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是一個去標籤化的群體
米粉是一個去標籤化的群體。
什麼叫去標籤化呢?
每個手機廠商其實都會往用戶身上貼一些標籤,而這些標籤往往是有具體的社會含義的。
比如廣為所知的爵士,藍綠廠的時尚流行,愛瘋的高端時尚,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騎士牛仔文藝青年啥的。
小米給米粉貼的標籤是什麼呢?
科技發燒友?
嗨喲,什麼鬼啊,不知道的還以為小米說米粉都是死宅男呢。
發燒友這個標籤,或者說米粉這個標籤,在社會上是沒有具體含義的,甚至是負面含義的。
也就是說,米粉們會主動往自己身上貼這麼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標籤,為的是什麼呢?對吧。
所以我認為米粉其實是一個去標籤化的群體。
你是誰?我說我是米粉,但我也不是什麼,我就是喜歡小米而已,沒什麼用錢砸出來的社會印象。
我的本質是什麼?
是我。
其實對於小米公司來說,他們對於米粉的認識也是在變化的,我接觸小米員工的時候會發現,不同位置的人對於米粉的印象是不一樣的。
但毫無疑問地一點是,在這個紛紛雜雜,每個人都往自己貼形形色色好標籤的時候,有這麼一群年輕人,往自己身上貼了米粉這麼一個不清不白的標籤,在線上忍受著白眼和水軍幹事,在線下忍受著白眼,向身邊的人推薦小米,這實在是很令人感動的事情。
對於小米來說,是需要感恩戴德的事情。
任何一家的粉絲都不會這樣,給企業倒貼,積极參加產品調研,給員工寄禮物土特產。
也不會有哪個公司的CEO會一桌一桌去給粉絲敬酒,哪個公司的員工會跟粉絲瞎扯淡當朋友處,對於消費者的疑問,儘力做到回應。
東施效顰很簡單,需要點勇氣罷了,但事情真的落實,真的做了,有沒有誠意,消費者不是傻子,自己能感受到。
為什麼只有米粉文化真正存活下來了,而且生生不息?
因為真誠。
有一批真正的小米人,用真心在和米粉交朋友。
真心換真心,人之常情罷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布魯塞爾恐怖襲擊案發生以後,沒有見到大量網友或網站把頭像換成比利時國旗?
※武漢有哪些比較酷的互聯網公司?
※安全圈大牛能構建一個自己無法攻破的系統嗎?
※APP開發需求,O2O商城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