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自卑的人都曾走過的路:讀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這本《自卑與超越》讀了至少五遍,讀了十年。

十年前,我還是心理系大一的學生時,在《人格心理學》這門課上,學精神分析流派,對弗洛伊德、榮格均無感,看到阿德勒的理論,一秒鐘被擊中,像是一種解放,一種救贖。那天下了課就到圖書館,借了這本《自卑與超越》,還記得當時一直讀到閉館才回去。

說說這本書給我的影響吧。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藏著掖著地自卑」,表面上,是一個積極樂觀,從來不怯場,可以把事情做好的人,朋友也不少,但其實,我一直很怕別人發現我的自卑,那種深到骨子裡的自卑,就怕被人戳穿,這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認為愚笨,長得不好看,像個男孩子有關係,也跟家境有關。

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努力的樣子艱難、醜陋,上大學以後,更是如此。但阿德勒說「自卑具有普遍性,自卑是推動我們的人格動力,越自卑,越超越」、「身體器官的殘缺或疾病會對生活造成困難,但是,與此同時,也會激發他們內在的潛能,而且可能通過過度補償,成為更卓越的人」。

這些話在今天看來可能像雞湯,但不是雞湯。「自卑是本能」,這個觀點振聾發聵,讓我不再逃避和厭惡自己無處不在的「自卑」,我第一次可以正視並感謝我的缺陷和自卑,感謝它們帶給我的巨大力量,我更加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或者說,我意識到「自卑的我才是完整的我」,讓我更感激在我身邊的朋友,也讓我成為一個可以閱讀、寫作和充滿想像力的人。

我被阿德勒的人生和觀點深深打動,或者叫影響,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人生似乎就是在尋求不斷的超越,我去挑戰了許多在今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認識了一票很棒的小夥伴。

阿德勒還說「正是生活的不確定性引起了人類的興趣,如果未來的一切生活可以預料,任何事都可以提前做好,這樣的生活會變得索然無味」,阿德勒的觀點和我對「有趣的人生」和「不確定帶來的興奮」的追求也不謀而合。

原來,一百年以前,阿德勒也是這樣想的!這種感覺真的太棒了。

一、我很推薦大家讀這本書,原因有三:

1、每個人都能讀懂的心理啟示錄:在這本書中,阿德勒探討了缺陷與補償、自卑感與超越、童年對人生的影響、夢境分析、母親的作用、父親的意義、出生順序/排行的影響、犯罪心理、生活的意義.....還探討了家庭、學校、職業、人際交往應該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而每一個問題,都是與個人命題息息相關的。

2、讀就讀最經典:研究生時,一位我很欣賞的講心理治療的老師說,區分心理治療圈內人和圈外人,就看他聊不了解阿德勒。聽完覺得說得特別對。可以這麼說,不了解阿德勒的理論,你不能說自己了解心理學。一本雞湯暢銷書,看完之後上個廁所就忘完了,但是一本經典時可以陪伴你一輩子的,每一句話都值得停下深思的。《自卑與超越》就是這樣一部經典,這本書是阿德勒的代表作,是個體心理學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新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人本主義學派,而且對社會學、教育學影響深遠,比如,在「學校教育」這一章,阿德勒所提出的性格培養、師生關係、體罰的危害、合作以及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以及許多可操作的教育方法,在今天看來都是很前衛的。

3、文筆好:阿德勒的書精鍊、流暢、結構嚴謹,都是大白話,很好讀。讀書就像和作者相遇,有的人說話繞來繞去,有的人冷峻犀利,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自說自話,而阿德勒是一個很照顧讀者感受,很隨和的作者。我第一次讀阿德勒,就很喜歡阿德勒的親切感,他講的故事都很生動,他講的理論都能聽懂。

二、背景介紹:關於阿德勒

心理學這個圈子的大牛的個人生活史真的蠻有趣,比如這三個猶太大牛。弗洛伊德是典型的高富帥,25歲醫學博士畢業,典型的少年天才,然後家庭還非常美滿幸福,哪哪都滿足了,但他的理論本質卻帶著濃濃的暗黑色調,窺探深不見底的潛意識,終其一生,都在跟性驅力和死亡驅力較勁,有著人性本惡的意味。

