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閱盡中華陶瓷史(建議收藏)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華文明對瓷器的發明和利用可以追溯至距今八千到一萬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頭百姓,中國人的一生中沒有陶瓷的身影是不完整的,那麼,在陶瓷伴你走到今天的過程中它都經歷過那些事呢?
- 01 -
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
這一時期非常的重要,萌芽,並登上歷史舞台,但後人對其知之甚少
新石器時代都是陶器,最早的中國瓷器出現在商代中期。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國陶器宛如半成品的泥坯燒乾燒硬了一樣,長時間受潮的話表面還會一層層的脫落,製作粗糙,器形不均,畢竟是製作水平擺在哪裡的,所以也是沒辦法的事。
製作方法大概就是在一些草編或竹編的器具表面塗滿黏土之後進行燒制的。
因為燒制的水平低下,粗糙不堪,所以在商代以前的中國陶瓷都被稱為是「原始瓷」,原始彩陶器大致分有壺、罐、盆、罐瓶、勺等。
據考古資料表明:
1.我國境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陶器遺址是位於江西省萬年縣內的仙人洞遺址、廣東英德青塘、靈山滑岩石洞和廣西桂林甑皮皮岩。
2.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等十幾個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種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幾何印紋陶等。
同時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青銅器,並且成為了貴族們的新寵,所以陶瓷還暫時沒有佔據正宮的位置,主要的還是民用的較多,多是自產自銷,自娛自樂的東西。
- 02 -
夏商周:萌芽期,原始青瓷
代表就是商朝殷虛遺址,灰陶、黑陶、紅陶、彩陶、白陶都有,陶器上的的紋飾、符號、文字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青銅器有密切的關係,並且出現了帶有少量釉質的硬陶器,釉色青綠中帶有褐黃,是石英、黏土、長石等溶解不完全所致。
而胎質也比之前的更硬,多呈現出灰白色,與一些常見的青磚的顏色比較接近,也是種像模像樣的「原始青瓷」
在應用上也開始各種走俏,日用、建築、殉葬、祭祀等等都有。
政治統治階級上也開始對制陶工作予以重視,出現權利階級的高水平定製款,開始走進統治者們的圈子,但是當時的王公貴族們還是比較鍾愛青銅器,日常生活還是以青銅器為主。
- 03 -
秦漢:都是早期瓷器,並且出現獨領風騷者
秦漢時期的陶瓷器開始出現用作建築的情況,比如磚頭、瓦片、瓦當等,甚至還有一些水利系統的地下水管和建隧道的礦磚也在這時候出現,以規避木頭易腐爛、開裂、蟲蛀等等的問題——這也就是秦代的「天下第一宮」阿房宮和漢代的未央宮之所以沒有完整遺存的原因。
當然,也有朋友可能聽他的另外一個朋友說阿房宮是被項羽燒的,而另一個則說《項羽本紀》裡邊並沒有提及項羽燒掉阿房宮,遺址也沒有燒過的痕迹——先不管項羽燒沒燒,木質結構的建築都不可能保存到現在。
秦漢時期的陶瓷一大特色就是重紋飾,將我國的文化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瓦當則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變化很多。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動物紋等等都有,而且極具時代特色。
這時候的一個獨領風騷的典型代表自然就是兵馬俑,與真人無異不說,還各具形態,神色兼備。
兵馬俑的製作打多是用模塑結合的方法製成,就是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燒。
到了漢代經過一番創新,出現了鉛釉陶胎質薄,顏色漂亮。東漢再接再厲,又發明出了青瓷,釉質硬,器形美。
這一時期的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
- 04 -
隋唐:真正瓷器時代的來臨
隋朝雖然只有短短的30餘年的時間,但在瓷器燒制上卻有著它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像京杭大運河一樣,是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存在。
隋朝的陶瓷燒制有了新的突破,不但青瓷燒造更好,白瓷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另外此時在裝飾手法上也有了創新,比如貼花。
