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嗎?

人類的擴張屬性,很有點癌細胞的特點啊。


不是地球離不開我們,是我們離不開地球。

以前的噴子都弱爆了「救救地球?救你妹啊!」


最近看完了《人類簡史》,順手寫了一篇讀書筆記,而給這篇筆記擬的標題正好是"人類是地球的癌症?",那麼就索性把文章引用過來,權當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和探討吧。

原文發表在個人原創博客: 人類是地球的癌症?--《人類簡史》讀書筆記

正文開始(包含8張圖片,約1M左右)

--引子

第一次聽到」人類是地球之癌」這種說法已經是兩三年前了,有一次飯後遛彎在講到霧霾問題的時候某個同事提到的。

簡單的想了想,人類和癌細胞的確存在著幾個相似特性:

人類人口數量的爆髮式增長與癌細胞瘋狂增生,拚命生長類似;

人類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與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攫取和吸收類似;

人類對其它物種的殺戮和排擠與癌細胞對肌膚其它組織的壓迫和排擠類似;

所以從這些層面上看,如果把地球看成一個有機體,那麼人類就是地球的癌症。而且癌症發展的最終結果是它賴以生存的宿主被折磨致死,癌細胞本身也隨著宿主一起消亡。

我們暫且不給這個比方是否正確下結論,而是帶著疑問和思考閱讀《人類簡史》這部在我看來更像哲學書的歷史書。

--認知革命

《人類簡史》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以色列年輕人,名叫尤瓦爾·赫拉利。書本一開始,就通過簡單又不失要點的文字道出了接下來文章的重點和思路。

135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物質,能量,時間,空間的這些基本特徵形成了「物理學」;

在大爆炸之後的30萬年物質和能量形成複雜的結構原子,進一步構成分子,這些原子、分子的互動形成了「化學」;

38億年前在我們稱之為地球的行星上,有一些分子結合起來,形成了更複雜而又精細的結構,稱為有機體,這些有機體的故事形成了「生物學」;

大約7萬年前一些屬於智人這一物種的生物開始創造更複雜的系統,稱為文化,這些人類的文化不斷的發展形成了「歷史學」。

在歷史的道路上有三大重要的革命,7萬年前的「認識革命」讓歷史正式啟動;12000年前的「農業革命」讓歷史加速發展;而僅僅500年前的「科學革命」可以說給歷史畫上了分號另創新局。《人類簡史》這本書的內容,講述的就是這三大革命如何影響和改變人類和其它的生物的。

生物學家把所有的生物劃分成不同的」物種」,而所謂屬於同一物種,就是指它們會彼此交配,並且能產生下一代。這裡有個有意思的例子就是馬和驢會交配,看上去也能產生下一代,但是它們的下一代是騾,騾並不具備生育能力,所以馬和驢並不是同一物種,它們有各自的演化路徑。

從同一個祖先演化而來的不同的物種,會屬於同一個」屬」。比如獅子,老虎,豹,雖然屬於不同的特種,但是都是」豹屬」。許多不同的屬還能歸為相同的科,例如貓科(獅子,獵豹,家貓),犬科(狼,狐狸,狗),象科(大象,長毛象,乳齒象)。這樣一層層向上歸類還有」目」,」綱」,」門」,」界」,這裡就只些最常見的例子,家裡的狗狗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狼種,而我們人類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

人類早已習慣自己是唯一的人,這是因為過去1萬年間,人種只剩下智人一種,而在過去可不是這樣子的。最早的人類是從大約250萬年前的東非開始演化的,祖先是一種更早的猿屬」南方古猿」,大約200萬年前,這些遠古人類有一些離開了家園踏上了旅程,足跡遍及北非、歐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帶。

這些遠古人類中有歐洲和西亞的尼安德特人,印尼爪哇島的梭羅人,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另外還有魯道夫人,匠人,以及我們自己這種頗為厚顏的把自己命名為」智人」的人種。

