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漲跌那點事兒
轉載請註明出處:阿甘看天下(ACM_KAKA22)
前言。如同每個人做生意獲取財富都需要本錢,任何國家發展經濟都離不開資本,而資本的符號就是各式各樣的貨幣。獲得資本的方式永遠只有兩種,要麼吸引資本流入,要麼超發貨幣舉債。前者是一個經濟體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而後者則必須把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轉嫁給外國甚至國民,否則必將慾火焚身而亡。
§ⅰ 換匯不易,跌跌不休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圈子裡最熱的話題莫過於美元,原因不消多說都明白,2017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由貶值反轉為升值,從2016年12月31日至筆者完稿時的9月8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由6.9370上升至6.5032,升值6.3%。如此落差面前,很多千辛萬苦填表兌換出美元的朋友不夠淡定了。
美國經濟不是在2008金融危機後恢復上漲了嗎?說好的美元指數周期怎麼居然會下跌?美聯儲又是加息又是縮表,一通忙活美元咋就刺激不起來呢……問題林林總總但核心大同小異,而且或多或少附著著一些主流官媒漂洗過的痕迹。
任何一種資產,短期內的市場價格往往並不能反映其內在的真實價值,當下的美元資產就屬於這種情況。掰開揉碎了講,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不外乎人民幣自身走強和美元走弱兩方面原因。首先來看第一個方面。
§ⅱ 深度剖析——本幣走強的可持續性
貨幣升值的根本動力來自身後的經濟體,人民幣走強首先源自上半年經濟增速回升。根據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半年報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8.1490萬億元,同比增長6.9%,這構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基本面支撐。
但捫心自問,當貨幣刺激力度越來越大,經濟增長效果卻越來越不明顯,局面還可以維持多久?從兩位數到『保8紅線』再到『保6鐵底』,始終依賴新增貨幣刺激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帶動經濟增長和就業。支撐貨幣的財富來自出口市場。
不幸的是,隨著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奉行貿易保護主義,當下出口創匯正變得越來越難,外匯占款直線下降,財富熵減貨幣卻仍在激增,早晚會將包火的牛皮紙付之一炬。當一種紙幣的發行量超過該經濟體財富數量的1倍甚至2倍後,非但無法收手反而依賴愈深,這種建立在空中樓閣上投放的貨幣有保值前景嗎?
第二個升值原因,就是預防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帶來的市場資金面緊張。儘管央行為了防止市場恐慌踩踏,穩健的撥停了一年期存貸款利率這塊晴雨表,但市場實際利率高於名義利率卻是不爭的事實。且不說央企國企之外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越來越高,就是剛需買房的朋友對銀行的基準利率上浮也深有體會吧。
2017年以來,壟斷上遊資源的央企國企,在行政化去產能的過程中賺得盆滿缽滿,盡情享受著以國有四大銀行為代表的資本眷顧。但問題在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當佔GDP產出60%、帶動75%新增就業的中小民企紛紛失血倒下時,加強金融監管的政策還能夠持續多久呢?一想到這一點,就由不得人不去想屢次調控屢次暴漲的房價。任何捨本逐末的敷衍作秀,生命力註定難以長久。
最後也是異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限制資本流動、限制本幣離岸數量、時刻盯緊並打壓境外空頭等非市場化手段。眾目睽睽之下,赤裸裸干預資本自由流動,非但與高喊『開放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大經濟體身份不符,更與本幣國際化的崇高理想南轅北轍。談到這裡忍不住多說一句,
不履行世貿組織成員國義務導致的道德和信用風險遺禍尤深。15年幼稚工業保護期後,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始終得不到主流國家認可,一方面固然是市場開放程度未達到承諾,而資本管制恐怕也難辭其咎,賺了錢拿不走誰還敢跟你玩?
