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的「集體無意識」

其實,行善停留在中和小的層面,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價值評判體系出了問題,將善建立在諸多偏見與局限的基礎上,以至於好多偽善、謬誤、虛假的東西打著真理的旗號,佔領了市場,攪得人們混亂不堪,分不清什麼是真理,什麼又是貌似真理的謬論。

比如,人們對立功、立德、立言的看法,好多都是不究竟的,是在用一種帶有偏見的眼光,將血腥和罪惡歌頌成功德與正義。

實際上,立功的「功」,是功德的「功」,必須對人類有益、對世界有益,才談得上「功」。但我們宣揚的立功者,很多都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都是兄弟部落的侵略者、他人利益的掠奪者。他們的行為,算是立功嗎?所謂的立德也是這樣。好多人認為的立德,都是一些扼殺人類天性的道學家的偽善,非常噁心,但這些東西卻被認為是「德」。立言同樣如此,一些人認為的立言,就是把某種名義下的血腥、暴力當成真理來吹捧。這樣的立功、立德、立言,對世界和平、文明的進步、人類的未來毫無好處,唯一有好處的,就是他們服務的那個皇帝老子,或者他們自己。所以我說它不究竟。所謂「究竟」,就是你不管把它放在哪裡,放在哪個歷史時代,它都經得起推敲,都是成立的。

如果你用超越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就會發現,廣為流傳的許多「豐功偉績」,其實都是歷史長廊里的裹腳布,早該扔掉了。

然而,控制著話語權的往往是一些狹隘的思想家。他們甚至會根據統治階級的需要,進行所謂的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殺人和歌頌殺人。老百姓們不明白,只被一些令人熱血沸騰的言辭沖昏了頭腦,在一種激情的推動下,做著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他們根本不知道,在某種需要下,自己會隨時成為這種「仁義道德」的犧牲品。比如,以色列人推選出的英雄,會在愛國主義的煽動下屠殺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也會出於同樣的原因屠殺以色列人。在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碰撞下,整個世界充滿了爆炸聲。付出代價的是誰呢?是那些被愛國主義控制的老百姓。

每個政治家都有不同的理由,如果老百姓沒有辨別的智慧,我們的文化就必須告訴大家:殺人是罪惡的,無論有什麼理由,人類都不該殺人!因此,《西夏咒》才認可了馮道當時的選擇。馮道不在乎誰是皇帝,只希望老百姓不要遭到屠殺。所以,他寧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阻止那些砍向老百姓的屠刀。這才是真正的愛國、真正的勇敢,因為,他愛的不是皇帝老子的面子,不是「國家」或「朝代」的概念,也不是名垂千古,而是老百姓。在他看來,不屠殺老百姓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姓啥都沒關係。這樣的精神與理念,雖然受到大量文人墨士的抨擊與嘲諷,但它很可能超越了文人的局限,是人類文化中最珍貴的東西。因為,他考慮這些問題時,沒把自己當成政治家、哲學家,只把自己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當他超越某種身份,站在人類本身、人類生存的角度上反思時,就會明白什麼才真正有益於世界、有益於人類。我甚至認為,作家也該站在這種角度上反思,不該在一種流行觀念或情緒——即使它看來非常高貴——的挾持下,面對世界與生命。

當然,好多人現在不一定會認可這個觀點,因為,它跟常識和常規教育有太大的衝突,但沒關係,五百年後人們再反思今天,可能就會覺得這是正確的。所以,現在的一些流行觀點如果放到五十年後、一百年後、還是否正確?說不清。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知識分子、文化人、思想家、哲學家等掌握歷史話語權、文化話語權的人,必須自覺地警惕這種思想、文化、評價體系、評價標準和集體無意識,一定要明白,它會給人類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匈奴也罷,胡虜也罷,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是人類,都是生命。任何文化,不管多麼冠冕堂皇,只要崇尚暴力,提倡人們仇視別人、屠殺別人,就是應當被摒棄、被唾棄的文化。