也就是說從200萬年前到大約1萬年前為止,整個世界其實存在著多種不同的人種。而人類相比其它動物所擁有的巨大優勢是有比較大的大腦,能直立行走,會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學習能力和複雜的社會結構,再加上對火的使用,使人類在踏上食物鏈頂端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大約7萬年前,智人開始從東非擴張到阿拉伯半島,並且很快席捲整個歐亞大陸。每當他們抵達一個新的地點,當地的原生人類族群很快就會滅絕。現存歷史離我們最近的梭羅人遺迹大約是5萬年前,丹尼索瓦人在那之後不久也絕跡了,尼安德特人大約在3萬年前退出了歷史舞台,而到了12000年前,像小矮人一樣的人為也從弗洛里斯島上消失。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現象目前主流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混種繁衍理論,還有一種是替代理論,科學界這些不同的觀點之前的辯論仍然在繼續。而關於智人勝出的秘訣究竟為何?目前最有可能的解答,也正是讓人們得以辯論的原因是: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為有獨特的語言。

智人的語言並不是世界上第一種語言,也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的語言,很多動物都有著自己的某種語言。而智人語言真正獨特的部分並不在於能夠傳達客觀存在於世界上的事物的信息,而是能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而正是這樣的能力,引發了第一大重要的革命」認知革命」。

在認知革命之後,傳說、神話、神以及宗教應運而生。不論是人類還是其它動物都能大喊:小心,有獅子!但在認知革命後,智人就能說出: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這種對虛構事物的討論的結果是,使得大批不相識的人,只要相信某個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除了存在於人類的共同想像之外,這個宇宙根本就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天主教會至今已經存在上千年,它靠的不是在教徒之間傳遞基因,而靠的是把《聖經·新約》和教律年營造的故事代代相傳。

在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得到了新的技術、組織能力和眼界,能夠走出歐亞非大陸,前往處面的世界。他們的第一項重大成就就是在大約45000年前殖民了澳大利亞。這是人類第一次離開歐亞非生態系統,也是第一次有大型陸生哺乳動物能夠從歐亞非大陸抵達澳大利亞。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類先驅究竟對這片新世界做了什麼。從這些狩獵採集者登上澳大利亞海灘的那一刻,就已經在這片大陸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也從此開始成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物種。

澳大利亞當時有24種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中,有23種都慘遭死絕,許多比較小的動物也從此消失,整個澳大利亞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重新洗牌,這也是澳大利亞生態系統數百萬年來最重大的一次轉型。有些學者試著為人類脫罪,把這些物種死絕的原因推給氣候變遷。但要說智人是無辜的實在讓人難以置信。有三大證據顯示氣候很難成為借口,而人類難辭其咎。

  1. 澳大利亞的氣候在45000前那一陣變化的規模和幅度相比過去的數百萬年並不算大。過去百萬年間平均每十萬年就有一次冰河期,上一次大約在75000年前到15000年前,而且並不是特別嚴重。而澳大利亞巨型的雙門齒獸在15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活過了至少10次冰河期,為什麼會在45000年前突然滅絕?如果說雙門齒獸是唯一在這個時期滅絕的大型動物那還可能有偶然的原因,但是為什麼全澳大利亞超過90%的大型動物都差不多在這一時期從歷史上消失?如果說智人正好在這些大型動物都死於嚴寒的時候來到了澳大利亞,實在讓人難以信服。

  2. 如果是氣候變遷導致的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受到的衝擊通常不會亞於陸地生物。然而,我們並沒有發現在45000年前海洋生物有顯著的滅絕情形。

  3. 類似澳大利亞這種生物大滅絕的情形,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還在不斷上演,而時間點都是智人又再次移居到這些外面的世界的時候。

對於手頭上只有石器時代技術的人類是如何搞出這場生態浩劫的,有三種解釋相映成趣:

  1. 大型動物的繁殖速度緩慢,懷孕時間長,每胎數量少,懷孕間隔時間長。所以人類就算每隔幾個月才獵殺一頭雙門齒獸,也會讓其出死亡數高於出生數,於是不到幾千年就會看到最後一頭又門齒獸孤單的死去。

  2. 認為智人抵達澳大利亞時已經掌握到火耕的技術,會刻意燒毀難以跨越的灌木叢和森林,短短几千年就能徹底改變澳大利亞大部分的生態環境。

  3. 就是同意狩獵和火耕影響的同時,也沒有忽視氣候的因素。

智人的第一次殖民正是整個動物界最大也是最快速的一場生態浩劫。其中受創最深的是那些大型、毛茸茸的動物。在認知革命發生的時候,地球上大約有200屬體重超過50公斤的大型陸生哺乳動物,而等到農業革命的時候只剩下大約100屬。也就是說,人類在沒有發明輪子、文字和鐵器前,智人就已經讓地球上一半的大型獸類魂歸西天、就此滅絕。

