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把孩子當成任其打罵的私人物品?!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文 | 悟恩 圖 | 花瓣網

網路時代,發聲渠道多了。

近幾年,女性作家(當然也有男性)不斷呼籲:

女性不是「移動的子宮」;

每一個女性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生殖的機器;

……

她們追求與男性平權,反對被男性物化,也拒絕被主流社會邊緣化。

呼籲無疑是有效的。這些言論,令很多原本不自知的女性,多了一份自我的覺醒;也有原本沒想明白的男性,有了女性在獨立、權利、地位方面平等的認知。

其實,除了女性,我們還忽略了一個群體。

那就是孩子。

他們為什麼被忽略?

因為他們太小,他們無法發聲,或者不懂發聲。

看到一則新聞,四個字形容:令,人,發,指!

在美國俄亥俄州,有一對開中餐廳的華裔夫婦,因為生意忙,母親陳某無暇顧及5歲的女兒。平日里,一旦女兒不聽話,就被她用暴打來應付。

直至這一天,女兒再次惹怒了她,她便重毆女兒頭部多次,直到女兒口吐綠色液體。

丈夫趙某得知,趕緊抱女兒去洗手間洗臉,然而,女兒已然停止了呼吸。

他給女兒做心肺復甦,做人工呼吸,均無力回天。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坊間不會那麼憤怒。

令人氣憤的在後頭。

之後,夫婦二人,把女兒放進容器里,用鹽覆蓋好,藏在冰箱上方,並報警聲稱女兒失蹤。

不料,翌日,警察就發現了女兒的屍體,逮捕了這對華裔夫婦。

認定,女兒是被陳某右拳多次重擊頭部造成的死亡。

母親陳某供述,她只有兩隻手,不是四隻手,又要在餐館工作,又要照顧孩子,事情太多。而女兒很不聽話,所以失手殺了她。

失手應該是真的。

但並非悔不當初

——被捕後,這對夫妻百般抵賴,無奈證據確鑿。為了少判幾年,丈夫才讓妻子認罪,這樣他就可以早些出獄照顧大女兒。

警察問媽媽為什麼打孩子,她卻說:忘了。

最終,妻子陳某被判處22年,丈夫趙某則被判處12年。

該案件震驚全中美,在庭審現場,連法官都忍不住厲聲指責:

——我很難相信你女兒的恐怖經歷。不管關你多少年都不夠,關你100年都不夠!

這當然是極端事件,但毆打孩子、盛怒之下對孩子使用暴力,則絕不是個案。

事實上,就在該新聞下面的評論里,我就看到了以下留言:

A

我就是這樣的啊,有時候吧,真的很累,我爸爸就是在外面別人對他態度不好了,他就回家拿我們出氣,只允許他自己享受。

他的意思是他給我命,他不養我也可以。

我姐已經離家出走了,我還有兩年就會像我姐一樣遠離這個地方。

昨天我和他吵架了,他就把我的貓關在袋子里一下一下的用鐵棍打死,也不知道這種人什麼心理。

我有輕微抑鬱症可能來源於這個吧,還有兩年就成年了,祝我這兩年,安好。

B

我也是被母親打大的,順手操起什麼都可以當武器打我。

但是我堅決不打我的女兒!

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要自我成長,我不要我的女兒重複我的成長經歷。

C

從小父母感情不好,我隨時都要被當做出氣筒,活得小心翼翼的。

從小到大一直害怕回家,我最不願意嫁在老家,後來我在外地結婚生子定居了。

可是我遺傳了我父母很多缺點,有時候都害怕我自己。

……

或許,在新聞中的父母、留言的網友的父母的認知里,孩子不是有血有肉有感覺的人,只是他們的「物件」,是他們的私有財產,所以,他們對孩子施以責罰還不夠,還施以打罵,以至毒害。

他們內心的獨白大抵是這樣的:

——你是我的孩子,你的命是我給的,所以你不聽話,我就可以打你,甚至要你的命!

嗚呼哀哉!

有這樣思想的家長請務必知道:因果會循環,暴力會遺傳!

來看另一則新聞:

18歲的兒子用水果刀把父親捅死。

兒子說,自己是被父親從小打到大的,一言不合就是打。

於是,陪同他長大的,不是家庭的溫情,不是愛的滋養,而是被漠視,被侵犯,被毆打之後,像雜草一樣瘋長的仇恨。

而這一次與父親打架,終於讓兒子的容忍過了臨界點,於是執刀相向,慘劇發生。

能說什麼呢?

父母用暴力跟孩子溝通,孩子當然也學會用暴力與他人溝通,而「他人」當中,或許連父母都不例外。

這並非危言聳聽。

有心理醫生從多年的臨床案例中總結出很多經驗,其中就包括:負性的家庭事件,很容易產生家族系統動力,傳遞給子女。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跟父母建立一種深層的聯結,這種聯結讓我們有「成為家族中的一員」的歸屬感。

如果正向的聯結(如愛、關懷)被父母、自己忽視,那就會用負性的方式——通過截然相反的方式來引起父母關注,如桀驁,如反叛等等,這樣的例子從《變形記》中就能看到很多。

一旦通過負性建立的聯結成立、定型,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他以後也會成為施暴或受暴的成員,因為他在潛意識裡接受了這種聯結方式。

——從心理學術語來講是:很多家庭暴力,其實是承接了上一代家庭暴力的系統動力。

——通俗來講則是:家庭暴力具有家族性。父母有家庭暴力的,子女結婚後也很容易出現施暴或受暴的情況。

通過暴力來與父母建立聯結的孩子,通常長大後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1種:同樣用暴力來「教育」下一代,悲劇在家族中延續;

第2種:因深受其害,遂意欲「突圍」,發誓自己長大、結婚了,一定不用這樣的方式生活。

結果呢?

一部分人確實遠離了爭吵和打罵,卻陷入了另一個極端:沉默。即我們常說的冷暴力,而冷暴力有時候比顯現的暴力殺傷力更大,呈現的問題更嚴重。

德國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靈格在其著作《Loves Hidden Symmetry》(中文書名:《誰在我家》)里寫了這樣一個案例:

女性A,一直對丈夫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結果在訪問中了解到,她小時候跟祖父母一起生活。

祖父開了一家小旅館,是個脾氣暴躁之徒。

他會因一點點小事生氣,常常在客人面前,就揪著祖母的頭髮往牆上撞。祖母也沒有任何反抗,被打完,就去做自己該做的,跟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後來的排列中,就呈現出女性A承接了祖母的憤怒,並把這個憤怒發泄到最親近的丈夫身上的事實。

這就是暴力傳遞,也是孩子在兒時承受過家庭暴力後,餘生都被影響的例證。

如果你有意識地環顧周遭,恐怕會發現不少這樣的例子。

所以,無論是為了自己不被長大後的孩子毀掉,還是為了不毀掉孩子的一生,請不要對他們施暴。

謹記: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他們是獨立的個體,至少,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感覺的人。

最後,送上詩人、作家、畫家紀?哈?紀伯倫(Khalil Gibran)寫的一首詩,名字叫《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請為人父母者,逐字品讀: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陪伴你,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在夢境中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遙望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用儘力氣將你拉開,使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三思。


推薦閱讀:

【門牙】 走進病態性囤積狂極度恐懼的三次元精神世界, Hoarders你永遠不懂
武漢理工大學再一次超越武漢的武大華科進入《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意味著什麼?
從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如何教孩子應對來自同齡人或教師的暴力與冷暴力?
如何評價武漢大學工學部主教學樓投入使用不足16年被爆破拆除?

TAG:教育 | 教育心理学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