阿德勒家境一般,還患有佝僂病,身材矮小,相貌醜陋,3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5歲時,染上肺炎,差一點就沒活過來,對了,他小時候還有2次被車撞的經歷。而且,他之前學習還不好。但阿德勒創立的個體心理學卻關注人性中的積極面,相信「自卑帶來超越,缺陷帶來補償」,支持人性本善。還有一個是馬斯洛,馬斯洛家裡更窮,而且父親酗酒,母親性格極度冷漠殘酷暴躁,馬斯洛小時曾帶兩隻小貓回家,被母親當面活活打死。而且作為猶太人,他們住在一個非猶太人的街區,後來當他回憶童年時,他說道:「我十分孤獨不幸。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任何朋友。」但馬斯洛卻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一生都在關注「人性能達到的境界」「如何自我實現」,是個特別陽光的人。所以,幸與不幸,還真的是很難一言以蔽之。

扯遠了,說回阿德勒,這樣一個早年不幸的人,卻一生都在自我超越的路上。早年,他接觸到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在弗洛伊德還不被主流認可的時候,毅然決然撰寫文章支持弗洛伊德,並和弗洛伊德一起組成「周三精神分析小組」,弗洛伊德也視阿德勒為傳人,但是,隨著臨床實踐的深入,阿德勒逐漸發覺,自己不能認同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論,而弗洛伊德無法容納異己,於是,阿德勒成了第一個毅然決然與弗洛伊德決裂的人(後續還有榮格、奧托.蘭克、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以一己之力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建立自己的學派和理論。也許現在,我們再看阿德勒的理論,尤其是心理學專業的人,會覺得跟弗洛伊德相比,阿德勒的理論沒那麼有震撼性,但是,放到當年那個時代,他敢於支持一個被認為大逆不道的理論,在弗洛伊德已經被認可,聲名大噪之時,又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妥協,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我覺得,阿德勒的理論雖然不那麼奪人眼球,但是很實用,可操作性強,易於理解。

對了,還有,這本書,足足暢銷了一百年。

原文摘錄:

1、人在生活中受到三種制約。這三種制約分別是:

(1)我們必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生存質量必然與地球帶給我們的禍福緊密相連。我們必須適應這個環境,並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2)我們每個人都與周圍其他人相互關聯,如果想延續我們的生命,就必須與人相處;

(3)人類由兩種性別組成,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必須依賴於兩性關係的良好發展。

從這三個約束出發,引申出三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1)既然我們的星球資源有限,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讓人類永存?

(2)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應該怎樣給自己定位,才能達到與人合作、共同發展的目的?

(3)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自我調整,才能適應「人類的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依賴於兩性」這一生存要求?

所以,我們遇到的問題可以歸結於三類:職業、交際、兩性問題。

2、因為自卑會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他們就想通過一種優越感來釋放自己,他們將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擱置在一旁,而從那些亂七八糟的小事里尋求優越感。從某種程度上說,幾乎每一個患有神經官能症的人都會限制自己的活動範圍,並且避免與外界接觸。他們避開人生三大主要問題,讓自己的生活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這樣,他們就為自己築起一間「密室」,關上門,獨自過著遠離世事的生活。所以,阿德勒認為,神經官能症患者只是表面上解決了人生的各種難題,他面臨的實際困難更多。

3、每個人都在追求優越,這既是一個過程,也是方向和目標,有些人在尋求優越感時走錯了方向,理解他們只不過選錯了方向,其實他們也是在追求優越,就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

4、記憶不是偶然保存的,每個人都會從他的記憶中找出那些他認為有用的東西加以保存,這些記憶就成為了他的「人生故事」。早期記憶能說明一個人的人生觀,是一個人人生態度的雛形。

5、在夢中,我們也只會選擇那些與我們人生態度一致的事情,並且在夢中,我們會被告知,在遇到困難時,我們的人生態度會對我們有怎樣的要求。在夢中,我們都是詩人。

6、治療的目的在於讓病人鼓起勇氣與他人合作,以更好的方式追求優越感,為社會做貢獻,找到人生的意義。

去讀吧,希望你也能,遇見阿德勒。


推薦閱讀:

日月星海
怎麼寫讀書筆記(精華版)
《認知神經科學》讀書筆記(後附頁碼)1-5章,待完善
補充材料3 — The Winged Shoes《飛天鞋》 第268頁
有什麼書當年讚不絕口如今悔不當初?

TAG:心理学 | 自卑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