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網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這句。
拙見說
最近,莫言再一次登上微博熱搜榜。起因是一位博主轉發一條「莫式語錄」並艾特莫言本人,沒想到莫言居然轉發微博並回復「理不糙,但我也想知道這是誰寫的。」
網友炸開了鍋,紛紛拿出自己私藏的名言求鑒定真偽,但基本都遭到了否認,於是「莫言三連」表情包就此誕生。
當然莫言老師也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互聯網上,偽造的名人名言從柏拉圖到莎士比亞,從孔子到白岩松,古今中外,一應俱全。
雖然也有人認為名句不論出處,只要它對思想有作用就行。但在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當下,當這類「名人名言」泛濫成災,人們獲取的信息質量也就容易越來越差。
在此提醒大家:名句有風險,引用需謹慎。
●●●
泰戈爾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首被無數人引用的情詩,又名《飛鳥與魚》,據傳出自泰戈爾的《飛鳥集》。
但就算翻遍《飛鳥集》也絲毫找不到這句詩的蹤影。其實「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這兩句話出自香港作家張小嫻《荷包里的單人床》。
而她自己也在小說的序里也寫道,「別人都以為我是抄泰戈爾,只有我和我的出版社知道我沒有抄,這真是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莎士比亞
「第一次見一個人,體溫在38.6℃就叫一見鍾情。」
莎士比亞,死於1616年,而攝氏度最初是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於1742年提出的。
中間相隔一百年,莎士比亞能說這句話莫不是穿越回來的吧。
梵高
「在這個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著。」
演員靳東在微博上轉發的這句梵高名言引發了一陣熱議。經網友考證,這句話並非來自梵高,而是來自《一個ONE》刊載的內容,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
除此之外,網上還流傳的梵高的假名言還有,「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是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火。」
梵高:???
伏爾泰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法國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的經典語錄——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事實上,這也不是伏爾泰說的。
這句話最早出自一本名為《伏爾泰朋友》的著作,作者是伊夫林?霍爾。在書中,她用自己的話總結了伏爾泰的思想,所以也就被認為是伏爾泰的原話。
柏拉圖
「若愛,請深愛。如棄,請徹底。
不要曖昧,傷人傷己。」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柏拉圖說,「因為愛,為什麼不說出口,有些東西失去了,就不會再回來。」
柏拉圖說,「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
你們就欺負柏拉圖沒有辦法反駁你們吧......
馬雲
「今天你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
這句話據說是馬雲在紐約阿里巴巴上市時所說。但後來馬雲親自發微博澄清,「我還真點信了,查了自己的發言紀錄,就是沒有發現這『驚句』」。
雖然上面那句話是虛構的,但「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是創建阿里巴巴」「我對錢沒有興趣」「這些段子一樣的話真的出自馬雲......
楊絳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2016年楊絳先生去世,一篇《楊絳百歲感言》的文章被各路大V瘋狂轉載,其中「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更是被一遍遍摘抄。
但早在201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就已經闢謠,文章的前半部內容源自《坐在人生邊上——楊絳先生百歲問答》,但後面的人生感悟純屬瞎編。
林徽因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
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 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
......
以上句子均為假冒。
魯迅
「到了一定年齡,就必須扔掉四樣東西」
魯迅說:「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必須擁有四樣東西: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裡的善良,融進血液里的骨氣,刻在生命里的堅強。」
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話,說的人多了,就變成我說的了。
當然這種偽造名人名言的做法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但較真的美國人設立了一個叫"Quote Investigator"的博客,專門調查語錄的真偽。
其實轉發名人名言的行為無可厚非,但不加分辨去認同所謂的名言,容易導致獨立思考能力的喪失,人云亦云。
不過我們最後想說一句:
推薦閱讀:
※笑以苛:為什麼這幾年我越來越不願意讀當代小說了?
※如何理解《豐乳肥臀》中上官金童這個人物?
※莫言這次真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最有力的競爭者嗎?怎樣評價莫言的小說?
※為什麼莫言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後,他的作品才廣泛被閱讀?大眾選擇閱讀物的標準是什麼?
※作家莫言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