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沒看中的瓷器,果真要砸碎? | 汝窯4

我們總把皇上想得很富有。

比如,皇上娶了新娘娘,要添一副碗筷。御窯官就得準備十副,供皇上挑出最好的,其餘統統砸碎,絕不流入民間!

有些瓷窯確實這樣伺候皇上,但汝窯不是。

(汝窯盤,北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燒出的瓷器以天青釉色聞名於世,產量有限,專供內廷,時至今日隨便賣賣就上億。這麼好的東西,皇上真會與民同享?

南宋人周煇(音輝)寫過一部兩宋政治八卦集,名叫《清波雜誌》,裡頭有一句講汝窯的話,非常有名,也講得非常清楚:汝窯宮禁中燒……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

你看,汝瓷燒制完成,首先由典御(為皇上置辦日常用品的高級官員)挑出精品,剩下的才能對外銷售——也就是說,皇上沒看中的不用砸碎,可以光明正大流入民間

怎麼會這樣?

因為汝窯不是你以為的那種「國營廠」。

(汝窯三足承盤,北宋,北京故宮藏)

在許多人想像中,皇上家裡缺碗筷,無非兩種解決辦法。

一是索要貢品,說白了就是強征強斂、強買強賣。二是劃撥專款,集合良匠,建立御窯廠,門口再掛個「大宋汝窯瓷器廠」的招牌,絕對氣派。

只是這兩個辦法都有缺點:創立新廠開銷巨大,財政吃不消;強買強賣就更不好了,赤裸裸違反「市場規律」——真沒開玩笑,宋朝人都用上紙幣和廣告了,怎麼會不懂市場規律呢?

(地球上最早的印刷廣告:「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廣告青銅版和拓片,宋代,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青銅版上的廣告語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請記白。認門前白兔兒為記)

於是,為了科學地購置碗筷,皇上決定採取一種我們非常熟悉的購買方式:政府採購

宋朝的政府採購有好幾種形式,其中最有特色的叫作承包購買

顧名思義,承包購買需要有一個承包人,這人可以是官員,也可以是商人。承包人把個人財產抵押給官府,從官府預支一筆錢,買到商品後把貨交上去,就算完成任務。

承包人熟悉市場,貨比三家,知道如何買到好東西;因為預支了錢款,不怕官府賴賬,所以沒有後顧之憂。

而官府守著抵押品,自然不怕承包人跑路;預支的款項通常高於市價,給承包人一點油水,也能保證商品質量。

有專家認為,汝窯就採用了承包購買的方式。

比如,皇上家裡要添一副碗筷,就向汝窯下訂單。承包人憑訂單預支錢款,然後採買原料,組織生產,最後捧著三副碗筷給皇上挑(準確說是由典御來挑)。能挑出一副好的,就算完成任務,剩下兩副賣到民間,賺些外快。

有人說,這不就一「來料加工點」嘛!能算官窯嗎?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考古隊可沒少折騰。

汝窯遺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考古隊發現,清涼寺村在北宋時也是個村子,掐指一算一千年了,真是不年輕。

在許多人看來,現在的汝窯遺址就是當年那個「大宋汝窯瓷器廠」。廠里工人忙碌,廠外衛兵密布。村民偶爾聚在廠門口,揣著袖口看熱鬧,平日里該養豬該種地,跟皇上的瓷器沒有半個銅錢的關係。

可是考古隊往地下一挖,發現不太對勁:整個村子的北宋末期地層里都有碎瓷片——原來這一村子人都是燒瓷器的,原來這是個「瓷器產業示範村」!

(村裡出土了五顏六色的碎瓷片,北宋,北京故宮藏)

「汝窯廠」在哪兒呢?就在示範村的西北邊緣。

「廠區」面積不大,相當於一個小型足球場,不到整個示範村的五十分之一,但內部五臟俱全,包含全套制瓷遺址。

村裡的碎瓷片啥顏色都有,而「汝窯廠」出土的瓷片幾乎全是標準的天青色顏色發藍,基本不帶花紋

這說明「汝窯廠」產品單一,旨在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更說明「廠保密科」工作到位,燒制技術沒有泄漏到村裡去。

(天青釉汝瓷碎片,「汝窯廠」北宋末期地層出土。天青釉也算青釉的一種,但多數青釉品種顏色偏綠或偏黃,天青釉則偏藍)

考古隊接著往下挖,從北宋末期地層挖到時代更早的北宋晚期地層(地層越深越古老),發現在北宋晚期時,清涼寺村同樣是個生意紅火的瓷器示範村,但「汝窯廠」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是碎瓷片的顏色變了。「汝窯廠」那塊地里的天青色瓷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顏色偏綠青釉瓷片,而且大多帶有花紋,雖然也很精緻,但和之前的天青色瓷片差別明顯。

