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綜藝,消失了?

《見字如面第二季》莫名消失了。

打開騰訊視頻,出現這樣的畫面——

是的,第二期沒有更新,第一期也被刪除。

早在一年前,我就推薦過它的第一季,文章也一時刷爆過朋友圈。

這才是中國人期盼已久的好戲——《見字如面》

因此,最近後台常有留言,讓我說說第二季。

原本我打算,等多更新幾期,寫一個長篇解讀。

現在看來,可能短期內沒機會了。

至於原因,尚不得知。

我只好先說說,目前被刪的第一期——

《見字如面第二季》

與去年的「極簡主義」相比,第二季可謂來勢豪華。

從上圖可見,本季的讀信嘉賓,集結了兩岸影、視、配音界的頂級陣容。

據統計,僅第一期的播放量就高達3.6億(上一季12期節目全加起來才3.1億)。

豆瓣9.5,堪稱中國第一綜藝。

第一期的主題是「生死」。

我當然知道,很多人被最後一封信,感動的潸然淚下。

身患白血病的李真,在生命將到盡頭之時,對他的母親說——

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為,希望您能理解

那也只是,一種自然法則而已

願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

因為我只是換個方式,守在您身旁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

與此信相接的,是瓊瑤晚年79歲,寫給兒女的最後叮囑。

她希望當自己生命垂危、不能自理時,兒女不要因為「道德壓力」,在她的身上插滿管子,讓她淪為一個「活死人」。

人類的科技還是不能讓我們告別死亡

而過度的救治

在滿足了晚輩道德需求的同時 也可能忽視了長輩的痛苦

瓊瑤的這一番話,使我想起電影《入殮師》里,所展現的一個豁達的「生死觀」。

死亡,可能僅僅是一道門。

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

時代在不停地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

我常常說「生是偶然」

死亡卻是當你出生時,就已經註定的事

那麼,我們為何要為「誕生」而歡喜,卻為「死亡」而悲傷呢?

這是新時代的生死觀,它打破了舊式觀念糟粕的束縛。

但最使我觀念顛覆、吃驚不已的,還並不是以上這兩封。

1938年,武漢的空戰中,中國空軍陳懷民,被五架日本敵機圍攻。

在身受重傷、油箱著火的情況下,他沒有選擇跳傘求生。

而是瞄準一架敵機,橫衝直撞過去,與敵同歸於盡。

之後,陳懷民的妹妹陳難,在河邊搜索遺體時,意外找到與她哥哥同歸於盡的,一名日軍口袋中的一封信。

那是一封家信,來自遙遠的異國,是日本空軍的妻子,思念悠長的問候。

這位美惠子夫人,在信中寫道——

做了飛行員的妻子,總是過著孤凄的日子

所以我時而快樂,時而悲痛

孩子總是睡得很熟的

這兩個孩子,每天是在大笑中過日子…

原本悲痛欲絕的陳難,在讀過美惠子夫人的家信後,不禁產生一種文明人的共情:

「當我們飽受失親之痛時,另一邊是否也有人同樣如此痛苦?」

這一切痛苦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答案是:戰爭。

想通這一點後,陳難向美惠子寫道——

我想到你的孤苦,想到你整天笑著生活的兩個孩子

我絕不會因為你們國內的軍閥,對我們的侵略而仇恨你

懷民哥堅決地猛撞高橋軍的飛機,也不是發泄他對高橋的私仇

他們只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力量而粉碎他們自己

這是一種何等文明,何等高尚的人格?

中國自古以來,最為推崇禮儀與寬容,並視戰爭為極大的罪惡。

我們不好戰,可也不懼怕戰爭,當敵人來臨之際,我們願意拼光一切來「抗戰」。

就像陳難所說——

我和你也許都會有面向沙場,互為肉彈的一天

我是厭惡戰爭的,但我們中國是為抵抗暴力而戰

這種戰爭是維護正義和人道的,是值得歌頌的戰爭

這是傳統儒家文化,承至我們骨血里的美德精華。

同時也完全符合,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可是有些人,卻看不懂節目,偏要選擇廢本忘德,意圖將中華美德斬草除根。

我指的,是某些憤怒青年的彈幕評論。

我只想殺光日本人

原子彈下無冤魂

我想請問:那些被炸死的嬰兒,難道也不算冤魂嗎?

