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專題一:【關於揉面中「手套膜」與完全擴展的一些個人見解】

1.「手套膜」原理

很多製作麵包的配方都會說「將麵糰揉出手套膜」,拉膜是判定麵筋是否完全擴展的一個方法,這也是麵包是否成功一個關鍵因素,只有揉出手套膜,烤制的麵包才柔軟可拉絲。但是有不少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少能拉出薄薄的那層面膜,也不知道問題之所在。所以就要了解『手套膜』的原理。

麵粉之所以能夠形成麵筋,是因為麵粉中含有兩種特有的蛋白質,麥膠蛋白(麵糰延展性)和麥谷蛋白(麵糰彈性),這些蛋白在吸水之後開始發揮發揮作用。

我們可以大致將和面過程麵筋狀態分為『形成,擴展,完成,斷裂』四個階段,隨著攪拌的進行,麵糰彈性在減少,而延展性增加,當麵糰彈性和延展性達到一個最佳階段時麵筋就完全擴展了,這個時候就能拉出很薄的膜,再攪拌下去麵筋就會斷裂,即攪拌過度,表現為麵糰粘手,發粘,彈性差。

2.為什麼要揉出「手套膜」?

因為做麵包我們一般都加入一種有益微生物---酵母。酵母一旦被激活會成指數函數裂變生長,將麵粉中的澱粉分解成糊精,再分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再把葡萄糖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呀,會跑掉的呀,這個時候手套膜就發揮作用了。這時黏性很大的手套膜會把二氧化碳氣體包裹在麵糰中,讓二氧化碳無處可逃,所以「發酵」的過程,麵糰才會變成兩倍大,裡面都是被手套膜套住的二氧化碳。其實麵糰的質量是不變的。

3.一些技巧和細節讓手套膜更成功

①高筋麵粉比低筋易出膜。

低筋麵粉蛋白含量低,麵筋膜是麵粉中兩種蛋白質的交互作用,因此如果你用低筋粉來和面,因為缺少蛋白質,你想拉出薄薄的手套膜,非常難,低筋麵粉一般適合製作不用出膜的蛋糕等產品。一般超市裡賣的小麥粉屬於中筋麵粉,筋度適中,也比較適合出膜。不過做麵包還是建議用筋度較高的高筋麵粉。當然,筋度過強的麵粉,使用家庭麵包機也是很難和出膜的,因為它需要更強的攪拌力度;

②適宜的麵糰溫度

麵糰在攪拌過程中,摩擦溫度很高的,會使麵糰溫度升高,導致麵糰提早發酵。解決方法可以是:選用冰雞蛋和冰水或者冰牛奶等材料,使溫度升高的速度減慢。

③糖和黃油的影響

糖和油脂等這些柔性原料,對麵筋的形成是有幫助的,因此一般來說,低糖少油的麵糰手套膜比較難形成,比如法式長棍麵包。當然,過高的黃油和糖,也同樣影響到麵筋,品質差的麵粉如果做高糖高油的產品,有時候麵筋都打不出來的;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更改配方中糖和黃油的量。

④非常規配料的影響

所謂非常規配料指的是為達到某種口感特別加入的輔料,比如我們做蔬菜麵包,加入紅薯泥,南瓜泥,胡蘿蔔泥等等這些東西,這些原料對麵筋的傷害是很大的,加的過多麵糰就很難拉出薄膜了;所以加入這些輔料一定要定量!不能過多!

⑤攪拌力度的影響

懂的了麵筋形成的原理,這條就不難理解了,一般來說,外來作用力度越大則麵筋的形成越快,如果你的麵包機轉的比蝸牛還慢,那建議你及早換一部,或者自己手揉吧。手揉的手法就是搓衣服!使勁搓,用吃奶的勁!大約十幾分鐘就會出膜。

⑥麵糰軟硬度

一般來說,麵糰軟一些相對比較容易形成面膜,太硬的麵糰,可能一直在攪拌缸裡面轉圈圈,當然,麵粉質量太差的話如果你加的水過多,麵糰可能會成爛泥,不要選廉價麵粉!初學者低於3塊錢一斤的麵粉都不要選。我判斷麵糰濕度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原材料揉在一起後,能黏住我的手掌不掉下!

⑦麵包工藝的影響

揉出手套膜,也可以通過一些工藝來縮短攪拌時間,也就讓面膜提前到來,比如使用燙種法,中種法,湯種麵糰等(這些面種是沒有麵筋或者使麵筋變弱),這些又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了。等我有時間補上。

下面附帶一個揉面圖文講解:

這些都是我對手套膜的一些個人見解,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歡迎補充,希望大家都能拉出朝思暮想的『手套膜』!【麵包專題二:各原料在製作麵包中的作用】馬上完成,其他關於烘焙與美食的見解可以查看 的個人主頁,歡迎關注新浪微博:謝鯊鯊。以上。


推薦閱讀:

靠譜配方丨烤客家釀豆腐
一份清單:甜品入門需要準備哪些工具和設備
??【2017復活節特輯】十字麵包 | Hot cross buns
時下最流行的水果裸蛋糕做法
靠譜配方丨聖誕甜甜圈

TAG:烘焙 | 美食家 | 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