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移民為了什麼?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無力改變,只能逃。


不轉不是中國人


因為我帶有一身雷區

1 單身

2 不婚主義

3 喜歡安靜不社交

4 討厭小孩

5 敏感性皮膚

6 玻璃胃,食物/水稍微不幹凈會拉肚子

7 潔癖患者

8 喜歡周遊列國,經常不回家

9 跟親戚們毫無共同語言

10 討厭人山人海

11 不能忍受不排隊

12 不想抽二手煙

13 專業在國內學無所用

我個人很庸俗的,什麼自由皿豬都是廢話,我單純想活得久一些,畢竟才三十歲啊


為了下一代有個好的生活學習平台


移民出來多年。之前每每回國都覺得國內好,好在就是那種向上的節奏,生活的便利,各種聲色犬馬。我想那時候我很年輕,我很看重很多表明的東西。

去年回國,我不再有那種感覺。我們去了大小城市,從重慶到三亞到昆明,我最最驚訝的是連昆明也整日被灰濛濛的天空籠罩,其他地方就不用說了。覺得很沉重。故鄉已經不是記憶中的故鄉。所有的城市都是人潮洶湧,過不了的馬路,橫衝直闖的電動車。。。

回到英國,覺得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原來是那麼可貴。其他的,諸如全民醫保,社會有序,90%的人有禮貌,自由公正的社會。。。都是令人讚許的。

雖然我在這裡做著一般的工作,生活中產而已。但是已經很感謝。

我們無論選擇什麼,都會失去一些。你只能選擇讓自己安定讓自己看得到未來的那條路。雖然我有時候也覺得未來不是那麼燦爛,可是至少我不用擔心食品和空氣的質量,這樣已經足夠好。

說到底,我們不能預見未來,不能回頭,活在當下吧。


現在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人的都想著移民,再加上國內的環境也越來越差,很多父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了下一代都會考慮移民。有朋友早幾年移民美國,聽得最多的就是移民美國後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心情也好了,身體也好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壓力也小了,總之就是各種好。

總結朋友移民美國後的各種好處。

移民美國好處一、自由的價值觀

因為在自由的環境下必然會出現多種人生觀和價值觀,多了大家就習慣了,不覺得違背主流有啥好稀奇的;因為自由,所以制度也多樣化,創造力也發達。

移民美國好處二、不歧視

在中國要是一個大媽去上學,你肯定感覺很奇怪,但是在美國是完全沒有歧視的。

移民美國好處三、物價低

每月3k刀基本就可以自己租個1b的apartment並養一台新車。基本生活物資更是可以滿足。當然輕奢的水平不考慮在內,這裡只是和國內的基本物資需求相比。國內3k塊真的做不了什麼。

移民美國好處四、生活簡單

在美國,人們不把大吃大喝特別當回事兒。餘下的時間去逍遙,給自己充電。

移民美國好處五、食品安全

在美國,不用擔心什麼時候我會掉在無蓋的井裡,也不用擔心那些有毒食品。

移民美國好處六、不漠視

在美國,如果我摔倒時剛好有人看到我的慘狀,一定會有人問我,Are you OK? Do you need help?在中國吧,尤其是老人。

移民美國好處七、不攀比

在美國,不攀比誰家過的好與不好,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如果不戴鑽戒,不拿名牌包,不會有人笑話寒酸。

移民美國好處八、不管閑事

在美國,,沒人同情我不上班,更沒有人惋惜我不掙錢,自食其力。

移民美國好處九、包容性強

美國雖然不完美,但它能慷慨地接受外國移民。

移民美國好處十、工作人性化

在美國這種帶病堅持工作的行為被視為是不負責任的,首先你是對你自己不負責任,再一個如果是傳染性的就是對同事,對大家的不負責任,所以在美國不提倡帶病堅持工作。

移民美國好處十一、路好

美國全國的公路質量都很高,,就算是偏僻沒人的州的公路保養都很好。關鍵是這裡的公路很少收費。

移民美國好處十二、官員親和力

美國的政府官員,是靠競選選舉出來的,普通民眾有很多機會見到他們。若是在競選期間,官員更是會經常性地和民眾接觸,若要求合影的話,他們肯定笑逐顏開摟著你擺出最動人的姿勢,照完了人家還要說:「謝謝支持」。

