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警察宿舍的五樓,辦了一所味道圖書館
世界大多都市的運轉多是自洽的,像有機體一般自有新陳代謝。美國作家、行動家簡·雅各布(Jane Jacobs)在1960 年代提出的 「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 在今天仍然奏效:越成熟的都市,越需要細分並且相互支持的多樣性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與此同時,個體的生活卻因為都市的進化而趨於同質:舊社區、老房子和街巷一聲不吭地消失;每天乘坐高速電梯上下穿梭百米,大多數人只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一致的步伐低頭往前沖。建築、街道、社區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能夠載入人們生活記憶和文化基因的部分卻越來越少。
設計早已成為一門顯學。我們總談及的 「設計思維」 是否有宏觀能力去規劃一座城市的發展方向與都市肌理?它又是否可以牽動起一座城市的集體情感訴求?URBAN MATTERS 今次將視線聚焦於由建築保育而啟發的商業文化綜合體——位於香港中環的 PMQ 元創方,並以其中的「味道圖書館」為核心案例,一窺香港如何在城市核心區,以官方主導結合民間運營的方式搭建帶有城市名片性質的文化生活綜合體;如何以非營利的模式實踐社區保育與多元共享。在保存都市文脈與集體記憶的前提下,讓舊城煥發全新的生命力。
香港是縱向的,不只是因為高樓林立,還有它核心區起伏的地貌。港島線至中環站下地鐵,蜿蜒穿行於交錯的街巷時會有一種錯覺:這城市,不知是街道如河流般沖刷而下時,在兩岸長出了參差的高樓;還是高樓與高樓的對峙間,留出了被稱為 「街道」 的狹長空間。香港不愧於 「都市叢林」的所指,隱於建築陰影中的臨街店鋪掛著各色霓虹招牌,有如雨林中巨樹腳下的異色花果爭相吸引著食客——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手握一杯涼茶在沾仔記門口排隊等雲吞面;打扮講究的鶴髮伉儷步出豪車,相互攙扶到大班樓吃晚飯;背包客進了蛇王芬,將行囊置於腳下對著一盅蛇羹拍照——最具標誌性的香港表情與味道,在這層次豐富的都市裡顯現。雖不知百尺高樓之上的生活如何,但在臨街接地的部分,百年來的雜處倒是衍生出呈現出有趣的生機。
對於 「都市遊獵者」(Ubran Safari)來講,這裡無疑是漫遊港島的理想區域。他們總能有條不紊地走出自己的新路線:也許前一刻剛走訪完前衛的設計買手店,後一刻就坐在老字號粥鋪里吃得通體舒泰。曾幾何時,在此地兜轉遊玩的訪客,包里會塞上一本《香港味道》,這本歐陽應霽以味覺記憶致予 「我城」 的情書仍然是活色生香的香港印象。而在玩樂中享受食物、體悟市井人情、理解都市文化的 「寫食主義」,亦多少因為歐陽的身體力行成為探索城市時最受用的途徑。
與歐陽相識十來年,平日里跨城吃喝,茶餘飯後總會聊些生活近況與工作發想。大概在三年前,他說要在香港城中打理一間 「味道圖書館」,選址在中環原來的……「已婚警察宿舍」?!三年過去,發想的這間主題圖書館已了運營了一段時日,落址歷史中的「已婚警察宿舍」 (Police Married Quarters), 即中環保育新地標 「PMQ 元創方」。
香港人對街道的命名與翻譯自有一套系統,漢語念來有些匪夷所思的名字,用粵語讀來就抑揚頓挫合情合理——比如以第四代阿伯丁伯爵命名的鴨巴甸街(Aberdeen)。這條順著太平山勢自上而下的單行窄道,串聯起堅道(Caine)、士丹頓街(Staunton)、荷李活道(Hollywood),成為上環與中環的分野。它在歷史上也是華人與洋人聚居地的界線:街道以西的上環和西營盤住著華人,而東邊則是洋人聚居的中環。現在的 「PMQ 元創方」 就位於這樣的歷史腹地。
