯證法規律。

為什麼世界的普遍聯繫性就是普遍信息性?

聯繫就是信息,不存在沒有信息過程的聯繫,聯繫與信息是同義詞,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世界為什麼不是永恆發展的?

正如我們不能說水果發展的趨勢是腐爛一樣。首先,發展有褒義色彩要排除。其次,不能把發展和運動等同起來,發展不是運動,發展是永恆的運動。一般的系統,經過不斷的運動,不斷的熵增,最終會歸於無序狀態,這不是發展,不能實現永恆,這僅僅是系統的最大可能性空間(一切隨機、一切可能、規律消失、熵無限大)。發展要實現永恆,必然要反熵運行,必然要依靠反熵的、自組織的、智能的組織系統予以保障。想要永恆,必須反熵。

馬哲認為,運動是指宇宙間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相應的,信息哲學認為,信息是宇宙間所發生的變化的內容,信息決定運動。

馬哲認為,推動世界發展的是,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信息哲學認為,所有發展都是信息控制和信息施效的結果。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都體現於信息轉換過程之中。

事物為什麼對立又統一?(馬哲: 對立統一規律也稱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的規律或矛盾規律,它揭示出,社會和思想領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鬥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對立不懂,統一懂。

對立不是信息哲學的辭彙,信息哲學領域中和對立概念相接近的是無關。只有無關,沒有對立。無關決定系統的邊界,如果沒有信息轉換,AB無關就是AB不能納入同一個系統去思考。對立是兩分法的產物,對立、矛盾與慣性不是絕對的,是與力和發展互為定義的產物。對立說的是什麼問題,一方面是系統有保持穩定、不願改變的趨勢,另一方面是系統受到了控制,有改變狀態,縮小可能性空間的動力。

系統的穩定性、慣性與信息輸入、信息儲存之間存在有一定的聯繫。一方面是慣性必須存在,慣性與動力本身就是互為定義的,力的作用就是為了克服慣性。為了研究力,就必須定義一個慣性去描述力。如果沒有慣性存在,事物變化的速率就會無窮大,這明顯與世界不符。另一方面,慣性是什麼?慣性就是穩定,就是事物信息存量的變化速度。物理學領域中的基礎公式Ft=Mv,我們對他進行信息視角解讀。Ft是信息總輸入,M是信息存量,V是變化速度,公式合起就是「信息總輸入=信息存量變化速度」,好像也說的通(前面講到過,力也是一種信息,所以力*時間可以看成信息總輸入。物質是信息儲存的結果,這一刻的物質源於上一刻的信息存儲,所以可將質量視為信息存量)。信息哲學還非常不成熟,更深入的內容還有待研究。

統一是什麼?首先,任何矛盾、任何發展都要符合基礎控制模型,統一於宇宙的基礎規律,這是最基礎的統一。統一生對立,統一生萬物,對立是人認識世界的方法,但不是世界本身,不存在絕對的對立,也不存在絕對的矛盾,都是統一的一生出來的。其次,信息編碼的可翻譯性也體現了世界的統一性,如果一段信息產生了控制作用,那麼對信源和信宿來說,他們一定是互譯的。對著大山喊過來,大山當然不會過來,因為這段信息不是互譯的,大山聽不懂,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是,你媽喊你吃飯了,信息互譯,你聽的懂,有老媽的權威保證實施,你沒得選擇,只能吃飯。

信息哲學怎麼看待外因和內因?

外因就是信息輸入,內因就是編碼機制(信息轉換機制)。基礎控制模型中,信息輸入與轉換是同等權重的,不能認為內因比外因重要。信息哲學中,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是內因的誘發機制。一般情況下,內因不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起決定性作用。內因起絕對作用的是自信體,是孤立系統,不用考慮信息輸入,能夠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程序,逐步計算。

質量如何互變?(馬哲:事物、現象由於內部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是通過量變和質變的互相轉化而實現的。)

質量互變規律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量是事物的基本單元,當然決定事物整體性狀,關鍵是量變怎麼決定整體性狀。這裡可以深入講一下。質與量既是一個數學問題(突變論),又是一個語義學問題。

質與量的數學問題就是突變與漸變問題,這個角度突變論進行了深入了研究。突變論的主要特點是用形象而精確的數學模型來描述和預測事物的連續性中斷的質變過程。一般意義上,突變就是我們日常中說的質變,漸變是我們日常說的量變。變的反面是穩定,是不變,突變論反過來就是穩定結構的數學表達。從這個角度來說,突變論研究了事物「不變、漸變與突變」的三個屬性,意義重大。

突變論研究發現一,如果質變中經歷的中間過渡態是不穩定的,那麼它就是一個飛躍過程(即純質變過程),如果中間過渡是穩定的,那麼它就是一個漸變過程(即量變過程)。在一定程度上,突變論是否認量的積累導致質變的,突變論強調在一定條件下,質變尤其自身的邏輯,質變的核心條件不是是否質變,而是是否存在穩態。