移民美國好處十三、職業不分貴賤

讀大學是一種提高個人修養,而不是為了出路和提高身價。學歷的標牌常常被當做是身價的砝碼,而到了美國你會發現,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做普通工作並不新鮮。

移民美國好處十四、講信用

美國的個人信用記錄是和自己的社會安全號碼緊緊地綁在一起的,這個記錄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借貸買車買房能力,甚至影響一個人的就業。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簡單很多,而不再需要去鬥智斗勇。所以人們常說,中國人移民到美國之後,就越來越傻。

移民美國好處十五、關於老師

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如何,老師都不會給家長難堪,遇到不好管理的孩子,老師也會和家長及時溝通協商解決辦法。


我也問過他們,你們這樣成本大大增加,是何苦呢?其中大部分是擔心自己的財產與以後前途未卜的社會動亂的憂慮,因為中國從古到今社會動蕩都很厲害,多災多難。其次,有對中國社會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不滿,相對其他國家有差距,人往高處走。

還有生態環境更好,生存空間更優,更利於事業發展,工業化程度更高,遇到了其他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等。我在英國生活過多年,實際上,感覺在什麼地方生活都存在生活壓力,雖然生態環境不錯,如果缺乏了發展機會,面對好山好水也會感到內心的痛苦,也許我是一個能量差的人,但是自認為不是生存能力比較差的人,我相信,許多人不了解,這山望著那山高,如果真正移民後會很不習慣,也許這是許多人移民後仍然居住在中國的最主要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毛X敏無論如何也要回歸,寧肯被處罰也要回歸的理由吧!那個張鐵林早都是英國人還一直在中國演中國皇帝的原因吧,這也是為什麼其他歐美等國家目前不少人移民到中國的原因。(本人猜測,無根無據)

據我所知,在歐美國家,也有不少人每年都在移民。甚至在美國一個人一生搬家平均在4-5次,從居住環境改變來講,那也算移民。

有消息說,中國60%以上的富人想要移民,而家資在1億以上的富人中,有移民意向的人比例更高,達到74%。其實,這種狀況已非一日了。現在的現實是,但凡有點家產,官員做裸官,演員改國籍,學者最好有國外的綠卡,而民營企業家,似乎移民成了一種潮流。以至於一些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因蜂擁而來的中國移民,修訂了移民的條件,加高了門檻。

這些人為何要走?這是困擾我們社會的一個難題。其實,他們中相當多的人,並不想走。即使移民了,也無非是像裸官一樣,把老婆孩子放到國外,財產轉移到國外,自己依舊在國內打拚。這樣的現象,不止官員如此,企業家和演員也如此。試問,眼下當紅的有了外國國籍的一線演員,有幾個是去好萊塢發展的呢?還不都是拿著國外的護照,照舊在中國混。在他們中間,有的甚至拿的不是發達國家的護照,但是,就是泰國的護照,似乎也有必要拿的。很多企業家,生於斯長與斯,創業和生活,都在國內。很多人連國外生活的經歷都沒有,連起碼的外語都不懂。他們去國外,如果全家遷走,不僅意味著此前生活的終結,而且意味著掙錢歷程的結束,從此以後,只能在陌生的異國他鄉寂寞地生活了。對於已經習慣了國內的生活的人來說,國外的好山好水,其實跟他們無關,好山好水,只意味著好寂寞,好無聊。