--農業革命

從採集走向農業的轉變,始於大約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學者曾經以為農業起源於中東,然後再傳布到世界各地。而現在則認為農業是同時間在各地獨自發展而開花結果,而不是由中東的農民帶到世界各地的。中美洲人馴化了玉米和豆類,而不知道中東人種了小麥和豌豆;南美人學會了如何栽培馬鈴薯和馴養駱馬,但也不知道墨西哥或地中海發生了什麼;中國最早馴化的是稻米、小米和豬;北美最早的農夫也是懶得在樹叢里尋找南瓜而決定自己種;新幾內亞馴化了甘蔗和香蕉;西非人民也馴化了小米、非洲稻和小麥。就從這些最早的出發點,農業開始往四方傳播,從而引發的是第二項重要的革命」農業革命」。到了公元1世紀,全球大多數地區的絕大多數人口都從事農業活動。

學者們曾經宣稱農業革命是人類的一大躍進,是由人類腦力所推動的進步故事。他們說演化讓人類越來越聰明,從而解開了大自然的秘密,才能夠馴化綿羊,種植小麥。之後,人類就可以開開心心的放棄狩獵採集的艱苦、危險、簡陋的生活,安定下來享受農民愉快而飽足的生活。

然而這個故事只是幻想,並沒有證據顯示人類越來越聰明,在農業革命之前,採集者就已經對大自然的秘密瞭然於胸,畢竟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了解自己所獵殺的動物,所採集的植物。農業革命帶來的非但不是輕鬆生活的新時代,反而農民比採集者過得更辛苦、更不滿足的生活。

狩獵採集者的生活其實更為豐富和多變,也比較少會碰到飢餓和疾病。確實,農業革命讓食物問題增加,但量的增加並不代表吃的更好、過得更悠閑,反而造成了人口爆炸,而且產生了一群養尊處優、嬌生慣養的精英分子。普遍來說,農民的工作比採集者更辛苦,而到頭來飲食更糟糕,農業革命可以說是史上最大的騙局。

我們可以簡單的用DNA拷貝數量的多寡來評判一個特種的演化的成功與否,就像我們今天說某家公司行不行總是看其市值,而不會關心其員工是否過得開心。而這正是農業革命的本質:讓更多的人卻以更糟糕的狀態生活下去。我們從農業革命中學到的重要一課就是,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

因此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爭議的事件,有些人認為這讓人類邁向了繁榮和進步,而有些人則認為這條路終將導致滅亡。在公元前10000年,在進入農業時代前夕,地球上的採集人口大約有500萬到800萬,而到了公元1世紀的時候,這個人口只剩下一兩百萬(主要在澳大利亞、美洲和非洲),而相對應的農業人口已經達到了2.5億。

農業帶來的影響深遠,是後來大規模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基礎。雖然農民們勤勞不懈,希望能保障自己未來的經濟安全,但這幾乎從來未曾實現。不管在哪裡都出現了統治者和精英階級,不僅靠著農民辛苦種出的糧食維生,還幾乎全部徵收搶光,留給農民只夠勉強過活的數量。

正是這些徵收來的多餘的糧食,養活了政治、戰爭、藝術和哲學,建起了宮殿、堡壘、紀念碑和廟宇,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養活了一小撮精英分子:國王、官員、牧師、戰士、藝術家和思想家,而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一小撮人的故事,歷史只告訴我們極少數人在做什麼,而其它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的挑水耕田。

農業革命後幾千年的歷史,可以總結為一個問題:如果人類基因里沒有大規模合作的生物本能,所有的合作網路是如何維繫的?簡單的講法是人類創造出了由想像建構的秩序、發明了文字,以這兩者補足我們基因的不足。

農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的規模變得更大、更複雜,而維繫社會秩序的虛構故事也更為的細緻和完整。人類幾乎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種種虛擬的概念和故事圍繞,讓人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標準行事,想要特定的東西,也遵守特定的規範。讓數以百萬計的陌生人能遵照著這種人造的而非天生的直覺合作無間,而這種直覺就是文化。

