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照書養」還是「照豬養」?也許孔子可以告訴你怎麼養
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媽媽們轉發的各種聳人聽聞的標題《XXX做,你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破壞孩子的專註力,只需要XXX》,《XXX對孩子,我後悔了一輩子》...這個XXX可以是教孩子做事啦,沒有教孩子做事啦,誇獎孩子啦,沒有誇獎孩子啦,要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啦,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啦等等等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整篇文章看下來各種理論加持,這些觀點似乎都是對的,而且轉發閱讀量很高,底下的評論也是寶爸寶媽們的各種自身舉例反思加點贊。老實說看多了我真蒙圈,怎麼不同的觀點講出來貌似都有理呢?有時候我喜歡看評論多過喜歡看文章,看到有些爸媽看了這樣的文章露出的過度焦慮我倒是很想講一句:各位親愛的爸媽啊,盡信書不如無書,各種思想辯證的看待就好,過度焦慮只能折磨自己哦。
1每個小孩子真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養育的過程完全按照書本走是不可能的,就拿我家一五一十講,他倆是同胞兄弟,除了出生時間相差三分鐘,胚胎髮育環境,嬰兒養育環境都是一模一樣的,不管是從科學還是玄學角度講應該都是相差無幾的兩個人吧,然鵝,這麼點的小人兒日常的一切還真是天差地遠。舉個小栗子:
現在各路育兒大V們都在提及要鼓勵孩子早點自食其飯,甚至有些育兒專家把自己能不能早點吃飯提高到以後有沒有生活能力的高度,這麼重要的事咋能馬虎呢?所以在他們八個月開始添加手指食物時候我就著手培養孩兒們自己吃飯了,各種技能用上,但是,兩個人的表現完全不一樣啊,十一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型的,能自己抓的絕對不讓你喂,經常吃得是一頭一臉,玩起勺子來跟孫悟空耍金箍棒一樣溜,饒是他這樣愛動手的,也只是限於「手抓」,勺子就是玩的,常常揮揮手,一勺子飯菜「撲街」,直到最近才喜歡用勺子舀飯菜進嘴巴。五一則是典型愛乾淨的處女座啊,最討厭手裡拿不清爽的東西,任憑我各種誘導,哪怕奧斯卡影后小金人拿到手軟,他也是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我有本事不拿菜,你有本事逼我啊?你說他們是飯渣么?兩個傢伙只要坐上餐椅,給啥吃啥,毫不挑食,幾乎次次精光啊,稍微慢了一步還會大叫拍桌子啊,最快紀錄是我去刷個牙,轉背回來就已經幹掉了一碗面!而且五一小伙衣服桌子地板都乾乾淨淨,嘴巴一抹就能下餐椅,吃飯如此,夫復何求!所以,我該迫切的要求他們學會自己拿勺吃飯或者手抓飯菜,還是依照他們自己的狀態開心快速乾淨的結束每一頓飯?我想,對我來說,「開心的吃完了」這個結果比訓練「拿勺吃飯」更重要。從吃輔食到現在,我都是本著大原則不丟(坐餐椅,不追喂,不強迫),小細節不糾結,按照他們自己的個性進行引導,現在就餐氛圍很好,不吃零食愛吃飯。他倆是15個月以後,才突然愛上了手拿勺子吃飯,現在正在樂此不疲的練習中,相較於那種八九個月就能拿勺子妥妥吃飯的寶寶,哥倆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如果真是太在乎書上說的,那真是會心急火燎的懷疑自己各種沒做好,拉大了孩子跟別人的差距。這只是一個小例子,與之類似的情況家家都有,身邊朋友因為這些事情弄得焦頭爛額的也很多,有時候甚至還轉化成家庭矛盾,不過需要給自己增加這麼大的壓力么?
