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女孩,用親身經歷跟你聊聊死亡
死亡,從來都是一種看似神秘,備受忌諱的東西。死後的人,沒法回來跟在世的人解釋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經歷死亡的人,不會再想去觸碰內心的軟肋;沒經歷過的,也不好意思深究。
但其實,每個人的終點,都是死亡。這是一件我們終會面對的事。難道這不值得我們去了解嗎?
於是有了這次題目,邀請了四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家庭背景,有著不同生活的女生來跟我們聊聊。
她們面對過赤裸裸的死亡,感受著至親死亡對她們的影響。採訪過程中,她們有的平靜談論著親人在世的種種故事;有的突然停頓下來,忍不住思考;有的忍不住沉默哭泣,使訪問不得不中止。
不一樣的表現方式,但表達出她們同樣真實的感受。下面,我們截取了採訪中的幾個問題。
Q1:「你還記得關於TA的一些生活片段或者故事嗎?」
「我總會想起有這樣的一幕,一個親戚抱著我,我看著我媽的棺木慢慢地蓋上……這個畫面很模糊,但老是會浮在腦海中。」
「你的數學都是老師教的吧?數學方程式,是我婆婆教我的。死亡,也是她教的……感覺她教會了我一生中最需要學會的東西……」
」都是一些生活碎片吧……好像是一個星期天的晚上,挺晚的了,我跟我媽一起很悠閑地在看《浪漫滿屋》。」
「她的人緣超好的。以前走在路上,都有很多人跟她打招呼,她的客戶啦,同事啦……她在工作上應該很出色吧。」
Q2:「TA是怎樣死亡的?突然死亡還是病了一段時間?」
「在我三歲的時候,我媽媽喝農藥自殺了。聽親人說,那時候的她精神有點抑鬱。有一天晚上,廚房還放著她剁好的肉餅,床上躺著三歲的我。在我的隔壁,她就那麼閉上了眼睛,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蘇菲
「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媽媽發現患上了紅斑狼瘡。大約經受了四年病魔的折磨,她就走了。我還記得她的四肢根本沒有力氣,只能拄拐杖,到最後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是躺在床上。身體很容易淤青,也不能外出,因為不能曬太陽。免疫系統嚴重受損,器官慢慢在衰竭。」
——小J
Q3:「TA死亡的那一刻,你有什麼感受?」
「記得那天我在深圳看一個展覽,接到我媽的電話,說婆婆摔倒了之後,就馬上匆匆忙忙趕回廣州。記憶很深的是,那天的陽光還挺燦爛的,但至於怎樣回來廣州,我已經忘了,只記得回家以後,才回過神來。跑到附近朋友家樓下,對著朋友失控大哭。」
——River
「前一天晚上,不知道賭什麼氣,沒去醫院看媽媽。第二天去到醫院,摸了摸她,她整個身體都是冰冷的。後來看到親人都在哭,才知道她已經走了。很傷心,但那一刻,根本哭不出來。」
——冬冬
Q4:「TA有留下什麼物品給你嗎?」
」我媽寫了一封信給我,每次看到我都哭到不行,現在都不敢再打開了。小時候青春期,我挺叛逆的,紋身了。本來以為我媽是不知道的,沒想到她竟然在信里寫著,原來她很早就知道了,但並沒有罵我。她還覺得我長大後,應該能比她要強大,更能成大事……」
——冬冬
「我爸在我媽死了之後,把她所有的東西都燒了。家裡沒有留下她的一點痕迹,連照片都沒有。後來我媽媽那邊的親人給了一張媽媽年輕時的照片給我。原來她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跟我還挺像的。」
——蘇菲
Q5:「經歷過死亡這件事,你還恐懼死亡嗎?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嗎?」
「不害怕自己死,好像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但會害怕病痛,有時候會擔心這個病會不會遺傳,我不想再面對這種折磨了。……感恩現在親人,朋友對我的愛。我也愛他們,希望一切安好吧。」
——小J
「我想過自殺,那時候覺得在家裡,自己是個局外人,好像沒人愛我。後來在學校里看過心理醫生,也思考了很多哲學問題,像是「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活著?」。直到後來,我找到了信仰。是信仰救贖了我,讓我感受到了愛。現在,對家人也不會埋怨了,更多的是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對於死亡,也不害怕了,因為都會上天堂的……」