不想走,卻不得不走,背後的原因,其實是不踏實。在中國古代,富人,貴人,哪怕高官厚祿,哪怕皇親國戚,只要風雲轉換,在政治鬥爭中失勢,財產,包括家室,就都會一風吹。任何人的生命財產,都得不得法律的切實保障。「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紅樓夢裡好了歌描繪的場景,其實是社會嚴酷的現實。嚴格說來,這樣的場景,今天儘管有了物權法,還並沒有從人們的心靈深處抹去。有權的,有錢的,有名的,都沒有真切的安全感。說句大白話,他們不踏實。即使有些人很有權勢,但他們仍然不敢確定,一旦他們出了事,會得到法律公正的對待。有人說,這些人是在用腳投票,其實並不確然。至少,對於他們中的相當大的一部分而言,他們只是求一個踏實,一個保障。他們的行為,與其說是投票和選擇,不如說是在買保險。

不用說,這幾部分有心思移民的人,都是現階段中國的精英。無論哪個國家,精英流失,絕非流出地之福,但是,要想遏制這種移民潮,唯一的辦法,就是給他們以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給他們一安全感。


同樣留學生一枚

我覺得主要的目的在於學而不在於移民

移民可能只是山對面的風景,不一定那麼美好

但如果我們是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態來到國外

等到學成的那天,移民還是回國也許沒那麼重要了

要不然,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當渣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麼要留學

這就簡單了

就像換個人少怪多補給好的地圖打怪,當然,門票有點貴


留學生和移民本來就是兩個概念。

作為一個留學生,我一直在追求新和變。

不斷的把好的留下來完善自己,這就是為啥我要來到一個我不熟悉的社會摸爬滾打。


為了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生活環境。

不要為了移民而移民,很多時候移民是自然而然的,值得慶幸又或者說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還有移民並不代表放棄做人的原則,就是選個合適的環境生活而已。


非暴力不合作,抗爭不公正不平等的一種新方式。

對於一些心存僥倖的人而言,移民等同於去東方極樂世界,從此以後過上了沒壓迫,沒和諧,沒剝削的上帝生活。

我也是心存僥倖的人,貧賤不能移,努力待移中。

PS,還有人是為了上Twitter裝逼,上facebook泡妞,其實除了移民外還可以有一個眾人皆知的秘密方式來實現。


三五年看,她移民是錯的。

三十年看,她移民是對的。

多看看歷史,就知道了--

好社會天塌了必迅速重建公序良俗,(比如日本)。

壞社會天塌了必群雄逐鹿,看關二爺唱道:「這不是江水,是上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比如司馬家後面的幾百年五胡鬧中原、趙家後面的百年蒙元、朱家後面的明末清初幾十年屠殺、愛新覺羅家後面的1840年至1950年的上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

「周倉,這不是水,這是那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視頻封面侯少奎《刀會》視頻


對中國失望


留學應是為己而留。家庭固然重要,但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應予以感恩。我非常同意前面說的,在留學的時候享受自己的留學時光,很多問題隨著時間會慢慢迎刃而解。留學在外多聽多看多想,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做選擇還是忠於自己好了,反正你做什麼選擇最後都會後悔。國外其實挺適合那些雲淡風輕移民的,壓力小,環境好,假期多。我個人覺得有一個值得你留下來的人是最重要的!


我想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雖然看起來大致都是為了換個環境、孩子教育等等比較普遍的因素,但是畢竟每個人追求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吧,如果選擇了那就將當初的理由堅持到底,分享個故事吧,關於移民的

---------------------------------------------------------------------------------

30歲白領出走海外學「西廚」: 冷暖自知的移民路(長篇專訪)

「再有一個月的時間,太太即將首次登錄紐西蘭,以一個本地居民妻子的身份。」 說起這一點,Andrew雙眼裡透出溫暖而幸福的光芒。

一位曾經在講台上教授了8年課的英語老師,在30歲那一年,為了追逐一個不那麼確定的未來,在妻子的支持下邁出了國門。紐西蘭,那片天堂般純凈的土地,帶著她美麗的光暈,吸引著年輕的人們奮不顧身地前去追逐和打拚。改行廚師兩年半,背井離鄉,終如願收穫綠卡,Andrew的故事在我眼裡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無數個問號在Apple媽咪的腦海里閃耀,於是約定的採訪在Andrew常去的一家位於奧克蘭中區的咖啡廳進行。

Apple媽咪:Andrew,先問大家最想知道的。當時30歲有家有業,你怎麼有勇氣放下這一切出來從零開始?家人不反對么?

