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使用核動力的航天器有哪些,有何特點?


沒有航天器使用傳統的「核動力」(像核潛艇里那樣通過蒸汽機轉化成動力或者電能)。

現有的在航天中利用核能的主要有: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RTG):將放射性同位素(通常為鈈-238或鍶-90)衰變產生的熱量通過熱電效應轉化成電能,發電功率通常在數十到數百瓦。其特點是發電的同時生成大量的熱能,可以給衛星供熱防止過冷。其缺點是一旦發射失敗或者在軌道機動時出現問題重返大氣層,將帶來嚴重的放射性污染;而且本身產生很強的射線,有可能會干擾衛星/探測器上儀器的正常工作,所以通常都把它放在離衛星本體盡量遠的位置。根據所用同位素的半衰期,RTG的使用壽命在20-40年左右,之後其功率就會逐漸下降,直到不能維持航天器正常運轉。

核引擎(Fission Propulsion System):在引擎里加入一個工作的裂變核反應堆,使引擎噴出的尾氣通過反應堆堆芯被加熱後噴出。核引擎的比沖能達到800~900左右,是常規引擎的3倍左右,但是其體積和重量都很大,而且同樣有放射性污染的問題。

還有其他種類的利用核能的方式,可以參考維基里的介紹~

- - - - - - - - - -

參考:

Wikipedia - Nuclear power in space / 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kipedia - Category: Nuclear power in space / Category: Nuclear spacecraft propulsion


核動力(nuclear power)早已應用於空間,如核動力衛星(見:核動力衛星_百度百科)。

核動力(nuclear power)用核裂變能或核衰變能作熱源,通過靜態轉換或動態轉換,為空間飛行器提供電力的裝置。用裂變能的就是以反應堆為熱源,一般為大功率(從數百瓦到兆瓦級),用衰變能的就是由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提供熱源(核電池、同位素溫差發電機),一般功率小(從數瓦到百瓦級)。熱電轉換方式分為靜態轉換和動態轉換兩類,正式應用的空間核電源都是靜態轉換。(見:核動力裝置)


獵戶座火箭,脈衝核動力,核彈版的二踢腳

Project Orion (nuclear propulsion)


核動力技術很早就被運用到航天領域了

不過很多都是以核電池的方式出現

前蘇聯就曾經發射過以核電池為主要能源的衛星


[長篇科普]搬運一個記憶中的神貼:衝壓發動機界的恐龍,哥斯拉,以及宇宙哥斯拉 zt美言

果殼搬來的 參見5樓的冥王星計劃(Projet Pluto)


推薦閱讀:

各國運載火箭技術的排名是怎麼樣的?
根據new horizons的最新數據,冥王星有可能重新被定義成行星嗎?
為什麼中國不發射紫外/光學/紅外巡天望遠鏡,或者其他類似於哈勃和詹姆斯韋伯的太空望遠鏡?
火箭推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衛星到太空後如何進入準確軌道?
為什麼俄羅斯(蘇聯)質子號火箭第一級採用這種奇葩的設計??

TAG:核動力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