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的故事之——Y染色體DNA

一、Y染色體的演化

人類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是常染色體,1對是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是XX。那麼Y染色體是從什麼時候產生的,是怎麼來的呢。這一章我們主要講講這個問題。

Y染色體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它也是基因突變的產物。大約在3億年以前,性染色體X和Y的原始祖先還是和其他常染色體一樣,大小對等、形狀一致,在遺傳過程中也會正常地進行著充分地DNA的複製、染色體的聯會和同源基因的重組互換。

當時生物的性別並不是由性染色體決定,而是通常由外部環境(如溫度、濕度)決定。例如爬行類動物中的鱷魚、蛇、龜等,它們的蛋在陽光充足的沙灘上孵化的話,就會發育成雄性;而在陰涼的背陰環境下發育的話則會成雌性。

但是一次偶然的突變事件使得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兩條原始性染色體祖先中的一條,在一個叫SOX3的基因上發生了突變,變成了名為SRY的基因。SRY的基因可能促使進化中的性腺形成睾丸,而正是這個SRY基因,決定了雄性性別的關鍵。

SOX3的基因突變成為SRY基因後,又有過一次染色體倒轉的事件發生,使本是同根生的SOX3基因(在X染色體的底部)與SRY基因(在Y染色體的頂部)一上一下,如同牛郎織女一般,星漢兩隔,不能聚首。

染色體倒轉是染色體內部區段發生重組的一種較常見方式,這種方式會導致染色體上基因位置發生重新排列。而在Y染色體上發生倒轉,又不像X染色體一樣還可以在雌性的細胞中得到孿生姐妹的修復幫助,所以這些倒轉了的區段還常常會被Y染色體給刪除掉,在沒有備份可以彌補修復的情況下, Y染色體刪除掉了越來越多的基因,從最初攜帶的2000多個基因,到現在剩下不足100個,所以變得越來越小,只有X染色體的三分之一大小。

自從出現了Y染色體後,這條特立獨行的染色體就常常發生各種各樣的基因倒轉和刪除事件,使得Y染色體上的基因越來越與眾不同。在人類中的女性中,兩條基因分布均一的X染色體在所有的部位仍然沿著古老的法則,進行著充分的基因重組和互換;而男性中則缺少了這種基因重組互換的機制。

我們知道基因重組的過程,除了使染色體重新排序、交換DNA,它也是修復突變的一個重要方法。而有一部分突變可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DNA正是通過基因重組來修復這些可能有害的突變。而Y染色體卻失去基因重組的步驟,這是不是變得異常的危險了呢?

實際的答案是否定的。Y染色體自己有一套解決機制。

首先,Y染色體的兩端5%大小的部分,還保留著與X染色體進行重組互換的能力,這樣可以幫助X和Y在減數分裂期間正確地排隊,不會造成混亂。另外,在這裡還保留了大概5個左右的基因,這些基因不決定性別,但是具有維護細胞的基本生命活動的重要功能。

其次,Y染色體剩下的95%的部分(命名為男性特異區MSY),除了偶然的突變外,絕大部分是嚴格按照祖傳父、父傳子的方式,代代相傳。這部分區域並不能生成有用的蛋白質,大部分都是反覆重複相同的代碼序列和大量的迴文結構。所謂的迴文結構,就像古人做的迴文詩一樣,迴文的兩句從首端向尾端讀和從尾短向首端讀都是一樣的結構,類似於:「人過大佛寺」和「寺佛大過人」這兩句,就構成了一對迴文結構,也可以說是互成鏡像。這種結構,曾經使得研究和測序Y染色體變的異常困難。但正是這種迴文結構,才使得Y染色體雖然沒有孿生同伴進行重組交換的情況下,依然會屹立不倒。

原來,在這些迴文結構中,Y染色體可以從中間進行對摺,讓自身對等的迴文部位配對並發生重組互換。在這過程中,如果發現其中某個基因突變了,他就可以從它對面的迴文備份中獲得模版,從而進行修復。

就這樣,在最初並沒有差異的一對原始性染色體,經過了3億多年的演化以後,Y染色體因為不斷的倒轉和刪除、保留和獲得,使得它的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體現在功能上也變得更加專一,剔除了其他無關的冗餘基因,單獨保留了專業打造成為了啟動雄性發育的扳機。