人類文化一直流動變化不休,但是這種流動究竟是隨機的還是有其整體的模式?換句話說,歷史有個大方向嗎?答案是肯定的。

想看清歷史的大方向,就是數數看不同時期地球上有多少種不同的文化。我們現在常認為整個地球是一個單位,但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間,地球其實像個星系,各個人類文明各自構成不同的世界。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的時候,地球上有數千個人類文明, 但到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這個數量只剩下數百,到了公元1450年,這個數字更是急遽下降,當時即將進入歐洲探險時代,地球上將近9成的人類已經緊密連接,活在亞非世界裡,當時絕大多數的歐亞非已經有了緊密的文化、政治和經濟連接。

而今天,幾乎所有的人類都接受同一套地緣政治體系(整個地球劃分為國際公認的不同國家),使用同樣的經濟制度(市場經濟),採用同樣的法律制度(人權和國際法基本上放諸四海皆準),也接受同樣的科學體系(不管是哪裡的專家對原子結構和肺結核療法的意見都會相同)。這種全球化雖然單一,但並非同質。單一的全球文化也包含著不同類型的人和生活方式,他們都彼此都是密切相關的,並且會以多種不同方式互相影響。

所以我們通常說歷史的大方向是:合久必分只是一時的,而分久必合才是不變的大趨勢。而有三種重要的力量促使著全人類的統一金錢、帝國和宗教。

金錢不容否認的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統。這種信任的背後有著複雜而長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網路。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貝殼、金幣或美元?原因就在於:我們的鄰居也相信。正因為我們的鄰居相信,我也相信。而我們都信的原因是國王也信,要求我們用這些東西來繳稅。所以金錢制度有兩大原則:萬物可換,萬眾相信。

帝國作為一種政治秩序有兩項重要特徵。一是帝國必須統治著許多不同的民族,二是帝國的疆域可以靈活的調整甚至無限的擴張。也就是說帝國的定義只在於文化的多元性和疆域的靈活性,至於起源,政府形式,領土範圍和人口規模都不是重點,並不是一定要有軍事征服才有帝國。自公元前200年左右,大多數人都活在各自的帝國中,而未來所有人都可能活在單一帝國之下,而且這會是個真正的全球帝國,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擁有同樣的人權,那麼由某個單一的政府來保護這種人權豈不是更簡單?雖然目前世界政治基本上還是各行其政,但國家的獨立性正在迅速的消失,沒有國家能行使真正獨立的經濟政策,或是任意的發動戰爭,甚至有時候連國家內政也無法完全獨立決定。各國都需要遵守全球在財政,環保和法律上的標準,這種標準形塑著我們的世界,單個國家本身的疆域和意見已經逐漸失勢。

宗教是一種人類規範及價值觀系統,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宗教認為世界有一種超人類的秩序,而並非出於人的想像或是協議,比如職業足球就不是宗教,因為雖然其有一定的規則、秩序和慣例,但是足球的發明是人類自己,規則的制定也是人類自己,並且這種規則可以隨時改變;以這種超人類的秩序為基礎,宗教會發展出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比如很多人都相信有鬼魂、精靈、輪迴等,但這並不構成宗教,因為相信這些東西沒有形成道德和行為的標準。某個宗教如果想要將幅員遼闊、族群各異的人都收歸旗下,必須具備」普世」和」推廣」兩個特質。多數古代中宗教都是」區域」和」排他」的,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才出現了具備普世和推廣特質的宗教,這其實也可以說是歷史上重要的革命之一,其對人類統一的貢獻絕不亞於金錢和帝國。

有神論的宗教,重點在神的崇拜,而人文主義宗教的重點就是對人的崇拜,或者更明確的講是對智人的崇拜。認為智人是獨特的,神聖的,從本質上與其它現代動物不同。根據對人性定義的不同,人文主義又可以分為自由人文主義(認為人性就在於每個人的自我特性,因而各人自由神聖不可侵犯),社會人文主義(追求所有人都能平等)和演化人文主義(保護人類,避免退化成非人類,放鼓勵進化成超人類)。

--科學革命

歷史就這樣在金錢、帝國、宗教的影響下從一個岔路走到另一個岔路,大約在公元1500年,歷史作出了重大的選擇,改變的不只是人類的命運,而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運。我們將它稱為」科學革命」。

假如有個西班牙農民在公元1000年的時候沉睡去,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500年,雖然這個時候哥倫布的水手已經登上了美洲大陸,但他看看四周的世界還是會感到十分的熟悉,雖然這時的國界,科技和禮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這位做了500年大夢的中世紀農民仍然可以找到回家的感覺。然後如果某個哥倫布的水手做了500年的夢,醒來的時候聽到的是21世紀iphone的鈴聲,他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完全陌生、無法理解的世界,他可能會問自己,這是天堂么?還是地獄?

