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模糊又慾望無窮的你我
最近回答變短了,評論里都在說「最近變短」。當一個話嘮都不說話的時候,其實你就知道他有多忙了。就像這一篇,分了17次才寫完……
一個人是很難了解一個人的,不要說線上和線下的差別,就像我這樣一年寫幾百萬字的人,99.9%的人看到的也只是我發過的部分內容。
你不妨先想想看我的知乎形象是什麼?
然後我再告訴你一組數據——
除了投資、創業、科技以外,
我寫過300篇遊戲相關
200篇心理學相關
100篇哲學相關
100篇影評劇評書評
30篇粉絲經濟相關
……
100篇情感相關
100篇隨筆
480首詩
8篇小說
……
超過萬字的長篇65篇,其中被用於期刊論文3篇,學位論文2篇。
儘管如此,我抖機靈次數仍然超過50次。
作為粉絲經濟的研究者,我非常清楚所謂IP一定要有明確的調性,統一的人設,滿足特定的受眾需求。
然而很不幸,我只是一個內向到需要用文字來發泄的人。
幾年前的我如果出差,從不看電視的我躺在賓館裡,沒有書沒有電腦沒有女人,覺得自己被整個世界遺棄。而現在我只要打開手機碼字,就可以輕鬆忘掉悲慘的現實。
年輕時的我對書籍的貪慾非比尋常。是「書籍」,而非知識。如是貪知識,那不是該把書的內容全部給看完,消化為血肉,成為自己的見解嗎?
過去或許曾經這樣,但這品性已經流失很久了。我現在的許多看法、人生觀,對世界的意見,幾乎都還是年輕時讀書消化出來的。這些年,嚴格說,並未在其上增添更多或更新的東西。
看到書想買,看到電子書就想下載,我所渴望的,只是「書」的概念吧。理論上,書等於知識(或說「學問」),我們很少思考這其實兩碼事。書承載的只是文字,是文字的集合產生知識。每一本書,不管多麼無聊低級乏味沒營養,總覺得裡頭有點什麼東西,或許是無聊低級乏味沒營養的東西,但是,不打開看看就無法知道。
書的偽裝可能超過任何人類的文化產品。音樂,繪畫,舞蹈,藝術設計……看到繪畫或音樂的介紹,或作品名字,我們不會受其影響。知道那只是個標籤,一個名稱。時常不含帶任何意義。而一本書,有個挑動人心弦的名字,有個看似精彩的開頭,引人低回的收尾……我們相信這些,相信內容會跟這些展示一樣有趣或有意義。往往要看完全書,才知道那一切不過是「化妝」,對一本平淡無味書籍的擦胭脂抹粉。
許多音樂都用字母和數字標示:莫扎特 《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貝多芬 《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肖邦 《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 《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幾乎像江湖黑話,不是「行內人」,沒法知道這些數字對應著哪些音符。繪畫也一樣,尤其近代畫作,多半只用數字標明:「靜物1」「靜物2」,「靜物14」之類。
會這樣,我猜是因為音樂和畫畫是容易量產的藝術。梵高37歲過世,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卻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貝多芬活到56歲,作品包括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三重協奏曲和弦樂四重奏。帶Op編號的作品有138部(「OP」是拉丁語OPUS的縮寫,意思是「作品」)。至於帶有WoO.標籤的作品則有205部,表示該作品是「Werke ohne Opus-Nummer」(不帶Op編號的作品)。
如此高產,每個作品都要取個名字,且還要與作品相應的名字,顯然是有難度的,且也不切實際。數量太大時,所謂的名字,其實也就淪為了符號。我可以理解藝術家們為何用編號來標記自己的作品。
沒有任何寫作者能夠達到這種產量。梵高和貝多芬的作品數,幾乎是小型出版社終生的出版量。作家的書是得一個字一個字刻出來的,與時間的關係匪淺。有多少字就得花多少時間。寫作者的幸運是,有時候,一生一本書就可以吃一輩子,甚至享譽一世紀。作曲家或畫家沒有這種福利。
身處這個信息年代,寫的多不代表被看到的多,被看到的多不代表認同的多。但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想看更多、了解更多。
昨天早上,看《妖貓傳》的評論,大家都在說這片好,偏有一人說看不懂,一路挑碴,舉片中內容為例,雖然在罵人,罵得十分有趣,我看了哈哈大笑,就追去看這人的博客。
他的博客也很有趣,文章數不多,不過全是明明白白在寫他自己。這種文字我已經不會寫了,就是簡單曉暢,我手寫我口,完全不講究斷句標點符號blabla……看他文字就像這人坐在你面前嘩啦嘩啦講話,又還是個極會講話之人,形容他吃飯,工作,生了病了,失戀了,全都是一泄到底的氣勢,動輒萬字文。我看了一直笑,不知道為什麼覺得他的悲慘境遇十分療愈。
因為覺得他太有趣了,就按照他文章里的線索去查這個人到底是誰。博客都用化名的,他也不發照片。只有出生年月日、工作地點、工作單位……
這就是我上班路上乾的無聊事。
以前「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話是報紙廣告,表示多看報紙你就什麼事都能知道。
後來這句話是電視廣告,表示你天天看電視,也就什麼都能知道。
不過目前的認知是:要知天下事當然就是要上網啦。雖然實話說,我也不明白要知道那麼多幹什麼。
我寧可知道的少一點,知道的事情美妙一點。
我寧可喜歡我內容的人少一點,喜歡我一無是處的人多一點。
推薦閱讀:
※I-I-MMXVIII - At break of year
※六一隨筆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庭七(東行之單車)
※一點淺見
TAG: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