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為什麼喜歡李健?

歡迎李健的聽友,新老歌迷,不管是什麼原因喜歡李健的。說說喜歡他的理由。是純個人感受哦


看完李健的演唱會之後,每每想起都覺暖意橫生。

於是便一直靜靜聽他的歌,心裡想,為何會這番喜歡。

因為,好反常呀。自始至終,自己或許會愛上一首歌的歌詞或旋律而單曲循環,卻很少由此及人鍾愛到相應的歌手;或許會喜歡一個特定角色以及讚美它的演繹,卻未曾愛屋及烏因此成為誰的粉絲;或許會對誰的才華嘆為觀止由衷佩服,卻又不自覺地僅僅止步於對才華的謳歌。同時,又從未因為什麼醜聞對誰產生不適或厭惡,至多當作笑料與朋友隨口一提。未加刻意,卻時常性會把真實的人與構建的人區分開來,因為相比起,舞台上的光鮮亮麗與醜聞中的罪大惡極,我佯裝熟諳人的多面,似乎已經看透了人性的多變、複雜與幽深,以及世間那不分絕對的善與惡。

於是,不了解的時候,便故作清高地吝嗇著自己的鐘情,也無暇將自己的厭惡隨意施與給誰。正因為如此,我以為,在微博上,最具諷刺意味的話便是「粉轉路人」,將那樣一份輕易且煞有介事的到來與離開,竟帶出一分濫情與薄情。

噗,也正是因為這份傲嬌,一旦喜歡,便是發自內心的真實與赤誠。

從聽他的歌,到讀他的文,從他自己的演說,到無數對他的報道與專訪。看著他的個人魅力在短時間內瘋狂發酵,而他身處其中嘴角上揚揮手致意,不慌不忙。

與朋友出行,他在飛機場看到李健作封面人物的雜誌,徑直買下來給了我。看著那份專訪,我便想,為何「無論知識分子、普羅大眾、娛樂圈,都很難對他產生審美不適」?或許因為,儘管當前大眾審美的包容度越來越大,但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多數的中國人的骨子裡,仍然偏愛「學而優」的人物,隱忍自持、循規蹈矩、頤養性情,講究一個人的談吐、風度與聲望,這種不自覺的偏愛未必是對,卻也著實存在。這些人成長在傳統的家庭教育當中,生活得自成方圓,既不標新立異,也不大張旗鼓。

西遊記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中,孫悟空給師父畫了一個圈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甚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但若出了圈兒,定遭毒手。千萬,千萬!至囑,至囑!」 於是,當人們終於發現了李健的各種閃光點,紛紛聚攏開來圍觀時,李健卻深知觀眾的造神能力,拿著他的金箍棒,在恰當的距離和時宜給自己畫上一道隱形的保護圈,禮貌紳士卻界限分明地將私人生活封鎖在自認為安全的領域,在自己的地盤上怡然自樂,隨心所欲,卻也動不越規,行不逾矩。

雖然我絕不是學歷論者,卻也絕不否認教育、讀書與思考對個體的影響與塑造。每個人接受到的教育、見過的人與經歷的事,都會影響他的言語談吐、為人處世。現在娛樂圈的繽紛複雜,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太多,看多了瘋狂造星的短暫巔峰,看多了「木子日辰」或「他真的很好」之類赤裸真實的自我,便多了一份對這種知識分子番自持與分寸的偏愛。在他所處的環境里,通過各種話題博上位的人有太多,而他卻一直做著那個薄臉皮的人,就算再「不賣座」也從未學會曲意逢迎,也未曾將自己的私人話題拿出來供作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中引得任何誰的注意。

他說,自己接受了很多教育、看過了很多書,也依舊有很多困惑。但也在這些困惑中形成了很多清晰的認知。在大家天花爛墜地吹捧他的時候,他會淡淡地笑著,用溫和的方式揭下各種文章給他貼上的標籤,他不願生活在精緻沒有瑕疵地包裝盒中,深諳「你我皆凡人」的真諦,願意善意地提醒「名氣是一切誤解的總和」。也會在大家無限度放大他的婚姻與愛情的美好時解釋道這並非是神仙眷侶,與妻子相伴多年仍然不斷地尊重與體諒。我喜歡光鮮亮麗中不卑不亢的身影,他對掌聲與讚美的到來表現出完全的紳士作風,輕輕彎下身,來者不拒道聲「歡迎光臨」,卻也從不為之牽絆,來去自如,展現出那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不理會哄鬧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冷漠,無需聲張的厚實,和能夠看得很圓卻又並不陡峭的高度。」

同樣是歌手、清華出身、理工科教育的標籤,這樣的風格與高曉松放蕩不羈的感覺截然不同。個人覺得卻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他在標準普通傳統家庭中長大,矯矯不群卻也循規蹈矩的成長道路,會跟很多人一樣在大學裡面臨諸多彷徨迷茫甚至成為考試掙扎者,想到退學時為家族的榮譽感堅持下來,後又進入了廣電總局工作,過起朝九晚五的生活,直到生活警醒勇敢逃離到另一番天地,卻仍舊不敢讓家人知道,甚至當自己的身影出現在電視的時候,滿心想的是,「天吶千萬別讓我媽媽看見。」

或許,這就是他在歌詞中所謂的,「儘管一路追求自我,可是依然怕讓你失落」。倪一寧就在自己的文里說過,大概父母是通往偉大路途上的阻力吧,那種澎湃的保護欲與趨利避害的天性,讓他們只想平安把孩子護送到芬芳平坦的彼岸。我們貪心不足地從這份愛中汲取勇氣與力量,又恬不知恥地渴望掙脫出管教的界限與牢籠,稍加懂事後才慢慢學會拿捏好分寸背負著這份令人甘之如飴的牽掛舞蹈。

