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最早出現在中國是唐朝?

黑人出現在中國土地上比我們想像中的要久遠,至少在唐朝已存在。

2006年,華誼兄弟出品的《墨攻》中,除了劉德華、范冰冰、王志文等飾演的主角之外,還有個不起眼的配角,令大家印象深刻,就是那個黑人奴隸。

這個黑人,可謂是錦上添花的一筆,把《墨攻》思想的全球性背景點了出來。墨子學說「仁愛」、「非功」,墨家是和平主義者,主張普遍性的愛,即對自己的愛和對自己家人的愛和對與自己無關的人的愛是同等的。不僅要愛自己的同胞,也要愛遙遠的異邦人以至於其他種族的人(墨家的普世性與基督教很像,首先是愛上帝,然後是上帝愛世人,而墨家的上帝就是和平仁愛的真理)。

然而,戰國時代是否已有黑人奴隸了呢?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及文獻記載,似乎這個證據尚不充分,但中國古代有黑奴這個是肯定的。

1954年,在西安南郊唐代斐小娘子墓里,就出土過一個黑人陶佣。

唐傳奇里有個很著名的故事《崑崙奴》,說的就是一個身懷絕技的老黑奴,如何幫助主人的故事。王小波也曾寫過一篇關於崑崙奴的相當精彩的中篇小說。

唐代詩人張籍寫過一首詩叫《崑崙兒》: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當然,唐代的崑崙奴也並非單指非洲黑人,也可以指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土著民族,以及南太平洋地區的澳大利亞人種。

到了明朝,隨著地理大發現,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來到了東方,他們也帶來了在非洲和南太平洋掠奪來的黑奴。

《嘉靖廣東通志》有載:「鬼奴者,番國黑小廝也。廣中富人多畜鬼奴,絕有力,可負數百斤,言語嗜欲不通,性淳不逃徙,亦謂之野人。其色黑如墨,唇紅齒白,髪鬈而黃,有牝牡。生海外諸山中,食生物,採得時與火食飼之,累日洞泄,謂之換腸。此或病死,若不死,即可久畜。能曉人言,而自不能言。有一種近海者,入水眼不眨,謂之崑崙奴,唐時貴家大族多畜之」。

而在當時被西方人販賣來華的黑人中,其實分為兩個種族,一是非洲的黑人,二是南太平洋島國的澳大利亞人種(巴布亞人,美拉尼西亞人)

《廣志繹》中記載:「滿身如漆,止餘二眼白耳」,這是指的非洲的黑人,當時稱為「極黑番」。《賢博篇》中記載:「貌兇惡,須虯旋類胡羊毛,肌膚如墨,足趾踈灑長大者殊可畏」。這是指的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人種,當時稱為「黑番」。

來華的黑人主要居住在澳門,為葡萄人充當奴才和僱傭軍。有的中國官員也曾經花錢買過黑奴,《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第一冊〈奏疏〉有載:

「一解招倭、番、海鬼諸惡夷:至於海鬼黑人,其國去中國六萬里,向來市買服役,因西土諸國無本國人為奴婢者,不得不用此輩。然僅堪肩負力使,別無他長,亦無知識,性頗忠實,故可相安。即內地將官,間亦有收買一二,充兵作使者。其人物性格,廣人所習也,果系惡夷,在諸商尤為肘腋之患,獨不自為計邪」?

甚至有的黑奴還與中國女子通婚,並生下了混血兒。

趙翼《檐曝雜記》卷四〈諸番〉中記載著一個異常生動的故事:「廣東......某家買一黑奴,配以粵婢,生子矣,或戲之曰:爾黑鬼,生兒當黑,今兒白,非爾生也。黑奴果疑,以刀斫兒脛死,而脛骨乃純黑。於是大慟,始知骨屬父,而肌肉則母體也」。

在鄭成功家族的軍隊里,也有過黑人士兵的記錄。

《在華方濟各會會志》第七卷、第二卷有載:「官員一官在安海城有一連隊黑人士兵。這是他從澳門和其他地方弄來的。這些人是基督徒,有妻子、兒女」、「上述官員一官(鄭芝龍)手下一直有大量的從澳門來的棕褐色的基督徒為其效勞。他們有自己的連隊,是優秀的銃手。他最信任他們,用他們護身,充兵役。」

這些黑人士兵忠誠勇猛戰鬥力強,成為鄭氏私家軍隊以及部分明朝將領手下的精銳部隊,只是不知道黑人是否還參加過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戰鬥。

推薦閱讀:

有些人一天讀一本書, 有些人一本書讀十遍, 廣泛閱讀和精讀之間, 怎麼平衡呢?
你從那件事不喜歡甚至反感李敖,為什麼?
我們之所以那麼迷茫,全特么是因為別人瞎指路
逆天了,原來你也能成為戀愛的聖手,情愛的靈媒
心之力

TAG:历史 | 黑人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