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畢習習們沒有死去

這幾天的新聞:一位廣州赴美留學、碩士畢業的女學生被其男友殺害。兇手是高中學歷的前美軍服役白人男性,性格暴躁,控制欲強,歧視黑人。

這麼多標籤加下來,很多不必要的偏見又會產生。為了使這些屬性不僅僅是標籤化的工具,我決定來系統地談一談這個案例背後的一些社會現象。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個社會現象實際存在,並不普遍,也絕不是極少數。我也並不希望用這些現象以偏概全,給相關的群體加標籤。

下面開始正文。

很多人談到了畢習習一類案件的特點:

高出身或高知亞裔女性,倒貼低出身低學歷白人男性。已發生的案件中,男方常常有暴力傾向、控制欲報復欲強,女方無力或無法掙脫,最終導致悲劇。

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男方不那麼暴力,控制欲沒那麼強,女方可以忍受,並且雙方最終結婚生育,會怎麼樣呢?

想知道答案,可以去reddit網站的hapas子論壇,看看白人父親和亞裔母親結合生下的混血子女,對自己家庭狀況和自身狀況的講述和討論。(hapa是夏威夷方言里「混血」的稱呼)

我最近關注了這個子論壇,分析了不少人的觀點和經歷自述。很大的一個共同點是:這些白男亞女的後代,受種族主義的影響十分巨大,對人生的負面影響難以消除

這個論壇上的很多用戶,都是在歐美社會裡白人父親和亞裔母親的家庭中長大,接觸到的也是類似的家庭,或直接生活在白人社區。他們對自身經歷和歐美社會的觀察角度,恐怕是很多華人難以觸及的。

他們的經歷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1. 家庭角色地位不平等。白人父親明顯強勢,大男子主義,鄙視母系家族的文化;對亞裔母親採取居高臨下的態度,言語甚至身體暴力都帶有種族意味。
  2. 亞裔母親往往處於弱勢,要麼逆來順受甚至迎合受虐,要麼心灰意冷放棄溝通,要麼自我催眠假裝和諧。大部分亞裔母親厭惡自身的文化和血統,逆向種族主義,崇拜白人文化和宗教。
  3. 白人父親往往在本家(白人家族)成員中處於弱勢地位,在社會交往上往往也處於下風,在經濟上時常依靠母親,但在心理上又常常無法忍受這種關係,進而心理敏感,常常會拿後代出氣。
  4. 以上三點在後代身上的投射體現在:混血兒子往往因為外貌的亞裔特徵被父親厭惡,有時候甚至也被母親厭惡。不少人提到:小時候母親會喜愛自己的白人特徵,但隨著年齡增加、亞裔特徵顯現,而被母親厭棄。很多人因此而產生巨大心理陰影。
  5. 混血的女兒往往會被父母影響,成為崇拜白人文化和血統的典型,否認自身的亞裔特徵。而其中自尊心強的在離開家庭步入學校和社會後,往往會補償性地產生認知錯位:自身的認同明明是白人,但完全不被白人認可,被迫接受亞裔的標籤。
  6. 混血的兒子即便能夠得到父親的認同,產生對白人文化和血統的認同感。走出家庭進入學校和社會後,也要遇到同樣的窘境:白人社群不認同他們是白人,很多白人女孩不願意將他們作為第一婚戀選擇。如果白人父親社會地位高,可以彌補這方面的問題。但如果白人父親社會地位不高或不如母親,則問題會比較嚴重。很多人產生社交障礙,需要心理方面的輔導。

以上都是真實存在、得到普遍認同的hapas典型經歷。中國女生在選擇白人作為婚戀對象前,是否要想一想,自己的後代會面對怎樣的家庭環境呢

hapas子論壇不僅僅讓白男亞女家庭的後代們有機會討論自己的經歷,也讓他們有機會討論這種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生活在歐美社會,他們很清楚地觀察到:有很多相貌不出眾、社會地位不高、經濟能力較低、在主流社群中無法找到成就感、無法找到合適婚戀對象的白人男性(常常被稱為loser),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少數族裔社群和海外(本國本土以外)。而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女性是這樣的白人男性的最佳選擇。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英文在線交友網站上白人男性和亞裔女性的受歡迎狀況。很多英文在線約會網站上,白人男性是(除黑人外)女性最火的選擇,而亞裔女是最受男性歡迎的約會對象。這說明什麼呢?在線約會,是無法在現實社會關係中找到合適對象的人的宣洩口,是觀察普通人群「第二選擇」的好地方。而亞裔女和白男的受歡迎,表明主流男性用戶的「口味」和主流女性用戶的「口味」並不重合。大部分歐美女性在第二選擇中仍然顯著偏好白男,而大部分歐美男性(白人為主)的偏好中,卻分流出相當大一部分到了亞裔女性,甚至顯著超過了白人女性。

來源:Quartz

另一個例子,當然是跨種族婚姻的統計數據。在美國的跨種族婚姻統計數據中,同樣表現出了以上特徵:各種族女性(除黑人外)普遍偏好白人男性,而白人男性的選擇則是白人女和亞裔女並重。

來源:OkCupid

再挖深一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偏好呢?