我相信,這份成長道路上的溫存也很影響他每一首歌曲的創作,他表達出自己渴望訴說的事物,包括親情、愛情、故鄉、自然、宗教、信仰,包括各種形式出現的愛,真實得就像今日北京的天,一片敞亮剔透,質樸也耐人尋味。都說李健所作的詞曲詩意盎然,加之嗓音空靈安寧,會給很多躁動的心帶來慰藉,也許,當真的找到自己心甘情願付諸心血的事業時,當他成為那個慢慢「等風來「的人的時候,這種自內而外散發的力量是溫柔而又堅定的。

他不知道風什麼時候來,甚至都不確定風會不會來,但這個悉心等待的過程已經足夠令人幸福,這個認真的過程已經足夠令人坦然心安。就像之前我一直喜歡並反覆自勉的話——「一個成功的人,其實不在於他有多聰明,而在於他首先擁有了一種氣質,為自己所愛的事業而工作。我願學生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了去養成這種氣質。成功不是計算來的,不是被別人說出來的,而是在簡單的快樂和堅持中不期而至的。」

於是,執筆至此,不得不承認,我對誰的喜歡從來不是赤裸無求的。我總要看到自己渴望成為的模樣,並從中汲取到前進的動力與勇氣。實際上,我感覺身邊,或者曾經的身邊,那些朋友,有些很像他。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說一些玩世不恭或互相調侃的話,挖一些怎樣黑或自黑的坑與笑點,捧腹不停;分開的時候,各自沉浸在無言的世界裡,走在各自並不喧囂的追求中。他們情商都很高,知感恩懂領情,拿捏分寸,擁有持久的理解與包容。看著他們現在的樣子,我甚至想立刻飛越時光海,看看他們的未來是怎樣的動人絢爛。之前發過一則微博——「願我們都有維持住不被愚弄的智慧與獨立,願我們都有支撐起不為所動的勇氣與才華,願我們不因心情的狹隘而輕易武斷與指責,願我們不因周遭的扭曲而喪失理智與善意。」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我也熱愛所有,我以為如是的人。

至今想起演唱會那個晚上,我坐在座位上注視著李健的身影,時不時轉過身看看大屏幕上他的面龐,歲月刻畫著沉著、專註的面頰稜角,在舞台光怪陸離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他看著大家舉起的閃耀著「李健」二字的小熒光屏,說道:

「我也有這麼多可愛的東西了,我原本以為這些東西只屬於偶像的,只屬於那些小鮮肉的。」

一陣笑聲響起,一股不明言狀的暖流湧入。

他說,「別覺得自己那麼渺小,也別覺得自己那麼偉大。」於他,一切名利來得自然而然,而他卻沒有接受得理所當然。他以為得到的都是僥倖,也絕不肯辜負身上背負的矚目,盡己之力回饋與感恩著歌友,而讓人更加忍不住喜愛。

而我,該如何表達對他的喜愛呢?

我願意為他的專輯、演唱會買單。我願意看到他享受名利帶來的一切,包括這麼多人對他的喜愛,與從喜愛中感受到的莫大的溫暖與滿足;包括所有商演活動帶給他的經濟上更加充裕,與從充裕的物質中獲取的酣暢的自由與不羈,去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讓他更加心無旁騖地追求自我,讓他更有底氣不讓愛他的人失落。

我覺得,我能為一個隔壁的人,寫這麼多字,足以表達我對他的喜愛了。


看完上期的《歌手》,更喜歡李健了。

作為一個高產段子手,李健為2015年的《我是歌手》貢獻了多少段子,還記得嗎?

韓紅:今天是一場惡戰。
李健:本來就,還要餓戰

沈夢辰:他有一個特好的嗜好,唱歌之後必須吃橘子。
眾人:為什麼?
李健:因為他們只準備了橘子,有西瓜就吃西瓜了。

沈夢辰:這一期的主持是誰?
李健:不是我。
沈夢辰:為什麼?但是你是呼聲最高的呀!
李健:我是方丈,不是住持

記者:你今天穿得非常亮眼,衣服是誰挑的?
李健:我的服裝都是借的。我前面幾期都穿西裝,不能老穿西裝,不然人以為是費玉清老師

他參加竇文濤的節目,聊到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在馬賽馬拉,完全是放在動物世界當中,真正看到動物本身,哪怕是只猴都印象很深。在動物園裡看和電視里看,那種野性的東西你很難體會到,你更多體會到的是趙忠祥老師的聲音

竇文濤一時笑蒙圈。

兩年不見,李健仍然是那個呆萌段子手,一整晚地說相聲。

老實說,芒果台真該為他的單口相聲額外付費了。

一進門,他就懟節目組:

哎喲,這拆遷拆得不錯呀!哈哈哈!

接著就懟自己,順帶懟了林憶蓮:

房間在哪兒?樓上樓下?哦,看見了。隔壁是林憶蓮。我發現了,是不是年齡比較大的都放一樓啊?

林憶蓮看到這段了嗎?求她的心理陰影面積。

他坐下就懟贊助商:

給我整這麼多口紅什麼意思啊?我們有那麼多張嘴嗎?

攝製組解釋:可以送給心愛的人。

他接著懟,兼撒狗糧:

心愛的人也沒那麼多啊,一個就夠了!

他送給在線歌手一個「真」字,也要和合伙人李銳互懟一番:

李健:其實這個「真」字,只代表唱你真正想唱的,聽眾投你真正相投的,真的有好結果。
李銳:我給健哥翻譯一下,健哥的意思就是,歌手,我們真的來了哦,我們真的會留在這兒就不走了哦。
李健:這樣講真的不太好。
李銳:但是這真的是我們的真心話哦。
李健:這是他的。

節目一開始,他立即開啟「花式點評」模式。

段位最高的是婉拒張傑邀歌:

張傑:健哥,我記得我在2008年的時候有問你邀過歌……我說,健哥,我很喜歡你的歌,能不能寫一首歌什麼的。今年都2017年了!
眾人笑:這是來要債來了。
李健:(冷靜狀)我覺得張傑的聲音變高了,因為我覺得他以前好像沒有那麼高。
張傑:沒有沒有,我也覺得沒有。
李健:我以前要給你寫就委屈你了。但是呢,我覺得你還會更高,所以我再等等

這究竟是夸人的藝術?還是拒絕人的藝術?

