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越學心理學,問題卻越嚴重

Ⅰ、

契訶夫有一篇非常知名的小說叫做《小公務員之死》。

大意是說有個小公務員在劇院看戲的時候,不小心朝一個將軍打了一個噴嚏,他非常擔心自己因此得罪了將軍,於是三番兩次在各種場合向這位將軍道歉。

但是他不斷地道歉就讓將軍越來越不耐煩直至越來越憤怒,最後一次將軍斥責了他一句讓他「滾出去!」,然後這位小公務員同志就嚇死了。

隨著心理學的普及和不斷發展,在龐大的心理學愛好者人群中我發現有這麼一類人:

他們獲取心理學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公眾號、知乎等裡面的心理學類文章;

他們多數都不會去讀心理學的專業理論書籍,而是熱衷於《少有人走的路》之流的科普;

他們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的概念,並非常擅長將這些概念往自己身上套、和以此來解釋別人的行為與心理;

他們善於在與人交流時熟練使用「擁抱你的內在小孩」「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愛才是唯一的答案」等語句開導別人。

最關鍵的是:他們學的心理學越多,他們懂得的「正確的」、「成熟的」定義越多,他們的問題就越嚴重。

有些人甚至是明明生活的好好的,忽然了解了心理學之後,無數過去的陳年舊事被翻了出來,他的生活就被很多的神經症衝突給填滿了。

天天不想著怎樣工作,今晚吃什麼,周末去哪兒玩,一天到晚「我的創傷怎樣被遼愈?我為什麼總是焦慮?我是不是缺乏社會化關係了?我這樣的表現是不是抑鬱症?」這些問題不斷地在腦海里重複。

這一類人群數量在變得越來越多。

更恐怖的是:他們所謂的那些「心理學知識」已經令他們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了,而他們卻意識不到這有任何的問題。

因為那些「心理學知識」令他們相信:我在變得越來越好,心理學在令我的心裡變得越來越健康。

他們隨時可以拿出「邊界」「自我意識」「內在動力」等等這些詞,來在理論上無可反駁的證明他們是有了怎樣的「進步」。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他們沒有意識到: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他們並不需要那些所謂的「進步」。

就好比他們不斷嘗試去吸各種毒品,又一種一種的戒掉。他們拿起海洛因胳膊里扎然後興奮地告訴你:「哇!我發現原來我對海洛因上癮呢!」

一兩個月之後說:「我現在已經把海洛因戒掉了,我邁出了這一步!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同時他俯身拿起嗎啡吸了一口:「天啊!沒想到原來我對嗎啡也上癮呢!」一邊猛吸了一口一邊說:「看吧!我一定能戒掉它的!」

這一類的心理學愛好者們,可能已經在無意識之間給他們自己製造了很多心理上的「醫源性損傷」。

他們就像開頭的那個『小公務員』一樣,自己不斷地給自己製造著越來越大的無必要麻煩;

同時基於對麻煩的擔憂和恐懼又做出了無必要、負作用的補償措施,因此給他自己帶來了更大的無必要麻煩,由此進入了一種奇怪的惡性循環。

Ⅱ、

必須在此先明確的一個立場是:「心理學科普」這件事本身是沒毛病的,多數人了解一些心理學常識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有毛病的是:在沒有紮實心理學基礎的情況下,過多的涉獵一些對心理學「病」、「症」描述的文章,並以這些含糊的、因由不確定的癥狀表現直接往自己身上套,動輒就認為自己抑鬱症了、強迫症了;

在個人生活全部正常的情況下,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不必要的對自身各種問題的探究上,從而將原本無影響的問題放大,並因此衍生出更多的問題;

我們今天主要針對的只是這一類「不恰當」的誤讀心理學知識的人群,並不是說要否定心理學、否定心理學科普。

對於的確是有著心理創傷,的確在飽受各種心理病症的讀者們,這篇文章並沒有絲毫將你們歸為「無病呻吟」的意思。

為了便於敘述,我們且先為我們今天要談的這個問題捏造一個名詞,叫做「溺心症」。(即:沉溺於心理學無法自拔而產生的癥狀。

好吧。。。這個命名我知道很垃圾,但實在想不出更好的點子了)

會產生「溺心症」的原因、或者說「為什麼過度沉迷心理學可能會給人帶來負面的影響」,其根本層面上的原因有四個:

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聚焦效應」。

聚焦效應也是我生造出的一個詞,意指我們對某一問題的關注,會將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後果、影響層面等給放大化。這種對問題的放大通常是不必要的。

我們的「過度關注」這一行為本身會在兩個層面上對我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一個是我們自身的心理狀態,可能會因為對於問題後果的過度擔憂而產生焦慮、抑鬱、驚恐等問題;