Y染色體上決定男性性別和精子生成最重要的兩個基因分別是:SRY基因(睾丸決定因子)和Eif2s3y(精原細胞增殖因子)。其中SRY會啟動一連串的分子事件,最終使得具有XY染色體的胚胎髮育為雄性。Eif2s3y則會主導精子的生成。

上面我們提到的Y染色體主幹部位上佔95%的男性特異區(MSY),由於嚴格遵循這父子相傳的規律,即使產生新的突變也會如實地被他的支系子孫嚴格地繼承,這就如同上帝在我們黑暗的人類進程中,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我們人類父系祖先的天窗,這也使得Y染色體在譜系遺傳學研究中擁有著特殊的意義。這個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進行講解。

參考文獻:

1. Hughes J F,1 Rozen S . Genomics and Genetics of Human and Primate Y Chromosomes.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2012,13:83-108

2. Jobling, M. A. & Tyler-Smith, C. Human Y-chromosome variation in the genome-sequencing era. Nat Rev Genet 18, 485–497 (2017).

3. Poznik, G. D. et al. Sequencing Y chromosomes resolves discrepancy in time to common ancestor of males versus females. Science 341, 562–565 (2013).

4. Bachtrog, D. Y-Chromosome evolution: emerging insights into processes of Y-chromosome degeneration. Nat. Rev. Genet. 14, 113–124 (2013).

二、 Y染色體的結構

人類的Y染色體約57~59Mbp長,結構上分為短臂、長臂和著絲粒三部分,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擬常染色體區、常染色質區和異染色質區等部分「1」。其中擬常染色體區(PAR)分布位於Y染色體的兩端,短臂末端的稱為PAR1,長約2.5Mb;長臂末端的稱為PAR2,長約1Mb。二者總長約佔Y染色體的5%。這個區域會在減數分裂的過程發生X-Y的交換重組。剩餘的95%的區域,最早命名為非重組區(NRY),後來由於發現該區域內部存在基因轉換頻繁和內部重組,又被Skaletsky「2」等重新命名為男性特異性區域(MSY)。

男性特異性區域(MSY)中,異染色質區域約佔總長度的一半左右,具體長度是可變的,並且不進行轉錄,具有高度的重複序列,目前還未對之進行測序。

剩下的常染色質區域序列由:X退化區(XDG)、X置換區(XTR)和擴增區(Ampliconic)三部分組成。

X-退化區約8.6Mb,是現代 X 染色體和 Y 染色體進化過程中殘留的古代染色體成分,其中保留了性別決定因子。

X-置換區約3.4Mb ,其中99%的序列與 X 染色體相同。

擴增區約10.2Mb,表現為染色體內高度相似的重複序列,序列之間難以進行區分。而且擴增區還存在八個大的迴文結構。

這三個部分中,排除掉染色體內和染色體間高度重複的部分,剩下大概只有10 Mb的序列是可以被用來測序的,這個區域內發生的突變也是明確可以被用來使用的「3」。這個部分也就是我們做Y染色體測序的時候重點覆蓋的區域。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Y染色體有59Mb的長度,但是稱為Y染色體全測序的產品基本都只測其中10Mb左右的區間的原因了。

1. Hughes J F,1 Rozen S . Genomics and Genetics of Human and Primate Y

Chromosomes.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2012,13:83-108

2. Jobling, M. A. & Tyler-Smith, C. Human Y-chromosome variation in the

genome-sequencing era. Nat Rev Genet 18, 485–497 (2017).

3. Skaletsky H, Kuroda-Kawaguchi T, Minx PJ,et al.The male-specific region of

the human Y chromosome is a mosaic of discrete sequence classes[J].Nature. 2003

Jun 19;423(6942):825-37.

持續更新中......


推薦閱讀:

老鐵,測個基因去!
夫妻年紀都很大了,這時懷上了孩子,這個孩子的染色體是如何被修復的?
既然基因的本質是為了使自己延續下去,那為什麼會出現丁克的現象呢?
CRISPR的基因治療:中國憑什麼領先美國?
父母的哪些特徵是會遺傳給子女的?概率多高?

TAG:基因 | 祖源 | 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