最逗的是談重回《歌手》的感想:

洪濤:健哥再次回到舞台,有什麼感覺?
李健:特別「穿越」,特別像:大學畢業後有一天說,你的文憑不好使,再讀一遍
洪濤:志炫曾經有同感嗎?
林志炫:沒有啊,因為又有新的歌,可以在這上面介紹給更多的知音。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李健:(對林志炫)看你講話講多好
林志炫懵。
林憶蓮:來說相聲來了。
李健:(對洪濤)我覺得還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依然是您,尤其說話的方式
洪濤笑:很「討厭」。

李健是個被唱歌耽誤的段子手?

不得不承認,他即興創作冷笑話的天賦一點也不輸給他寫歌的才能。

而他作為音樂界的詩人的地位,也進一步被夯實。這不,連余華都給他站台來了。

余華是所有活著的作家裡我最喜歡的一位了,他的《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都是極好的小說。李健曾推薦過余華的隨筆集《靈魂飯》(我沒讀過)。

余華來站台,我難免有點激動。他說得也非常好:

詩人和歌手,在過去就是很難分開的。他們就是合二為一的。

我們今日所見的詩歌經典,無論是四言、五言、七言還是其他,無一不是古時作為流行歌曲的歌詞而存在的。

李健談到鮑勃·迪倫的歌詞,曾說他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是「當之無愧」的。果不其然,2016年,鮑勃·迪倫成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

今日的流行歌曲,經過篩濾淘潞就是明日的古典音樂。而今日的歌詞,也可能成為將來人誦讀的詩歌。

余華說,李健的歌最打動他的是那首《風吹黃昏》。

歌詞寫得很好,蘊含深深的同情:

在黃昏街頭
我常看到他,一個蒼老的人
他走走停停又自言自語,失落的人
有人說他在等他的愛人
可他孤獨多年
有人說他在找他的孩子
找了許多年
誰知道他是誰
誰知道他找誰

而我經常單曲循環的,是李健填詞、翻唱的一首歌:《車站》。

這首歌的原版叫《駅》(讀yì,意思就是驛),是竹內瑪莉亞為中森明菜創作的一首情歌。日文歌詞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寫了她和戀人在車站的分別。

90年代,這首歌在日本發行後就很紅,不少歌手都翻唱了。梅艷芳曾經唱過粵語填詞的版本:《裝飾的眼淚》。

而在各個版本中,最耐聽的要屬德永英明的翻唱,優美而哀傷。

李健的填詞和翻唱應該也是基於德永英明的版本。畢竟,他所推薦的音樂專輯就有德永英明的《Vocalist》。

也許是李健成長於哈爾濱的緣故,這首日本歌曲經過他的配樂和演唱,增添了一些俄羅斯風味。從好聽程度上來說,李健的《車站》和德永英明的《駅》可謂各有千秋。

但是,從意境上來講,李健的《車站》則要比德永英明的《駅》更勝一籌。

因為,在歌詞中,他把自己從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裡抽離了,而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和過來人。

他目睹了這場分別,靜靜看著姑娘不舍、焦急、難過、流淚,直到列車開往深夜、姑娘已經入睡。

年輕人並不知道這場分別的意義,而他這個過來人卻因此而想到了當年的那場別離:

我想起多年以前
像今天的畫面
以為告別還會再見
哪知一去不還

當車廂里的人都在沉睡,他清醒地坐在黑暗中,聽著列車一刻不停向前飛馳。

就在一瞬間,他模糊了時間,過去和現在突然插播、重疊:這是何年何月、什麼季節?這是哪一列車、去向哪裡的深夜?

當列車飛奔下一站的愛恨離別
我彷彿看見車窗外換了季節
在這一瞬間忘了
要去向哪裡的深夜

此刻,這個旁觀者和過來人已經無法區分:這究竟是姑娘的故事?還是自己的故事?

他不禁感慨歲月的流逝,和自我被時間裹挾的無力。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
我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
匆匆錯過的
何止是窗外的世界

錯過的是什麼?是青春?是回憶?是某個人?是某件事?

機緣來去無意,就像車窗外變換的風景。你以為回頭只是一瞬,卻不料回頭已然一世。

在我看來,這首歌詞是李健寫得最好的一首了。每一句都流暢、自然,不露聲色地撥動著每一個過來人的心弦。

從這首詞里,也可以看出李健的文學功底。他雖讀的是理工科,但儼然是個「文青」。正像余華對他的觀察:

「閱讀對李健來說,我覺得就是他的土壤。」

曾有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份李健的書單,其中包括:

萊昂納德·柯恩:《渴望之書》
西爾維萊·西蒙斯:《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柯恩傳記》
米洛拉德·帕維奇:《哈扎爾辭典》
斯蒂芬·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人類群星閃耀時》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霍桑:《紅字》
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喬治·奧威爾:《1984》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豪·路·博爾赫斯:《博爾赫斯全集》
辛波斯卡:《萬物靜默如謎》
雷蒙德·卡佛:《大教堂》
西蒙·沙瑪:《風景與記憶》
勞倫斯·布洛克:《每個人都死了》
村上春樹:《1Q84》、《眠》
李商隱:《李商隱詩選》
北島:《時間的玫瑰》
木心:《文學回憶錄》、《偽所羅門書》
……

這份書單里的書,有些算是「文青」必讀,有些則真的有點冷門。從中可以窺見一點李健的喜好吧。

其實這樣的書單用處並不大的,因為:不讀書的人終歸是不讀書;而喜歡讀書的人,則各有各的喜好。

李健曾說,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而這個「生活」,就是你的那些喜好。

我很有同感。

人活一世,就像拿到上帝限量發售的單程票。

僅有這一世,要做什麼呢?就是要和喜歡的人、喜歡的事、喜歡的物在一起。

能夠創作、能夠自我表達的人,都是上帝的寵兒。他們自己創造著自己的精神領地。

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則是在用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劃定著自己的精神領地。

那些和你喜好相似的人,是你的同類和知音。你們共享同一塊精神領地。

而與你相距最遠的,不是那些和你喜好不同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喜好的人。

和喜好不同的人交流,就好似去未知的領地旅行,是件新鮮刺激的事。說不定,這趟旅行還會拓展你自己的精神領地。

而和沒有喜好的人交流,是件難以達成的事。因為,能夠交流些什麼呢?