在過去的500年間,人類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驚人的成長。公元1500年的時候,全球的智人數量大概是5億,而現如今已經超過了70億。公元1500年的人類的GDP總額大概為2500億美元,而現如今是60萬億。公元1500年全人類每天總共消耗13萬億卡路里,但是今天每天要消耗1500萬億卡路里。人口增長了14倍,生產增加了240倍,而能量的消耗增長了115倍。而如果要在過去500年間挑出一個最重大,最具代表性的時刻,一定就是1945年7月16日上午5點29分45秒。在這一秒,美國科學家在新墨西哥的阿拉莫戈多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從這時開始,人類不僅有了改變歷史進程的能力,更有了結束歷史進程的能力。

科學革命並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真正讓科學革命起步的重大發現,就是發現」人類對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現代科學與先前的知識體系有三大不同之處:願意承認自己無知;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取得新的能力。現代科學沒有需要遵守的教條,研究方向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收集各種實證觀察,並以數學工具整理。

我們活在一個科技時代,許多人相信有了科技就能找到所有問題的最終解答。只要讓科學家和科技研發人員繼續努力,總有一天我們能在地球上創造天堂。然而,科學活動並不是處於某個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層面,而是也像其它文化活動一樣,受到經濟、政治和宗教利益的影響。科學研究之所以能夠得到經費,多半是因為有人認為這些研究有助於達到某種經濟、政治或宗教目的。而從1850年起,歐洲之所以能稱霸世界,很大程度靠的就是軍事、工業和科學領域的合作,在現代早期培養了現代科學和資本主義,從而使得現代晚期可以稱霸。

所謂資本主義,就是認為」資本」和」財富」有所不同。資本指的是投入生產的各種金錢、物品和資源,而財富指的是那些埋在地下,或浪費在其它非生產性活動的金錢、物品和資源。並且資本主義認為,生產的利潤必須再投資於提高產量。現代經濟之所以能成長,是因為我們願意相信未來,資本家也願意將利潤再投入生產,然而光是這樣是不夠的,經濟的成長不需要能源和原料,但是能源和原料是有限的,一旦用光了我們的整個經濟系統是否為崩潰?

早在工業革命前數千年,人類就已經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能源。像是可以燒燒木材,用火來煉鐵、取暖,烤蛋糕。用帆取得風力可以推動帆船,用水車取得水力可以用來碾穀子。

然而這些使用的方法都有明顯的限制和問題:火力得先取得木材,風力得靠老天賞臉,水力則一定得住在水的附近才行。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如何進行能量的轉換。像是風力可以推船,水力可以推動石磨,但是不能用來煮水或是煉鐵。而燒燒木材的熱力也無法用來推動石磨和船。

在這個時期想要轉換能量只能靠一種東西:人類或動物自己的身體。人類和其它的動物把從食物獲取的能量轉換為肌肉運動來拉車或是犁田。但是所有能用來供就這種有機生物的能量來源在源頭上只有一種,就是植物。至於植物的能量則來自太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換為有機化合物。

所以歷史上人類成就的所有事情看來都是將植物取得的太陽能轉換為肌肉的力量。所以人類的歷史在過去一直由兩大周期來主導:植物的生長周期以及太陽的變化周期。

直到1700年左右,英國的礦井裡開始回蕩著一種奇特的噪音,可以說是吹起了工業革命的號角,這就是蒸汽機。蒸汽機的各類繁多,但有一個共同的原則:燒燒某種燃料(如煤),再用產生的熱將水煮沸,產生蒸汽,接著蒸汽推動活塞移動,而連接到活塞的任何裝置也都跟著移動。這麼一來,熱能就轉換成動能了!