Andrew:如果我說夢想,會不會覺得有點小俗氣?從小我就比較喜歡英語,大學畢業後,我就開始從事英語教育工作,從剛開始的課外英語培訓機構,到後來成為國內某著名英語學校的專職老師。整整8年,雖然沒有出過國門一步,但是每天都在接觸那些想要留學的孩子們,從他們的眼睛裡,我看到了簡單的憧憬和改變生活軌跡的嚮往。

那時候,我真心喜歡我的職業,怎樣把晦澀的語法講解得清楚透徹?怎樣把控好自己的上課風格,既不失幽默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又能夠將課程重點傳達到位?怎樣讓那些暫時落後的孩子們真實地獲得進步?這些事情甚至比我付出多少時間,獲得多少經濟回報更重要。碰到暑假高峰的時候,我常常一天授課十幾個小時,來回穿梭於各個分校區,從早上8點半出門,到晚上10點半回家,即便如此,我還是抽空義務幫助我那些有困難的學生們補課。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當時,學校里也有不少洋人的外教老師,他們驚訝於我的英文如母語般自如,一定是在海外生活過,可事實上,我那時連護照都未曾辦過。

漸漸地,我開始萌生出國看看的想法,但一直都覺得那是很難實現的事情。

直到某天下午,我下了課路過對面的辦公室,一位業務部門的同事突然叫出我,讓我幫他看電腦上那一整面的英文,自己填寫的東西有沒有錯,我仔細坐下來看,第一次知道了有這種打工度假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

當時這個簽證的要求並不高,且一年發放四次名額。於是2010年的9月份,我完全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在網上搶下了一個打工度假簽證的名額,之後遞交材料,僅僅過了2個月,我就拿到了簽證。

對於這個事情,家裡人還比較支持,想著只有一年的時間,出去鍛煉一下也好。

在湖北,我來自於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當時我的想法是,通過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和拼搏,或許可能讓整個家庭的生活上一個台階,說不定可以改變家庭的整體命運線,包括雙方老人。而如果真的失敗了,我就當損失了一年時間,回來繼續做老本行。

Apple媽咪:紐西蘭打工度假也早有耳聞,在很多人想像中,是有那麼點浪漫色彩的,大家把它說成職業間隔年,您怎麼考慮?怎麼後來去學西廚了呢?

Andrew:拿到簽證以後,我花了大量時間做調研,去當地的論壇,向各行各業的華人發私信,想要獲取一手資訊,可當我問了越多的人之後,反而越發迷茫,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對於這個我見都沒見過的國家,我一點實感都沒有。

第二年中的時候,我終於登錄奧克蘭,來接我的是一個22歲剛剛拿到綠卡的烘培師,讓我意外的是,僅憑論壇上的隻字片語,這位年輕的女孩竟然免費來機場接我,當天陪我去租房,辦公交卡,電話卡,並送我去住處。更誇張的是,她最後問了我一句,身上還沒有錢吧?給你100紐幣,等你以後換好了錢再還我。後來我知道,她是基督徒,這個經歷對我後來加入教會並受洗起到了啟發作用。

合租的公寓里,同住的都是來讀書的年輕學生,而我年齡最大。之後我開始找工作,投了很多辦公室職位,甚至包括語言學校,想來自己有8年的語言工作經驗,英語算不錯,可沒想到整整2個月過去了,什麼迴音也沒有。

接踵而來的是經濟上的壓力,房租、水電煤、生活開銷,樣樣都不菲,收入卻完全沒有,在這樣的情形下,我開始有那麼點放棄的想法了。家裡人在電話那端說,不行就回來吧,國內生活不也很好么。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就像在滿口辣椒的時候,喝了一大口涼水,瞬間覺得很放鬆很舒服,回味卻覺得喉嚨里火辣辣的。確實,再沒有什麼事情比放棄更容易,但是,甘心么?

