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貨 | 上海常見的蛙蛙們

南北貨是小路2016年新增欄目,我們將分享自然教育行業乾貨,帶你了解行業動態,思考行業現狀,分享行業案例,提升自然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養。

夏夜的狂想曲里,總少不了蛙蛙們的聲音。在上海,有哪些常見的蛙蛙們?本期南北貨,與你一起分享。

黑斑側褶蛙 蛙科 側褶蛙屬

黑斑蛙體長7~8cm,皮膚光滑,有一對明顯的背側褶,多具淺色背中線,背和腿背有黑色斑紋,故名「黑斑蛙」。雌性背面常黑白兩色花斑,股背黑色橫斑顯著。

黑斑蛙喜歡水田、湖沼、溝渠等有水的環境,尤其喜歡水草豐富或植物繁茂的近水草叢中,遇險則躍入水中。

黑斑蛙很能吃蟲子,很受農民伯伯的歡迎,此外它又善於鳴叫,每年春夏,陣陣蛙鳴此起彼伏。可謂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中華大蟾蜍 蟾蜍科 蟾蜍屬

中華大蟾蜍,就是傳說中的癩蛤蟆。其體粗壯,一般體長7~12厘米左右,雄性較小,皮膚粗糙,全身布滿大小不等的園形瘰疣,眼睛後方有一對橢圓形突起的耳後腺。中華大蟾蜍四肢粗壯,前肢短、後肢長,趾端無蹼,行動遲緩。

中華大蟾蜍常在草叢、石下、土穴中棲息。傍晚到清晨常在池塘、溝沿、河岸、田邊、菜園、路旁或房屋周圍覓食,夜間和雨後最為活躍。

在上海金山楓涇、青浦練塘、朱家角等郊區鄉村,出售一種叫做「熏拉絲」的野味的店鋪數不勝數,殊不知,這種「熏拉絲」即中華大蟾蜍,是上海市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澤蛙 陸蛙科 陸蛙屬

澤蛙體型較小,喜歡躲在有水或泥坑、田邊地頭等沼澤環境。澤蛙顯著的特徵是兩眼間有「V」字形斑,頗有大佬的風範。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背部有長短不一的縱膚褶。

澤蛙主要以有害昆蟲為食,又是農民伯伯深受喜愛的蛙蛙,在農田環境中是極為強大的害蟲殺手。澤蛙原本是農田裡常見的蛙類,但由於水體污染,以及人為的除草劑、殺蟲劑等的濫用,數量急劇減少。

飾紋姬蛙 姬蛙科 姬蛙屬

飾紋姬蛙體型嬌小玲瓏,呈三角形,體長一般在3厘米以下。背部比較光滑,只有少量分散的小疣粒,背部有灰棕色的倒V型斑紋。

飾紋姬蛙常在草叢中和田邊和水塘附近活動。以昆蟲為食,常食白蟻、小型鞘翅目昆蟲。

飾紋姬蛙曾是上海常見蛙類,近年來在郊區才偶有發現。

金線側褶蛙 蛙科 側褶蛙屬

金線蛙體型肥碩,成體約有5~8厘米,雌性略大於雄性。它們的身體大部分呈青綠色,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褶線,側褶線偏金黃色,故名「金線側褶」。

金線蛙生長在農田、草澤等濕地環境。其生性安靜而機敏,偏愛有藕蓮的水塘,把一天里的大多數時間用來坐在浮葉上顧盼四周,一有動靜立馬就跳入水中。金線蛙食量很大,它們對消滅農田害蟲起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樣深受農民伯伯喜愛。

雖然體型相較於其它蛙蛙較大,金線蛙的鳴聲卻並不那麼響亮。雄蛙有一對咽側內鳴囊,其鳴叫時一鼓一鼓的樣子也著實讓人印象深刻。雄蛙追妹子的時候,會發出羞澀的「嘰咕——」聲,來向吸引異性。

虎紋蛙 蛙科 虎紋蛙屬

虎紋蛙又叫水雞,田雞,長得魁梧壯實,體長可超過12厘米。皮膚極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背部呈黃綠色略帶棕色,有十幾行縱向排列的膚棱,膚棱間散布小疣粒。腹面白色,也有不規則的斑紋,咽部和胸部還有灰棕色斑。前後肢有橫斑。由於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故名「虎紋蛙」。

虎紋蛙生活於水田、溝渠、水庫、池塘、沼澤地等處。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虎紋蛙,如今在上海也不多見了。

也許我們都會知道蛙類對於我們環境的重要性,是極為重要的環境指標,然而它們也是極其脆弱的類群。無斑雨蛙、日本林蛙等多年前在上海常見的蛙蛙,或瀕臨滅絕,或棄城遠遁……其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捉、外來物種入侵等都影響著其數量與種類的變化。

倘若夏夜狂想曲里,蛙聲漸漸消逝,我們是否應該去反思,去關心,去行動,去改變。

本文文字由小路自然教育中心整編

本文圖片出自SWNE路人@荷包蛋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好好在一起---我的世界你要懂!
沙漠瞬間變花田,奇光異景!!
誰家寶寶這麼萌?!
為什麼活體的喙鯨類在野外極難被觀測到?
回歸原始,重返伊甸--對現代生活的反動

TAG:自然 | 两栖纲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