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譯《道德經》系列之五
我譯《道德經》系列由天匠副總王欣所作。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歷來主流解釋: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筆者第一種解釋:祭祀的時候,會用一種叫「芻狗」的祭祀品。祭祀人家的貧富不同,祭祀規格的高低不同。富國國君祭祀用的「芻狗」製作精細、裝飾用心。窮的國君只是隨便扎幾個算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芻狗」來判斷這個國君的富裕程度。
同樣道理,天地是否風調雨順,我們看看萬物生長狀態就可以判斷。就可以講萬物是判斷天地的「芻狗」;作為一個統治者來說,看看百姓的生活狀態就能判斷出他治理的能力,所以從這個來講,百姓生活狀態也是判斷治理者治理水平的「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筆者第二種解釋:「芻狗」可能是是「芻冓」誤寫。「冓」的意思是材草聚集交叉的樣子。所以「芻冓」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一堆草,一個柴草垛。這樣理解的話,本句可解釋為:天地無所謂仁與不仁,萬物在他眼裡就像那一個草垛中的草,沒有高低之分;聖人也無所謂仁與不仁,對待百姓也就像柴草垛中的草,也沒有貴賤之分。
天地之間的狀態,不就像處在一個巨大無比的風箱之中嗎?雖然很空,卻不會坍塌下來。如果開動它,就會有空氣的進出。天地之間的運動往複,影響著萬物的生長變化。
相比較治理國家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如果今天一個頒布一個法令,明天頒布一個法令。政令頻出,引起百姓跟著疲於折騰、無所適從。政令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卻發現效果卻越來越小,最終只能走向窮途末路。所以來講,恪守中庸、不走極端才是治理之道。
﹛天匠出口真絲地毯﹜
天匠手工地毯全國上門試鋪
包/括/港/澳/台
試 鋪 流 程
?
1.挑選地毯 2.安排時間 3.上門試鋪
如果您想了解具體手工地毯試鋪的詳情,請關注織女姐的微信公眾號天匠手工地毯部落哦。
推薦閱讀:
※文化挪用還是剝奪?林書豪的事情沒那麼簡單
※專訪《射鵰》英文譯者:翻譯武功招式不難,難在譯得流暢
※你真的會開弓搭箭嗎?簡述中國傳統弓箭練習要素
※說句誅心的話:如果當年日本打下中國,那麼我們現在是不是認為作為日本人的我們才是中華正統?
※沒有粽葉的粽子還配叫粽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