——蘇菲
「從婆婆走的那天開始,我想了好多事情。恐懼,不是最主要的感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人生不需要設限。我們應該更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死亡都經歷過了,還有什麼需要顧忌的?而且,時間太寶貴了,每件事情都應該及時解決,不要等到情況糟糕到無法挽回才解決,太晚了。就像婆婆突然摔倒離開,如果我們提早一點準備,搬進了電梯樓,就能避免這件事了吧……」
——River
「會擔心爸爸離開吧。他是與我緊緊系在一起,唯一的那個人了。現在每一天,我都把它當是最後一天地過。我今天跟你在這裡做訪問,明天或者我就已經離開了人世。我們就沒機會再見了。所以,我很珍惜每一天,也很珍惜每一次遇見的人。對身邊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感恩。就算是傷害過我的人,也覺得沒必要對他們憎恨。」
——冬冬
Q6:「這個採訪會令你難受嗎?」
「不會啊,已經是過去好久的事了。我也很高興能被你採訪,我覺得每個人應該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也很想分享的,只是沒人問他們吧。」
——蘇菲
「哈哈,沒事啦。我不會睡不著的……」
——小J
「一直以來,都沒有再想起這件事了,也不太敢想。現在能大膽想起,大膽哭,可能是更勇敢了,起碼能面對這件事了,對吧……」
——River
「如果不是你採訪我,可能我一輩子都不會再提起這件事了吧。平時,根本不會跟其他人談論。本來,也想讓我的朋友來聽聽我的故事,讓他更了解我的。畢竟這個故事,我可能再也沒機會說了吧……」
——冬冬
曾經,一直苦苦在找尋死亡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但經過這次的採訪,我覺得,死亡的意義就是在刺痛地提醒著,我們還活著。有了死亡,才讓我們更珍惜活生生的今天,抓緊要去做的事情。假設我們都不會死去和老去,我們就不會抓緊機會去最想去的地方。今天要做的永遠都放在明天,因為時間還長著呢。我們會痛,我們會興奮,我們會笑,我們會流淚,這都是因為我們還活著。
她們經歷了這件事,清楚地了解到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聽過許多「活在當下」,「做人不設限」,這些非常勵志,但也感覺超級普通的話,但又有誰那麼恍然大悟地體會到它的真諦,並且每天都能十分真實地做到呢?她們做到了。
並沒有經歷過死亡的我,聽完她們的經歷,深深感受到了她們在心靈深處的求生本能,並且上了重要的一課——死亡教育。
經歷死亡,只是發生在她們生命當中的一件事,並不是生命的全部。她們每天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東西,活著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我們既不要忽略死亡的意義,也不要把死亡看作是一件如何神秘,隆重的事情。在生命進程中,跟死亡同樣重要的,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還有——學會面對自我獨立,學會面對新的生命,學會面對婚姻等等。
恐懼,誰都會有。
但就像電影《飢餓遊戲》裡面的一句話:
「Hope. It is the only thing stronger than fear.
唯一比恐懼強大的只有希望。」
感謝這四位接受我採訪的朋友,
也感謝你閱讀到最後。
生而為人,我並不抱歉。
推薦閱讀:
※我看見古米的希比爾被吊在籠子里
※周克華是自殺的還是被擊斃的?為什麼?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死亡flag?
※壓力大,如何快速賺錢?
※人類歷史這麼久,死亡是那麼的頻繁而且往複,可人類為何到今天還會為死亡而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