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我國臨床醫學學位制度亟待改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焦點
長期以來,我國臨床醫學學位制度照搬蘇聯的培養模式,產生的諸多弊端將阻礙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近期發生的論文撤稿事件再一次引發了對我國臨床醫學學位制度的反思。如果一個醫學生只斤斤於幾篇論文的發表,耿耿於一個學位的追求,從一開始就掉入了小家子氣的格局,難成大器。弊政不去,惡果難除;舊制不改,新政難立。
撰文|秦伯益(軍事醫學科學院)
責編|肖利利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2017年4月20日國際學術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一次性撤回2012—2016年間中國學者發表在該刊上的107篇論文。這是史無前例的事件。消息傳出,引起我國科技界和醫學界不小的震動。
輿論界認為,《腫瘤生物學》先是刊登了這些文章,編輯部存在審稿不嚴的錯誤,繼而又大規模撤稿,這種做法既不正常也不負責任。我並不了解這本雜誌的業務水平和既往表現,但始而疏於審校,繼而一撤了之的做法畢竟不是嚴肅的學術刊物之所當為。
撇開批評對方的責任和職業道德考量,我國科技界和醫學界更應該嚴於律己、知錯必改;尋根究底、有錯必糾。因為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學術界道德失范行為也早已為國人所詬病。藉此負面事件,總結教訓,理順各種關係,並非不是好的轉機。但我關注的不是撤稿事件本身,而是希望通過這一事件揭示我國臨床醫學學位制度長期以來存在的弊端。
1
論文、學位與職稱晉陞形成了「利益鏈」
有人說,「奇怪的是,事件涉及的醫院絕大多數是醫學水平高的三級甲等醫院。」我說:「只有醫學水平高的三甲醫院才可能發生這類問題,水平低的醫院一般不會發生。因為三甲醫院在學位授予或職稱晉陞時都會按照程序辦事,即使走過場,也會做得『認認真真』,而有的醫院連程序都不願走。隨便考幾門課,打個分數,考試就及格了;找幾個利益相關的同行專家,開個形式上的答辯會,就通過了;再找幾個被SCI收錄的國內期刊,花點版面費,文章也發表了。各項要求齊備,學位到手後,職稱自然也就不成問題了。」
有人說,「醫生應該做科研」。我說:「這話沒錯,但不是每個醫生都必須做科研,每個醫生更不可能都會做出有價值的科研。醫生的主要職責是看病,純為晉陞目的而刻意選題做科研沒有意義。現在有些醫院的臨床研究生是委託基礎科室代培的,做的研究題目是基礎課導師的研究方向,與臨床專業沒有關係,純為學位做研究,有意義嗎?」
有人說,「不做科研,醫生怎麼給病人看病?」我說:「這話似是而非。這是混淆了總體與個體的關係。總體看來,醫生的專業知識是自古以來醫療實踐研究的積累,而不是每個醫生憑個人的研究成果在治病救人。」
有人說:「學者不應學術造假,造假就應該處罰」。我說:「非常正確!不論是誰,學術造假就要接受處罰。過去也確實處罰過一些造假者,但為什麼全國科研誠信的狀況至今未得到改善?顯然原因不只在個別人的道德行為上。」
有人說:「107篇文章造假,對我國每年發表的約17000篇文章數來說只是少數」。我說:「不對!這是混淆概念。107篇是《腫瘤生物學》一本雜誌中查出的造假文章,17000篇是未經嚴查的全國論文總數,有可比性嗎?」
有人說:「這次問題主要是虛假同行專家評議問題,不是作者造假。」我說:「針對作者造假問題,科技部已經公布了處理意見。但就同行專家評議來說,中國和外國確有不同。中國是一個重人情的國家,同行之間一般都是互相說好話,很少有尖銳的觀點交鋒。這次參與造假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正是利用了這點輕易地矇騙了編輯部。」
有人在談到發表論文與職稱晉陞掛鉤的弊端時說:「事實上,沒有人逼過你,你可以選擇不晉陞」,此言一出,輿論嘩然。我說:「晉陞制度的建立應該激勵先進,肯定貢獻。群眾的意見是現行晉陞制度不能完全反映醫生的醫療水平和貢獻。叫人『選擇不晉陞』,何出此言?現如今論文、學位與職稱晉陞有關,學位、職稱又與待遇有關,形成了『利益鏈』,在利益至上的今天,誰還願意放棄?」
2
現行臨床醫學學位制度不利於醫學人才的成長
