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度推崇的精英教育,如何刺痛了我們的焦慮?

私立學校,精英教育,這些名詞受熱捧的背後,是名校不為人知的招生邏輯,在早期的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大學,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被錄取的標準,始終圍繞家庭背景實力,就連SAT,本意是摸清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摸清的卻是學生們的家庭收入。教育真的有公平可言嗎?看這位家長給我們帶來的文章。

最近,「用生命陪孩子做作業」、「家委會競選成秀場」等文章爆紅網路,笑Cry之餘,我為這個時代家長們的集體焦慮而深感無奈。同時,想起了曾經給我帶來很大啟發的一本書,「紐約時報暢銷書」《優秀的綿羊》(作者 William Deresiewicz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2008年辭去耶魯大學的終身教職)。

哈耶普,看得見的階層堡壘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我曾經以為,它們離學霸們並不遙遠。直到看到它們的本科錄取法則:學術標準(SAT、GPA、AP等)、金光閃閃的推薦信和個人簡歷(特長、課外活動、社會服務項目)、昂貴的學費、偏向校友子女、偏向體育健將、偏向巨額捐贈者、強調家庭背景(例如限制猶太申請者)。

在這種情形下,富裕家庭無疑佔盡了優勢:聘請SAT私人教師、僱用自薦信導師(代筆者)、以校友名義捐助,更不用說,提供學習多門特長、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參與跨國社會服務項目所需的時間和財力支持。

於是,學生的課外活動列表成為申請大學的「個人炫富名單」,如果你有10項課外活動,那我需要有11項;於是,社會服務項目越來越標新立異,你去印度教英語,我去秘魯蓋學校,你去知名博物館當 docent(講解員),我去投資銀行寫 PitchBook (項目建議書);就連SAT,本意是摸清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摸清的卻是學生們的家庭收入。

所以,僅憑你是學霸,拼爹拼不過,也難以踏進哈耶普的門檻。(相比之下,咱中國的清華北大隻看高考分數,是一件多麼公平的事!)

頂尖大學招收上層階層的孩子,這些孩子畢業後從事上層階層的工作,將來他們的孩子再去上頂尖大學,如此反覆,階層就此固化。

不同社會層級的學校教學理念不同,工薪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嚴格遵守紀律,學習機械式勞動,訓練死記硬背功夫;職業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創造,如何表達自我;而商業階層的孩子學習掌握權力、統治和自我掌控。

一箭穿心。

然而,這並不是《優秀的綿羊》,也不是我,最想談論的主題。

精英教育的劣勢

何為「精英教育」(superior education)?

簡言之,就是培養精英階層的教育。按照公認標準,適齡人口入學率<15%稱為精英教育,從入學率而言,名校(小學、中學、大學),當屬精英教育的第一梯隊。

所有的教育體系都會教出有系統特點的人才,正如一枚硬幣有兩面一樣,精英教育也有其劣勢所在。

首先,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

在精英階層的家長眼中,名校對自己的孩子來講是必需品。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不是「盡你最大的努力」,而是「你必須是最好的」。雄心勃勃的父母不斷地向孩子提出高標準的要求,其背後的實質是對孩子的不滿。孩子為了極力消除父母對自己的不滿,一刻不敢停歇地拼搏。

我們並沒意識到,這是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一顆叫做「必須成功」的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不成功的人就不應該有快樂。就像猶太家庭的孩子所被灌輸的:倘若你不能給你的父母帶來榮譽,你將深感罪惡。

然而,孩子們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自我」是一種「偽自我」。當一個孩子力爭滿足父母的要求時,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久而久之,他將失去關懷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

同時,如果要出類拔萃,那麼就必須做出犧牲。有多少孩子,為了成績和簡歷,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好奇心、興趣愛好,而這些犧牲,恰恰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當你身邊的人都在爭分奪秒地你追我趕,你自然也不敢停下腳步,去關注並滋養自己的靈魂。

於是,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精英名校生過得極其不開心,他們患上了成功強迫症,必須成功,而且必須速成;他們的身上寄居著令人窒息的恐懼、焦慮、失落、無助、空虛和孤獨。

我們都承認,學生在高中階段承受巨大壓力會導致精神焦慮,那麼當他們進入大學之後,焦慮症會不翼而飛嗎?不會,只會變本加厲。

名牌大學裡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手更加強大,孩子們如履薄冰,在自負和自卑之間起起落落。同時,對於大學突然給予的自由,他們並不具備強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去承受,難免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搞得一團糟。面對困境,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依賴興奮劑或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來幫助自己,有些學生會選擇中途休學或者夢想著休學。

第二,它讓孩子們恐懼失敗,使他們對風險極力迴避。

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極度缺乏好奇心,對未來一片茫然,不能定位自己真實的喜好,不清楚自己的目標——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里,所有人都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猶如一群優秀的綿羊。

精英教育還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態度:盲目的野心、對風險習慣性的迴避、霍布斯式的物質唯上的野蠻性競爭。

在精英學生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是一雙「害怕失敗」的魔爪。他們最恐懼的事情是:將來自己不成功。他們無法從「我會失敗」的恐懼感中掙脫出來,因為他們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鎖。對於精英學生來講,哪怕是短暫的失敗,都無法忍受,「贏者全盤皆贏,輸者全盤皆輸」的心態普遍存在。

當你的生活中沒有被給予犯錯空間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給錯誤任何機會。所以學生們都不願意去上一門自己沒有把握取得優秀成績的課程,因此大家無法拓展並超越自己已經熟悉的領域。所以學生們都選擇「金融和諮詢」作為專業和職業,按部就班地生活,喪失了新生活的想像力,在內心深處,也缺乏勇氣和自由來創造自己的道路。

儘管有一部分人在做出決定之後,不再回頭,持之以恆地去做自己的事,但是更多的人則會長期深陷於選擇的迷茫和壓力之中。就是那些勇往直前的人,也總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一切是否都值得。

第三,它向孩子們灌輸了一種虛假的自我價值,讓他們變得傲慢和自負。

精英教育會告訴精英學生:你根本沒必要在一個沒上過名校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不管他屬於什麼階層。你是天之驕子,是「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之一」,其他人根本沒法和你比,他們沒你優秀,沒你聰明,無論如何,他們都應該生活在你之下。於是,精英學生們自以為高人一等,成為一個與世隔絕、自以為是的小混蛋。

而事實上呢?名校之外還有很多聰明和優秀的人,他們之所以沒進名校,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階層。即使一個孩子出生在大富之家,從小受到優待,他也需要明白:不管別人怎麼誇讚他,他都並不比別人更重要。他的痛苦並不比別人的痛苦更值得同情,他的靈魂也並不比別人高尚。

所以,在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精英」的同時,如何避免他受「精英教育」的傷害?我想這值得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推薦閱讀:

在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俞敏洪解讀:孩子最好在公立學校讀到幾年級再轉國際學校
家長選擇國際學校都關注哪些因素
國際學校的孩子上課都學什麼?
究竟為了什麼,我把孩子從公立幼兒園轉入了私立雙語幼兒園?

TAG:精英教育 | 留学 | 国际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