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宗教都對待死亡的態度,儒家作為中國最普遍的傳統信仰,為什麼沒有?

佛教六道輪迴講生活皆苦,要通過修行跳脫輪迴,達到永生的目的。基督教講天堂,告訴人們死後最好的去處是天堂,生前積德行善方可進入。伊斯蘭教講每個人都會在真主前接受末日審判,道教也講修鍊可以羽化登仙,所有宗教都解決了對人死亡的恐懼,而儒家卻只教人「捨生取義」,為什麼?


麻煩看儒家經典後再回答儒家的問題,如果連《論語》都沒看過,在這類問題下就只能回答子不語亂力怪神

首先題主說儒家是最普遍的傳統信仰是沒任何問題。興揚曾多次說信仰不一定是有神,無神也可以是信仰。吾心安處是吾鄉,千金難買爺樂意。如喜歡咸豆腐腦的和人爭甜咸那個更好吃,這種爭論沒問題,如果和人爭你其實不喜歡甜豆腐腦,你的喜歡是錯覺,你應該喜歡咸豆腐腦就讓人覺得扯淡了吧?

生死一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聖人必究之理,如《呂氏春秋》中說:「審知生,聖人之要也。審知死,聖人之極也。

《論語》中:「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這段話是子不語亂離怪神的註解。因為孔子和自己的徒弟都是要在世間做事業,孔子的徒弟都還在學怎麼做了,鬼神不是他們這個階段該考慮的。就像你去學廚師的第一天去問老師:「我做了世界名廚後穿什麼衣服好看啊?」你如何做飯都沒學會,就問世界名廚之後的事不是扯淡嗎?

在《論語》中孔子不談這些,但在著作中孔子還是會談鬼神之事。如在《禮記·禮運》中孔子談生說「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拿大白話說人是天地之靈氣萬物之精華最為貴重,所以在《論語·鄉黨》篇中馬廄失火,孔子第一反應是問人有沒有出事!

仁者愛人,以人為貴,以人為重就是儒家的生觀。

儒家死的觀念在《禮運》中說的也很明白「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在儒家眼中養好活人讓衰老生病者得善終便是鬼神要義。故照儒家觀點對老人厚養薄葬比薄養厚葬不知高哪裡去了!

大家是不是覺得好積極好開心啊!但儒家和道家都有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心理脆弱的人可能受不了。道家的《無能子》中說:「人者裸蟲也,與夫鱗毛羽蟲俱焉,同生天地,交炁而已,無異者也。」對不起客觀來看雖人是天地靈氣所化為事件最貴,但和蟲的本質區別不大。

儒家張載在《正蒙》中也直言不諱的說:「聚亦吾體,散亦吾體。」認為人為氣聚而生,人散之後氣依然還在。

天道無情,站在天道看人和天地萬物都是元素聚集區別不大,但因「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為天下之最貴者也。」(《荀子》)

儒家的生死觀至此就說情了,儒家思想本質是以人為本,所以生也好,死也好,麻煩你做好一個人!如要遠人對不起在儒家眼中你這不是正道。(《中庸》)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正所謂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春秋》)做人利人利己便是人之極致。所以流芳百世是死後追求,這種追求紮根於世間求的是對人有利,不是紮根於看不到的天堂求上主寬心。

你不覺得在聰明人眼中比起虛無縹緲的天堂,人對後世的影響更實在嗎?所以說儒家不僅解決了死亡的問題,還解決的非常好啊!


雖然孔子對子路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但那是因材施教,因為子路好勇輕死,所以孔子引導他重(四聲)生。但孔子實際表達過對死亡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也代表了儒學對死亡的態度。

《列子·天瑞》有過孔子和子貢討論生死的內容。

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子貢曰: 「然則賜息無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壙,皋如也,宰如也,墳如也, 鬲如也,則知所息矣。」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 「賜!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憊,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惡,未知死之息也。」