PMQ 項目的發起方之一是香港設計中心 (Hong Kong Design Centre),而它背後真正的推手是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組建於2001年的香港設計中心,作為聯繫起政府、企業與文教的非營利機構,每年會舉辦一屆設計營商周,邀請全球設計界精英以主題論壇的形式交流討論。2010年,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偷偷」到訪了其中的一場「城市設計與文化發展」論壇,當時同在台下的設計中心董事局主席劉小康有些意外。「她特意過來聽論壇。顧慮到提前通知陣仗太大,於是以私人身份前來學習。」 劉小康回憶起來仍印象深刻,「其實早有耳聞林鄭月娥對設計很感興趣,當時她是發展局局長,主要負責規劃土地、市區更新、公共工程和文物保護,所以她很關心如何通過設計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好。之後沒過多久,她就找到設計中心,提到中環有一處『已婚警察宿舍』,是否有通過建築保育的方式去活化它的可能?我們花一年多時間做了研究報告與項目提案,然後有了今天的PMQ 元創方。」
如今的 PMQ 所在的這片由鴨巴甸街、士丹頓街、荷李活道、城皇街圍起的區域,最早是1862 年建校的中央書院(皇仁書院),也是香港第一所為公眾提供西式初等教育的官方學校,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念書。1951年,在二戰期間嚴重受損的書院遺址之上,蓋起了兩棟為華人已婚警員提供住處的宿舍樓,樓高七層,一共140個單房,28個雙房,在當時的中環區域算是規模可觀。歷經半個多世紀,建築雖已失卻當時的宿舍功能,但本體保留完好,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政府如果要拆除原先的建築,其實難度並不大。更何況不是民居,沒有規划動遷的顧慮。在中環這樣的位置,單賣地皮,怎麼也能收益幾十億,只是城中這片核心區的歷史風貌就會遭到不可逆的破壞。在改造PMQ 之前,發展局對荷李活道及周邊區域做過詳盡的歷史調研。這條街道牽繫著香港各個層面的市井與文化生活:從文武廟到街市,再到報社與出版社,零星散落著的古董店多還保留著半個多世紀前的風貌。蘭桂坊、蓮香樓,地標與老字號協同延續著多樣的生活形態,也吸引著全球慕名而來的遊客。基於調研,發展局與香港設計中心合作制定了一套改造規劃方案,三處歷史建築和一條歷史街道共同構成一塊文化三角地:以荷李活道北邊的包豪斯風格的保護建築物「中央街市」為頂點,東西兩端正是由舊警舍改造而成的 PMQ 元創方和正在改建中的中央警署。PMQ 前期的改造與裝修由政府投入兩億多港幣完成,而後續的運營則交由專門成立的 PMQ 管理公司。這家公司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香港設計中心及一家地產企業聯合組成,並單獨設立董事會和顧問委員會進行監管。
以社區活化、舊城改造與支持本土設計師為核心發展規劃,PMQ在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建築的形態和動線。站在鴨巴甸街的坡道上仰望,PMQ 的立面以純白為底,配以墨綠色欄杆與門窗框,有點包豪斯校舍的風格,清爽而硬朗。這兩棟板式大樓高七層,個體單元在其中整齊排列,面向街道的單位都帶有獨立陽台,而朝向中庭的空間則由寬闊的走廊相連。作為從相對封閉的室內延伸出來的灰空間,公共走廊也構成整個建築最重要的動線設計。由於建成時空調還未普及,考慮了通風與採光後,建築師為這兩棟樓設計了充足的樓距、陽台與走廊,這在當時也許是功能決定形式的理所應當,但在如今寸土寸金的中環,這樣的配置就顯得相當氣派且奢侈。改造後,唯一的大變動也許是在原先的中庭搭建了一個聯通兩棟建築的四層鋼架空間。這塊區域被命名為「智方」,用於舉辦活動和典禮,「智方」的頂端被設計成屋頂花園,將原本相對獨立的兩棟樓巧妙結合。優化建築功能與動線的同時,又為 PMQ 增添了一處滿眼綠意的休憩空間。