答案是流行文化娛樂媒體

大眾媒體是二十世紀開始形成的社會文化。十九世紀乃至以前,沒有大規模的電視電影海報傳播的時候,大眾的審美觀是局域化的。大部分人一生中接觸到的人主要是自己附近的人,通過日常生活觀察而塑造出來的審美觀局限在一個以自身為中心的小圈子裡。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和自己文化、習俗、相貌特徵類似的人群中,這樣產生的審美觀是樸素的、利己的、自然排外的:大家都習慣並欣賞和自己相似的人,同時排斥和自己長得不一樣的人。

進入二十世紀後,大眾媒體改變了這一點。人們可以通過圖像印刷品、影像製品直接看到幾千里以外的人的清晰樣貌。媒體製品的耐久性,甚至使得人們最長時間關注的人臉可能從鄰居變成自家卧室里的一個陌生人海報。而大眾媒體的政治宣傳屬性和資本宣傳屬性很快就被發掘。政府和大資本開始掌控媒體,利用大眾媒體,製造持久而潛移默化的強感官刺激,塑造人的三觀,包括審美。

二十世紀的媒體宣傳實踐證明:人的認知、三觀和趣味,認同感、審美乃至自我,都可以通過媒體改變、塑造。大眾媒體的灌輸可以用足夠低廉的成本改變整個地區整個社會甚至整整一代人的觀念。

這個理論從納粹開始,經歷冷戰數十年,已經十分成熟。利用大眾媒體給大眾洗腦,是一個已經存在了大半個世紀的事實。

在這個實踐中,有一個特徵就是白人至上主義的傳播。

要知道,歐美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打破種族主義藩籬,對黑人進行平權。而亞裔乃至華人,甚至還沒有做過類似的成功鬥爭。黑人爭取權利和權力的鬥爭,直到二十世紀末才壯大到成為主流的政治正確,開始佔據大眾媒體的傳播渠道。

不信,可以看看上個世紀最後三十年的歐美主流電影電視劇,就可以看到黑人是怎樣艱難爭取到越來越多的主要角色和代入性角色的。

亞洲人,在這方面還遠遠不如黑人。

這樣的後果就是,在風靡全世界數十年的歐美流行文化中,白人特徵被正面固化了。白人男性和「英雄」、「好男人」、「浪漫體貼懂生活有情趣有優秀愛好」、「夢中情人」、「最好的生活伴侶」、「好爸爸」、「好丈夫」綁定了。這是歐美大眾傳媒通過一部又一部的影片、一部又一部的電視劇、捧起一個又一個白人歌手、明星、作家、詩人、主持人達到的。什麼是英雄好漢?好萊塢告訴你。什麼是可靠又顧家的好丈夫好爸爸?好萊塢告訴你。歐美大眾傳媒為了各種目的(盈利、討好最有錢的觀眾群、政治和文化因素等等)將各類型的白人男性形象包裝出售,給全世界人類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在近二十年,隨著多元化、平權運動的興起,黑人、拉丁裔的男性也開始爭取在大眾傳媒中的位置。同時,高大全的白人男性形象已經讓新時代的觀眾產生了厭倦感。怎麼辦?好萊塢和時尚界早就開始開發新時代的男性形象:特色大眾臉(親民臉)

什麼叫特色大眾臉呢?和正統的完美男神臉相對的,特色大眾臉就是有一部分觀眾群體的面部特色,同時長相較為大眾化的臉。做個對比,30歲的肖恩康納利是典型的正統完美男神臉,而馬特達蒙就是特色大眾臉。

沒錯,很多粉可能會跳起來說馬特達蒙也是男神臉。但是,以比較舊的傳統白人男性社群審美觀來看,30歲的肖恩康納利是成功人士的臉,是精英臉。而馬特達蒙的臉是鄰家男孩臉,是只當了個大頭兵、上普通社區大學的普通屌絲的臉,是大眾臉。當然,馬特達蒙的臉也是端正清爽沒有什麼大缺陷的。這就叫特色大眾臉。

這就好比全中國的媒體都告訴你:「張國強是全中國最帥最好的男人」,然後張國強年年都主演最浪漫最酷最牛逼的電影男主一樣(張國強是我隨便找的例子,不知道是誰的可以自行百度)。

為什麼要開發這樣的審美呢?和日本的動漫男主一樣,是為了迎合普通白人男性的代入感需求,挖掘觀眾市場資源的後果。

而冷戰之後歐美大眾媒體的全球霸權,導致了這樣的審美也隨著好萊塢大片、歐美流行歌曲強勢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這時候的中國乃至亞洲發展中國家,基本還停留在傳統的男神型審美上,而且面對強勢的歐美大眾傳媒基本沒有什麼招架之力。甚至連自己國家的媒體都喜歡僱傭白人男性來表達「成功人士」、「專家」的形象。與此同時,在歐美本土,亞裔男性的熒幕形象缺失,即便存在,也是滑稽化、刻板化的無性吸引力形象

結果就是:

很多亞洲年輕女性,特別是熱愛歐美文化,受歐美大眾媒體影響較深的,都喜歡上了本來用來給普通白人男性(白男屌絲)增加代入感的白人男性特徵大眾臉

比如說:傑森·斯坦森撞臉郭達被很多人津津樂道。但想深一層,為什麼郭達成了小品演員,而斯坦森就成為了動作片明星呢?中國如果讓郭達或者郭達臉的男演員拍大投資的浪漫動作大片,觀眾會怎麼說呢?