突變論研究發現二,給出的控制變數不多於4個,狀態變數不多於2個時可以產生7種模型。這7種模型是最基本的。如果控制變數增加到4個,描述它們之間變化的模型有兩類,稱為茅屋型和星型。隨著控制變數增加,突變模型變得越來越複雜。數學上已經證明,當影響突變的控制變數多於5個時,突變模型有無限多種類型,這深刻地說明自然界質變形式的豐富性。

質與量的語義學問題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雞蛋問題。語義學角度認為,先有雞後有蛋。雞的特徵比較明顯,人類在生活中,先定義了雞,再根據雞定義了雞蛋。別的物種下的蛋,不叫雞蛋,叫別的蛋。那種蛋孵出的物種,慢慢變成了新的物種,這種物種是雞,雞這個物種下的蛋,叫雞蛋。從語義學的角度來看,量變必須逐漸積累到可識辯的程度才能叫質變。人的肉眼像素大約在5.7億左右,這個量級之外的變化是不能被人觀察所認識的。

最後,質量互變理論的假定前提是世界是連續的。如果世界是不連續的,比如量子能級躍遷的時候,質量互變理論可能沒法用。 為什麼會否定之否定?(馬哲: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

如果說,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內在的否定,是事物內在的信息轉換機制,這點信息哲學是不會否定的,這句話沒問題。

但是如果說,否定之否定是「任何概念都可以歸結為肯定和否定兩方面的對立統一」,那麼信息哲學認為根本不存在這個意義上的「否定之否定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幻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的思維規律(智能規律)是以舊釋新的,用舊事物去描述新事物,就會讓我們感覺新事物帶有舊事物的特徵,是舊事物的否定之否定。分析哲學也認為,哲學要進行語言學轉向,關注我們的認識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既然是概念形成過程的天然特性,那麼它不是世界最本質最核心的過程。信息哲學認為,我們用舊事物去解釋新事物的天然衝動,就會導致否定之否定。在自然科學界,解釋新事物的方法不是舊事物,而是公理與邏輯,所以在這個領域很難運用否定之否定理論去解釋。信息哲學也希望建立公理與邏輯的思考方式,是否定將「否定之否定規律」作為基礎規律的。

就信息本身而言,純數學的0→1的轉變,是談不上辯證法的,信息轉換既沒有量變,也沒有對立統一。辨證法不存在於信息傳遞和轉換領域。在信息的執行領域,大量信息擬態成了物質,在這個階段,辨證法才有了用武之地。

四、信息哲學談實踐理論

認識的規律是怎麼樣的?

認識是一種信息加工過程,即信息轉換過程。可知論、能動的反映論、均可從基礎控制模型中推導出來。人類認識的世界是通過多次信息轉換重構的世界,真正的客觀世界,是不可說的,說出來的都是重構的主觀世界。信息可被加工,世界就是可知的,但是可知並不意味著絕對真理,真理都是相對的,主觀重構的世界本質上就是虛擬世界,人本質上就生活在虛擬世界之中。人類的認識過程包含在控制基礎模型之中,控制基礎模型包括反饋過程,通過反饋機制不斷調整,縮小可能性空間,逐步趨近目標,這說明認識是能動的,多層次的,辨證的,不是一步到位的。

生物的認識與神經系統(信息系統)有關,神經系統的進化經過的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人的認識能力也可以分為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兩個階段。實踐是人類通過認識實現目的的過程,是人類智能的最高體現。認識不是人類獨有的,部分動物已經具備初級的抽象思維能力,如大象、類人猿、海豚能認識鏡中的自我,這表明這些動物有一定的自我意識。

真理為什麼是相對的?

我們說的真理是什麼?真理首先需要定義。絕對真理即客觀規律的轉換規則,是最本質的東西。客觀規則在人頭腦中的反映不是真理本身,而是我們探究的對象,人頭腦反映出來的都是相對真理。馬克思主義認為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正確反映。這個定義的問題在於正確這個概念難以界定,信息哲學不予採納。

相對真理是絕對真理的投影,在一定意義上能夠代表絕對真理,是絕對真理的轉換和表現。相對真理一般在特定條件下成立,有局限性。如果不存在信息失真,相對真理可以和絕對真理等同。隨著人類認識技術的加深,終有一天,人類可以認識絕對真理。真理應該具備實效性和先進性。一個理論並不能永久成為真理,一個落後的理論,要麼被其他理論取代,要麼被其他理論包含,而喪失了原有的先進性。科學的評判,根本上要看它是不是符合科學的「科學觀和方法論」,也就是評判他的合理性,還得評判他的先進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

這句話有問題。

①如果實踐當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用什麼來檢驗實踐?