由於建築的歷史背景,PMQ 在整體形象設計上面臨諸多挑戰。首先,設計師無法增設或者噴塗任何影響外觀與立面的商業招牌。為此,香港設計中心為 PMQ 設計了全套視覺系統,它基本延續了建築的白色與墨綠色主調,並在建築空間與平面應用上做了更規範化的整合統一,同時為全新的導視系統加入醒目的朱紅作為點綴。PMQ 的 logo 則由設計中心與丹麥的字體與國家形象設計團隊 Kontrapunkt 合作完成。這套動態變化的 logo 中的三個字母分別採用了三種字體,代表 PMQ 的三個年代:中央書院年代、警舍年代,以及當下的創意商綜合體。其次,建築空間原先的功能特點決定了空間內沒有櫥窗,再加上它的動線是線性層疊的,獲取購物信息的難度較大,人們去往特定商鋪的路線相對傳統商業空間也複雜很多。針對這些在實際運營中逐漸顯現的問題,PMQ 嘗試通過在中庭定期舉辦主題大型活動來吸引人群並宣傳指定店鋪,也加強了在官網、Facebook、微博等線上平台的運營與宣傳。
PMQ 的業態很難定義。相較於傳統意義上的文化與商業地產項目,其中的商業類型非常多元,這恰恰是它的吸引力所在。PMQ 每年有幾百萬的人流量,本土與外來遊客各佔一半左右。在周末,這裡是本地年輕人的活動新據點。Found MUJI 亞洲唯一一家獨立門店開在這兒,歐陽應霽打造的主題空間 「味道圖書館」 也落址於此,此外還有許多提倡新型飲食觀念的餐飲品牌,更包括一些藝術與設計機構的公共服務部門。平日里,PMQ 也是中小學的文化教育基地,志願者時常帶領學生參觀建築,結合歷史講解;組織設計師工作室探訪藝術及手工工坊、小型畫廊觀展等等。外來遊客大多通過香港旅遊局的宣傳了解到 PMQ,來此多是參觀建築及購買特色創意產品。在此意義上,PMQ 像是城市文化及本土設計面向世界的一個窗口。
對於領域中的創意人士來講,PMQ 則類似一個孵化器貫穿從培育到商業化的整個流程,其中的近百個本土設計品牌享受著租金及地段優勢,加上品牌規模效應,聯合發聲使他們的曝光度及成功率遠大於單打獨鬥時的狀況。運營方的政府與文教背景將設計資源整合輸出,與國際上的個體及機構發生互動,進而為 PMQ 中的本土品牌錦上添花。目前, PMQ 已經將眾多入駐設計師的產品推向了首爾東大門設計中心;作為 2016 年深港設計雙年展的場館之一,PMQ 促動了兩地設計師合作發行一系列限量產品;接下來,PMQ 正計劃與台北華山創意園互動交流。以此看來,在活化歷史建築的同時,PMQ 也促進了將設計作為城市競爭力與品牌名片的雙向效益。
畢竟這裡不是傳統的商場,PMQ 更大的意義在於為舊城改造與社區活化提供一種可能。在城市核心區以商業地產為主流的 「拆除重建—商業主導規劃—消費同質生活」 效益邏輯下,它嘗試了政府主導、吸引民間創造力階層參與的,將建築保育、產業孵化與多元生活並重的新思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行動,重新挖掘一座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其潛力是巨大的。一座城市為人所依戀的文脈與生活肌理,恰恰存在於這樣的項目中。從調研政府的整體項目運營,到觀察 PMQ 中創意人士的身體力行,URBAN MATTERS 進而深入了探訪的核心——歐陽應霽在此建立的 「味道圖書館」。
在 PMQ 見到歐陽時,他剛剛從北京回港,第二天就要去廣州拍片,步履不停是他常年的工作狀態。有次他玩笑說自己這些年從「住香港」變成「回香港」,再到現在已然是「去香港」。一個月中差不多三四天時間在這座城歇腳,像是他穿行於食色世界間寫下璣珠文字時添加的那個逗號,短暫停頓與梳理頭緒,彌足珍貴。每趟回來落腳城中就如同身心補給,吃上在外時心念的家鄉味,總是更妥帖。而風塵僕僕忙到「感覺身體被掏空」時,回到位於 PMQ 的味道圖書館安靜待一下午,相當於大腦充電,也為下一趟出行做足預習。
2014年,在 PMQ 籌劃階段,歐陽的一位朋友(也是 PMQ 項目的發起人之一)找到了歐陽,希望他能為這個建築保育項目做些事情,活化周邊社區人群的休閑體驗。一開始歐陽想搭建一個廚房空間,邀請全球各地烹飪好手上陣,呼朋喚友分享美食、傳播理念。仔細一想,經營這樣的廚房的團隊和品牌大有人在,而效應多無法持久,一場場活動下來曲終人散,反而局限了這個空間在日常社區生活中的可能性。當這個想法被推翻的同時,歐陽決定創立一個專註美食類書冊的 「味道圖書館」(Taste Library)。