現在地球上出現的暴力、殘殺、戰爭、血腥等惡的現象、惡的局面,都是惡的文化和人類的貪婪造成的。那些爭奪強權和依靠暴力取勝的人,無非是想要最大可能地滿足私慾。比如,掠奪美女,滿足淫慾;掠奪美食,滿足食慾;掠奪大量金銀財寶,滿足對物質的貪婪……當他們的慾望得到最大滿足時,別人就會非常羨慕。例如,劉邦看到秦始皇耀武揚威時,就說,大丈夫應當如此!這種貪婪的慾望,如果被沒操守、沒智慧的文人所記錄、流傳,就會在我們的文化中種下惡的種子,傳遞給一代又一代人。每傳遞給一代人,就有一代人受到荼毒。最可怕的是,每一代文人,都會用自己的筆謳歌暴力、屠殺、血腥,讓罪惡文化的拉拉隊不斷擴張,讓罪惡的聲音充滿人類的歷史時空、文化時空。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宋襄公約好過河再打,結果遭到失敗,他的信守承諾遭到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嘲笑?他甚至被嘲笑了千年!那些重視貪婪的人,將這種誠信譏為「婦人之仁」,將有底線的宋襄公譏為「傻瓜」,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嘲笑對人類文化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多少人因為這樣的嘲笑,陷入了一種罪惡的集體無意識,不再嚮往崇高、誠信、仁慈、公正,反而嚮往殘暴和姦詐。所以,當我們互換誠信和良心時,也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反思自己認可的真理,看看自己是否成了罪惡拉拉隊中的一員。千百年來,有過這種謳歌的文人,都要為今天到的局面承擔相應的歷史罪責。包括大詩人李白。李白有大才華,卻無大智慧,當年他那「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詩句,就在唐朝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

當然,這種狀況不僅中國有,也是人類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它已經變成了一種人類文化。比如,日本也有無數文人和拉拉隊,謳歌著這種所謂的民族精神,於是出現了南京大屠殺,出現了日本軍人的殺人比賽。

人類歷史上只要出現一個謳歌罪惡的人,他就會影響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第一百個人、第一千個人……大家都四處傳播,習以為常,就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最後就變成了全人類的集體無意識。

出了人類本有的貪慾、偏見和文人的傳播外,這種集體無意識也跟統治階級的蒙蔽有關。所有坐龍椅的人,都怕別人來搶他的龍椅,就進行大量愚民宣傳。加上種族主義、民族主義、地方主義等綜合因素,就導致了人類社會陷入今天這樣的局面。我們在這樣一種人文環境下,又將集體無意識融入教育體系,使教育體系也被毒化、扭曲、異化,這種教育體系就會進一步惡化目前的人文環境。

更可怕的是,我們給孩子製造的遊戲中,也充滿了這種扭曲的價值觀,比如殺人得分等等。還有一些遊戲鼓勵孩子偷竊、騙人、坑人、算計人、玩弄人。於是,孩子或在遊戲里拿著機關槍,「突突突」地殺人,爭先恐後地成為「英雄」,或不顧一切地滿足私慾。於是,孩子的嗔心和貪慾就被極大地助長了。這些人光顧著追求利益,根本不管自己在孩子心中種下了多麼可怕的種子,更不知道,這些惡的種子結出的惡果,最終仍會回報在自己身上。

大家想一想,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覺得殺人越多越偉大,當他有機會拿起真槍時,會怎麼做?他很可能會殺人。因為,遊戲從小就告訴他,殺人可以闖關,可以得分,可以勝利,可以成為英雄,可以被別人崇拜。所以,他的潛意識裡,根本就不覺得殺人是一種罪惡。長大後,法律對他有了一定的制約,但根本無法與他內心那種貪婪、暴力的因素抗衡。一旦有了恰當的機緣,他就會犯罪。那些習慣在遊戲里偷竊、騙人、坑人、算計人、玩弄人的孩子,長大後,更會把他在遊戲里形成的價值觀帶進現實生活。所以,傳遞罪惡價值觀的遊戲也罷,文化也罷,都非常可怕。

如果一個文人真的有良知,有智慧,就不該一方面譴責明顯的罪惡,另一方面又助長罪惡的集體無意識。一定要明白,假如不改變惡的文化土壤,貪污、犯罪、墮落、無底線等負面現象,就必然會層出不窮。人類社會的明天,更是令人擔憂。

————————————節選自《慧心》雪漠作品

關注我的專欄,做心靈文化的傳播人,為世界做一點事。


推薦閱讀:

古典攝影工藝的有什麼應用價值?從美學角度該如何分析,比如:藍曬?
唐代哪些瓷器最少見,價值又高?
想要了解希特勒應該看哪幾本書?
日用之器—蚊香
穿漢服和Cosplay有什麼根本的區別?

TAG:心灵哲学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