②實踐就檢驗不了形式邏輯的真偽性,數學上1+1=2,實踐要怎麼檢驗這個真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理論中,實踐本身包含了能動問題。馬哲認為實踐就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這說明能動的本身規則,實踐無法檢驗。

實踐檢驗對於基礎科學,更多的不是檢驗真理,而是如檢驗用問題。

真理應當用計算機擬態(模擬)去檢驗,不能用計算機模擬地都不是信息哲學上的真理,計算機擬態是檢驗真理的最終方法,信息哲學只承認這個。

實踐的信息本質是什麼?實踐就是信息的執行,實踐的本質是智能與控制問題。人類的實踐從胎兒胎動時期已經開始了。(別問我如何論證,我一眼看過去,結論是這麼的明顯和簡單,就像1+1=2一樣。這也是我水平有限,不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所以有疑問一定要問,一發問我就知道問題在哪裡,該如何說明了。)

五、信息哲學與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嗎?

正如前文所說,信息哲學不習慣說誰決定誰,因果轉換,既有外因作用,也有內因作用,社會意識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長期來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當然是沒錯的。就內部信息機制的形成而言,可以分為生理基礎與知識基礎兩個部分,生理基礎具備穩定性,知識基礎具備相對性。認為知識基礎歸根結底源於社會存在信息量是很低的。換個詞語來說,我們認為知識基礎來自物質,來自世界,來自過去都是沒有錯的,但是指導意義太低。信息哲學認為,我們人的知識基礎來源於學習和實踐,這是最基本的。學習是傳遞和接收已有的知識(主要是顯性知識),實踐是試錯,是發展和檢驗知識。社會存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社會存在是社會實踐的對象,社會意識是在社會實踐中發展出來,並接受檢驗。通過檢驗的知識,可以給人正反饋,幫助人加深記憶,得到了保留。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信息哲學認為人民群眾是數據的創造者。誰是歷史的創造者,講的是歷史人物和人民群眾關係的問題。信息哲學認為,歷史人物提供了數據的演算法,人民群眾提供了基礎資料庫,是數據的創造者。信息哲學的使命在於,給每個人民提供最先進科學的演算法工具,真正的、徹底的實現社會智能。

階級的信息哲學原理。階級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理論。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是社會經濟關係的產物;階級產生具備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剩餘產品的出現;二是私有制的形成。

信息哲學鼓吹自己是宇宙最基礎、最底層的真理(除了數學,但數學和信息轉換理論是一體的),是人類最接近絕對真理的真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當然能夠解構。首先,信息與關係近義,我們可以將階級定義改寫成,階級是社會經濟信息轉換的產物。這個產物可以指代收入的差距,可以指代人們與生產資料的關係,也可以指代觀念的差距。信息對收入差距的影響起決定性作用,這個觀點這裡不證明,直接上結論。人們與生產資料的關係是制度問題,核心是產權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下回分解,我自己目前也沒有思考透徹。我們這裡講講,作為觀念的階級性是如何產生的。

①作為觀念的階級性是非經濟的階級標準,把經濟標準去掉,階級分析法就變成了階層分析法,擴大的適用範圍,是階級理論的核心要素。很多人之所以認為經濟標準是經濟的核心要素,是因為馬克思的資本論在經濟上對剝削進行了研究,但是作為觀念的階級與作為經濟的階級,雖然有直接的牽連性,但實際上是兩個問題,可以分開討論,剝削作為階級經濟性的核心體現也是信息問題,下文再講。

②上文講到,觀念源於學習和實踐。學習是信息的傳遞,不創造信息,可以縮小階級意識,也可以擴大階級意識。階級要形成階級意識,必然要從階級實踐中著手。人的一生都在改造世界,但是不同的階級,對生產資料的佔有不同,改造世界的方式不同。人的價值觀由吃、喝、住、穿等日常生活條件中所接受得信息所決定。工人直接參与生產,他眼裡的世界是如何推動機器,加工質料。資本家通過資本控制生產要素均衡配置來改造世界,他眼裡的世界是如何調動資源,獲取利潤。工人的價值觀和資本家的價值觀當然不一致,當然有矛盾。信源的差異,就是階級的本源。更深層次的來說,有差異就有階級,眼和右眼看到的世界就不同,何況階級乎?