這些年做著與食物相關的跨界事業,出於平日里的閱讀志趣,也出於工作需要,歐陽從全球各地收集來幾千冊與食物相關的圖書。這批數量可觀的主題圖書收藏,在戶型大多緊湊的香港竟然形成了不大不小的空間壓力,更何況求知慾十足的射手座大叔仍在樂此不疲地持續添進。好在隨著年歲漸長,對身外物的佔有慾倒是跌了下來:於現在的歐陽來講,書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受益後將它們為更多人所享才能激發出更大的價值。於是,他決定將自己幾千冊食物主題藏書盡數捐給「味道圖書館」,其中不乏市面再難尋到的絕版。
這間圖書館位於 PMQ 元創方 B 座的五樓,這一區域是 PMQ 的資源中心,專門開放給一些民間非營利組織,以豐富 PMQ 整體的業態。整個空間由五間前警舍改造而成,保留各單位間的隔牆。在入口前台的後方,歐陽搭建了一個設備齊全的廚房,作為圖書館的延伸。畢竟只能看不能吃的話,不算名副其實的「味道」圖書館。這裡不定期為會員免費開設料理課堂與美食分享會,也向周邊居民開放公共活動。
對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的歐陽來說,規劃與布置這家圖書館的室內可謂駕輕就熟:一切從椅子開始。在一個以閱覽為主的空間,座位確實非常重要;你若還是設計控,邁進閱覽室時保准難忍尖叫:漢斯·瓦格納(Hans Wegner)、阿諾·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芬·尤爾(Finn Juhl)……現代設計史上那些大師,他們的原版椅子在這裡都可以找到,且品相卓絕。這些椅子由促動歐陽建立圖書館的好友提供,這位本身熱衷收藏北歐中古傢具的企業家,在圖書館還未落成之時就同歐陽一起挑選了這批令人眼饞的設計,兩人的初衷很簡單: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他倆都是將就不來的人,市面上千篇一律的嶄新工業品入不了眼,乾脆直接去丹麥挑選中古品。雖都是名椅,終歸還是生活實用品,本著椅子就是拿來坐的鐵律,讓它們回歸日常空間,與玲琅好書相伴,不負彼此,既適得其所,也算一種生活美育。以這批椅子為發端,延伸出整個圖書館的調性:好品位中透露著日常感。順著一條縱深線由外向里看,每個屋子的牆面是不同的高飽和色;而由里往外看,又都是統一而沉靜的灰調。初初進來這裡,彩色調動了讀者的探索欲,而待在閱覽室,整體空間的灰調配以及暖黃的閱讀燈以點綴在空間中的綠植,又營造出舒適安靜的氛圍。
圖書館五千多本書大多是歐陽的收藏。建館初期,這裡還邀請了香港設計中心圖書館的專業管理人員幫忙建檔歸類,日常定期會做微調。美食書算是圖書中的一大分支,類屬龐雜而混沌,如何理順分類邏輯,也是一門學問。歐陽在有限的空間(四個房間)中按照房間設置了主題:一進門的接待空間擺放著最新到館的圖書和全球美食雜誌;第一空間是 「食材、食器與話題」,比如香料、咖啡、茶、碗、素食、有機食品、分子料理……;第二空間是 「中國菜」,繼而在這個門類下分出地方菜系;第三空間是 「全球美食」,西法意各國、東南亞日韓,按照國別放置不同書架。
味道圖書館每個季度有幾萬港幣的進書經費,作為創辦者與顧問,歐陽負責選書。常年出差的他,每落腳一個城市,總會抽時間扎進當地書店挑選新書,全球各地有意思的二手古書也不會漏網。他笑稱自己儼然 「Book Hunter」(獵書人)。若真有此職業,絕對是一眾書迷的理想。歐陽本身愛書,先買過癮,再看過癮,除了回程行李經常超重,倒沒其他煩惱。隨著圖書館運營漸趨穩定,會員也自發向圖書館捐贈自己的精選藏書。一對會員夫婦去年就將五百多本家傳食譜捐到這裡,其中包括一批保存完好的百年老食譜,可謂珍貴的信任。
美食書構成味道圖書館的日常,與食物相關的各類主題活動則是這裡的亮點,也是它區別於其他機構的特別之處。食物像是紐帶,牽繫著城中居民,以啟發、以敘事。每半個月,味道圖書館都會組織一場 「家傳食譜」 活動,記錄和分享那些有別於專業廚師出品、尋常人家以味覺記憶留傳的家常菜。歐陽廣邀身邊好友前來分享,一位「主廚」負責兩道菜,就像一個命題作業。兩道菜不一定搭配或者關聯,直覺中從腦海里蹦出來的就好;但是對於烹制者,它們往往意義非凡,也承載著情感與故事。