到了唐代,瓷器製作開始脫繭蛻變,直至長到飽滿成熟,都在這一時期完成。
陶與瓷也正式分道揚鑣,更注重陶瓷的內質白潤與堅硬,如果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則會被認定為最佳的。
並且出現了專業的瓷窯,唐代在陶瓷歷史上最出名的地方也在於出現了像是越窯、邢窯這樣的專業瓷窯,開始燒出真正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陶瓷品來
1.越窯:位於浙江紹興,主造青瓷。越窯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2.邢窯:位於河北省邢台,主造白瓷。邢窯所產的白瓷,土質細潤,器壁堅而薄,器型穩厚、線條流暢
至於唐代的當家產品當然是唐三彩,聞名海內外。
色彩亮麗,主色就只有三個顏色,黃、綠、青三色鉛釉。
雖然它叫唐三彩,但不一定是件唐三彩就都同時具備這三個顏色,類名而已。唐三彩分布於長安、洛陽兩地,長安的稱西窯,洛陽的稱東窯。它的主要作用是陪葬,不僅是達官貴族,還是黎民百姓,都是如此,是當時社會的時髦做法。
最廣為喜愛的就是唐三彩中的馬俑,栩栩如生,姿態萬千,所展現出的人物性格迥異分明,收藏價值很高,是我國陶瓷中的典範之作
- 05 -
五代十國:玩神秘
從安史之亂之後開始,唐朝國勢日衰,因此中國的版圖上就開始出現各種軍閥割據的局面。
因為政局的動蕩不堪,所以直至後來分裂成為五代十國期間,各種政界的神秘傳說現象邊傳染至民間的各行各業之間,其中陶瓷業就是這樣的。
有兩個比較有名的瓷窯,柴窯和秘色窯:
1.柴窯:後周世宗時期的柴窯以天青色為主,世宗評為「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可略知其製作精美,傳世很少,到現在都成了一個傳說一樣的存在。據說民國時期,宣統皇帝袁世凱的大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曾以一處宅子、二十畝良田與人交換了一件柴窯器,可見其珍貴
2.秘色窯:一個比柴窯更加神秘的瓷窯,簡直如同某神秘的地下組織,江湖上有太多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傳說,因此也被人稱為瓷器中的「千古絕唱」!它是越窯的發展,一脈相承下來,血統純正,身份顯貴,所以所制瓷器一度成為吳越王錢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簡直要突破天際
- 06 -
宋代:巔峰時期,五大名窯突破天際
這是中國瓷器的真正巔峰時期,五大名窯突破天際
宋瓷享譽世界一直是以一種「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樣子存在著,是真真正正的突破天際的至強時期。
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廣被世人所知。
極工盡料,形態優美,製作精良,高雅俊秀,超前之未及,空後人之未有,真正的做到了「神品」和「天工不及」。
汝窯:河南省臨汝縣,著名青瓷窯,宋元明清的宮中御用之器都從這裡燒制,以瑪瑙為釉,有「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似玉非玉而勝玉」之美妙。
器型簡單,但釉色溫潤柔和,在半無光狀態下有如羊脂玉,並截取定窯、越窯的裝飾技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官窯:宋室南移在鳳凰山下設立官窯,又稱修內司官窯或內窯,郊壇下設立的郊壇下官窯,器形較多,有直徑大過一尺的大型產品。
哥窯:創使者為浙江省處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燒者為「哥窯」,而弟弟章生二所燒者為「弟窯」,又被稱為章氏窯,龍泉窯。
定窯:今河北省曲陽縣靈山鎮,古名定州,所以稱定窯,是繼唐代邢窯之後,生產白瓷最好的瓷窯。分北定和南定,也是因為宋室南遷的原因,一部份到了景德鎮,一部份到了吉州,就稱為南定。
鈞窯:河南省禹縣,古代稱為鈞台,明代稱鈞州,所以命名為鈞窯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
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後世至今無人能仿造。
釉具五色,艷麗絕倫,所產鈞瓷被稱為「國之瑰寶」
宋代各種美學事業鼎盛空前,所以陶瓷也是給力的不行,除了上述五大名窯外,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福建省建安的建窯,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窯,也都燒制相當好的瓷器。
- 07 -
元代:青花鶴立雞群,一枝獨秀
元代在景德鎮設計官窯,製作精美,裝飾花紋中常有「樞府」二字,因而又稱樞府窯,景德鎮漸形成全國瓷器製造中心也是從元代開始,到了現在更被稱為瓷都,但是實則是假貨的集中營,名不副實。
