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 上博的收藏的全國各地的文物還有沒有可能重新移交到出土省份?

過去由於各種原因,很多省份的精品文物都被收藏於國博,上博,比如河南的後母戊鼎,陝西的利簋 大盂鼎 商鞅方升 大克鼎。對於這些省份,不得不說是一種很大的遺憾。雖然文物放在經濟發達的地方,觀看的人數更多,受益的人群更廣,但是個人覺得文物是表現一個地方歷史文化比較直接的形式,最好移交回本省比較好,這些著名的文物不僅可以增強本省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凝聚力,也可以為各地帶來不少的經濟利益。

當然我也知道這種可能性很小,幾乎為0,但是還是請各位方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謝邀,我簡單說一下我見到的一些情況吧。

陝歷博以前的基本陳列《陝西古代史》中,有刖人守門鼎、四十一年逨鼎等寶雞文物,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建成之後還回去了,現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里也陳列著寶雞下面縣級博物館的藏品,在銘牌上有註明,可能以後這些縣級博物館建成後,或者在適當的時候,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也會把這些文物還回去的。

根據《文物保護法》

第三十七條

文物收藏單位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取得文物:

(一)購買;

(二)接受捐贈;

(三)依法交換;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還可以通過文物行政部門指定保管或者調撥方式取得文物。

一些文物目前的收藏單位與文物背後的經歷也有很大關係,就比如大盂鼎是清代在陝西發現,後由著名金石學家潘祖蔭的後代捐贈給上海博物館,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製作了一件大盂鼎的複製品,也可以達到宣傳教育的功能。我們一般在介紹大盂鼎的時候,除介紹大盂鼎背後顛沛流離的故事,還會給觀眾介紹博物館為什麼會有複製品,複製品在博物館陳列中的作用,以及文明參觀。(大盂鼎複製品已經被很多摸出了金色)

在大盂鼎之後的參觀過程中,基本上沒人再會不停問展品這是不是真的,並且看到裸露的展品也不會上手去摸一摸,敲一敲。除了介紹複製品,還有展板。半坡遺址出土有多件人面魚紋盆,歷史書上那件目前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在半坡我們會介紹人面網紋盆、人面魚紋盆(人面魚紋繪製於盆外側),當然還有人面魚紋盆展板。

2018年是西安半坡博物館建館60周年,希望館方能再次舉辦人面魚紋盆回鄉展。


本來就應該還回去一部分,不過現在基本上不可能了,但是以後出土的,不會運往北京了,因為基本上各省都有能力保護,不會同意運往北京,當年國家博物館和河南省博物館鬧得很不愉快,國家博物館非要把大量珍貴文物,特別是殷墟文物拿走,河南做了最大的努力,挽留了一部分,還有些不得不拿其他的文物來換,才得以留了一部分,不過,以後不會了,現在都在注重保護文物,河南博物院也已經走了保護的能力,絕對不可能同意新出土的珍貴文物運走


陝博: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還是認真說一下,國博是我們國家的面向國際「會客廳」,在這裡國內外的人們就能領略博大的中華文化發展序列,如果各個館都拿走,國博就稱不上「國」博了。


瀉藥。絕對沒可能,因為再建十個河南省博物館也堆不下。


推薦閱讀:

TAG:城市 | 博物館 | 文物 | 博物館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