《孔子家語·困誓》也有類似的內容。

子貢問於孔子曰:「賜倦於學,困於道矣。願息而事君,可乎?」孔子曰:「《詩》云:『溫恭朝夕,執事有恪。』事君之難也。焉可息哉?」曰:「然則賜願息而事親。」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事親之難也。焉可以息哉?」曰:「然則賜請願息於妻子。」孔子曰:「《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妻子之難也。焉可以息哉?」曰:「然則賜願息於朋友。」孔子曰:「《詩》云:『朋友攸攝,攝以威儀。』朋友之難也。焉可以息哉?」曰:「然則賜願息於耕矣。」孔子曰:「《詩》云:『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耕之難也。焉可以息哉?」曰:「然則賜將無所息者也?」孔子曰:「有焉。自望其廣,則睾如也;視其高,則填如也;察其從,則隔如也。此其所以息也矣」子貢曰:「大哉乎死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大哉乎死也!

死亡在儒學看來就是永久的休息,雖然重大,但也無須格外擔憂恐懼。而違背仁義準則,喪失人格尊嚴在儒學聖賢看來其痛苦要遠甚於死亡,所以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就成為自然的價值抉擇。

重生而不懼死就是儒學對死亡的態度,至於死亡以後的事,因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儒學講求正心誠意,當然不會象搞歪門邪道的宗教神棍一樣在這方面胡謅八扯,編謊詐騙了。


為什麼?每個宗教都教人求死,那誰來耕田種地?誰來保家衛國?每個宗教都教人放下,那誰來建設高樓大廈,誰來開火車飛機?

未知生,焉知死。這是聖人教下的道理。幸好儒家思想是在我中華民族萌芽和發揚的,所以儘管兩千多年來王朝更替,各種外族反覆入侵,我族從來都不怨天,不尤人,一旦復國,三世而國力盡復。這種生生不息的頑強,那些只知到把責任往至高無上的主宰身上推的民族們是無法體會的。

說深一層,各種宗教的理論無非是愚弄加恐嚇。只有儒家思想在開啟民智,說的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些內容試問誰家宗教可曾說過半點?

即使從個人修養上談,儒家一向自認清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文死諫,武死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試問修建了各種天堂,建立各種美好世界的其他宗教,他們又為這個世間做過些什麼?


「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這就是真正儒家的生死洞察:活著好好乾,死了全放下。

難道不勝於各種輪迴涅槃、天堂地獄、羽化飛仙、72個處女?


「未知生,焉知死」?

信誓旦旦告訴你死後的世界一定是如何如何,有天堂有地獄有閻王有撒旦,你真的信嗎?還是只是基於對「死後只是一坨無思想的物質」的恐懼說服自己去相信?

儒家的答案是最需要勇氣的答案。儒家老實告訴你,死後如何,我不知道。

然後呢?

「祭如在」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明知道做壞事死了沒有地獄的懲罰,做好事沒有天堂的獎勵,而毅然決然的選擇為了崇高理想和道德,而付出自己僅有的生命,難道這樣的情操還不夠我們這個民族臭屁一輩子?

難道你認為那些為了勸人遵從其道德標準而用天堂和地獄來誘惑和威脅你的宗教比儒家的教化還要高尚?

要知道,任何宗教早晚都要變成神話,流傳千古的永遠是哲學教給我們的智慧。

把儒家放入宗教這個概念真實侮辱儒家了。


現在很多逼乎用戶,動不動就指摘先聖,滿嘴裡批判什麼封建糟粕啦、什麼舊文化啦,言必稱希臘。實際上他們對儒家的認識渾如矮人觀劇,連皮毛都沒看懂。這個提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就敢這樣說,且不問有多少人略讀過《論語》《孟子》《春秋》,就是哪怕曾用手摸過上述幾本書的,都不會超過一半!來來看看亞聖是怎麼理解生死的,以下引文無生僻字且加了標點。麻煩懟我的諸位念這段話的時候別磕磕絆絆的,一副假中國人的樣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王重陽:人死之後,化為骷髏,當修真而慕大道,方得長生不滅。

惠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切皆為虛無,生死亦無分別。

文天祥:(對死的理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叔孫豹: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所以說,題主的這個提問本身就是錯誤的。儒家並不是沒有生死觀,而是一種積極的生死觀。既然人總是要死,那就讓我們活的更有意義。讓我們的生命成為我們實現理想的基礎,而以理想升華我們的生命。

儒家不是宗教,但儒家的英雄,某種意義上勝過宗教的英雄。因為一個信教的人徇教,他以為自己會上天堂。而儒家的人為國家、民族、真理、家庭獻身時,他們知道自己就是會死。


不知道「朝聞道夕死可矣」算不算,

「留取丹心照汗青」算不算,

「雖千萬人吾往矣」算不算,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算不算,

「去留肝膽兩崑崙」算不算?