這種神奇的審美錯配,就導致了留洋的高出身高知女性對低出身低學歷白人男性的浪漫錯覺,或者說錯誤的正面印象殘留。她們的審美意識或潛意識中殘留了對這一類白人男性特質的正面固化印象。這種不正常的殘留就是歐美大眾媒體特別是好萊塢的傑作。

另一方面,在普通白人男性的媒體圈中,除了他們的第一選擇白人女性以外,第二選擇是什麼呢?

沒錯,就是日本大眾傳媒文化里的女性人設

不得不說,日本大眾傳媒文化是亞洲文化里首個能夠大範圍輻射到歐美的(之後是韓國)。日本的優質遊戲、動漫和影視給了普通白人男性一個「第二選擇」。

而可以注意到的是,日本文化產品中的男主,往往是亞洲特徵不算明顯的淡膚色人設。在很多galgame和後宮番裡面,甚至會淡化男主的面貌。這樣方便了白人男性的代入。可以說,歐美的宅圈主要以歐美本土人設和日本女性人設為高人氣代表。日本的女性媒體形象,造就了普通白人男性對亞裔女性的認知,開闢了他們審美上的「第二選擇」。

而日本作為二戰後被美軍獨佔的國家,其戰後文化在迎合歐美方面是登峰造極的。可以說戰後日本正是「崇洋媚外」的急先鋒。

日本媒體文化中表露出來的白人至上主義,有時候甚至令講政治正確的白人主流社群都覺得難以忍受。

但是,對在本族群不夠成功,難以在本族群中找到異性對象的白人男性群體來說,崇拜白人、以男性代入感為主的日本流行文化可以說是剛好彌補了他們的自卑感。他們作為本族群競爭中的失敗者,對所謂的政治正確不感冒,反而會從白人至上主義中尋求慰藉。他們的注意力從傳統社會中的同地位白人女(吸引力較差、魅力較低、知識水平和經濟能力較平庸),轉移到了更加優秀、更加適應大男子主義、更加尊重他們的日本女性形象身上,並蔓延到了整個東亞+東南亞。他們發現,自己能夠輕鬆吸引不少這樣的女性,從而獲得征服感

所以,亞裔女性異常的審美正面偏向殘留,剛好和難以在本族群中找到異性對象的白人男性群體轉移注意力的風潮切合,產生了高低錯配的白男亞女組合。

在這樣的組合中,有很高的概率是不夠優秀的白人男性無法找到足夠優秀而又青睞自己的本族群白人女性,於是將視線放到了亞裔女身上。這樣的白人男性找亞裔女往往帶著一種不甘心的尋找替代品的戰敗感,同時也有一種「我是不得已才選擇了你」的屈尊心理(其實就是主流社會隱藏在政治正確下的種族主義優越感的表現)。所以這樣的白人男性往往一方面鄙視女方,另一方面又要隱藏自己的自卑感。而亞裔女性往往由於審美正面偏向殘留,對男方這種心態不敏感甚至視而不見

畢習習和Li Shuyi的案例就是男方這種心態極端化(自卑和屈尊產生的控制欲)後,加上暴力傾嚮導致的慘烈後果。

作為總結,我們不能說這些女性就一定是崇洋媚外,也不能說這些女生是自找的。她們和亞洲的男性一樣,是歐美大眾傳媒特別好萊塢文化強勢輻射全球包括亞洲的受害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被媒體植入了不應該有的審美而不自知,最終成為了這種審美的支持者乃至鼓吹者。而在婚戀問題上,這些女性也容易成為某類白人男性的目標,愛上不該愛的人,最終導致人生悲劇。

這個現象是歐美文化殖民、文化入侵的一個側面。希望中國能夠在二十一世紀真正從文化上崛起,抵制歐美文化殖民的洗腦,乃至反輻射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審美觀到全球。

最後要說一句,文化和輿論的陣地上,是沒有和平主義的生存空間的。你不去佔領,別人就會去佔領。中國已經在品嘗文化被佔領被入侵的苦果了。如果不想繼續嘗下去,就只能反擊。綏靖聖母都是要不得的,不是蠢就是壞。


推薦閱讀:

台灣的某些人為何如此夜郎自大(參見描述)?
目前網媒對新聞題材的選取傾向及文章標題的提煉上是否存在某種引導性?
中國有觀點獨立於政府和廠商,評價體系客觀科學的汽車媒體(或評測機構)嗎?
英國哪些媒體的可信度比較高?
媒體討論敏感話題的可容忍尺度擴大了嗎?

TAG:美国 | 媒体 | 涉外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