這就是沒有迴音的孤獨吧。

相信每個喜歡李健的歌的人,都有一塊自己的精神領地。TA就像李健一樣,在TA的那塊領地上,做著愉快的領主。

歡迎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2008年秋季的一天,偶然在廣播里聽到一個乾淨溫暖的聲音唱著「大雁飛過秋天的海面,看著奔跑的童年」,瞬間淚水盈目,後來知道這個聲音來自李健,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後來聽完了他當時所有的專輯,《似水流年》《為你而來》《想念你》,以及再後來的《音樂傲骨》《依然》《拾光》《李健》,偏愛古典音樂的我,從此迷戀上了這個唱出我無數心事的歌者。

很清楚自己有與眾不同的品質,但從不張揚;很清楚自己逆流而上意味著什麼,但從不改變。十幾年時間都沒學會逢迎,美好如少年,春風般溫柔。

他說時間會證明一切;他把歌迷尊稱為聽友;他說他的聽友特別像他,把很多話藏在心裡,總是自言自語;他說最好的愛情是你走來,我走來,然後一起走下去,似是故人來;他酷愛讀書,結交藝術家;他喜歡旅行,把靈感灑向麗江,灑向撫仙湖,灑向貝加爾湖畔;他歌唱人生,歌唱自然,歌唱親情,歌唱故鄉,歌唱信仰,歌唱神秘的紫羅蘭,歌唱意外相逢的黎明;讀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他心生《傳奇》,讀了《追憶似水年華》,他醞釀《似水流年》;他有可愛的小貝殼,就像《小鳥睡在我身旁》……

欣賞他,不是因為顏值,不是因為清華哥哥,不是因為段子手。而是因為他「有點冷傲,有點生硬,有點不知所措」,是的,我們喜歡那個不知所措的李健,那個不知所措時會咬手指的李健,睜著孩子般大眼睛的李健,穿著白襯衣彈吉他的李健,淺吟低唱娓娓道來的李健。

遇見他,正如他所歌:你如細雨忽然來,心生漣漪讓夢難安。是的,因為我們都不在意世界多絢爛,我們只相信古老的情感。所謂永遠不過如此這般,就是這樣

……………………………………………

昨晚聽了健哥的北京場演唱會,真是一個讓人傷感又留戀的夜晚。聽友大多是女孩子,一副副年輕的臉龐,興奮而矜持,恰如健哥的歌。預定7點半開始,聽友靜靜等待,近8點的時候,「為你而來」的熟悉旋律響起,健哥出現時我並沒有特別激動,就像故人重逢,有的是親切和溫情。他說知道今天地鐵停運,聽友尤其女孩兒要注意安全,你們顏值都很高。我們聽了會心一笑,這就是李健,永遠是熟悉的鄰家哥哥。

五棵松音效很棒,健哥唱了二十多首歌,始於《為你而來》,終於《璀璨》,新專輯唱了《美若黎明》《雨後初晴》《消失的月光》《假如愛有天意》《迷霧》《深海之尋》,CD音質,惹人陶醉。他很安靜,有時站著唱,一動不動。時而走幾步,筆直而悠閑,動作只有兩個,左右搖擺和單指伸臂。有時他坐著唱,唱《父親》的時候坐在台階上,以手支頤,像一個等爸爸回家的孩子。他很尊重聽友,在舞台左右兩邊輪流演唱,始終注視著我們,眼睛滿是柔情。

他還是像往常一樣,遇到各種問題:解不開袖口的扣子,反覆糾結於時間計算,感謝代言品牌時吞吞吐吐。依然是他,有點害羞,有點木訥,但真誠可愛,提到聽友時依然神采奕奕,有點傲嬌。

唱《一往情深的戀人》時大屏幕出現了他和小貝殼的合影,瞬間無數尖叫。他說好的婚姻讓人如虎添翼,他現在就是飛虎,歡迎大家加入飛虎隊。郎才女貌,神仙眷侶,本來如此,他還是怕生活被人打擾。很多人不懂他的追求,看多了俗氣的娛樂圈,他們不習慣這個有書卷氣的歌手,更看不慣他那詩意的生活,他們可能忿忿不平,厭惡這個打破規則的歌手。可是這沒有用,他們改變不了李健,也改變不了聽友,我們可以在音樂的世界裡相濡以沫,他們只能在藝術之外怨天尤人。

演出剛開始時健哥就說,唱第二首歌時自己溜號了,因為意識到從一開始唱就是倒計時,就意味著演唱會又少了兩首歌,我想聽友是一樣的心情,多想這美好的歌聲,永遠動聽,就在這柔軟的月光里,直到天明。可聚散是註定的,唱《謝謝你》時,內場全體聽友舉起了「看見李健」的藍色橫幅,這是我們的默契和關懷,不需要聲嘶力竭,一個眼神足以心靈相通。

坐在我後邊的女孩兒很熟悉他的歌,每當音樂剛剛響起時,立刻說出歌名,我想這是歌者和聽友共同的幸福:一個守望,一個收穫;一個真誠,一個信任;一個傾訴,一個傾聽。安安靜靜,像黎明那樣;熾熱誠懇,像朝陽升起。