另一項重要的發明是內燃機,僅僅花了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就徹底改變了人類的運輸,也讓石油變成了一種液體的政治權力。而電力的發展更是驚人,我們只要手指一彈,就能印出書本、織出衣服,保持蔬菜新鮮、棒冰不融化,還能煮晚餐、處決死刑犯,記錄我們的想法和笑容,讓夜間亮起燈光,還有讓我們有無數電視節目可以收看。

工業革命的核心,其實就是能源轉換的革命。我們已經一再的看到,我們能使用的能源其實無窮無盡。講得更精確一點,唯一的限制是我們自己的無知。每隔幾十年,我們就能找到新的能量來源,所以人類的能源總量其實在不斷的增長。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擔心我們會耗盡所有的能源?為什麼他們會擔心我們用完所有化石燃料後會有一場大災難?顯然這世界缺少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夠駕馭並轉換為我們所需的知識。

關於更多關於能量的故事還可以閱讀另外一篇文章:特斯拉如何改變世界-能量的故事

工業革命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在於它還是第二次農業革命。過去兩百年前工業化成了農業的支柱。過去靠肌肉的力量或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可以由一些機器接手。由於有了化學肥料、工業殺蟲劑和各種激素類藥物,無論是農地還是家禽家畜的產量都大幅躍進。而有了冰箱、船舶和飛機之後,各種農產品能保存數月之久,而且也能快速廉價地運送到世界各地。

在過去的500年間,我們見證了一連串令人驚嘆的革命。地球在生態和歷史上都已經整合成一個單一的領域。經濟呈現指數級增長,今日人類所享有的財富在過去可能只有出現在童話故事裡。而科學和工業革命也帶給我們超人類的力量,以及幾乎可以說無限的能源。不僅社會秩序完全改變,政治、日常生活和人類心理也徹底改觀。

只不過,我們真的更快樂了嗎?

人類在過去500年積蓄的財富,是不是讓我們找到了新的滿足感?

有了取之不盡的能源之後,我們是不是也得到了用之不竭的快樂?

如果我們往更久之前回顧,認知革命以來,這動蕩不安的7萬年間,世界是不是真的變得更好?

到現在阿姆斯特朗的腳印還留在無風的月球表面,而3萬年前也有不知名的人把手印留在雪維洞穴里,他們究竟誰比較快樂?

如果後來的人並沒有比較快樂,那麼我們後來為什麼要發展農業、城市、文字、錢幣、帝國、宗教、科學和工業呢?

關於快樂,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快樂並不存在於像是財富、健康或是社群之類的客觀條件,而是在於客觀條件和主觀期望之間是否相符。就像千年之前,先知、詩人和哲學家早就說過的,重要的是知足,而我們中國也有相應的古話叫作:知足常樂!

從一開始提到我們是從物理學走向化學,走向生物學,然後走向歷史學。而無論是物理作用、化學發應,或是生物的自然選擇,都對智人和其他一切生物一視同仁。雖然說在自然選擇這一塊,智人發揮空間似乎遠大於其他生物,但畢竟仍然有限。換句話說,不論智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有了多少成就,還是沒辦法打破生物因素的限制。

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智人開始超越了這些界限。自然選擇的法則開始被打破,而由智慧設計法則取而代之。取代的方式由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生物工程,指的是人類刻意在生物層次進行的干預行為(例如植入基因),目的在於改變生物體的外形、能力、需求或慾望,以實現某種預設的文化概念。

第二種是仿生工程,結合有機和無機組織,創造出生化人,例如為人類裝上生化手。從某種意義上,現代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是生化人,用各種其他設備來輔助我們的感官和能力,像是眼睛、心臟起搏器,甚至包括計算機和手機。

第三種則是創造出完全無機的生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能夠自行演化的計算機程序,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超級人工智慧。

(關於人工智慧,更多的內容還可以閱讀我之前的另一篇博文:人工智慧?呵呵!)

在7萬年前,智人還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在非洲的角落裡自顧自的生活。但就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智人就成為了整個地球的主人、生態系統的夢魘。時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進入神的境界,不僅有望獲得永恆的青春,更擁有創造和毀滅一切的神力。

但遺憾的是,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為,實在沒有太多可以自豪的。雖然我們主宰了環境、增加了糧食產量、蓋起了城市、建立了帝國,還創造了無國界的貿易網路,但是全球的痛苦減少了嗎?一次又一次,雖然整體人類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卻不一定改善個別人類的福祉,而且還常常讓其他動物深受其害。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最要命的是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天下危險恐怕莫此為甚。

--結尾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文章一開始討論的問題,你覺得人類還是地球的癌症嗎?恐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是癌細胞是高估了自己。人類只可能是人類之癌,或地球生命之癌,卻不可能是地球之癌。地球作為一切靜好的行星一顆,表示並不在乎自己是像現在一樣,還是像金星一般。反正自己最終的命運早就確定了:被變成紅巨星的太陽吞噬掉。。。而人類?撐死是漫漫旅程中的一個青春痘。