於戰爭而言,無論動機如何正義,其結果都必將是災難。

區別,只是重或輕而已。

我極為欽佩陳難女士的思想。

她在不屈抗戰的同時,給異國受難者以寬容相待,又站在全人類的視角,來反對並反思戰爭的愚蠢——

你應該以愛護全人類

以救自己,救人類的熱忱,來防止自己國內軍閥的跋扈

我盼望有一天,讓我們的雙手互相友愛的握著

我們有理由為這個信念而努力,使我們的心靈永遠的合在一起

祝你為全世界的和平而奮鬥

遺憾的是,陳難的信雖被譯成多國語言,卻遲遲沒能傳到日本。

直到53年後,美惠子已經71歲,才有幸讀到這封信。

她泣不成聲,終於在耄耋之年,與這位至關重要的中國女人達成友情。

而這友情之所以遲來半個世紀,歸根結底是因為日軍超強的消息封鎖能力。

日軍封鎖消息的能力,是世界第一嗎?

不一定。

也有可能,是清朝。

比如,提到吳三桂,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首先會想到《鹿鼎記》里的那位大奸之臣。

可歷史,總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城,活捉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並以吳襄的性命要挾吳三桂投誠。

一邊是破碎的山河,一邊是年老的父親。

忠與孝,你怎麼選?

兩難之下,吳三桂給父親寫了一封信。

他對老父親說

既然你不能做忠臣

兒子就不能做孝子

事後,李自成不僅怒斬吳襄,更將吳家三十八口人盡皆屠殺。

這就是歷史上,許多大人物會遭遇的悖論。

人們只看到,他們高踞的地位。

人們不知道,他們兩難的處境。

電影《大明劫》深刻展現出明朝末年內憂外患,不可逆轉之頹勢

吳三桂手握重兵之時,明朝的滅亡幾乎已成定局。

外,是滿洲軍;內,是李自成軍。

無論攘外還是安內,他都救不了自己的國家。

於是,他才幹脆選擇放滿洲軍入關,為自己的父親和族人報仇雪恨。

他之所以後來放清兵進來

他帶自己的部隊沖回去

最大的理由之一

就是因為你殺了我爸爸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我們向來熟知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原來只是康熙年間散布的政治謠言。

清朝掩蓋了真相,將吳三桂臉譜化,定為好色的奸佞。

而我們,則被清朝欺騙,活在謊言之中。

這整段故事(吳三桂與陳圓圓)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虛構的

就是因為後來吳三桂要造反了

然後清朝要鎮壓他

那麼就散播了很多這樣的掌故

在我看來,《見字如面》是一部極為罕見的,具有偉大品質的綜藝。

為什麼?

要找到這個答案,我們就得先解答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這一季的第一期,節目組要用周迅開場,然後黃志忠來收尾呢?

相信我,這絕不僅僅只是巧合。

節目組,是有深意的。

就在不久前,周迅和黃志忠,共同出演了一部電影——

《明月幾時有》

節目中解讀書信的梁文道,也同時在這部影片中,客串了一個角色——

梁先生(暗指國學大師梁漱溟)。

那麼,這到底是部怎樣的電影?

在我看來,它力圖文化的傳承。

影片一開場,講述香港的抗日游擊隊,要去救出日軍手中的「文化人」。

他們第一次任務就是要救那些文化人

一些讀書人,什麼藝術家

我記得還有一些導演、演員

為了解救文化人,游擊隊不惜犧牲自己。

他們甚至寧願自己挨餓,也要給文化人提供足夠的正餐。

文化人每天每人兩頓乾飯

生油一兩

而我們的伙食標準

就降為每天七角五分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文化人,所承載的不單單是一條性命。

文化人,是一個民族存在的證據。

而只有文化不斷傳承下去,我們才有可能弄明白一個問題——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來,我們該去哪。

許鞍華執導的另一部電影《黃金時代》,也是以此為主旨,影片的片段常出現在《見字如面》中

《見字如面》有的,正是這一種追求。

在這個人人看手機,遍地10W+的時代,它意圖用古老的書信,喚醒我們沉醉麻木的精神。

如果有人質疑說:書信的淘汰象徵時代的進步,沒必要去緬懷。

那我會想問問你:我們每天刷手機,可曾有過哪怕一次,得到像《見字如面》這樣的感動?

沒有吧。

所以,不是《見字如面》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見字如面》。

我們需要在浮躁且忙碌的生活中,時而品嘗一杯文化的淡茶。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被「時代的進步」蒙蔽雙眼,忘記自己的根。

無論到底發生了什麼,我都想在這裡呼籲並懇求——

《見字如面》請快回來吧。

本文由本人原創。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到底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有何秘密?
怎麼樣把戶口制度廢除掉?
寫松鼠外形特點採用什麼結構?
送孩子去楊永信或豫章書院的父母,折射中年人的醜陋
[i·寧德] 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是這樣生活的

TAG:影视评论 | 中国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