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楠:真正的「大醫精誠」

作為國內著名兒科專家,陳賢楠教授始終懷有一顆慈悲之心,對生命的敬畏、對學術的認真、對患兒的負責,成就了如今的濟世仁醫,他兩鬢斑白、仍為患兒奔走;他耄耋之年,依舊廢寢忘食,他嚴謹認真,桃李遍及華夏大地,有文人風骨、亦有仁愛之心。

陳賢楠教授每周二、周四都會帶隊對東區兒童醫院全部住院患者進行大查房。陳教授親自詢問每名患兒的病情、治療情況、恢復情況,同時參與制定住院患兒的治療方案。讓很多患兒親切的稱他為陳爺爺。

幾天前,4歲的童童因為咳嗽、發燒來到東區兒童醫院就診,並以支氣管肺炎收治入院。原來童童一到冬天就容易感冒咳嗽,此前他曾慕名看過兩次陳教授的門診,陳教授耐心、仔細的問診不僅讓家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讓小童童喜歡上了這位穿著白大褂,說話聲音輕柔,笑容和藹的陳爺爺。所以,即便陳教授戴上了口罩,童童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最喜歡的陳爺爺。

陳教授的到來讓童童媽媽非常欣喜。經過精心治療,童童恢復良好已經可以出院了,但童童容易感冒咳嗽的體質還是讓媽媽不放心。見到陳教授,家長立刻向陳教授請教回家護理和如何改善易孩子患肺炎體質的問題。對此,陳教授都一一耐心回答。看見陳爺爺要走,童童高興地和陳爺爺揮手再見,在童童心裡,穿著白大褂的陳爺爺已經不是嚴肅的醫生,而是讓自己能夠快快好起來的大朋友。

當一名好的兒科醫生應該從心底里熱愛兒童,同時具備仁心、智慧、經驗、醫學知識技能,這是陳教授從醫近50餘年不變的堅守,也是他對所有年輕兒科醫護人員的寄語。

在東區兒童醫院,陳賢楠教授每周二、周四都會全天出診,從進入診室坐下的那一刻開始,陳教授就開始了忙碌、緊張、有序的接診。忙碌的診療讓老人顧不上喝水,顧不上去衛生間。看著陳教授專心、耐心、仔細的問診很多時候都會讓人忘記他自己也已經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面對一些從外地坐飛機過來剛落地就直奔醫院,慕名而來的家長和患兒,在仔細問診之餘,陳教授總會問問他們是從哪裡來,路上花費了多少時間,言語間都體現出了老人對於患者看病不易的理解和體諒。

陳教授對患兒及家長的理解與尊重,始終是年輕一輩的榜樣。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微信為醫療帶來了極大便利,方便醫生隨時學習,隨時與患者交流,陳教授時常利用微信追蹤患兒病情變化和恢復情況。陳教授微信背景選用了這樣一句話——孔子說要尊重權威,但是科學世界告訴你,只要有理由就可以做出批評和接受批評。「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心態讓陳老始終保持著年輕的心態和旺盛的精力。對於兒科和兒科醫生,陳教授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這些理解中不僅詮釋著醫道,更體現著一位仁醫智者的情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此次知情同意 談話?
新生兒鎖骨骨折應當如何治療?
應該給寶寶繼續吮手指還是給他個安撫奶嘴?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戒掉?
一歲以內寶寶從床上摔下來了怎麼辦?
嬰幼兒有哪些急症?

TAG:儿科 | 医生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