最近的一期,歐陽邀請了一位剛從金融界退休的朋友和大家分享了她的鹽焗雞與胡蘿蔔蛋糕食譜。這位女士祖籍山東,解放後全家隨父親定居香港,初到香港的時候,家境殷實又思鄉心切的父親幾乎每天都會設宴款待山東同鄉,而廣東家廚拿手的鹽焗雞通常是宴席上的必備硬菜。只是每次這鹽焗雞上桌,都是單腿,原來是父親考慮到飯桌酒局小孩不宜入席,只好吩咐廚子每次在鹽焗雞上桌前為愛女單獨留好一隻雞腿。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每天有雞腿吃的小女孩兒早已成家立業,平日里下廚的機會不多,只要得閑為家人做菜,兒時的鹽焗雞仍是她的餐桌必備,這份延續與維繫,成為她對父愛最直接的感懷。而她做胡蘿蔔蛋糕,則完全是因為兒子。有一次她去美國探訪剛到波士頓念書的兒子,吃到外頭買的胡蘿蔔蛋糕,母子倆都覺得太甜。那段時間算是難得清閑的陪讀時光,從未涉足烘培的她到書店找了一本甜點食譜,跟著步驟自己研究,按照配方減了一半的糖,結果首次嘗試就做齣兒子愛吃的胡蘿蔔蛋糕,於是這個食譜就固定下來。後來,不論她去美國還是兒子回香港,直到現在兒子在北京工作,只要母子相聚,她都會做上一個胡蘿蔔蛋糕。
在味道圖書館,「家傳食譜」 活動已經累積了二十多場,展現的都是些再樸實不過的家常菜肴。曾經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婆,受在味道圖書館當志願者的孫子之邀,來這裡傳授潮州豆腐糕的做法。阿婆吃素,自己研發了用豆腐、蘿蔔、香菇做成的豆腐糕,媲美用臘肉吊香味的蘿蔔糕,引得在場觀眾紛紛稱讚。阿婆未曾料到以素食習慣改良而成的傳統點心會那麼受年輕朋友的喜愛,原本擔憂的代際間的溝通問題與口味隔閡顯然也是多餘。家傳未必局限小家,有時也是有關社會公益的大愛。
有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回來這裡分享他的 「兒童食譜」 。家裡經營大規模雜貨店的他從小家庭殷實,他好像有某種天賦,十幾歲時就喜歡主導家裡廚房,調配指揮多名廚子做出供幾十人吃的飯菜。移民後,他也繼續發揮著天賦。但是在加拿大沒有繼續上班,而選擇在一家兒童醫院做義工,同時為那裡的孩子設計可愛的菜品。醫院裡有不少重症病童,每天的氣氛都比較凝重。他希望通過自己設計的食物為受病痛困擾的孩子帶來一些歡樂。有時他帶領家長與孩子一起學做這些飯菜,讓他們在病房也能體驗日常親子生活的快樂。
這個圖書包圍的空間像是一個人間劇場。最美味鮮活的故事,由人們娓娓道來,伴著飯菜香,人情與記憶也相繼流傳,回味悠長。漸漸地,未曾親臨現場的人們在 Facebook 頁面看到了味道圖書館的 「家傳食譜」 活動,也踴躍留言分享自家關於食物的故事,有些甚至主動找上門來,想要一展自己的拿手菜。歐陽自言沒想到當初簡單的活動發想能激起那麼多的討論與參與,目前的活動已排到明年,也許下回不經意走訪至此,你也能聽到故事之一,並學上一兩道家常菜。
「這些年做下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樣主題性質的閱讀與活動空間確實能延伸都市生活的很多可能性。我們不售賣任何書籍和產品,採用會員制來維持日常運營,經費都用於擴充館藏與組織活動。這是個非營利機構,它更多的功能在於擴展城市中社區的文化生活,給人們一處安靜的環境,也孕育著相處與交流。好在我最初就想清楚了這樣的定位,後來運營起來,從來不回頭也不糾結,省下來好多精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再精進它。」 聊起味道圖書館的定位,歐陽坦言自己其實並無 「野心」。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各類機構與企業向他拋來橄欖枝,他會認真聽取各方規劃與構想,但並不急於推動合作——「我很看重對方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一開始就跟我大談快速推廣複製的商業模式,我會比較謹慎。在這點上無法貪心,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什麼都得不到。有太多機構在最初引進了一些活化項目,提供經費與空間支持。而當人氣上來後,就不了了之了。按照在商言商的邏輯,這無可厚非,而作為更長遠的文創培育,就過於急功近利了。」
