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在ICD-11要有新分類了

廣受影視作品矚目但是在現實中少見的「多重人格」,精神科兩大診斷系統DSM和ICD對於多重人格有不同的描述,馬上新出的ICD-11之中有新診斷標準了,這次變化挺大。多重人格在影視作品中會如此受歡迎或許是因為其意象很完美的成為城市化的現代社會的隱喻,人際關係疏離,每天要面對很多很多人,每個人同時生活在好幾個「圈子」之中,面對不同的人要表現出不同的樣子,不能表現出自己的情緒,而多重人格這個形象正是這樣的焦慮與不安的一種象徵,也因此許多人喜歡笑稱自己精神分裂來表達這種對自己情緒與社交不穩定的不安。

另外,有些人會有幾個自己想像中的好朋友,他們能區分這些是他們的想像,能與這些想像中的好朋友溝通,且這些朋友對他們來說是相當真實的,重要的朋友。只要不影響社會功能,這樣的現象也屬於正常的,要區別於多重人格。

電影版《樓下的房客》劇照,只不過裡面殺人魔是妹紙那個人格,大叔那個人格是旁觀者

確實也存在著這麼一種疾病,但是卻和影視作品之中的相當不一樣,被分在分離障礙之中,分離障礙這個辭彙聽起來好像很不得了,令人容易與精神分裂混爻,其實在過去稱為「癔症」或是「歇斯底里」,ICD-10還單獨列出了「出神-附體障礙」,歇斯底里並不是像字面上容易理解的「一言不合摔東西」,關鍵反而是「遺忘」與「情緒」,涉及某些令人很在意很難受的事情的時候,常常感覺好像忘了什麼。和一個人喝酒喝得很醉之後說了或做了什麼事,時候自己不太記得了這種情況反而比較像。

多重人格的患者也像是喝醉酒的患者一般,沒有像影視作品之中演的那麼「正常」,許多作品喜歡這樣演一個人格是武功高強性格冷酷的高智商犯罪,另一個人格是溫柔婉約的軟妹,兩個人格還能發展一下女女向什麼的。多重人格常共病強迫症,應激相關障礙,抑鬱障礙等,所以實際遇到這樣的患者,就像喝酒喝得極醉的人那樣,很明顯區別於正常人,在這些精神疾病的基礎上,存在「感覺忘了什麼」,「別人都說我做了什麼事,我怎麼都不記得」,深挖可能發現多重人格,一部分的人會解釋為「當時被鬼或是什麼超自然力量附身了」,這就屬於附體障礙。

《室友》 :看過最莫名其妙的多重人格劇本。。。自己只能靠自己。。。最後因為殺了人,自己和自己一起去住院=_=

《空之境界》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雖然和多重人格沒什麼關係,不過式和織的設定反而比前面提到的幾個莫名其妙的電影劇本更像多重人格。。。。

在DSM5中叫作「分離性身份障礙」:

A 存在2個或更多的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狀態為特徵的身份瓦解,這可能在某些文化中被描述為一種被(超自然力量)佔有的經驗。身份的瓦解涉及明顯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的中斷,伴隨與情感、行為、意識、記憶、感知、認知或感覺運動功能相關的改變。這些體征和癥狀可以被他人觀察到或由個體報告。

B 回憶日常事件,重要的個人信息和/創傷事件時,存在反覆的空隙,他們與普通的健忘不一致。

C 這些癥狀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D 該障礙並非一個廣義的可接受的文化或宗教實踐的一部分。特別標註:對於兒童,這些癥狀不能用假想玩伴或其他幻想的遊戲來解釋。

E 這些癥狀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的生理效應(例如,酒精中毒過程中的黑暈或混亂行為)或其他軀體疾病(例如複雜部分性癲癇)。

ICD-11在過去多重人格(分離性身份障礙)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複雜性分離闖入障礙(complex dissociative intrusion disorder):

(1)擁有 2 種或2種以上整合不良的分離身份,每種分離性身份均有其特有的經歷、感知、構想等;

(2)優勢身份持續而頻繁地闖入其他分離性身份的某些成分,即使這些身份不能完全控制個體的意識或行為;

(3)闖入癥狀多為不愉快的,此時個體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意識到闖入癥狀與其他分離性身份有關;

(4)闖入癥狀可能與創傷經歷再現有關;

(5)複發性分離闖入障礙通常與嚴重或慢性創傷性事件有關。

複雜性分離闖入障礙與分離性身份障礙鑒別診斷難度高,爭議性大。ICD-11提出如下鑒別要點:(1)複雜性分離闖入障礙患者不同身份間不會發生完全地切換;(2)分離性身份障礙患者不同身份間反覆發生完全徹底地切換。另外,闖入性癥狀也可見於創傷後應激障礙,應注意鑒別:創傷後應激障礙闖入性癥狀僅發生於創傷再體驗過程中,其與創傷經歷密切關聯;複雜性創傷闖入癥狀則與創傷經歷無關。

精神科教學片《倫太郎》裡面的女主算是多重人格刻畫的比較好的影視作品,女主童年許多創傷,在工作上風風火火,私底下抑鬱又畏縮,私底下的那個人格常常會覺得自己好像記憶不好,忘記了很多東西,工作時的那個人格做過的很多事情她都不記得自己做過。現在似乎較接近複雜性分離闖入障礙。

傳統的診斷仍然保留在「分離性身份障礙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之中診斷要點:

(1)2種或更多的未充分整合的分離性身份,每種身份具有其特徵性的經歷、感知、構想等;

(2)至少有 2 種身份相對完善,每種身份均有一套獨立的感覺、情感、思維、記憶和行為;

(3)癥狀不能更好地由其他精神行為障礙所解釋;

(4)癥狀足夠嚴重可嚴重損害個體、家庭、社會、教育、職業及其他領域功能。

分離性身份障礙鑒別診斷方面,ICD-11 對 ICD-10 進行了完善:出神附體障礙患者也可出現分離性身份掌控意識的情形,但患者認為這種情形由外部附體力量所致;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在再體驗癥狀發作時也可出現分離性身份障礙表現,但癥狀僅在再體驗癥狀發作時才發生。


推薦閱讀:

有人認識多重人格的人嗎?
一個正常的人通過想像、自我暗示等使自己有人格分裂,理論上可行嗎?
讀完《24個比利》的感受?
24個比利是真是故事嗎?
字如其人,能夠寫多種字跡的人,是不是有多重人格?

TAG:精神病学 | 多重人格 | 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