他說要像科恩那樣,為聽友唱到八十歲,這是他的音樂理想,也是我們的音樂憧憬,歲月很好,遠方隱隱笙簫……


因為健哥講出了、也做到了那些,我希望自己能說出來的話、能做到的事。

【隨手舉個例子:比如健哥的對音樂堅持

比如健哥說:

我發現一些老人,拒絕很多新的事物,就越來越固執。

但我心目中理想的老人是很吸引人的,

我希望自己老了的時候變得更加的開闊,能接納一切人,

對身份,對地位,都沒有偏見,

對世界還很好奇,但有正義感,而且能夠很勇敢。】

遇到健哥的感覺

大概就是…

你一直期待著自己可以變成擁有一些品質(或者說特點)的人,

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人,他擁有著那些(你想要成為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是的~

那就是我第一次隨手在李健吧,打開一個關於健哥的採訪的時候的感覺。

美妙


今天看到的。

原文鏈接 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820786354902826vid=1757341561extparam=?_client_version=6.5.3.1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同是清華畢業,李健要是長成高曉松那樣再加上以他那樣任性的從不迎合觀眾的性格,估計也就是個一輪遊了,但是娛樂圈長得帥的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喜歡他呢,說實話,在此之前我並不是特別關注我是歌手這個節目,基本上看一期不看一期的,自從李健來了之後,我幾乎一期不落啊!

其實真正打動我的是他剛上《我歌》的那一期,節目組去他家採訪時,他沒有像一般藝人那樣表現的熱情熟絡,他很坦然,尤其他的書房,整整齊齊,向記者介紹他收藏的那些書和唱片時,身上有種濃濃的遺世獨立的文人氣質,瞬間我就覺得他不僅是個音樂人,更像是一位藝術家,他提起自己的聽友時,看得出他是真的把他們當知音一樣珍惜,當時我就想,這樣的人是值得喜歡的,其後翻他妻子的微博,沒有遺憾,才子佳人,他們兩個真是把日子過成了詩,附一句李健對他妻子說的話吧: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否則只是時鐘無意義的游擺。(這情話說的,甜了我一臉)

最後以馮唐的詩結尾,春水初生,春林漸盛,春風十里,不如李。


遇見李健,聽李健的音樂。他就像我所想像的浪漫人物。雖然他離我天涯,我隔他海角。雖然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有個和自己琴瑟和鳴,把日子過成詩的妻子。但是至少這個現實世界中,我所想像的浪漫人物也真實存在過。

很多人認識李健是通過傳奇,通過春晚,通過我是歌手。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認識李健,是他參加開講啦的一次演講《有些才華,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在此之前,我覺得他是一個清高,孤傲的男子。所以沒有關注他,但聽完他的整個演講,他講著他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另我佩服他的,一是,他畢業之後,可以聽從他內心的選擇,毅然選擇放棄鐵飯碗。二是加入水木之後,因為音樂理念不同,又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退出。在退出之後,多年在外人看來的沉寂。可是他依然遵從自己的內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生活。寫歌作曲,聽喜歡的音樂,看喜歡的書。其中也有生活的壓力,但他便不恐慌,他說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堅信他自己是可以的。別人說他的放棄鐵飯碗,放棄組合是錯誤的選擇時,他也不以為然,因為他創作的那些歌曲就已經給他莫大的溫暖與自信。在最寒冷的冬天,他的音樂就是他的溫暖。

有人愛慕他的才華,有人愛慕他的容顏。我最先愛慕他的就是他的性格。我欣賞這類型的人,以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這個現實世界中 我最先喜歡他的不是他的音樂才華,而是我發現他在文學上也有著很高的修養。他是理工男,但他的文筆很不錯。在開講啦的演講,他的文字猶如他自身的氣質,雲淡風輕,徐徐道來。他的歌詞差不多都是他寫的,很多人稱他為「音樂詩人」。我想除了他創作的曲調優美,還有便是他在歌詞上的造詣。透過他的個人訪談,得知他很喜歡文學,在一次訪問中,記者問他如果當老師,他會選擇做哪個學科的老師,李健則答道文學。可見他本人也很愛好文學。我很羨慕他有一間偌大的書房,擺滿了他最喜愛的書籍和專輯。想像著在無數個日夜,他和他的妻子在書房裡,品咖啡,讀書,聽古典音樂。這就是我的理想生活啊! 最後,我才關注到他的音樂。遇見他之前,我很少聽這種風格的音樂,聽傳奇這首歌,我也不曾為之動容。相反我第一次聽覺得傳奇這首歌曲調太過華麗。我欣賞他這個人的性格,為人處世及生活態度。欣賞一個理工男對文學的喜好與才華,欣賞他把自己的生活經營的很有情趣,很有品質。畢竟在現今,這樣的男人真的少之又少。漸漸的我就關注到他的音樂,愛上他的音樂,我經常在下雨的時候,散步的時候,對著窗外發獃的時候聽他的歌。他的歌和他的詞剛剛好打動我的心,我把我所有的快樂,憂傷,難過,傷感的心思,以及在生活中錯綜複雜的情緒都掩藏在他的音樂中。然後在這現實的社會中,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縱使內心暗波涌動,我表面也能不動聲色。


喜歡李健六七年了

六七年前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歌好聽

三四年前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有才華

今天你再問我這個問題,我會說:我拿他當哥哥。

我以前在微博上寫過,喜歡李健是一種因歌及人再由人及歌的良性循環,你要麼不去注意李健本身或者他的音樂,一旦注意他,你就一定能找出喜歡他的理由來。

單從才華、歌藝、長相、X格某一個方面去討論他,都會不自覺的陷入想去了解他另一個方面的怪圈,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人格魅力,時至今日儘管李健已經擁有了大批量的粉絲,但我依然察覺不到他在爆紅後心態上有任何一點點變化。

