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不要讓知乎變得俗不可耐

其實沒什麼好遮遮掩掩的,我對知乎上的某些現象感到不是很舒適。並非我的體位問題,而是整個環境的日益浮躁和若干自我感覺良好且優越感十足的人,正以毫無底線的方式將一個原本令人充滿敬畏與熱切渴望的平台變得俗不可耐。

有時候不禁會困惑,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有些人為什麼總是喜歡恣意揮灑自己的無知來沖在前面,還要一副引導人民得知識的模樣,卻一點都不為此感到羞愧?或許是我有些悲觀了,亦或許,我的視野還不夠寬闊,總是盯著部分跳蚤看,以至於渾身覺得痒痒。但無論如何,就我個人感覺而言,知乎在有了吉祥物之後,卻並沒有比以前更好。我的意思是,知乎正在離我以往所理解的那個知乎越來越遠,遠到,只看到一派熱鬧,卻看不到一種內涵。

敢於回答各種問題的人越來越多,並且,回答所用的語言和邏輯變得越來越令人費解的輕佻。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我看來,首先是要具備足夠的勇氣的。這種勇氣,在動念頭去回答一個可能自己並不擅長但又不想落下什麼的時候,就變得非同尋常。這不是臉皮厚度的問題,這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勇氣問題。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是令人敬畏的,但前提是真的有幾把刷子。若非如此,再強大的信心,在面對自己並不擅長的問題而強行顯得很有信心的時候,那種勇氣所賦予的,其實是只有旁觀者才能覺察出來的愚蠢。但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這樣的勇氣,在面對一些比較受人關注的問題,尤其是討論者非常多的熱門問題時,他們就像從很遠處就開始乾咳的資深專家一樣,一副「小屁孩走開讓我來」的姿態,開始非常享受地裝腔作勢。他們幾乎無處不在,時間對於他們的意義有可能就是去發現熱點問題,然後迅速地,極為有姿態地寫下洋洋洒洒的答案。末了還不忘在評論區和人口水兩句,再默默地踐行拉黑才是硬道理的思維。

在擁有了回答各種問題的勇氣之後,他們還不忘給自己樹立某些特色鮮明的形象,主要體現在語言上。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一些人說話的方式不再追求富有品位的真誠,而變成了極為討巧的自我。他們不管文字的優雅與俗套與否,只在乎是否能抒發自己的情緒,關鍵是,能不能令人一下子記住這種語言。他們管這叫風格,甚至還會自成一個流派。各種互相吹捧之下,每個人似乎都自成一派,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會太在意自己答案的專業度、實用性或者可讀性,而會注意能不能讓人們一下子辨認出這是誰的風格。有不少人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他們一開始認真的,充滿誠意地回答自己熟悉領域的問題,然後經過時間和機遇的促成,逐漸積累起一些粉絲,再在初來乍到的人們稀里糊塗的關注下,粉絲逐漸龐大,其內心也逐漸龐大,主要是膨脹所致。膨脹之後,他們看人、看問題的方式隨著不自覺上揚起來的頭顱而變得傲氣十足。他們的信心更足,優越感更深,回答的問題逐漸變廣,提供的答案逐漸變淺,運用的語言逐漸變壞,採取的角度逐漸變怪,思考的邏輯逐漸變拐......他們終於成了他們以前也痛恨的模樣,卻渾然不知,且自我感覺良好。

我所理解的知乎不是這樣的,我所以為的知乎是這樣的:人們真誠地提出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自己一時無法解答或知曉的問題,在其他人出於專業角度或者經驗角度的誠意回答下,得到富有價值和實際意義的答案。然後所有人在認真閱讀提問和答案後,在經過自己思考和判斷之後富有誠意地點贊同和不贊同,並謙卑地參與討論。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提問者和回答者各自所具有的那份誠意,以及各自尋求知識和分享知識的熱情。知乎應該是一個知識平台,要麼獲取知識,要麼分享知識,要麼鼓勵知識。總之,它應該被真誠對待,應該被賦予價值,應該產出意義。

還是會經常在知乎上溜達,看有用的回答,獲取有價值的知識。但作為一個用戶,尤其是知識儲備不夠的用戶,真心希望這個平台所創造出的內容能越來越像知識,人們越來越有誠意,越來越像知識的渴求者和分享者,而不是一味的炫耀優越感和膚淺的無知甚至壞品味,以至於讓知乎變得俗不可耐。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在評價薛之謙的時候總是要捧許嵩?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海賊-王路飛」一人分飾244角色?
為什麼Quora上沒有頻繁曬照和釣魚的行為?
如果想在國外定居,要經過哪些準備和手續?
我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舉報的我,但是我想說一句。

TAG:混剪 |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