再次上這幅圖,請大家一定要背住。

作為觀念的階級就是表達出來的信息C不同,那麼請問按照基礎控制模型,要造成信息C的不同有幾種可能性?答案很明顯,信源、編碼機制、信道、解碼機制均能導致信息C的輸出不同。在這個意義上階級不可消滅,也不可能消滅。文化大革命時期,希望抹平所有的差異來消滅階級,這註定是反人類、反宇宙的,不可能成功(紅衛兵自身也有差距,內部派別林立),除非人類準備自我滅絕。

③信息哲學認為作為觀念的階級不可消滅,不等於認為作為經濟的階級具備正義性。這個問題和資本、剝削、風險、組織理論均有關係。這裡需要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五個人,一個有土地、一個會織布、一個會種麻、一個會裁衣,還有一個什麼都不會,就是有錢。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織布、會種麻、會裁衣)的這三個人互相不自行組織,直接進行生產,反而要受有錢的控制,進入企業接受剝削呢?貨幣是一般等價物 ,是不參與生產具體過程,不和生產本身複合的,但為什麼貨幣如此重要呢?要解釋上述兩個問題,就要回到人類的社會關係,即社會信息轉換規律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生產是物質資料的複合,但絕不是簡單的、個別的幾種物質資料的複合,上例中織布、裁衣要機器,種麻要化肥。如果這三個人要簽訂合約,進行組織生產,合約成本太大,需要把合約向機器商、化肥商進行不斷擴大。貨幣在這個階段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時候,有效的對沖了(織布、種麻、裁衣之間簽訂協議)的風險。正是由於貨幣的保險作用,組織才成為可能。如果有一天,信息成本降至0,風險是明確的、可控的,哪裡還輪得到企業剝削?工人妥妥的自組織生產啊。無產階級也是智力正常的人,不是傻逼,不會自己進入企業接受剝削,他們自己也是大組織生產的受益人。資本的作用,實際上是信息成本的對價,信息越不透明的地方,風險越大,剝削也就越多。權力資本是最噁心的東西,他們常常意味著欺騙,只有信息能夠消滅他們。上文中還有一個土地,是自然增值的,價值較為穩定(不要以為房價變的快就不穩定了,相對其他生產資料,土地還是大大的穩定),風險係數小,也是能夠作為擔保物,也是一種重要資本。

④前一段講到,信息和組織問題直接相關。那麼私有制也是一種組織形式和信息有什麼關係呢。信息哲學認為,私有制和信息成本是直接相關的,組織規模決定私有制。這個論點源於現代組織基礎理論,也欠缺考古學論證,僅是猜想。信息哲學認為,產權制度表面上的的核心是所謂的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實質上的核心是財產的價值轉換能力。價值轉換能力與信息轉換能力直接相關,一個人要了解市場需要,以及自身財產的特性,才能充分發揮財產的價值。在原始社會,人的活動空間與知識規模均較小,公有制存在信息基礎。到了封建社會時期,隨著帝國疆域的擴大,公有制的信息成本逐漸上升,公有制必然解體。我國計劃經濟時期,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現象也正源於此。如果人們沒有發現信息技術,那麼私有制將是最優秀的制度,但是現在事情有了轉機,只要信息轉換系統夠完善,公有制的效率完全可以壓著私有制打。

六、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與歷史進程

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馬克思深刻地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鄧小平根據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現狀,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已然包括世界觀和方法論,足可以和所謂的法治理論對抗。

階級鬥爭與社會進步。革命是階級斷裂,信息不可傳遞交換的產物。如果能堅定科學的標準,信息交換足夠充分,革命自然會消失。革命雖然反人權,但是在科學眼裡,人權是沒有最終正義性的,發展才是最大的正義。革命只要推動了發展,就是正義的,和死多少人無關。如果砍人能誕生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劃時代的科學家,你要我砍誰我砍誰,絕不二話。劉志軍有種站在超高速火車頭上檢驗真理,這種反人類的態度我非常支持。搞轉基因的專家不敢吃轉基因就是垃圾。當然,絕大多數情況下,科學與人權是不衝突的,不能割裂來看,科學家的政治權利本身也是人權理論中的一個部分。

政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如何讓群眾最廉價的獲得他最需要獲得的信息,應該是信息時代群眾路線的重點。防火牆可以有,但是關鍵是自己要爭氣。教育、醫療等第三產業,本質就是信息服務。

社會形態及其演化:共產主義建不建的起來我不知道,但是信息共產主義建不起來,共產主義一定建不起來。信息共產主義建起來之後,共產主義就算建不起來,也已經不遠了。

社會發展道路的統一性和多樣性:大家的道路速途同歸,信息共產主義是事物發展的內在機理,最終必然實現信息共產主義。如果共產主義搞成了,我們中國需要佔個大頭。信息共產主義僅是信息哲學的初級目標,信息哲學的中級目標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靈魂永生、人造天堂、一念成界,終極目標就是純宗教理論了,這裡不說,以免又被罵(以宗教對宗教,走完別人的路,讓別人哭去吧)。
推薦閱讀:

如何讓自己活得像個孩子?
該如何活著?用最簡短的話?
知識分子的責任與重負:孔子的春秋時代
歷代先賢對『道』的解釋?
存在即是合理的嗎?

TAG:马克思主义哲学 | 哲学 |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