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京味兒的當家飯,炸醬麵其實很簡單

前段時間小編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吃一碗炸醬麵,但是因為懶,所以始終都還沒吃上。說起炸醬麵,不少人會知道老北京的炸醬麵。炸醬麵在北京可以說是當家飯了,家家戶戶都會做,而且每家做的味道都不一樣 ,由、拌麵條而成。

炸醬麵吃了那麼多,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炸醬麵是誰發明的。炸醬麵的製作離不開三個基礎條件:大豆醬的產生、麵條的產生和冷淘涼麵條的做法,缺一不可。大豆醬的做法在漢代已產生,東漢也已出現麵條的雛形,而到了唐代,"冷淘",即過涼水麵條也問世。但據史料記載,在清代前中期,北京仍沒產生炸醬麵,這一美味直到晚清才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盛行。

根據北京民俗學者王永斌先生所著《雜談老北京》,清朝時,北京的東四隆福寺街有家小有名氣的飯店——隆盛飯店,在清朝道光年間開業。這家店有一種叫做凉爛肉面的特色麵食,頗受歡迎,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

飯店的掌柜姓溫,因為爐灶搪得好,人們都稱之為"灶溫"。灶溫所做的凉爛肉面的滷汁就是將肥瘦相間的豬肉切好煮爛,再加入黃花、木耳、蘑菇等蔬菜,拌以花椒、大料、小茴香等作料製作而成。麵條則為現做的抻絲細麵條,煮出鍋之後,過三遍剛汲出的井水,稱"三跳井"。撈出後之後倒入適量的滷汁,再放些蒜泥、黃瓜絲,滷汁鮮香,麵條涼爽,令人回味。

據推斷,炸醬麵可能就是從"灶溫"的涼爛肉面發展而來的,直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成形。當然,自己做一碗炸醬麵也不是一件太難的事。黃豆清水泡發,入開水鍋焯熟撈出。黃豆芽入鍋焯熟。五花肉、鮮香菇洗凈切成半厘米見方的小丁。心裡美蘿蔔、白蘿蔔、黃瓜去皮切絲。芹菜、香椿洗凈切小段。炒鍋上火倒油燒熱,放蔥段、薑末、蒜末炒出香味,下五花肉丁中火煸炒,待逼出豬油,加一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炒勻,然後將肉丁盛出。

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碗把甜麵醬和干黃醬調合均勻,倒進鍋里中火炒出醬香,然後倒入五花肉丁、香菇丁、薑末,轉小火慢慢熬約10分鐘,直到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這時湯汁已收,離火加入蔥白末,利用餘溫將蔥白燜熟。炸醬就做好了。另起鍋將麵條煮熟。與炸醬、菜碼兒擺在一起,吃的時候將它們拌在一起就好了。

直到現在,在衚衕里的大雜院,仍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街坊四鄰在吃飯口聚在一堆兒,端著碗炸醬麵,碗里擱一根脆,在當院或門洞里一蹲,吃兩口炸醬麵,咬一口黃瓜,不耽誤聊天,不耽誤下棋。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於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

推薦閱讀:

有了這碗炸醬麵,我就能在北京好好生活
老北京炸醬麵,是將就還是講究?

TAG:老北京炸酱面 | 老北京 | 北京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