也許真像前段時間微博上流行的兩段話上說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更新:5月14日有李健南京演唱會啊!超開心!本來想去成都的,結果後面有大藍鯨滴,半小時車程,對我來說就是來我們這兒啊哈哈哈。果斷不去蜀地了!李健這種實力派絕壁值得現場聽啊!那種聲音穿透全身的感覺,想想都一身雞皮疙瘩。他的歌絕對不是一堆柔軟的棉花,現場聽更能體會到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燈光掃過臉頰,或強或弱,一如飄來的歌聲,蕩滌開來。杭州場的時候李健說燈光特效比以前進步了,深海之尋那首歌確實感覺到自己是泡在海里的,浮浮沉沉。話說健哥真是體貼聽友,都沒有超過一千的票,感動哭。

回家後給家人聽了健哥的曲子,他們也承認有一些轉音聽起來特別像老爸的聲音,老爸也變成李健的聽友了(其實他一早就喜歡健哥的歌了,只是自己不自知)~最近看老炮兒聽到馮小剛的《愛的代價》,腦補健哥唱是多麼好聽,但是只能慫恿老爸唱,權當感受健哥的聲音了。

哈爾濱那場的《一剪梅》好聽哭!我媽懷我的時候一聽費玉清的一剪梅就想吐(好奇怪的點)。我不喜歡小哥的版本,總覺得太娘(所以是在娘胎里就不喜歡了么),後來再加上夏洛特煩惱的影響,腦補的畫面也是夠了。但素健哥輕鬆一唱,就洗白了這首經典,推陳出新了!終於可以直聽《一剪梅》了。柔而不娘,細膩又不失韌勁,也只有健哥的聲音可以做到了。

以下原文:

我是那種沒有追過星的人,10月30日會去看人生中的第一場演唱會,去欣賞詩人李健的歌聲,不知道這算不算追星(笑)。一般只喜歡某位演員的某部劇,某位歌手的某首歌,喜歡某位作家的某部作品。自從發現了自古文壇多渣男,更明白了作品人品要分開看。一直喜歡下來的,一位是老鄉趙薇,作品一部部都超打動我,她的氣質性情才情人品也是。第二位,就是李健了。雖然連我是歌手都沒有看過(我很奇葩,如果是新人類節目例如好聲音會想起自己的歌手夢,感慨萬千;如果是明星類節目,又覺得太鬧,壓力太大,聽歌希望能輕鬆地聽),但僅僅是傳奇、貝加爾湖畔、車站、一生有你這些歌,就有種掉坑的感覺。現在在公交車上聽聖潔之光、美若黎明(喜歡天堂鳥的那句,這首和衛蘭的morning一樣適合早晨聽嘻嘻),李健的歌很神奇,總能輕易地把我帶入歌中的世界,不論外面有多嘈雜。

有時候會看到李健的作詞和音樂被噴子噴。其實音樂這種哪裡分什麼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呢。涉及美學、藝術欣賞的東西,創作者能藉以抒懷,欣賞者能生出共鳴,作品能應個景兒什麼的,這不就有意思了么。人不就尋個知己,尋個志同道合么。

喜歡他的第一個原因是他的音色,高潮部分特別像我父親的歌聲,比如車站這首歌,「當列車徐徐開動掠過藍色站牌」,非常親切。上次一家人去K歌,我點了貝加爾湖畔,沒想到父親也能跟著唱幾句,難道是他也發現了這種熟悉感?都不知他何時聽過的。真希望父親能學幾首李健的歌。他比較擅長費翔的故鄉的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這種,音色特殊動人,唱高潮不費力。這種音色,很適合用歌聲來講故事。

Again,我是那種奇葩,聽歌很少注意到歌詞,對旋律特別敏感,聽幾遍就能吹出來或者哼出來,但歌詞是一百個記不住。可聽李健的歌不一樣,歌詞好抓人,會忍不住讓我想知道誰是詞作者,不會有生澀變扭的為了押韻而押韻(林妹妹教香菱寫詩時就有提到這條真理,可惜現在很多歌唱起來雖朗朗上口,但細琢磨歌詞真心不知所云)。李健很多歌的歌詞很像詩歌。前幾天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候推薦了席慕容《成長的痕迹》中在南下的火車裡這篇文,繼而想到了一樣關於火車一樣優美溫柔的那首車站,忍不住抄了下來。娓娓道來、畫面、意象、光影交錯斑駁,如同用魔幻棒點醒了記憶,一首歌能讓我有這麼強烈的代入感,這種感受非常新鮮,並不多見。就像第一次讀洛夫的《與李賀共飲》,石破,天驚,秋雨嚇得驟然凝在半空,這時,我乍見窗外,有客騎驢自長安來,背了一布袋的駭人的意象,人未至,冰雹般的詩句已挾冷雨而降,我隔著玻璃,再一次聽到義和敲日的叮噹聲。哦!好瘦好瘦的一位書生,瘦得,猶如一支精緻的狼毫,你那寬大的藍布衫,隨風,湧起千頃波濤。文字擁有自己的力量,車站、美若黎明這種光看詞,就已經是一篇佳作了。而恰到好處的詩一般的配樂,更是將一首歌的美感推到了新的高度。

藝術是相通的。電影《香水》能用鏡頭去渲染氣味,觀影時好像真的能聞到菜市場的腥臭,泥土的芬芳。作為聽友,覺得李健的很多歌也是動態的,有鏡頭感,閉上眼能想像出一段故事,人和景都是鮮活的。