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我開始跟之前接我飛機的基督徒女孩去教會,在那裡進行禱告。這天晚上,在論壇上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我看到了一個題為「父親給兒子一封信」的貼子,無意中打開,發現裡面寫的是一位父親如何理解並鼓勵自己在美國打工、天天送外賣的兒子。個中遇到的種種艱難和困惑,和當時我的境遇如出一轍,因為在教會裡,我們把上帝稱為「父」,人類是上帝的兒子。所以在那一剎那,我真的感覺這份信是上帝為我量身定製的,在我最彷徨的時點,給了我最需要的鼓勵。

排解了想要退縮放棄的念頭,我開始看報紙,在報紙上劃圈,試圖去找各種藍領打工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研究了好幾個有技術含量的工種,比如電工、水管工、廚師、電焊工等等。在這些職業當中,有些必須做職業註冊,有些一看就不適合我,比如電工入門的書,我看了三頁就看不下去了,理科實在不是我的強項。

最後,我選定了自己稍微有些興趣的職業——西廚。在當時,學西廚只要一年,符合了我最基本的需求,時間短、價格不貴、好找工作。我已經30了,不想花那麼多時間再去念那些高學歷,出來再去和那些20出頭的孩子們拼,我只想實實在在地立足。而事實證明,興趣確實也是可以培養增強的,就像現在,經過2年多的磨練,我已經很喜歡做西餐了。

當然,轉學生簽也意味著我不得不和家人分開更長的時間,面對這個選擇,妻子淡淡地說了一句,想做,你就去吧。

Apple媽咪:從老師到廚師,會有很大的落差么?很多年輕人覺得做西廚是個有意思的事情,真實的情況怎樣?

Andrew:事實上,在還沒有開始正式上學之前,我就找到了西廚的兼職工作。那是在11年底的時候,我沒有通過網路投簡歷,而是到鬧市區的餐廳一家家敲門,說明自己的踏實肯乾和吃苦耐勞,以及對廚房工作的熱愛。其中有一家,也是我後來供職的咖啡廳給了我面試的機會。

接待我的,是一位21歲的韓國廚師,十足男孩子氣的女生,做起事來一絲不苟。我說,我什麼都能做,什麼都會認真學。於是,我得到了兩個星期的試工機會。

開始永遠是最艱難的,特別是對於我這個30歲之前幾乎沒下過廚房的人。每天試工4小時,超過時間我也不走,留下來跟著看、繼續學。

很多人覺得,做一個漢堡很容易,不就是兩片麵包,一塊肉、一些蔬菜一點醬么?可是他不知道西廚最難的地方,在於多線程操作:試想一下,你要同步煎一個蛋、炸薯條、烤麵包、控制每份牛排的不同火候…的時候,特別是像肉眼牛排那樣上好的食材,一個失誤,就會損失餐廳幾十紐幣。而且,我們的餐廳要求,一個桌上的客人,不管各自點了什麼樣的主食,必須一起上,不允許出現有人在吃、有人在看的場景,所以當4、5桌的單子同時堆到你面前的時候,需要考驗的是你迅速進行多線程、有條件排列組合的能力。

為了迅速成長並證明自己,每天下班以後,我把餐廳里的單子帶回家全訂在牆上,在腦海里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先做哪幾個,後做哪幾個?不斷進行模擬操作。