(青釉刻花器蓋,「汝窯廠」北宋晚期地層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青釉刻花盆殘片,「汝窯廠」北宋晚期地層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二是「廠區」里的生產設施不一樣了。

瓷器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大致分為「製作瓷坯」和「入窯燒制」兩大步驟。官窯常常把兩大步驟放在同一片「廠區」里,封閉性很強。而民窯需要分工合作,你家做瓷坯,我家入窯燒,兩家搭配幹活不累。

問題就在於,「汝窯廠」那塊地的北宋晚期地層里只有窯爐遺址沒有和製作瓷坯有關的遺迹。也就是說,這時的「汝窯廠」採用了民窯的運作方式,需要跟鄰居合作才能完成一件瓷器——話說這還是那個「汝窯廠」嗎?

(窯爐遺址)

考古隊接著往下挖,挖到北宋中期地層,發現「汝窯廠」那塊地里的碎瓷片和窯爐竟然消失了!而示範村其他地方還能發現大量碎瓷片和制瓷遺址,有些甚至進入了北宋早期地層。

考古學家從後往前回想了一遍,明白了。

(天青釉圓壺,「汝窯廠」北宋末期地層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村裡來了龍頭企業,村民都來取經學習,扎堆山寨,於是形成了村裡的特色產業。

但汝窯的情況完全是反的:正是由於特色產業發展得好,龍頭企業才把廠址選在了村裡。

清涼寺村在北宋早期就出現了瓷器產業,紅紅火火發展了一百年。到北宋晚期,原本寂靜的村子西北邊緣出現一家專管燒窯的窯戶,他們和鄰居默契協作,生產帶花紋的青釉瓷器,廣受好評。

到了北宋末期,官府想給皇上做瓷器,發現清涼寺村制瓷水平高,距離首都又近(距河南開封不足150公里),就相中了這裡。

村西北那家窯戶被改造成「大宋汝窯瓷器廠」,專為皇上製作天青釉瓷器。宮裡下訂單,承包人領錢生產,供典御挑選後,剩下的還能賣零花錢,簡直名利雙收!

有人說:這「大宋汝窯瓷器廠」是民窯改造的,又被人承包了,能算官窯嗎?應該是經常接政府訂單的民窯吧!

確實有民窯經常接政府訂單,比如河北保定的北宋定窯

(定窯白釉孩兒枕,北宋,北京故宮藏)

定窯擅長製作白瓷,上一批接宮裡訂單,下一批接縣裡訂單,窯址出土的碎瓷片良莠不齊,質量差別很大。

汝窯就不一樣了,北宋末期地層里全是精美的天青色瓷片,證明汝窯一心一意只為皇上燒制一種瓷器,不會主動接受民間的訂單。

但汝窯遺址沒有發現用來處理落選瓷器的埋藏坑,各種碎瓷片都是生產過程留下的。這從側面證明,落選的瓷器被「順手」賣給民間了——人家搞的是「承包」經營,允許靈活處理嘛。

如果是明代景德鎮御窯,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景德鎮御窯是皇上的「全資國營廠」,管理超嚴格,皇上沒看上的統統砸碎,你也無話可說。

(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明代落選瓷器,江西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繞了一大圈,咱們終於有了結論:汝窯是官窯,但屬於在民窯中發展起來的官窯——這結論真簡單吶,可總結出來真不容易。

汝窯名氣很大,但有關其發展過程和運作方式的古代文獻非常少。考古學家從地里挖出了汝窯的成長曆程,歷史學家在古書里找到「承包購買」的採購模式,我們把兩者結合起來,加了些「合理的想像」,這才復原出汝窯的「生產經營全流程」。

當然,也有專家覺得你這想像不合理,書上只是說宋代存在承包經營,沒說汝窯也搞承包經營。

也有人覺得汝窯就是國營廠,國營廠把進貢剩下的瓷器賣給民間沒啥奇怪的。

還有人覺得汝窯不是宮裡開的國營廠,應該是汝州政府開的,專為進貢設立——好吧好吧,這些問題還是留給專家們互撕吧,咱們繼續吃瓜。

微信公眾號:王牌講解員

推薦閱讀:

汝瓷的完美形象如何被考古學家毀掉了? | 汝窯2
為什麼曉芳窯的作品看不到支釘?
汝窯最新最完整的館藏分布是怎樣的?
汝窯不同價格和檔次有幾檔?
啥叫汝瓷?就是一種隨便賣賣都上億的瓷器 | 汝窯1

TAG:汝窑 | 瓷器 | 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