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維持樓市嚴控!難道這次房價真的撐不住了?
今天有購房者問小編,他說多地被傳將放鬆樓市調控,廈門、蘭州等四城皆發文否認。且在地方兩會中,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表態將保持樓市調控連續性。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該推遲買房,而且有些二手房下降力度還是有的?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小編覺得買房和不買房,關鍵看自己怎麼想,等待買房,無非就是抄低價的一個做法,對於買房而言,沒有高低的說法的,根本就不存在接盤和不接盤的問題,房價撐不撐的住,我覺得更有意思,我們從這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首先,來說說房價的問題,我們用去年全年房價來看,舉幾個例子(註明一下)根據三樓地產諮詢統計數據來看,重慶在去年1月份是7700多,那麼收官階段價格在9500多,全年最高在10000出頭,那麼2016年收官價是7600出頭的樣子,我們來看成都,成都去年1月份的價格是7700剛好,那麼收官階段價格是9000剛好,全年最高是9000出頭,那麼2016年收官價格8000出頭,我們在來看互聯網大本營所在杭州,杭州我們來看,2017年1月份的價格是24000剛好,收官階段價格是30000剛好,全年最高也是收官價,那麼2016年收官價23000出頭,可以看到房價目前是穩住,不是很多購房者理解撐不住,往下,現在往下說白了就是戰略性撤退,比如說從杭州,從24000到30000,然後回到25000,27000,這個房價是下降還是上漲了呢?拉長時間尺度來看,可以說基本是往上的,現在只是價格跑的慢點或者不跑了,需要休息一下
第二,我們來看宏觀方面,去年和今年已經為樓市進行一個定調,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資炒房,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多渠道供應,租賃並舉,那麼這裡有個很重要點,我們樓市調整從原來一刀切的做法變成因城施策,也就是城市具體情況不一樣,那麼調整策略和方針也不一樣的,只是大基調確定,房住不炒,那麼在這個情況下,人口因素是決定房價高低的關鍵因素,正如我國樓市一些專家學者在去年密集調整中分析到一個觀點,我們調整終於開始以人為本,這四個字寓意深遠,那麼這個情況下,人多地方,房價肯定要往上的,這是必然的,其他城市在去年很多購房者看到一些搶房潮,無房可賣等等之類是為什麼呢?因為新房市場受到調整所致,開發商開盤時間和數量大幅度在減少,我們購房者又在和開發商和業主博弈,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成交量和房價雙降是很正常,那麼在二手房方面部分業主確實下調了價格,但是購房者優先考慮的區域基本可以說降價力度太小了,有是是,1套,2套能夠說明什麼問題呢?
第三,去年對此在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防範金融風險,那麼在之前調整提及過一點,要實現「軟著陸」那麼在這個情況下房價是不允許大起大落的,簡單來說的話,也就是大漲不行,大跌也不行,那麼穩定是最好的,但是穩定這個大前提下,決定房價高低就是人口的因素在決定了,這個很多城市,對於購房者而言都有一個優先選房區域,比如說重慶,渝北區,江北區,渝中區,尤其渝北區是很多購房者首選區域,再比如備受關注的學區房,雖然學區房屬性在2017年調整之下開始進行一個瘦身,但是對於教育資源這個依然是很多購房者優先在考慮的,那麼在這個情況下供需關係不對等,供大求,價格肯定往下,那麼供小於求,價格肯定往上的,也就是市場自主在調整價格
所以,小編認為對於房價的問題而言,撐住和不撐住沒有好討論的,肯定是撐住的,不能大起大落,很多購房者不明白,還在固執認為房價肯定要大幅度往下,這可能嗎?今年才剛開年,現在又是很多購房者忙著買東西,買禮物,搶票,回家過年了,那麼等著年後,金三銀四之後,小編覺得可以看看房價價位和去年價位,到底是漲還是跌呢?在買房這件事上,我們現在很多購房者覺得國外很多好的,房產稅,保障房等等之類,現在買個馬桶都要去日本,去年還有去日本買感冒藥的,還要搶,很有意思,但是你去看看國外到底是買得起房人多,還是買不起房人多,國外很多人英語不好,不熟悉,那麼去看我們的香港,香港不是沒有崩盤過的,看看現在房價嘛,尤其是那些覺得麵粉很貴,所以房價很高,國外麵粉就是私人你去看看房價,你去看看買房到底困難還是不困難,要知道商人是追逐利潤,為什麼是商人,先是商,在商言商,在2018年,剛需還是儘早提前上車
以上文章為本人原創,特此聲明
今天是476天
推薦閱讀:
※房價長周期拐點會否到來?
※如何看待買房一年少奮鬥十年這句話?
※樓市迎來重大利空,這幾個城市房價要當心了!
※為什麼北京的學區房要跌了?
※頂配vs標配:美國十大昂貴都市圈和它們的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