一句話總結。大談本幣保值升值之前,必須有勇氣面對並解決掉上述三個根本性問題,否則恐怕一切都是鏡花水月的幻像。性感話題不宜深談,就此結住。
重點來看看美元走弱的外因和內因。
§ⅲ 發達經濟體復甦打壓美元是外因
美元指數從2016年末的102.38下降到9月8日筆者完稿時的91.34,貶值幅度超過了10%。筆者查閱了一份數據,相比較對人民幣的貶值,美元對世界主要經濟體貨幣其實貶值幅度更大。2016年底至2017年7月中旬,美元兌人民幣貶值尚未超過3%之際,兌歐元、英鎊、日元貶值就分別達到了11%、5%和5%。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美元兌人民幣的貶值幅度,遠小於同期對主要經濟體貨幣的貶值幅度。換個說法,人民幣對美元雖然在升值,但對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其實仍舊在貶值。在嚴格限制資本跨境流動、使出渾身解數包括拋售外匯維持本幣匯率時仍舊貶值,想想美歐日元同時收緊後的趨勢,令人不寒而慄。
西方發達經濟體2017年來經濟增長勢頭明顯。來看第一季度數據,歐元區經濟增速2.5%,超過美國同期的2.1%,而英國與日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速也分別達到2.0%和1.3%。主要發達經濟體走出泥淖恢復增長,打破了2008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率先復甦、一枝獨秀的基本格局。2015年第4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速甚至5個季度均超過美國。經濟基本面走強,相應的經濟體貨幣自然表現不俗,這是影響美元走勢的基本面和長期原因。
經濟回暖通脹抬頭,讓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紛紛釋放貨幣收緊的信號,全球貨幣市場的格局相應也由過去美聯儲一家收緊,開始轉變為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共同收緊的局面。市場對收緊貨幣的進一步預期,刺激了歐元區、英國、日本等經濟體長期利率水平的提高,從而收窄了與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利息差距。舉例說明。
從2016年底至2017年上半年,歐元區與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上升了28個和5個基點,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下降了31個基點。與供求關係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類似,利差擴大是歐元英鎊日元等打壓美元的短期原因。
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是次要的,美元下跌的根本原因源於自身的上漲動力不足。
§ⅳ 內因是美國的經濟基本面、美聯儲貨幣政策和政府經濟政策
8月28日,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修正值3%,高於預期的2.7%,創2015年一季度以來最高增速。就業和消費方面,8月ADP就業數據錄得增加23.7萬人,增幅為3月以來最大,超過預期的增加18.5萬人。就業數據反應出美國經濟向好的基本面,但美元卻並未應聲上漲,原因是什麼?
筆者在此前的撰文中屢次提及,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有兩個同等重要的依據,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8月31日,美國公布了通脹數據,7月份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升幅不及預期,備受美聯儲重視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速降至2015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僅為1.4%,遠遠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利率。
2017年的美聯儲總給人以鷹派漸褪鴿派盡顯的感覺,通脹數據不及預期之外,主席耶倫本人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關於這方面以前講過不多贅述,簡單說來就是耶倫希望通過配合川普當下的經濟政策,以謀求個人主席連任的總統提名。如此一來,美聯儲完全獨立的貨幣政策,在此刻和政府的財政政策達成了某種默契。
再看川普政府,一直致力於削減美國貿易逆差,而美元貶值無疑會立竿見影刺激美國出口,此是其一。其二就是川普就任以來的一系列諸如移民、醫改、稅改、基建刺激法案長期未獲國會通過……令經濟增長遲遲得不到新政哺育。
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美元持續下跌。但最傷害美元的,還是川普的孤立主義。
鑄幣權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最核心的利益,而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貨幣,是基於美國在二戰中的傑出貢獻和戰後的世界格局。美國是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經濟、軍事、科研實力無人能出其右;美國作為世界秩序的領導者和維護者,表現出的責任感和行動令人信服;美國憑藉無可匹敵的經濟實力,構建起了一個以自身為核心的貿易體系,而所有參與體系者必須統一使用美元結算。這些都構成了美元強大的基石,問題是,這些基石正在被撼動。
商人出身、處處宣揚「America First」的川普總統,上台後總給人撿芝麻漏西瓜的印象。退出TPP、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威脅歐洲增加軍費開支、重新談判北美自貿協定、威脅退出美韓自貿協定、敲詐日本等傳統盟友為其安全付費……