不喜歡吵鬧的歌,他的歌聽了一圈,就沒有那種讓心臟難受的。偶爾也喜歡那種一群人隨歌扭動身體、或者死了都要愛、離歌那種聲嘶力竭、或者花火那樣的不羈,但大部分時候都是偏向於安靜抒情的,所以李健的歌很對味。非常對味。很舒服,相當舒服。活潑、快節奏的歌也像陽光、像春雨、像暖流,慢歌或讓人惆悵、或讓人沉醉、淚眼迷濛。在蘇格蘭過新年,心臟被鳥叔的歌震到要跳出體外的時候,是彭斯的那首經典救了我,當友誼地久天長的曲子響起,我知道我只會被Auld Lang Syne這樣的抒情歌感動到想哭,鳥叔那種除了蹦蹦跳跳氣氛high之外,沒有觸動內心的地方。有人說席琳迪翁的歌是靡靡之音,Bob Dylan, Malcolm X, David Bowie, Bob Marley那種有XX訴求能影響一代人的歌才有生命力和魅力。但我只會去特么的XX訴求,尼瑪情感表達就不是表達,情感訴求就不是訴求?鄧麗君的歌還影響了幾代人呢。在我的眼裡,歌聲、歌曲就是要清澈,蕩滌塵世的污濁。是以,總是偏愛能直擊心靈的天籟之音。物以稀為貴。浮躁的社會,如何沉下心,學會專註,學會自省,是一種心靈的渴求。

沒有刻意搜過李健的視頻,看天天向上的時候看到了他的那期,沒有張豐毅的那種自來high,但時不時會冷幽默一把,氣質比較內斂,很謙遜,不會放得很開,悶騷(笑)。也看過他的那期開講啦,個人感覺他在開講啦的舞台上人看起來更為放鬆自然。演講內容很有親和力,頗為正能量,是值得聽的一個演講。還記得聽完他的演講後忍不住發過一條狀態,提到沈博陽(聽過他的講座,時任領英中國區CEO,放棄化學的科研路),提到了父親的同學(靠考研從工科轉到文科,五年工科也讀了下來)。那天看完視頻,佩服的人里又多了一個,李健。

人難的是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更難的是找到所愛後破除萬難地堅持下去。

———

我喜歡他的作品,希望能學習到他的一些品質,汲取正能量。

但也告訴自己,不要將他神化。

聽友更關注音樂本身,是音樂家的渴望吧。


智商高,情商高,低調有內涵品位。無論是他本人的面相氣質、言談舉止還是他的作品和表演都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聽他說話總是一針見血說到點子上且能言語精準得體,讓我既忍不住恍然大悟頻頻點頭、佩服他博覽群書且善於思考,又為他話語中透出的幽默和對人生無奈的樂觀調侃感到欣慰和忍俊不禁。他的整個人,至少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整個人,包括人格魅力包括藝術作品,作為一個整體打動了我。


有段時間,被一些子虛烏有的流言困擾,腦海中經常浮現"人言可畏"幾個字。

恰好不久後看到了這個訪談。

短短几句話,拭去了心頭的烏雲,突然就豁然開朗。

然後費了好多時間把這些圖截下來,給聽友們共享。

這就是男神的魅力啊~ps:錯過了去年北京演唱會,終於有機會在濟南演唱會見男神咯~!7.23泉城見!


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家都說過了。。補一條,看我健哥的簽名。。那個李字寫成一個高音符號的樣子~感覺好贊~


因為他懂行,卻不裝逼。


在我的青春期中,從未有過「追星」的記憶(對,我從小就是個奇葩少女)。在別人都有個把甚至一打「偶像」的時候,我就像個生活在外太空的一顆小行星,從來都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轉。

印象中,喜歡最久的歌手是梁靜茹。說是喜歡,也只是買過她一本書,會唱她大部分的歌而已。

她很低調不搞噱頭緋聞很少,歌聲中充滿愛與美。那會兒,我覺得她也許就是我生命中最喜歡的明星了。

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初識健哥,是因為「一生有你」。那首歌之所以在我記憶中留下的深刻的烙印,也無非就是因為現在看來幼稚而無病呻吟的情感,可那對當時的我來說,如天崩地裂。

從「似水流年」,到「為你而來」,到「想念你」,再到「音樂傲骨」,在我的生命中,他若隱若現,偶然出現,總是帶著新作品。

2010年,我大學畢業的第二年春節,王菲唱紅了「傳奇」,大街小巷,街巷皆聞。當淘寶爆款著她那條連衣裙時,健哥重新走進了很多人的視野。

2013年,蛇年春晚,風吹麥浪。

我至今記得他和孫儷手牽手唱這首歌的情景。還記得當時有人評論說,不如讓鄧超和孫儷一起唱。

而我卻愛極了他獨特的哼唱,視頻反覆重播無數次。

2015年,我是歌手。

早就聽聞他要參加「我是歌手」,心中不禁隱隱有些擔心——印象中那個始終默默創作、低調唱歌的他,能適合這樣喧囂搏殺的舞台嗎?播出時看到記者採訪,不禁莞爾。他說,聽說他要參加,聽友們都很擔心,「但他們低估了我的忍耐能力」。這麼多年過去,他遠超我想像,更為成熟自持,更加安定從容。

彷彿,心一下子就落定了。

平凡生活的每一天中,總有無數個焦躁時刻。擁擠嘈雜總有人在耳邊吵架的上班地鐵,被工作充斥無法休整卻又該午睡的大腦,迷茫低落的困惑瞬間,重要時刻的緊張情緒……每當此時,我總是躲進他的聲音中,獲得撫慰。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追求速度——無論是吃飯,或是人際交往,且慣於用物質與權勢衡量成功與否。很多人享受沉溺於喧囂中,喧囂過後便覺落寞,獨處又茫然無措,所以需要用手機填補內心空白。

那是因為,我們的目光總在外部,很少與自己建立鏈接,探尋內在,與TA對話。

人只有建立與自我的鏈接,才能真正完成與他人、與世間萬物的鏈接。

馬姐問,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欣然情願的追隨健哥?

