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和本田看下級供應商管理

供應鏈是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供應鏈管理是對貫穿其中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管理與優化。但對大多數公司來說,管理往往止步於一級供應商,即跟公司直接有訂單交易的供應商。而對於那些具備獨特的技術、工藝的二級、三級甚至四級供應商(以下統稱下級供應商),採購方認為應該歸一級供應商管理,因為他們直接跟下級供應商有訂單交易;而一級供應商呢,又缺乏技術和管理能力,沒法對下級供應商實施行之有效的管理。

於是,下級供應商在很多公司就屬於"三不管"地帶,有供應商選擇(比如由採購方的設計部門選定)、但是沒有後續管理,或者說管理不善,形成供應鏈的風險源。 下級供應商之所以存在,往往是基於其獨特的經濟或技術價值,是專業分工的結果。比如螺絲釘雖說簡單,技術難度不高,但從經濟角度講,專業的螺釘廠家在成本上更具競爭力,所以一級供應商往往從下級供應商處採購。這種管理是基本的交易管理,一級供應商完全有能力來應對。

但對於技術含量高、生產工藝複雜的下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往往沒有能力來管理。比如富士康給蘋果組裝iPad、 iPhone,關鍵的晶元是由三星和台積電等生產(二級供應商)、高通和 ARM等設計(三級供應商),富士康沒有技術能力管理這些下級供應商。蘋果當時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但他們認識到,這些技術是他們產品的關鍵技術,對這些技術類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是核心競爭力,所以就在晶元設計領域大幅投入,建立自己的技術力量,先後投入的資源以十億美金計。

大家都知道蘋果是消費電子的巨頭,卻並不一定意識到在晶元設計上,他們完全有能力跟專業的設計公司抗衡。前兩年蘋果跟三星關係正僵的時候,業界甚至風傳蘋果要進入晶元製造領域,也不是空穴來風。 蘋果對晶元這樣,對觸摸屏等關鍵零部件也是:蘋果開發和管理與下級供應商的關係,留給富士康等的主要是訂單層面的行政文秘業務,增強了自己對整個供應鏈的管控,同時也限制了富士康的議價能力。在Gartner的全球供應鏈25強排行榜上,蘋果連續6年位居榜首,跟他們對供應鏈的管控密不可分;而下級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則是該管控的重要一環。這也成為蘋果的競爭優勢。與此相反的是波音787的開發。為了減少財務負擔和開發風險,波音在787上採取模塊化設計和全方位外包,主要模塊由100個左右一級供應商全面負責設計、生產,以及相應的成本,波音進行最後的整裝和系統集成。這從財務角度講是成功的:787的研發開支以百億美金計,一級供應商有效地分擔了波音的財務壓力,但在供應鏈的管控上卻未必----波音787先後有8次延誤,大多是由於下級供應商的問題。波音最終也意識到這點,採取了改進措施,比如收購一些關鍵的供應商、加強對下級供應商的管控等。

在這條路上走地更遠的是汽車製造業。說起來很多人不信:身為整車廠,底特律的三巨頭早已沒有能力獨立設計、製造一輛汽車;很多關鍵技術的下級供應商,多年來已轉歸一級供應商管理。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更多的是以系統集成者的角度出現,重營銷而輕製造,或許這是他們在全球競爭中全面落後於日本、德國車廠的原因之一。 在有效的下級供應商的管理上,本田在美國的分部(本田美國)的做法頗具代表性。

本田美國的宗旨是,如果供應商對公司的技術、成本、質量至關重要,本田美國就會直接簽約。例如皮革商雖屬三級供應商,本田美國還是與它直接簽訂合同,因為皮革昂貴,占整車成本的比例較高。同理,車座的面料對於質量重要,也是由本田美國直接簽約。在這種直接簽約的情況下,本田美國主導供應商關係,但交貨、質量等日常管理的職責還是由一級供應商負責。這種管理思路也反映了供應鏈管理的一個基本準則:供應鏈夥伴之間的分工,要以供應鏈利益的最大化為原則。例如對於本田美國來說,扣件供應商生產的扣件用在本田所有的車上,本田的採購量最大,議價能力超過任何一級供應商,由本田直接簽約管理,也最符合供應鏈利益最大化的準則。