醫學生大學畢業後的十多年內是他們醫療實踐水平迅速提高的關鍵時期,應立即進入臨床,接觸實際,迅速學會面對病人時需要的接診、觀察、診斷、治療等各種能力。而那時安排他們去做並不是出於自己思路的科研工作實不相宜,這是與醫療業務能力成長規律反其道而行的安排。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1949年以後我國醫藥界做出過多項具有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如燒傷治療、斷肢再植、器官移植、地方病防治、抗毒藥二巰基丁二酸鈉、抗瘧葯青蒿素等。這些獲得國際同行認可的成果沒有一項是學位論文做出來的,而且基本上都不是具有學位的專家做出來的。說「基本上」,是因為有幾位老專家是1949年前在國外獲得了學位,回國後參加了上述項目的學術指導,如開展燒傷研究的第三軍醫大學黎鰲教授和304醫院的盛志勇教授,開展地方病防治的協和醫學院鍾惠瀾教授和上海醫學院蘇德隆教授和張昌紹教授。而主要課題負責人都是三四十歲沒有任何學位的年輕人,如轟動世界的斷肢再植就是陳中偉和錢允慶兩位30多歲的年輕外科醫生完成的。以上這些都是改革開放前的成果。即使近幾年令人矚目的青蒿素,也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完成,40年後獲得了諾貝爾獎。
1978年我國恢復了高等教育並建立了學位制度,招收了第一批醫學研究生,40年過去,醫院的醫療硬體設備今非昔比,醫生髮表的論文不計其數,設立的各種獎項多如牛毛,但醫學界卻再也沒有產生過一項有國際影響的科研成果。這是為什麼?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我國現行的臨床醫學學位制度是上世紀50年代時照搬的蘇聯模式。三年碩士,再攻讀博士。學位與職稱晉陞掛鉤,沒有碩士學位不能晉陞主治醫師,沒有博士學位不能晉陞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因此這一制度逼得年輕醫生只得先做研究生拿學位。多年下來,臨床診療水平明顯不如不做研究生而跟有經驗的醫生在臨床上實幹的一般醫生,這是總所周知的事實。
世界各國研究生制度並不一樣。美國醫學生經三年預科,五年本科,畢業後就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MD)。作為執業醫生,MD夠用終身,可以做到最高層的臨床主任醫生。醫生在執業生涯中如對某個臨床問題有興趣,有思路,可以申請研究基金,安排研究課題。做出成果後,就寫論文,申請答辯,如獲通過,再授予哲學博士稱號(PhD),得雙學位。以醫術而論,得雙學位的醫生並不一定比單學位的醫學博士強,但他對醫學有創新貢獻。這是比較實事求是的制度,因此在美國就沒有中國這類糾結。
德國的醫學博士主要是在臨床工作,通過幾門課程考試,跟著上級醫生學習做些研究實驗,時間可以兩年到四年不等。我所在的軍事醫學科學院就有一名兩年獲得學位的德國博士。
3
臨床醫學學位制度亟待改革
中國現行臨床醫學學位制度既不利於年輕醫生的培養,還引發了諸多問題。一般認為,醫生做學位論文,學些研究工作的基本功是有用的。但如果在學位論文上花的時間代價太大,則會嚴重影響醫生在最佳時期提高臨床能力。況且,創造發明並不一定與學位相關。愛迪生、富蘭克林、諾貝爾等人有什麼學位?居里夫人獲化學和物理碩士學位後不再攻讀博士學位,因為她急於要實現從瀝青里提出放射性物質的想法,不願為攻讀學位耽誤時間,這才是大科學家的情懷。如果斤斤於幾篇論文的發表,耿耿於一個學位的追求,從一開始就掉入了小家子氣的格局,難成大器。現在中國的年輕醫生上班時忙於看病、安撫患者、警惕醫鬧、疲於檢查、應付評比、積極完成創收指標,回家後雜務成堆、親人埋怨、孩子輔導、丈母娘嘮叨,忙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在這樣的職業生態中,面臨論文、學位、晉陞等壓力,個別人就急不擇路、寫論文拼湊數據、剽竊抄襲、捉刀代筆、弄虛作假,以圖僥倖。可見,不解決社會深層問題,現狀是難以改變的。弊政不去,惡果難除;舊制不改,新政難立。
是時候了!應該總結臨床職稱晉陞制度和臨床醫學學位制度實行40年來的經驗教訓。中國迫切需要培養高水平的臨床醫生,違背治病救人這一根本宗旨的一切制度設計和行政措施都應在改革之列!希望各有關部門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聽取意見,大膽革除一切弊政,給年輕醫生以充分施展的空間,創造輝煌。苟能如此,中國醫學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致謝:原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刁承湘教授對本文提出了寶貴意見。
本文原載《科學與社會》(S&S)第7卷第3期2017年,原標題為《論文撤稿事件的反思:我國臨床醫學學位制度亟待改革》
製版編輯: 許逸|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未來想進入某一研究領域的難度是不是越來越大?
※頂刊封面: 十二月材料領域優秀成果十大精選
※學術圈恩愛的夫妻檔教授,他們都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最後還能走到一起?
※過柱子過不純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