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育設想的上一步-試理解威權主義教育與社會平等的關係

雖然是長文,但加粗字體把文段的基本想表達的內容都標了,沒時間的可以只讀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盡量集中在教育視野下討論問題

我怎麼覺得前三十年的猴版社會主義仍然沒跳出威權主義的桎梏……那種教育怎麼發展,怎麼看都不可能帶來共產主義?

起碼平等就不可能。

從人和人的關係上說:所有國家的共產主義社會,大概都必須同時滿足人自由和平等的需要吧,

從物質、精神發展的程度上說:這兩個領域的生產力也都必須滿足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的需要。

【我不想討論政治上的發展道路。我只想討論它在教育領域裡的具體表現。】

我甚至不覺得這是選什麼道路的問題,而是你不解決,就永遠進入不了共產主義階段啊,怎麼可能有不平等的共產主義,如果有那一定是猴版的。。至於哪個道路耗時更短, 哪條更危險,那就各有各的說法了。那不是我的任務,我也說不清楚。

所以下面這東西大概可以稱為:

試理解威權主義教育和社會平等的關係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

————教育的功能: 能續是基本的啊 。

教育在其中大概承擔的是:

【續】的功能吧,畢竟老一輩革命家一旦去世了,人民的新一代產生了,就要面臨一個【換代】的問題。當然,也許有的革命家也存在永遠不會去世的長壽可能。(笑)

———— 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和比較。

【和班級教育組織形式相似的 其他社會組織形式】

教育的基本形式仍然趨于軍事管理的形式。排長-班長x?-士兵 x 30-40。課堂也是:教師 - 班幹部 x ?-普通學生x30-40。,這甚至和我們的工廠以及其他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是非常相近的。

他們的管理者具有的地位和發出指令的方式也是很相近的,這讓我產生了一個「他們因此具備同樣的優勢地位的判斷」

教育領域的表現更像是:官長們發布任務指標,講授任務完成的方法,鍛煉士兵,最後士兵們「單獨」完成戰鬥任務。計算成績,官長們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給予評價。

—— 師生地位差距的起點·教育活動和生產活動的組織形式。

【管理者永遠最重要】

由於管理者的任務包括了任務發布的權力,指揮的權力和最終審查、評價的權力。

在這個結構中,合格的,能力上沒有先天障礙的官長們就理所應當的擁有超然地位。

【地位有差異,管理者們永遠沒法「真正」理解勞動者們】

不同的地位會帶來不同的社會經驗,在這結構中從事工作的人,無論你怎麼讓師生互相理解什麼的,都是徒勞,從組織結構上領導者,管理者就先天擁有絕對優勢,只要不頻繁犯錯,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問題。(而各國社會似乎都傾向於從班級外,學校外解決問題,比如立法,添加更多的,更高要求的職業道德規範教師和管理者們。沒有考慮從班級本身來嘗試變革。

但需要注意這是有延遲的,有滯後性的,不解決這個根本矛盾,光提高生產力,不改變生產關係根本就不能解決問題。

——— 一些解決地位差距問題的社會嘗試

【學生會與工會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會格外脆弱。】

兩者最初都是弱勢方的自發組織,但學生會又和工會不一樣,基礎教育階段學生並沒有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生理心理、人類社會常識、必要的社會生存技能就沒有任意一個方面是合格的。

那麼每個個體都這麼弱小,由這樣弱小個體組成的學生會就既不能互助也不能對抗教師威權了。(大學學生會則相對好一些)

馬薩諸塞州勞倫斯的紡織工人罷工被軍人鎮壓

學生會,工會常常是一種弱勢方嘗試著建立自我組織以對抗強勢管理者的組織產物。

工會在一些國家的部分時間裡可以起到組織工人,提高工人集體博弈能力的作用。

結果就是,學生會和工會在普遍對抗失敗後變成了管理者們收買、控制弱勢方的工具。

【流動班級,跳槽;快速的換教師、領導會不會好點?不會】

我們如果把班級「流動起來」會不會好一點,答案是不會。

這只是讓學生們能夠頻繁切換自己的管理者,讓每個「教師」,「管理者」,「傳授者」或者別的佔據此地位的人難以形成自己的權威。所以就算跳槽一百萬次,「工人集群」換無數次東家,他們的弱勢地位也不會根本改變。

固定的班級讓學生習慣於被管理。而走課制度,流動班級讓班級結構變得鬆散(降低了教師數量需求和教室數量需求),甚至到了高等教育階段有時還要取消班主任/輔導員,我認為這都只能降低對的學生控制程度(甚至還不如固定班級,因此現在很多國內大學甚至還保留著輔導員。)