再比如說我在矽谷一個半導體設備公司從業時,一些下級供應商負責表面處理技術,作為一級供應商的機械加工廠沒有技術力量來管理。而作為主機廠,我的老東家有幾百個博士,技術力量雄厚,處於最佳的位置來管理這些下級供應商,所以就承擔該責任,而不是讓幾十個機械加工件廠商重複投入,開發管理此類技術供應商的能力。順便提及,我在矽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管理下級供應商,深刻體會到關鍵的下級供應商對公司的重要性:一些零部件之所以重要,就在於下級供應商的技術含量,而不是一級供應商----他們中的很多就跟富士康一樣,乾的主要是力氣活,靠苦勞謀口飯吃而已。 在下級供應商的管理上,很多公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他們認為自己給一級供應商訂單,一級供應商給二級、三級(統稱下級)供應商下單,下級供應商就理所當然歸一級供應商管理。這在技術含量低的情況下是OK,因為這種情況下,供應商之間的基本關係是持幣購物;但放在技術難度大的情況下,一級供應商沒有相應的能力管理,採購方最終要吃苦頭的。就像笑話里說的,一個年輕爸爸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要姍姍學步的兒子給倒杯水;喝完後突然想,這水是哪裡來的呢?孩子個兒小,還夠不著飲水機,他不從馬桶里舀水,還能從哪裡拿到水呢?放在下級供應商管理上,一級供應商沒有能力管理,它不管砸才怪了。很多一級供應商更本沒有系統的供應商管理,他們的管理方式簡單而粗暴,其實是以淘汰為主:要麼聽我的話,要麼我換掉你。但這在關鍵的下級供應商身上註定行不通:由於技術優勢以及被最終客戶選定的事實,這些下級供應商往往不任由一級供應商擺布;由於同樣的原因,一級供應商也沒法淘汰這些關鍵下級供應商。於是雙方關係就很糟糕,爭吵不斷,陷入長期掙扎。

一級供應商動不動就把球推給採購方:下級供應商是你選的,你又不許我淘汰,那你來管吧。最後採購方不但不得不頻頻介入,而且還得承受下級供應商管理不善帶來的惡果,比如產能跟不上、交期不穩定、質量等一系列問題,形成典型的三輸局面。 這些年來,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於零部件來說(fabricated components,即按圖加工),一級供應商往往是苦力型居多,價格競爭比較激烈,利潤率低,難以負擔一流的人員,以有效管理關鍵的下級供應商和供應鏈。他們夾在採購方與下級供應商之間,左右為難,確實不是管理下級供應商關係的最佳選擇(訂單層面還OK)。而對採購方來說,關鍵下級供應商的選擇是有的,主要是自己的設計部門選定;但後續的管理其實是空白。結果是下級供應商有選擇,沒管理,或者說管理鬆散,成了供應鏈風險的一個主要來源。對於採購方來說,有些東西是沒法外包的,比如關鍵下級供應商的管理----如果你是處於最有利的位置來管理(並不是說你可以做完美的工作),你沒法外包給一級供應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與其埋頭在沙子里,奢望奇蹟發生,不如勇於承擔責任,積極主動,就如蘋果和本田一樣,把對關鍵下級供應商的管理變為競爭優勢。


推薦閱讀:

IT 外包中的甲方乙方,德國人,美國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印象雜談
軟體外包平台有哪些?
做程序外包的人們,你們是如何給自己的勞動估價的?
軟體外包想定製一個APP,但是擔心軟體外包商覺得APP很有市場,自己放到APP Store里經營,怎樣避免這種情況?
華為外包是怎樣的體驗?

TAG:IT外包 | 软件外包 | 外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