在不懈的努力下,我終於獲得了三個月的試用期,事實上,在試用期階段,我仍然差點被炒,因為作為一個新手,我的速度始終上不來,一直到三個月期快滿的時候,有那麼一天,我的速度就這麼突然起來了,我自己都覺得神奇,就是忽然有了感覺,好像一切如行雲流水般,那一天我的經理也驚訝地跟我說:You are so fast!(你好快啊!) 後來我想,這就是自然規律,熟能生巧,沒有什麼捷徑,必須通過至少三個月的時間,你才有可能得到質的提升。

在這整個過程中,之前面試我的年輕韓國廚師一直在給我巨大的幫助和指導,常常她下班了也不走,留下來一、兩個小時幫我糾正各種錯誤,她知道我有很努力,所以幫助我。同時,這也是第二位對我個人影響比較大的基督徒(第一位是接我飛機的那個女孩)。

就這樣,我開始了白天去學校念西廚大專,下課去店裡廚房打工的日子,學生簽證允許每周打工20個小時。如果有空下來的時間,我就去圖書館看菜譜,複印下來,設計用作餐廳的Chef Special(廚師推薦)。每當自己製作出圖片上那樣漂亮的菜品,並得到客人的讚譽,我也漸漸開始生出對這個陌生職業的喜愛之情。

圖為Andrew店裡的Chef Special作品。

說到底,學校的知識還是比較偏理論,工作經驗才是最關鍵的,當時班上基本上都是18、19歲的孩子,像我這個年齡的也就3個吧。

在那些辛苦的日子,下班後,清冷的夜裡,我常常一個人背著裝滿刀具、廚具的書包,穿著廚師褲,走在路燈下,心裡想著要是此刻就能回國、回到家人身邊該多好、多溫暖啊!

這種時候,腦海里會自然而然浮現出以下兩個畫面:

第一個畫面是,當我終於拿到了身份,站在奧克蘭機場的候機大廳,看著我的妻子、父母從裡面緩緩走出來,欣慰地和我擁抱在一起。還差一點、再差那麼一點點,這個畫面似乎就觸手可及了。

第二個畫面是,我沒有撐下去,選擇了放棄。在我七、八十歲躺著動不了的時候,看著天花板,回憶起當年出國拼搏的經歷,挖空心思地想,如果當時咬咬牙,撐過那段,人生會有怎樣決然不同的境遇?這時卻聽到心裡的那個聲音嘲笑地說到:你已經再沒有機會知道了。

這兩個畫面聯想,就如同打雞血一樣,幫助我瞬間壓倒所有負面情緒,同時也是在那段時間,我完成了受洗,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基督徒。(在紐西蘭,教會的氛圍很濃郁,這點Apple媽咪也感同身受,先不說信仰問題,在教會中,每個人都非常純粹地想要幫助身邊的人,不論年齡、職業,都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每周在一起唱聖歌、做禮拜或者小組聚會,這種毫無功利心的互幫互助,讓人很容易產生歸屬感。)

在我畢業前夕,咖啡廳的負責人已經承諾我,一畢業就可以直接轉成全職員工。以此為基礎,我遞交了移民申請,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裡,我的綠卡就獲得了批准,也就是在13年的時候。

在今年上半年,我辭去了工作,回國呆了幾個月陪伴家裡人,整整兩年半,受限於高強度的工作和學習,我沒有出過奧克蘭一步,如今終於可以給自己放一個大假,也算修成正果。

Apple媽咪:那您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還會從事西廚的工作么?

Andrew:我還是想回到培訓或者語言教育的領域,西廚的話,主要看人,對我來說,那並不是我的最大優勢吧。

採訪接近尾聲,我說:「Andrew,得償所願的感覺如何?家人一定很高興吧?」

「應該是吧。太太下個月過來,不過她英語不太好,也確實有些擔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接著,Andrew話鋒一轉,「但是,我想最辛苦的那段我已經代替家人走過了,經過這樣的歷練,我想今後不管從事什麼,都一定能夠克服險阻,在這片土地上撐起我們的家。」

轉載自http://APPLEMAMMY.COM


為了逃離這個越來越妖魔化的國家


為了移民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