我認為,育兒理論都很美好,所有正確的養育加起來是會有一個完美的寶寶,但是,完美寶寶也僅限存在於理論中啊,現實生活中個體差異那麼大,生活的環境也是不盡相同,大的原則上把握好方向就對了,完全不用太過糾結是否某個程序有偏差。孔夫子幾千年前就提過:教育要因材施教。育兒也是一樣,要根據孩子們的個性出發、結合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養,讓孩子能揚長避短的成長,家長能身心愉悅的教育,從而雙方都能獲得最佳發展。
最近有個很火的詞叫「佛系」,「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佛系飲食」,各種「佛系」刷爆朋友圈,自然也有一大波號稱「佛系父母」的寶爸寶媽們小步跑來。所謂的「佛系」意思是不爭不搶,不悲不喜,一切隨緣,看淡所有,骨子裡跟那句「照豬養」沒啥差別。然而,有時候真是「佛」得有點過頭了,有篇文章里寫了一個故事:家裡孩子是爺爺奶奶手心的寶,媽媽覺得有點看得過重了,孩子的一點小變化就能引起長輩的關注,比如孩子第一次能爬凳子了,爺爺奶奶會表揚說真棒,媽媽卻覺得長輩的反應太過,會爬凳子算什麼本事,經常表揚孩子會讓孩子不思進取的。乍一看,媽媽的想法確實蠻符合現在的育兒觀的:不要過多的表揚孩子。不過看完這個故事我總覺得哪裡不對,仔細想想,應該是媽媽的反應太「佛系」了。長期過度的表揚確實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形成表揚依賴,但是對於孩子成長中的第一次探索,鼓勵一下難道不應該么?當孩子第一次喊媽媽的時候,我們是多麼開心,不停的親吻孩子,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贊語送給他/她;當孩子第一次能邁步走的時候,我們是多麼激動,真想告訴全世界我家寶貝會走路啦!恨不得把那些畫面深深的刻在腦子就好。然而,當孩子能爬凳子時候讚揚一下卻會覺得是過度關注,當孩子第一次因為好奇打碎東西時候會去責罵,當孩子第一次拿起筆畫花牆壁的時候會忍不住暴走。其實,之所以出現這些不同的態度是因為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的問題,孩子會喊媽媽、能走路了,滿足了我們作為父母的虛榮心,他們的這些行為動作讓我們覺得驕傲,所以我們開心,一點都不吝嗇給予鼓勵。然而,會爬凳子、打碎東西、畫花牆壁,這些行為是會帶來危險引起麻煩的,在大人的眼裡看來這些行為都沒什麼大不了甚至是不好的,不僅不值得一提而且需要制止,但是在孩子們眼裡呢?這些也僅僅是一種探索而已,是運動能力的發展、是好奇心的驅使、是思維能力的形成,是跟會說話能走路一樣需要被肯定的。當然,這並不是說某些破壞行為要去鼓勵,而是說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行為不對需要引導,但是本質需要肯定。
孔子曾經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則不復也。」這是孔子對啟發式教學的精闢闡述。放在育兒裡面說就是做父母的需要舉一反三的辯證看待問題,由一及十,推百到千。我們都曾經是孩子,試著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做過同樣的事情?當我們小時候做出那些事情的時候是希望得到父母怎樣的反應?也許,多想幾秒,抱著同理心思考,我們就能更體會孩子的感受,由點及面的觀察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做出更恰當的判斷。
孩子都是右腦偏好者,這是生理因素決定了的,所以孩子的做法往往更隨心,不喜歡的東西就扔哪怕是金子做的,沒滿足就哭不管是不是在公共場所,不喜歡喊人就扭頭誰管你是不是尷尬,想讓孩子在做事之前像大人一樣考慮周全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控制理性思維的左腦天生沒有開發啊。我們要做的就是誘導孩子開發左腦,通過認同他們的右腦情緒表達來啟動左腦理性思考,打通左右腦的橋樑。不要奢求孩子一開始就能知道打人罵人不對、亂扔亂畫不對等等,我們成人世界的規則需要一點一點去教導他們,所有孩子一出生在思維水平上是同樣的,後天成為什麼樣的人靠的是外界一點一滴的滲透。理解這點以後,我們對孩子們會更寬容,也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的行為。
每個人品格生來一樣,後天卻可以千差萬別,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是教育卻可以減小這種後天差距,教育追求的是每個人各方面的全面發展、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而人一旦到達某種境界,就能和而不同,差異只是多元化的體現,這也正是孔夫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開創的儒家學派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廣泛涉及到倫理、哲學經濟、教育、品德等社會的方方面面,僅本文提到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舉一反三的教育方法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但是數千年前的教育理念仍然能夠指導我們現代育兒,古之聖賢絕非一句傳言,當我們在孜孜不倦的研究西方傳過來的各種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時候,不如回過頭看看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根,也許能給我們的帶來不一樣的視野。
寫在最後:家有雙胞胎男娃兩枚,目測現在正在變身永動機中,如果想同我一起聊聊科學育兒,聊聊生活婚姻中的雞毛與雞血,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一五一十碎碎念
推薦閱讀:
※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精髓與契合點是什麼?如何運用到中西方文化對比上?
※儒家為何如此看重「禮」?
※如何評價孔子這個人?
※如何評論荀子「有治人,無治法」的思想?
※淺析孔子對管仲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