總覺得儒家關於死大概齊的意思就是,如果天下太平,國泰民安,我也有作為,死不死的都不算事。如果天下逢難,我赴國難死得其所。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最好的寫照


謝謝各位知友分享。

死亡是人生的終極問題。對死後世界未知,對慾望的執著,都讓人不敢面對。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正是因為弟子對死亡問題的關心,才引出了他老人家的議論。這句話關於死亡,但主要是他對弟子的態度,批評弟子混的不咋樣,還關心沒用的事。

這句話反映他更關心生活,但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反倒是把問題懸置不論。

至於孟子,荀子也不太關心死亡,他們都忙著遊說諸侯,沒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直到宋朝,大概是面對佛老之學的挑戰,才有儒者覺得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

於是有了,張載的「存,吾順事;沒,吾寧也。」,完美地回答這個問題。這句話依承孔子,對死後的事漠不關心,只是強調生前要依循天理(順事)做事,要死就坦然接受(寧也)。

這種態度,現在已經深入人心。像我們常說的「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盡人事,聽天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這種態度,只是我們已經習焉不察了。

中國人務實傳統的文化基因,大概就起源於此,也是古聖先賢們思想的結晶。

說點題外話:

有人說「聚亦吾體,散亦吾體」是儒家對待死亡的態度,橫渠先生說過,但這種態度非常道家,並非儒家原創,而且儒家明顯是「貪生」的,他們不認為死生是一回事,而認為生比死後更重要。所以我認為這僅僅表達了儒家對死的豁達,不能恰當反映儒家態度。

有人說,儒家不是信仰。我也強烈反對,正如有的知友說無神論也是信仰,有神和無神不是信仰的本質。信仰是給人賦能,有了它,人可以不懼死亡,不怕世間的一切。所以,儒家提倡的:寧死不食嗟來之食,「雖千萬人吾往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所有這些完全是來自信仰的力量,你難道還要否認不成?


你的提問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許多宗教有,但儒家卻不是宗教,儒家充其量只能算一種思想一種信仰,我覺得你還不如問問儒家為什麼沒有成為儒教,儒家對生的世界關注遠大於對死後世界的,可能是他沒能成為宗教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和宗教的不同點之一


都沒活明白,活明白了也死而無憾了。

至於死後上天堂就是宗教把戲了,把你奴隸一直奴役到死,用死後的享樂麻醉你的精神。可以說宗教是極其惡毒。

利用死後72個處女就可以把年輕人變成殺人機器,誕生這種人類癌症,邪惡病毒。


記得有一句話:不知生,焉知死

應該可以概括儒家對死亡的態度了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殺身成仁


儒家雖說沒有,但從人們固有的人只看,人死如燈滅。不是不談死亡,而是對於死亡有一套儀式。祖宗排位,喪葬,昭穆制度,對於祖先的敬,恰好是從原始時期的正統繼承。宗教從這個角度看已經低了一層。注重現實的出世做事,是人文精神的最好註腳,宗教呢?從生產力的角度看,沒有絲毫幫助。宗教有的只是幻想。馬克思對宗教有很好的定性,人民的鴉片。

儒家對生的深刻認識,恰恰也也反映了對死的理解。未知生,焉知死。生都沒有深刻的認識,談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死亡的意義要高於生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不會這麼美好。當然有的死亡確實要高於生。俗語,好死不如賴活著。正是此理。

儒家不談長生,因為沒有凸顯人的意義,長生沒有意義。從境界看,儒家要比道家低。

吃飯,睡覺,食色,看著低俗,儒家看來比天都大。

任何不能正確認識生,而妄談死,都可以扭送至派出所。

不對的地方歡迎批評。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