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林氏木業離職員工自述8年苦逼經歷
記得離開林氏前的一晚,L哥舒了一口煙問:8年了,你捨得嗎?
我看著面前的路沒看他,帶著笑說:嘿,說這些...
初印象
還記得09年初第一天到林氏影棚上班,那時影棚就是一個倉庫外面大概50㎡的小空地,既是攝影區也是展覽區。當時來到第一感覺就是簡陋!
那時風格只有單一的田園風,一個牆紙當背景,擺上傢具後就直接對著拍。
(那時拍出來大概就是這個效果)
在我到來之前,就只有B哥一個人安裝、搬運、打燈光、調整,所有的事情都一個人去完成,人員實在不足的時候,才請辦公室的或者工廠的小夥伴一起幫忙,搬搬抬抬。
B哥回憶那個時候也說:那是一個孤獨的時期...
影棚的創建
作為林氏歷史最悠久的部門之一,攝影部其實已經經歷了11載,要問影棚第一代攝影師是誰?那就是boss大大!(膜拜又感到自豪)
B哥說,06年還沒畢業的boss大大,便對電商這概念有著超前的認識,當時一般網店都是拿著畫冊直接掃描產品上傳,但效果很差。
boss深知網店產品視覺尤其重要,便果斷用賺來的第一桶金購置了最好的相機上,當他用佳能10D數碼相機拍下第一張照片的時候,我們攝影棚就誕生了...
正是boss大大的眼光與堅持,公司、影棚才會越加壯大...
日常回憶,艱難卻保持著前進
在我入職不久後也請來了專業的攝影師,說起攝影師我們的B哥那時可辛勤獻媚了,天天一瓶營養快線獻給我們的攝影師大哥...(那時,是營養快線和泡麵賦予了我們第二生命)
11年因業務拓展,公司搬到了更大的地方,員工也從入職的十幾人變到百多人,影棚面積也增至500㎡!我們開始有了明確分工,攝影師、攝影助理(說的就我)、背景安裝工一共4人,終於擁有了林氏真正意義上的影棚。
到了13年我們人員增到了9人,面積也去到了1000㎡,拍攝也開始加入裝飾元素、人物故事,那時Y哥常常一個人開住「摩雞」跑裝飾市場,因預算有限,超過100的基本不買,有時幾塊錢都會跟老闆磨嘰半個鐘。
慢慢我們產品風格也多起來不再是單一的田園風,還有法式、現代、鄉村,也開始了空間場景的拍攝。(我也從小年輕升格為年輕!)
那時我們的環境仍是十分惡劣的,正如Y哥剛來時的評價:近1cm厚的灰塵,場地髒亂,不知情的人,以為來到了垃圾場。(我真不是撿垃圾的啊!)
不過那段時間還是很爽的,休息間隙我們幾個就會偷偷跑到小賣部買東西回來吃,吃完又繼續干,忙、累、臟卻仍保持衝勁,用B哥的話:爽!
(別找了,最帥的就是我)
15年中,全公司的擴大,也帶動了攝影棚的擴大,我們影棚的面積瞬間增到了3500㎡,這個規模可算珠三角地區,數一數二的傢具拍攝基地(我要開始驕傲了)。
(15年初,軟硬裝還是簡單)
(15年底,軟硬裝已經豐富起來,給到消費者更多家居搭配的靈感)
到了15年8月我們影棚也完成了自己的VI設計,很污很污的工業風...
(更污的就不拿出來了)
當時設計了6個情景拍攝場地、2個清拍場地,還有軟裝區、硬裝材料擺放區、木工安裝區、休息區...可以4、5個場景同時開展拍攝,一直沿用到現在。
16年為求給用戶呈現更直接的感官體驗,我們開始嘗試表現力更強的視頻拍攝,傳達產品的主題理念,同時希望給用戶更直接演繹一種自然舒適的生活方式。
那時業內基本沒有拍攝家居視頻的,我們算是大大領先,可參考的經驗不多,剛開始便遇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方案變更、器材不足、拍攝延期等等。
記得某個上線緊張的系列,拍攝方案涉及到主人翁一天的生活,清晨運動、花店選購、蔬果購買、家居合計10多個場景。涉及各方的合作、緊張的上線計劃,我們一刻都不敢緩,那時從凌晨5點-次日3點跑轉江邊、市場、花店、書店。3點稍作休息後,9點又開始影棚的室內場景拍攝,直踩到晚上7點。
最難的那段時間我們就像住在影棚一樣,每天泡麵、冰紅茶、營養快線,鏡頭前邊吃邊討論。
艱難的日子裡,有人走了,也有人留下...
到了17年我們還開始了樣板房拍攝模式,更大程度復刻真實家,讓消費者更直觀感受搭配的效果。
(17年樣板房拍攝)
拍攝也不再局限於室內...呃,赤膊已成我們的習慣~
(老朋友了,給他留點面子)
而我們的視頻拍攝也有了質的飛躍...
航拍也加入我們大陣...
最深刻的人
除了L、B、Y哥還有幾個夥伴讓我覺得很深刻與佩服:
92年的老劉(年紀雖小但成熟穩重),做事特別有衝勁,各個部門的人都贊他特別細心又有耐性,以至於眾望所歸獲得了第一屆林氏十大傑出人物!
記得14年夏天,只有幾把大風扇的影棚又悶又熱,老劉當時也是赤膊上陣,我們在吐槽一起天氣熱,他也說了一句:「是啊,一身汗真怕弄髒布產品...」然後我見他每次接觸都會先用自己的衣物擦乾,嬌小的身軀卻散發著巨大的正能量...
除了老劉,還有「閱女無數」的人像攝影師-X老師,他是如何點撥女模我就不說了,最深刻的是他說「我可以這樣說,林氏的影棚是非常專業的,如果有人說我們不專業,那他一定就是個不專業的人。」他說這句話時我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驕傲,以整個影棚為傲!
(工作中的X老師)
感覺最大的變化
10年時間,全公司從1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3000多人,我們的影棚也從當年的50㎡增長到現在的3500㎡(有了空調!),從1人增至57人,分工細化到攝影、模特、軟裝、硬裝、木工、安裝、視頻...
(創意空間場景搭建)
拍攝模式從單純產品 →軟裝 →人物 →場景 →硬裝 →樣板房 →視頻 →外景,逐漸我們的攝影成果也被越來越多的客戶肯定,也有很多其他傢具店鋪的產品拍攝風格開始效仿我們。
(09年)
(14年)
(17年)
僅從寶貝詳情頁來看,我們也不再單單展示產品...
(12年的寶貝詳情頁)
。
。
。
如今的寶貝詳情頁
(展示搭配方案與生活理念)
用戶消費模式從單純看產品買產品,也慢慢有了風格、軟裝搭配、人體工程學、生活方式等認知,選購時更多會聯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場景。
從傢具產品到傢具搭配空間,從定格於平面到搭建3D,再到「活」在視頻里,一步一步給客戶呈現「家」的感覺,我想B哥常說的「家居代入感」我們已做到了,慢慢讓大家更直接獲得產品營造的家居感受,構思出心中家的模樣。
。
。
。
你若想問我什麼人什麼事使我們不懈堅持與不斷進步不清楚,
可能是有趣有幹勁的夥伴,
可能是有遠見又前衛的boss大大,
可能是消費者不斷提升的需求,
可能是引領行業轉變的自豪感...
你問我,舍不捨得離開?
捨不得。
為什麼還要離開?
沒辦法,回家繼承家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