一個是我們的決策會受到影響,通常會基於這種不必要的擔心而採取不必要的補償措施;

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在開頭所提到的「小公務員」的例子,他對於「朝將軍打了個噴嚏」這件事有著非常過度的關注,所以令他「心慌意亂」、「過度恐懼」、「過度緊張」;

並採取了不必要的補償措施——不斷地多次向將軍道歉,反而因此招致了將軍的厭惡;在此過程中,由於將軍的厭惡反應:不耐煩的表情,不開心的語氣等又令小公務員產生了更多的過度擔憂,於是又令他更加的傾向於採取「補償措施」來解決問題。

這種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過於擔心女方不喜歡自己,所以神色拘謹、舉止失當,結果反而真的招致了對方的不喜歡;

過於擔心自己得了各種病,不斷地檢查、焦慮、擔心,生活作息因此被打亂,再加上心理上的問題反而真的令自己得了病;

過於害怕自己洗手有些頻繁這件事,由於過度關注反而令洗手不可控的變得越來越頻繁,甚至發展成了強迫症;

由此可見,我們對於問題的「過度關注」這種行為本身通常才是給我們帶來問題的主因。

在「溺心症」患者中的表現就更像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都會有一定的創傷,但是很多創傷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經逐漸自行修復了。

「溺心症」患者在做的事情就是拿著手中的「地圖」(心理學文章)在自己的心中尋找傷痕,找到本已復原的傷痕後猛地一刀戳下去:「啊好疼!看來我果然有創傷!這位心理學大師說的真准啊!」

今天跟這篇文章學了招「接納大法」,傷口好了點兒;

第二天馬上迫不及待的把傷口撕開看:「咦?怎麼還沒好呢?」

後天跟那位大師學了個「愛自己十八掌」,幾張拍下去傷口又好了點;

第二天又是馬上過來撕開傷口:「哎?你說這咋回事呢?怎麼還不好?」

如此反覆下去,問題不見好轉,傷口卻因為被反覆撕開而越來越惡化了。

隨意聽信一些文章中對於心理問題的描述就往自己身上套,這相當於一刀捅向自己的創傷;對自身問題的過度關注,等同於一次次撕開傷口。

最無厘頭的是,有些人明明並沒有那樣的心理問題,卻非要根據某些病症的描述硬生生的給自己「造出」所謂的心理創傷,這樣就如同主動找算命的騙子被人家忽悠:「我見你印堂發黑,不日既有血光之災!快給我打錢!我給你除災化吉!」

二、用心理學理論去衡量正常生活,往往會導致正常生活被扭曲。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個前提是:心理學理論不是超脫於真實生活之外的一個代表著「正確」的標準,而是基於對真實生活觀察研究而總結出的抽象化概括。

這種抽象化的過程本身就已經在將真實生活給扭曲了,我們試圖用這種抽象化理論來指導自己的真實生活就又是進行了一種扭曲,所以試圖用心理學理論來指導正常生活,往往反而只會導致正常的生活被扭曲。

其次是,心理學的各種理論更適用於心理諮詢、心理測量、心理研究中。

在那樣的情境、當事人的狀態、諮詢師的陪伴等這些能夠將我們與真實的生活隔離開來。

來到心理諮詢室你可能會痛哭、會頓悟,但這些是為了從諮詢室出來後能更好的去生活,而不是令你將在諮詢室中那些糟糕的狀態帶出來、持續的貫徹在你的其他生活時間裡。

三、價值觀衝突。

心理學起源於西方,無論是心理學本身、還是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都過於的短暫,所以現在的心理學並沒有完成本土化。

沒有完成本土化的意思是說:心理學並沒有在價值觀、文化和意識形態上完成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氣質的融合,所以落實到具體生活中的話,會產生一定的衝突。

這一點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些複雜,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在故弄玄虛,但價值觀這種層面的融合事實上是非常重要的。

總體而言,西方文化對真理的探索傾向於「外延性(extensional)」,東方文化對真理的探索傾向於「內容性(intensional)」。

現代社會由於是西方文化領先,我們這幾代的人思維方式幾乎已經習慣了用「外延性」的標準來衡量事物,也就是說我們傾向於用客觀的、可量化的、邏輯推演的方式去看待問題。

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本身就已經容易令一個人和真實的生活產生隔離了,再加上學了產自西方文化的心理學就更容易和現實生活起衝突。

比方說有一位少女了解了心理學中「邊界」這個概念,忽然之間頓悟了,就和身邊人劃分了清清楚楚的界限,這可能的確令她短時間內會獲得一種輕鬆感,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下,過於清晰的人際邊界其實並不利於你社會關係的發展和建立。