退出就意味著放棄。一系列看似賺了便宜的小手段,正在慢慢顛覆著美國的領導者地位。當帶頭大哥需要付出的固然很多,但得到的好處更多,而川普總統就像精明的姑蘇慕容復,處處精打細算只想索取而不願付出,長此以往美國形象必然讓全球看低。如此,必然會削弱美國的領導力和影響力,從根本上傷害到美元。
§ⅴ 美元上漲潛力依舊
以上筆者分別從人民幣、發達經濟體貨幣、美元自身三個方面分析了美元下跌的原因。關於第一點不宜深談,重點對照發達經濟體和美國經濟展望下美元的未來。
首先必須看到,即使在種種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下,美國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依然可圈可點,除了非農就業數據稍稍不及預期,無論是3%左右的經濟增速,還是遠低於2%的通脹數據,抑或是股市樓市帶給投資者的豐厚回報,都展現了美國經濟強勁的增長潛能,保證了全球美元在低成本下仍舊流向美國。
川普政府正在享受美元低成本迴流帶來的好處,還有什麼比低息利用資本更令人高興的呢?順帶還刺激了出口。而通脹率低於2%,全球資本仍舊認為美國資產非常安全,因而還會繼續流入。等到泡沫和通脹漲起來,美聯儲再度收緊也不遲。
另一方面,上半年良好的經濟基本面,也為川普政府當前的稅改提供了前提條件。毫無疑問,歷經一系列失敗後,稅改正在成為川普總統甚至是佔據國會多數席位的共和黨2018年中期選舉前的救命稻草,而只要降稅改革成功,一定會刺激經濟持續增長,輔之以美聯儲開啟縮表,都將為美元指數上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再來看歐英日等發達經濟體。儘管上半年荷蘭、法國大選結果以極右翼政黨敗選告終,但歐元區經濟復甦依然面臨著諸如德國、義大利大選、南歐國家主權債務與金融風險等一系列不確定性困擾;英國經濟增長長期受到脫歐的負面影響;亞洲的日本,二十多年來一直深陷低增長泥淖,安倍經濟學短時間內也難有根本性起色。一句話,從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來看,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依然不及美國。
更令美國人慶幸的是,華盛頓傑斐遜這些傑出領袖們設計的權力制衡制度,正在最大限度糾正現任總統偏轉的航向。結果會如何?是川普政府受「通俄門」拖累被彈劾下台,還是回歸傳統?當前來看,後者可能性應該會大於前者。
隨著川普政府內閣組建和政策調整慢慢到位,陸續釋放出經濟增長的潛能,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增長差距很可能會重新拉大。貨幣政策層面,美聯儲收緊美元固然會受到就業與通脹數據影響,但歐元區、英國、日本等國同樣面臨著這種狀況,一旦市場發覺歐英日央行利率上行不及預期,預期必然會發生調整。在下半年美聯儲啟動縮表甚至第三次加息後,美元重新走強仍舊是大概率事件。
§ⅵ 不確定風險加劇,資本避險需求
最後簡單看下一個非常不確定、但又非常攸關的影響美元走勢的因素——風險。
拋開自欺欺人者不談,當今世界的主流,已經從全球化開始走向孤立主義,而貿易摩擦甚至地緣正治風險開始加劇,必將引發市場對風險的擔憂,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增強,從而增加對美元資產的額外需求。舉例說明下這兩個方面。
2017下半年, 8月18日301貿易調查正式開啟,9月3日一顆氫燃料炮仗在東北亞放響,重大貿易衝突與重大地緣正治風險同時驟然上升。一旦二者代表的兩類風險事件爆發,全球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勢必會陡然加劇,而美元以其深入人心的保值性和變現性避險資產,重新受到投資者追捧根本不需要懷疑。
§ⅶ 風雨不動安如山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是手段,風斜雨急處立得定是腳跟。
在一個波瀾壯闊的美元指數上升周期中,上漲絕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波浪式前進的,而盤桓調整註定只是階段性的。在美元超過10%的下跌過程中,美元資本仍在快速迴流美國,清晰表明了全球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從未失去。
8月23日,美銀美林的分析師在梳理美國上市公司2017年二季度報告時發現,前24家美國上市公司持有的現金及其等價物高達1.01萬億美元,環比上漲1.6%。而放大到美國非金融類企業的現金儲備,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1.86萬億美元。
有沒有人認真想過,當下的美元指數如此低迷,這些大公司為什麼還如此熱衷於囤積美元現金呢?筆者唯一能夠想到的是,潛在的大國貿易衝突和地緣正治風險,讓這些未雨綢繆的金融巨頭嗅到了一絲不安,而危機時代現金為王。當然這個現金指的是美元,而非其他什麼花花綠綠的普通印刷品。可以引申一下,當這種避險情緒如此緊鑼密鼓反映出來時,危機距離我們或許已經不再遙遠。
回到正文。我們不妨膽子再大一些,設想當下川普政府固然在享受低成本美元的各種利好,而一旦資本迴流的戰略目標完成,川普政府有沒有可能瞬間變臉,轉而支持強勢美元呢?大家不妨邊走邊瞧。在這一點上,筆者相信巴菲特先生的投資思路,那就是永遠不去做空美元,而把每次調整都視為為數不多的上車機會。
升值在本幣,保值靠美元,信念不必動搖。檢驗一種貨幣成色的手段再簡單不過,直接放開管制自由流通可不可以呢?否則一種不能自由流通的地區性貨幣,即使對美元匯率漲到1:1,不能自由兌換又與小民有什麼關係呢?
透過現象觀察本質,本質只是美元指數波浪式上漲周期中的一朵低谷浪花而已。
一扇透過現象洞悉本質的窗口,專為財經小白們量身打造。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公眾號「阿甘看天下」。
推薦閱讀:
※美國10年國債收益與美元匯率的關係?
※比特幣在2014年為什麼暴跌?
※為什麼美元符號「$」中間有時是一豎,有時是兩豎?
※國家最想要什麼,你就買什麼!准沒錯!
※美元幣值變化如何影響新興市場?
TAG: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