結果往往是班級喪失了威權管理者後,直接失去了組織學習活動、生產活動的能力。又或者存在一個輔導員,但班級流動來流動去輔導員卻不能跟著走來走去最終成為擺設。

班級的教育從有控制的教育活動,變成了無序(連控制都不能控制好。)

【不找替代方案,我們只減少控制,「洋人」的嘗試:民主教育(不成熟的)就會更好了?】

一些「民主教育」,或者說空談「自由」的學校卻不利於知識傳遞。

自由的,無控制保證的,常常也缺乏組織性的教育,雖然無控制/低效控制讓學生主觀意志受的壓制減弱了,但組織性的下降同時也降低了知識傳遞的速率。個人的自由使得積極性強的的學生脫離桎梏,快速上升(也就是:荒謬的「天才們」。在威權主義教育環境下則通過跳級,調到優等班來解決這個問題。)

【結論:打死了薛定諤的教育未來,就是在兩個坑爹結果中選一個,不打死,就是在兩個未來里搖擺不定】

不管你選擇哪個,基礎教育都會重新陷入了「低控制,低速率,高控制,低自主性」的噁心怪圈。

不管哪個都不利於人的發展和階級向上流動。

當然不打死就是在兩個噁心結果中轉移。

——— 這種班級教育模式不可能教育出平等社會的人民

【仍然在使用威權教育模式的未來】

老一輩革命家死完了(或者他們中的一部分,一小撮自身劣化了),付出無數鮮血和生命締造的社會的平等精神一定玩完。 像我們古代無數次推翻封建皇帝的暴政後面臨的殘酷現實一樣。

我們又怎麼能奢望他們在完成了教育後成為一個「追求平等,堅持平等主義」的人?連人和人的平等都沒有,那麼不管是民主也好,自由也好,都是少數人的民主和自由了吧。違背大民主的精神了吧。

人都有死的一天,那麼接受過革命洗禮,接受過「階級壓迫」的「教育」,受過階級壓迫的痛苦並且決定消滅階級壓迫的人死了以後,新生的人就不可能具備「革命記憶」和「革命教育經驗」。(博物館這東西和墳墓區別也不是很大,都是紀念品展覽地。就憑那點參觀次數和刺激,我完全不認為它能起到教育作用。)

【社會生活的經驗決定人的習慣】

我一直堅持用唯物主義的方式去認識世界,人的觀念一定是會受其生活經驗左右的,他的生活經驗決定了他行為的基本邏輯。有錢少爺行事有有錢少爺的習慣,平民小子有平民小子的習慣。

習慣於被管理的學生,長大了大多也就仍然習慣被管理。

我們怎麼可能在這種教育下培養出足夠多的,追求平等社會的人?不可能的,不存在的。

【威權主義的教育形式很不利於勞動者產生主觀意志】

每一次社會進步都伴隨著一個到幾個社會群體參與社會活動主觀意願的增強,比如地主,比如資本家,比如工農。無產階級的勞動者們常常出於被管理的地位,無產階級的管理者們也容易轉變成官僚。

被管理者總是被命令,久了也就被命令習慣了。

很顯然,我們現在這種教育的基本構造是不利於無產階級主觀意願的產生的。那麼生產力怎麼進步關無產階級什麼事呢?他們甚至不會主動去思考,去主導社會活動。

【轉變為等級制的傾向、趨勢產生的原因,以及威權教育對勞動者和管理者的影響】

原因就是在任何需要自主性的自發活動中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被管理習慣了的普通學生,往往沒有認識世界的主動想法和主觀意願,也沒權利,沒義務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管理者又會在被管理者主觀意願逐步被加強的時候給予打擊,讓他服從管理 「每個人都是一個螺絲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並不是「決策的控制者」也不是「自己」的所有者,控制者,不能掌控自己命運的學生們,他們因為種種不堪重負的「學生自殺事件」不過是與敵人的未來同歸於盡的犧牲。

他們常常不是作為人,而是「執行部件」存在的。這可能是不管是前三十年還是後40年,我們都沒能在威權主義教育上有什麼進展的原因。(可喜又可悲的是其他的很多國家也沒有。)

【威權主義的教育形式利於相對高位的自由管理者產生主觀意志】

再來看幹部們,年輕的管理者候選人(班級意見領袖,常常是班幹部)

被選拔、或者自然鬥爭產生的管理者卻因為有了「發號施令的機會」而逐步掌握控制人的能力,也更加習慣於這個受控,控制別人的系統。

更高的位置擁有更大的「主觀意志自由」的許可權,那麼為了追求這份自由,就會不斷向上前進。為此不擇手段。

你看,這個系統看起來就很適合培養公務員和工人。或者說,官員和工人。

【失敗的結局】

我們若不變革,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變革成本就越來越高,而失敗的下場:

我們將 更大概率地 收穫一個由官僚或者威權主義企業控制和影響的等級制社會。

—————— 改變教育資源的分配,一些失敗的經驗。

【被不公正對待的階級,一定會反抗,試圖變更教育資源分配的方式】

教育系統的基本功能是對教育資源的支配,而它的階級性在於資源分配的技術水平高低不能解決它的公平性問題。你們說私有制經濟基礎必然產生等級制,我還不能完全清楚他們的內在聯繫。所以我只說我知道的。

古代的寒門地主與門閥世家在教育資源上的鬥爭是長久而無結果的。教育資源也是社會生存資源的一種,如果對教育資源的合理需求長期不被滿足,不滿長期積累(常常也同時伴隨其他生存資源的不足。),社會就會崩潰為無序狀態。

例子請自行聯繫歷史或期待我以後補充。

【新中國建國的前三十年,對教育資源分配調整的嘗試看起來不成功,後三十八年……】

國家在建成新中國的前三十年做了很多嘗試。

我認為工農兵大學的嘗試雖然很有勇氣,他們直接變更了無產階級接受教育資源的數量,但顯然他們也因此消化不良了……(他們很顯然已經發現了教育資源與階級流動間的關係,所以他們直接嘗試變革教育資源分配方式,但結果是很讓人遺憾的,教育資源分配的規律沒有這麼簡單違背,所以。)

根據階級分配教育資源導致沒完成基礎教育的人也去接受高等教育,這很顯然已經違背教育循序漸進的一般規律了。同時對其他階級也不公正。

【接受教育資源與社會義務間存在道德上的聯繫,不能承擔社會義務的人,常常被認為「不配擁有」更多資源】

獲得教育資源的階級又無法「達標」的發揮出接受教育資源的結果(如果每個工農兵大學生就業後都發揮出遠超過其他階級的工作能力,一定不會被人腹誹學了也沒用。)根本還是在於能否在接受社會資源後承擔社會義務,如果不能,那麼一定會被再次剝奪教育資源分配給能夠承擔社會義務的階級,這種再分配的最終結果一定不會平等。

【常識,沒有相關領域的知識, 就會成為相對的弱者,只能依賴施捨來的平等】

期待「好人」降臨從來都很難不是嗎?

按照社會發展的經驗看,任何社會裡把握「相關」知識的人都擁有該行業的「博弈能力」,沒有博弈能力的人一旦有任何行為涉足、需要該行業者的幫助,都要支付成本,如果道德水平不夠高,或者社會氛圍差,那麼就直接導致嚴重的剝削、掠奪行為發生了。

【照這麼搞下去,生下來不會有達成平等的常識,死了以後也不會有。】

但資產階級生產的分工方式,卻決定了許多人從一開始就不能掌握他們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常識」。就不能達成低剝削的結果。

也許這可能是無意識,沒主動干預,在社會慣性下形成的。我覺得平等不是一種「自然狀態」,而是一種人們通過努力合作、妥協、鬥爭才會獲得的「人為產物」。社會不會自然地去使人平等。

——————————

下回預告,第三條路。

在教育領域實現消滅威權主義,為實現最終的共產主義,在教育領域鋪下基石的唯一方式就是【回溯時間】。Need time machine.

好吧,我的意思其實是,我們的視角應該跳到:

基礎教育階段 —— 一個人成為一個「社會人」的起點。

回到過去,不改變既定事實的情況下,改變結果。

現在開始進入,掌管現在的女神作戰,最終階段,勝利的時刻到來了!

El Psy Congroo!

寫累了,開個玩笑不好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們最好針對每個教育階段,最好從最初開始重構我們需要的教育。】

我們將嘗試直接變革他的「基礎教育階段」的生活經驗,重新構建他接受教育的方式。

讓人在【學校教育的組織形式】中直接感受到平等的教育,擁有更多的「平等,合作」的經驗,在一個更加平等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讓這種組成關係能夠影響他未來的生活,這樣他就會不習慣於這個社會的每個部分,會主動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去改良社會。

我們的未來社會,我們的學校既不是一個兵營,也不該是個工廠。更不該是個幫會或者叢林之類的東西。

解決方案

下次寫。

能稍微預告的是:

而新的教育形式應該是直面社會現實,學生以獨立人格的身份對自己未來負責的教育,

教育的形式表現為合作。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

歡迎指正。

感謝閱讀!有興趣看的話,具體形式我下次再寫了。

有意見或者建議請主動留言謝謝,本人的文章,除了刷屏、恐怖威脅,歪樓行為,引起生理性噁心的段子外是不刪評論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獨裁者也要搞選舉?

TAG:教育 | 平等 | 威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