所以一定要記得,學心理學不能讓你脫離真實的生活。學了心理你就自認為你掌握了人類最正確的行為標準指南,今天看老公這個行為不夠成熟,明天看兒子那個表現代表俄狄浦斯期沒過度好,後天嘲諷單位同事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如果在你的眼裡,以前原本正常的人現在你統統都覺得他們有病了。那麼客觀來講,可能更符合「有病」這個定義的,是被心理學荼毒了的你。

四、心理問題的「多因多果、多病多症」性。

就是說,很多心理問題,同一個問題可能有很多種不同的原因,同一種原因,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同樣一種心理病,它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是不同的;同樣一種癥狀,它背後的病因也可能是多樣化或者不同的;

比如說「攻擊力的投注出現了問題」,有些人可能會表現為焦慮,有的人就是抑鬱,還有的人可能就是強迫,還有的人他會表現為沒有安全感;

再比如說,一個人總是心煩意亂,可能是他的心理層面存在著神經症衝突,可能是他的作息不規律,也可能是他心火太旺。

還有就是,也有不少的心理問題和一個人的體質有關。比方說體質太差,一出去玩就頭暈目眩,一和朋友玩就累,不得不宅在家裡,那他的人際關係必然出問題,宅久了會產生心理問題那也是必然。

對於這樣的情況心理問題就不是主因和重點,重點是只有體質增強了,問題才能從根子上解決。

但問題是,那些「溺心症」患者往往無法從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視角來看待自身,出現了某一個病症就認準了一定是自己從文章里看到的原因,於是照著某諮詢大師給的方子就要「自治」,結果往往是給自己胡治一通。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牽引出更多的問題。

Ⅲ、

其實「因為過度關注心理學反而令自己的問題越來越糟糕」的情況,不僅僅只是存在於那些愛亂給自己貼標籤的心理學愛好者之中。

在我的實際諮詢工作中也發現,有一部分的人他們在持續的進行長程的諮詢,有的都長達兩三年;

但是在和這些來訪者的前一兩次評估中會發現,其實他們並不需要長程的諮詢啊,對當時那個狀態的他們來說諮詢更多的是無意義的、甚至也是有著負面意義的。

因為你會發現這些來訪者已經成為「職業」的來訪者了,就是一開始諮詢你就能感覺到他馬上進入了一個「被諮詢」的狀態,他們通常會比較主動,非常配合,整個諮詢體驗非常良好,但問題是,諮詢對他們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

因為這些來訪者可能在他們之前不必要的長程諮詢中被「訓練」成了諮詢室中的「老油子」,他們會非常清楚各種諮詢設置,了解諮詢起作用的方式和原理,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在無意識之中成為了諮詢室中的「演員」。

他們習慣並且擅長「扮演」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和「通過心理諮詢獲得了提升的人」。

這就和那些熱衷於參加各種沙龍和培訓,每次都「收穫很大、這位導師能量很足、帶給我不少新的啟發」的「沙龍老油子」是一樣的。

心理諮詢師就像來訪者的一根拐杖,來訪者用這根拐杖走一段時間的路,然後學會依靠自己走。

但如果明明自己已經可以走了、或者是其實一開始自己就可以走的,那麼再長期的依靠拐杖,這可能並不明智。

Ⅳ、

對於「溺心症」患者們我有三條核心的建議:

一、減少或是停止從公眾號、互聯網上等途徑獲取碎片化的心理學知識。

二、如果真的想了解心理學的話也可以,我建議你按照「將自己培養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或自學。

當然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將自己培養成諮詢師,而是這樣一個初始動機的設置,不會令你在各種各樣的定義和問題中陷得太深,而能夠保持清醒。

最關鍵的是,你按照將自己培養成一個諮詢師的方式進行自學的話,最起碼你對於心理學的認知會是比較的紮實,不會輕易被忽悠。

三、從對自己各類心理問題的過度關注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真實的生活中。

一個人會擁有怎樣的命運,這個受大環境、基因、運氣等因素的影響,我們自己完全控制不了;

但一個人擁有怎樣的感受和心情,他今天要讓自己多關注那些愉悅的事情、多讓自己開心,這最起碼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

少關注那些虛無縹緲的心理學概念,沒事別用那些抽象冰冷的心理學理論解釋自己,多陪陪家人,多出去走走,多吃些自己喜歡的,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以上。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煉己者 ID:fengxuwake

weixin.qq.com/r/3TgLE2-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聽到過或寫下過最漂亮的一句話是什麼?
同樣的撩妹套路,為什麼你用就不行?
適合送給寶寶的有創意的禮物有什麼?
為什麼很污的人往往很受歡迎?
冬日泰山頂,零下20度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心理 | 心理学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