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點,ThinkPad之魂的誕生

每個品牌都有它標誌性的東西

最能代表ThinkPad的

就是它純黑機身中點綴的「一點紅

TrackPoint

偉大的起點

每個品牌都有它標誌性的東西,最能代表ThinkPad的 就是它純黑機身中點綴的「一點紅」,TrackPoint。

如今有一個流行辭彙,「Less is More」,把握核心要素,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繁雜。TrackPoint,小紅點,成為了ThinkPad的點睛之筆,它向世人展示了高效和簡約可以並存。

在設計上做加法容易,做減法就極為困難了。因為只關注核心要素,並且做其做到極致,背後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功夫去實現。

德國工業設計師理查德·薩博 (Richard Sapper),早在「Less is More」 流行之前,就偏愛簡約設計,他主掌了IBM個人電腦真正的轉型之作700C,即後來被命名為ThinkPad的開山之作。

薩博喜歡簡約,偏愛黑色,並且在他的作品裡一直強調「關節」的概念——物品能做多少或提供多少複雜的功能?

就是在這位崇尚「簡約」先驅的帶領下,二十幾年前個人電腦的蠻荒年代,你能想像誕生了一種簡單設計,擁有比現代PC更高的打字效率。

蠻荒年代,不可能的任務

移動辦公意味著在狹小空間可以完成一切操作。當時有一群人被要求:沒有觸摸板的年代進行游標定位,還是雙手不離開鍵盤的情況下,比如在飛機上狹窄的空間,一個小桌板就能滿足一部攜帶型電腦高效工作,當然,小桌板展開並沒有容納滑鼠的地方。

TrackPoint 由 IBM 美國阿爾馬登(Almaden)實驗室的泰德· 賽爾克(Ted Selker)開發,位於鍵盤 G、H、B 三個按鍵中間。TrackPoint 最早的技術原理,是它下方連接著一個可以發生輕微形變的陶瓷片,每當陶瓷片在外力作用下改變形態,陶瓷片的電阻也隨之變化,因此產生不同的電信號,電路分析這些不同的電信號就可以判斷游標指針不同的移動方向和移動速度。

在其製作材料和設計上,IBM投入了巨大精力。其中一個難題是人們的汗珠能讓某些材料變得十分光滑,因此IBM採用擠壓工藝,為 TrackPoint 打造紋理表面。IBM也一直在試驗不同微形態的小紅點,進行人體工程學的調優。

TrackPoint 在使用過程中普遍存在漂移的現象,即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自己「亂動」,需要經常校準。不過一代又一代之後,TrackPoint早就實現了漂移時自動進行校準,不需人為干預。

第3代和第4代TrackPoint還引進了一種名為「負慣性」(Negative Inertia)的技術,它使得指點桿在接受外力反應不過於激烈,使得指針移動更加和緩、穩定。應用了這種技術的TrackPoint可以使操縱更加容易。

真正的攜帶型筆記本電腦

一個食指,憑方向和力度,就能操控游標在二維屏幕任意遊走。

TrackPoint 直到現在都受到打字員的青睞,因為它是少數幾種不需要將手指從基準鍵上移開便能操縱滑鼠的定點設備。和現代觸摸板有所不同的是,通過小紅點可以不間斷地長距離移動滑鼠而不需要分多次操作,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小紅點讓攜帶型筆記本電腦真正變得便攜,而不是殘缺。它節省了一個滑鼠,通過提升游標操作效率,提高像編輯文檔的打字輸入速度。

如今,隨著觸控板技術的日益成熟,ThinkPad依然是小紅點和觸控板並存。你不得不感嘆小紅點的強大。

比如下面一位ThinkPad死忠粉的評價:

相比於觸控板,小紅點的移動範圍可以說是無限大。不知你是用觸控板拖拽文件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觸控板已經到了邊緣了但是文件還沒有到地方的尷尬?小紅點完全不受此限制,並且移動速度隨著力度的變化而變化。更何況手不用離開鍵盤,直接就省下一個USB介面和諸多零碎的摸找滑鼠的時間啊!更何況還有滑鼠忘了帶,接收器丟失,電池沒電等等等等惱人的狀況從此再也不會騷擾你了。

至於說手指會酸疼?請詳細了解UltraNav的設置,我現在都是將靈敏度調到最高,手指輕輕一碰就有反應,速度奇快卻不亂走,在摳圖走位等驚喜操作的時候把觸控板虐出翔。甚至有的時候你用了高精度滑鼠的時候也因為眼睛盯著屏幕而覺得手在另外一個次元完全心裡沒有底啊!不得不說在精細操作上小紅點伸直比觸控還要出色。

黑色,是思考的顏色;一抹紅,是不變的經典。25周年,ThinkPad用思考與創新打破界限,執著這顆炙熱的紅心,讓我們每一個人的指尖任性遊走!

文/楊青山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CES Asia上亮相的ThinkPad?
看一眼就會愛上的ThinkPad 25
New XPS 15, SurfaceBook, X1 Carbon, MBP 15 更推薦哪一款?
Thinkpad的A系列怎麼樣?現在是購買的好時候嗎?

TAG:联想Lenovo | ThinkP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