地球還有幾十億年壽命,但是很多人都不看好人類在未來1000年內的命運。或許最好的結果是,人類在因各種原因自毀之前,就將過去的文明和意識順利傳遞給我們不依託具體生命環境就能延續發展的超智能AI後代,也算是成功站好了自己作為生物智人這短短的7萬多年的崗。

地球上的生物經歷過五次大滅絕,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主要是由於地質災難和氣候變化造成的,然而現在進行之中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人類成為了罪魁禍首。長此下去,人類只能是自己玩死自己,而地球還是那個地球,在恐龍大滅絕之後,迎來了人類,人類之後可能還會迎來其他新的小夥伴。

引用George Carlin 喬治·卡林 關於環境保護的演講中提到的一小段:

我們地球好著呢

是人他媽傻逼了

這個星球已經45億歲了

我們人類才存在多少年?

十萬年?頂多二十萬年!

而且我們從事工業的發展也才僅僅兩三百年。

一個300年,一個45億年!

我們竟然自大到認為我們對地球是威脅?

地球經歷過的災難可比我們多的多。

地震,火山爆發,地質重構,板塊漂移,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磁暴,磁級反轉,彗星、小行星和隕石撞擊,還有各種沙塵暴和風蝕,宇宙輻射,超級洪澇,超級火災……

而我們覺得幾個破易拉罐和塑料袋就能讓地球完蛋?

地球就在這裡哪也不去

要完蛋的是我們,要消失的也是我們

我們完蛋以後連蛋殼都留不下,連一點痕迹都沒有

好吧,可能會留下點塑料泡沫

就算是塑料真的沒辦法降解

地球也可以把它自己和塑料合併在一起

變成一個嶄新的星球:地球+塑料

地球又不像我們人類一樣對塑料有偏見

更何況塑料本身也來自地球啊

也許地球媽媽把塑料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啊

也許這正是地球允許人類繁衍的原因呢

它自己想要塑料,卻不知道怎麼做

那個一直困擾我們的哲學問題終於有了答案了

我們為什麼存在?

為了塑料!

傻X們~~

附:歷史年代表

附:滅絕的物種:

滅絕動物_百度百科

附:值得一提的是,在遇到《人類簡史》這本書之前幾天,正好打算用五行相生的原理來解釋人類的發展歷程,從這本簡史中也可以得到些許印證,大體的規律如下。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對應人類發展紀元:

金 –》從原始人使用工具(金)開始形成早期聚居部族

水 –》原始部族擇水而居,依水發展壯大

木 –》農業革命後形成了農耕社會,發展農業畜牧業(木)

火 –》以化石燃料為能源(火)發明蒸汽機、內燃機引發的工業革命後至今的現代社會

土 –》稀土、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科技社會

金 –》強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智能社會

水 –》 ???


來源於《宇宙兄弟》13話,對於「地球的問題已經夠多了為何人們還執著於上太空並非解決地球現有問題」的論述。


人類不是地球的癌細胞,是地球生態圈的癌細胞


人類是細胞,壞人是癌細胞


看了一樓的突然不敢裝B了,其實還是有一些共同屬性的,但人類看起來還不大會變成對地球本身有什麼危害,至於環境什麼的,其實是人類自己在害自己。


說實話不太喜歡這樣的比喻,以一個共性來貼標籤塗色彩,挺沒勁的小手段。以描述一個「客觀事實」作遮掩,說到底還是想表達「有害」、「醜惡」的意思,何必扭扭捏捏的繞圈子呢,又沒人會去查水表。

回到問題,如果非要這麼比的話,似乎森林草原更符合癌細胞的特點。


濫伐樹木,獵殺動物,過度開採,然後製造大量污水/廢氣/塑料/重金屬

人類滅絕可能是我想到的最好的結果。

不丟垃圾,不用一次性物品,節約水電,用公路自行車上下班,

這一切能改變自己,卻改變不了世界。

也許…… 錯的不是我們,而是這個世界。


為了塑料。。。哈哈哈


從工業時代規模化生產開始,人類已經無法回頭了,地球的癌症進入晚期……


呵呵。地球分分鐘就可以搞定人類。。。。。。。


絕對是。


推薦閱讀:

TAG:人屬動物人類 | 地球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