很多人說起青花瓷,都先要說元代,甚至乾脆叫成是元青花,這是有原因的:
1.元青花出現以前,藍色並不是中華文明的主色調,甚至還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顏色,是惡鬼的顏色,是元青花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人們這一認知。
2.元青花的藝術成分最高,製作最精良,尤其是依其單獨的色調卻能勾畫出無數層次來,將對青花的繪畫藝術推向了巔峰。
青花瓷是在白瓷上用鈷料畫成圖案之後再進行燒制而成的,只用一種藍色,但顏料的濃淡、層次,都可以呈現出極其豐富多樣的藝術效果。
- 08 -
明代:開始走上另外的一條路
明前和明後世中國陶瓷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前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審美風格和創作風格來:明代以前多青瓷,明代以後多白瓷。
而景德鎮也隨這這種改變正式崛起,一直延續明清兩代至今,可謂長盛不衰。
窯址也都開始偏向於集中在景德鎮;
繪畫則偏向於彩繪,名噪天下的萬曆彩登場;
瓷胎也開始向更薄、更白、更細的方向發展;
落款也趨於多元化,什麼年代、堂號、人名、封號等等都有,像是在位日後的鑒別工作鋪路,給現在諸多鑒寶節目里的專家示好。
明代最久負盛名的瓷器莫過於德化瓷,制瓷手法之精妙使人驚為天人。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兩個比較有名的青花變種,青花釉里紅和鬥彩。
青花釉里紅是青花和釉里紅的搭配混合,也有一些比較有新意的創作,但還是囿於青花的裝作思路較多,其突破並不大。
- 09 -
清朝,又一次直上雲霄的中興
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加上康、雍、乾三代的努力,使得中國陶瓷業在這一時期又迎來了一波新的春天,創造出無數水準極高的陶瓷品來,是中國陶瓷史上不凡的一筆,也有人稱為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的一筆。
清代民窯遍地開花,所以中國的陶瓷在解決內需上已經有了盈餘,於是清代前期的陶瓷主要用於出口外銷,民間的正常貿易就能搞定。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開放海禁之後,外銷的規模達到空前的程度:江南、浙江、福建、廣東一帶沿海地區開始被被允許用五百石以上船隻來做出洋貿易,隨之而來的,就是瓷器的大規模外銷,美洲、東南亞、馬來西亞、歐洲等世界各地都遍布著中國的陶瓷銷售。
室貴族以使用中國富麗堂皇的瓷器成為互相之間的對比誇耀之本,成為一種貴族間的盛行之風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所以就造成了民窯的東西雖多,但是並不精細的局面。
其三個最佳代表:
1.康熙五彩:發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以釉上藍彩取而代之明代的釉下青花,加之黑彩作裝飾,因此比明代的彩色更豐富,而且由於燒成溫度較高,比明代更透徹明亮,江湖上儘是關於它的野聞傳說。
2.粉彩:雍正時期的粉彩最有成就,用色調柔和淡雅,比例精細工整,所以也稱為軟彩;採用白粉撲底成立體狀再加色彩,並染成濃淡明暗層次,清新透徹,溫潤平實,深具工筆花鳥之意味及濃厚的裝飾性。3.琺琅彩:乾隆盛世的代表作,有不少秀麗精巧作品。後來更是極工盡料,不惜成本,追求創意,綜合各種工藝技法,運用在陶瓷之上,仿其他各種素材的產品也很多。
- 10 -
近現代:被人帶著走
自康乾盛世之後中國的陶瓷器就開始走下坡路,而且再也沒有回過頭來。
到了近現代,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隨著日本瓷器的崛起和歐洲瓷器的不斷發展,我國國內製瓷業漸漸進一步的走向了衰落 。
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制瓷業堪稱衰敗,時局動蕩,很多名窯受牽連停產,製作工藝失傳。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政府的主導下,傳統的制瓷業開始復甦。
以瓷都景德鎮為代表的新中國制瓷業才開始蘇醒和進一步發展,一些名窯中斷了一段時期後,也獲得了新生。
各種省級、國家級重點項目再度上馬,中國的瓷業又開始再度出現了欲百花爭艷的局面。
這樣的局面對於我們來說,
是夢回大唐;
是再臨大宋;
或是又見康乾盛世……
推薦閱讀:
※瓷器碎成渣怎麼辦?直接打磨成首飾!
※問鼎汝窯和東道汝窯,到底哪個品質更好!
※二十三歲,從事與陶藝無關的行業,想成為一名陶藝師,我需要去什麼地方學藝,需要付出什麼?
※建盞| 我做一半,天賜一半,只可遇見,不可預見
TAG: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