我很難描述,心中卻有答案。

時光越輾轉,越能從容面對歲月更迭,也明白距離產生的不僅是美,還可能是不明所以的迷戀。之所以愛聽健哥演唱會,並不是小姑娘追隨心上人般的悸動,而是貪戀於健哥在演唱會中營造的純凈磁場。樸素又美好的情感表達,總是讓人心有戚戚,遠遠欣賞,獲得靜默無聲的療愈力量。

這浮華又焦躁的世界,保持初心並不容易,因而更加難能可貴。

茜茜說,健哥讓我們看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

對啊,只有在自己的領域更加努力,既不妄自菲薄,亦不妄自尊大,與自己與世界,友好相處,也許才是健哥所想要傳遞的精神內核。

南京演唱會結束後,我在朋友圈寫道:

忽而是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恍然又覺此間一少年 落落於天地間

悵然若失 卻又溫暖在心

情意滿滿 矛盾卻不衝突

聽到「假如愛有天意」 依然心潮湧動

謝謝你 願我們與你 一路相隨 且行且歌

PS: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來源未知,致謝原作者。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你們說,他睿智,他幽默,他美貌,他會生活。

天啊你們說得好對。

但這通通不是我愛他的原因。

我愛他,只因為他的聲音。

從傳奇開始,儘管那時候顏也不好看造型也殺馬特,我還是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的聲音。從似水流年開始每一張碟每一首歌爛熟於胸前奏就能聽出是哪首歌,不是瞎掰。而我這個粉絲也做得很奇怪,除了聽歌,別的一切都不關注,導致我喜歡他多年以後還以為他一直單身…

多年以後,更多人聽到他的聲音的時候,健哥說:只有好的歌,沒有好的歌手。他覺得粉絲聽歌就好了,不要過多關注歌手的其他。當時我內牛滿面,覺得自己簡直是絕世好(sha)粉絲…

忘記在哪裡聽過這樣一句話:男人35歲之後是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的。觀之健哥,深以為然。

最後感謝貝殼姐在健哥的殺馬特時代依然對他不離不棄。


當因為參加我是歌手,網上鋪天蓋地到處都是誇他的聲音的時候,我對他還沒多少印象,記憶仍然停留在水木年華的時代。甚至對水木也並無太多感覺,我的青春,是屬於老狼的,朴樹都只能趕上尾巴了。

好吧,我承認我後知後覺
,我也從不是他的老聽友,甚至直到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

出於好奇去點開了那首《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當時心理活動如下:

嗯,還行吧,比較帥(因為之前的文字給了我太高的心理預期)。但是聲音沒多少辨識度嘛,太圓潤了啊(我一直更偏愛有點顆粒感的聲音,覺得更性感。惡趣味捂臉)。

反正也閑著,就隨便一首一首的看吧。

第一次被驚艷到的,就是那首貝加爾湖畔。

「多少年以後,如雲般遊走」。這句緊跟在「兩個人的篝火,照亮整個夜晚」之後,幾乎沒有任何停頓。那些溫暖明亮的快樂餘音仍未消,抬眸間卻已是多年以後的悵惘。「以後」和「遊走」應該是用了所謂的弱混的唱法吧,尾音裊裊,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心神一盪,呼吸彷彿都少了一拍。

從此淪陷。

再看,便怎麼都覺得是好了。

那眉眼。那微微上翹的唇角。那聲音。通透的,縹緲的,稍微有些喑啞的。簡直太有辨識度了好嘛。之前覺得不能辨識,只是還沒愛上吧。

去把他以前的歌都找來聽了一遍。找他的訪談,花絮,各種集錦的邊角料。嗯,我好像快成他的粉絲了呢。我這種清冷的性格,一直覺的粉絲這個詞離我好遙遠。

前段時間打算飛回國去看他的演唱會,猶豫再三,終是沒去成。時間是一個問題,我想另一方面,下意識中是怕那快樂來的太猛烈走的也會太快,就多留一些念想吧。

ps,找了他以前演唱會的視頻來看,青澀時候的那個樣子,也是喜歡,但卻不會迷戀了吧。我還是喜歡他把頭髮都梳上去露出額頭的樣子。


永遠忘不了2016.12.11健哥的演唱會。

音準、和聲、弦樂俱佳。私心起來,我想用完美來形容這個男人。

如果說專輯裡聽李健,是耳邊低語的清風徐來,那麼現場聽李健,則是飽含情感的穿雲破月。

12.11晚的歌聲還猶言在耳,送給了我2016結束之際,心愿達成最棒的禮物!

在水一方的八度高音,加了玫瑰人生的轉調,圓潤得像春天最明麗的日光,傾瀉下來,讓聽過的人,終生難忘。

當假如愛有天意的bgm響起,陪伴了無數夜晚的歌從李健清潤的音色里吐出,有一種複雜的情緒叫做熱淚盈眶。(中間看到白髮爺爺奶奶攜手看健哥演唱會的畫面,既驚訝卻感動又暖心,祝福 )

健哥說,當我寫作困難的時候,我就去網上看你們怎麼誇我的,這樣我就有了靈感。

我想說,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去聽你怎麼解讀這個世界,這樣我就有了去觸碰這個世界的動力。

第一次坐在那麼近的地方看他,我更喜歡安靜地聽他慢慢唱,一句句唱到你心裡。心升明月、故鄉山川、車站、貝加爾湖畔……他低頭微笑唱歌的樣子,他抱琴淺唱低吟的模樣,簡單、純澈、極致,聽到失憶。

(獎勵導播人員小紅花,曲終給了好多我健彈琴鏡頭,滿足手控少女的迷妹心??)

聽他在現場改了當你老了的最後幾句歌詞,在一片合唱聲中悠悠地吟著:

當我老了,我要為你們,唱起那些,我寫的歌,唱起那些,我們的歌。

這應該就是對偶像最溫暖的嚮往: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因為他從來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歌唱。

李健,謝謝你

讓我從未後悔如此愛你。??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