作為 PMQ 最聚攏人氣的場所,味道圖書館為許多文創產業與生活方式升級項目帶來啟發。比如最近在上海衡山和集開業的 「美食圖書館」,這個集合美食圖書售賣、特色餐飲與沙龍活動的主題空間由歐陽的好友令狐磊主理,其中的餐飲部分則由歐陽另一位老友 Brian 操刀,可說在商業層面將這一主題更推進了一步。「他們發掘了圍繞食物的更多商業潛力。不過書店和圖書館還是兩個概念。一個偏向商業經營,一個偏向文化共享,如果在內地能有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成熟匹配的空間,我還是願意推行圖書館。」
歐陽很欣喜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受此啟發去構建更有趣的生態,他並不覺得味道圖書館是所謂的「歐陽」 專利,但他有自己的做事方式,這是無法複製的。「如果將味道圖書館的模式進行複製,缺憾是不會有那麼多老書了。在這裡的五千多本圖書里,我敢保證起碼有三千多本是市面上絕版的,這也是很難再複製一間味道圖書館的一個很大因素。當然好書層出不窮,也可以從頭開始,但積累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倒願意去嘗試,但是否會有這樣的團隊同我志趣相投、可以和我一起長期運營,就沒那麼簡單了。」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 這句博爾赫斯的名言對於歐陽這位老派的新鮮人受用亦然,他的嘗試讓很多美好的代名詞指向味道圖書館。味道圖書館成為瞬變繁忙的香港城中一處奢侈的空間,並不單因為它所處的地段,也不只因為館藏的好書甚至名椅,而是——在效益至上的都市裡,那些忙碌的普通人,捨得交給這裡的時間。歐陽何嘗不是在做一件 「不合時宜」 的事?即使他早就知道在香港還能踏實讀書的人實在太少,每天宅在家裡打電動或在網路上虛擬社交的人實在太多;即使這裡提供了一切近乎理想的條件,能日常來這裡坐坐的人也不在多數。歐陽坦言經過這些年,他早已不再執著於改造外部環境,也不給自己設置壓力去扭轉什麼狀態,而是更享受地去做一件自己認同的事。從開館到現在,累積的500 多名會員有如同歐陽攜手共建圖書館的友人,這是個好的開始,畢竟對於射手座來講,有趣是一切的源動力。
「我是個『喜新戀舊』的人。在外人看來,我樂此不疲追逐一切新鮮事物,但這不妨礙我骨子裡的正經與懷舊。還是希望香港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讀到和接觸到的並不只有網路信息。『圖書館』只是個叫法,我將它看成一個美好的意象,甚至是一個動詞。它關乎知識的積累與分享,也許還有群聚、交流、傳播的含義。真實而平靜,是我對這裡的期許,甚至也是我現階段對各種關係的期許,而它剛剛好可以通過味道圖書館這一公共空間來實踐。在食物這一主題下,其實有太多可以建構與發揮的內容,無論是閱讀、烹飪、分享美食或交流食文化,這裡發生的一切都實在關乎生活、關乎日常、關乎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我們因為食物這一主題而來到這裡,卻在吃喝之間累積了生活的力量。做菜需要時間,閱讀同樣需要時間。能慢條斯理做一桌好菜款待賓朋,也能安靜坐下翻閱一本好書,於都市生活中的我們既是日常,卻也奢侈。
問起身邊很多香港朋友對 PMQ 及那些身處其中默默做著大小事業的人們的看法,巧合的是,他們幾乎都用了一個詞——羅曼蒂克(Romantic)。對於香港人,這是一種蠻複雜的情緒與評價。至於羅曼蒂克的興或亡,還是交由時間與實踐,交由那些路過或進駐的人們。
撰文:王罕歷 / 圖片:吳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咖喱咖喱這首歌?
※空虛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喝醉之後都干過些什麼?
※如何評價夏天還穿西裝的各位老闆?
※一個人做飯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