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專欄 | 培養孩子靠興趣?我偏喜歡和她談「交易」
文 | 李松蔚
我喜歡跟孩子做交易。
我女兒今年六歲了,我經常會跟她討價還價。比如,她想要看一集動畫片,就要先學習半小時。想買零食,就必須立刻放下手裡的玩具跟我去超市等等。很多事情她不喜歡,但是我又想讓她做,這時候我們就做交易。
如果能講道理說服她,當然是極好的。但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講道理——也可能是我太懶。比如說,她最近有點犯鼻炎,我們給她買了洗鼻器,每天早晚清洗一次鼻腔。她很抗拒,質問:為什麼要洗鼻子?
要講清楚為什麼,也能說出道理,比如為了你的健康。但要真的獲得理解,不太容易。回答「因為洗完鼻子舒服」,那太虛偽了,人家會說:「可是我覺得不舒服。」權衡之下,我選擇了簡單粗暴的回答:「因為我是你爸。」
女兒恨恨地哼了一聲,遂放棄抵抗。
這種混賬邏輯,話沒有挑明,暗地裡也在做一個交易:你想維持和諧的父女關係,就要乖乖地聽我的話。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沒有心理學家的嘴臉可言。什麼自主性啊,什麼愛與自由啊,包容啊接納啊,都沒有了。
我在《你在孩子身上花的每分力氣,都有可能變成最深的遺憾》里寫到,我跟師兄的寶貝兒子對話,得知他想要一台單反,我立刻向師兄指出這是談條件的好時機。——愛做交易的市儈本性暴露無遺。很多熱心讀者看到這,憂心忡忡。好幾個人在後台留言,擔心師兄的兒子被這台單反帶到溝里去。
「為了物質獎勵才好好學習,那不是功利主義嘛!」
對這件事,我有不一樣的看法。
首先,做交易並不一定都是物質獎勵。我們說的也不是機械的交換價目表:每打掃一次房間,可以換一根棒棒糖。——那跟僱傭童工有什麼區別?
有些交易是很抽象的,比如,父母會給青春期的孩子更多自由,條件是孩子表現出自我負責的意識和能力。不過,姑且先回到低俗的物質獎勵,就算「考試成績有進步,我給你買單反」這種赤裸裸的交易,又有什麼不好呢?
你說功利主義……咱們自己就不功利主義嗎?
都別裝了。口口聲聲說「我熱愛工作」的那幾位,昧著……不,摸著自己的良心說說:就沒有一點點是熱愛公司的薪酬、福利,或者期權?老闆只談情懷,不跟你談錢的時候,咱們不也深惡痛絕嗎?這就不是功利主義嗎?
老闆對你說:「這個項目做得好,我給你提成。」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難道我拿了錢,我對工作就不夠虔誠了么?
給菩薩燒香磕頭的人,夠虔誠了吧。可是花大價錢燒高香,燒頭柱香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心裡是否多少有一點所圖,求菩薩給行個方便?
讓孩子學習,本質就是功利的啊。給孩子報奧數的家長,有幾個真沖著奧數背後的宇宙真理?明年要是招生不考奧數了,一多半家長立刻就退出了。再往大一點說,從早教班,到雙語幼兒園,到課外班,幼小銜接,一對一輔導,有幾個不是沖著「讓孩子有一個好前途」的結果去的?這都是交易嘛。
人都是有一點自私的,付出金錢也好,時間也好,總想著換回一點什麼。我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不,確切地說,我完全沒想過從道德角度評判過它。不過是人之常情而已。——何必給它扣上一頂那麼嚇人的帽子呢?
第二,我大概知道很多人在說到「功利主義」的時候,真正擔心的是什麼。他們擔心的是——不乏功利主義的色彩——這種心態帶來的長期損失。
很多人一聽到做交易,就會用一個故事來警告我:淘氣的孩子們每天敲鼓,住在旁邊的老奶奶需要安靜。老奶奶心生一計,她付錢讓孩子們繼續敲鼓,後來她不付錢了,孩子們就不敲了。大家說,你看,這就是給獎勵的後果。
故事沒錯,而且富有啟發意義。孩子為了獎勵而學習,就不是真的喜歡學習。這在心理學裡叫外源性動機。按心理學家的說法,這種動機會妨礙長期的表現。心理學家推崇主動性,或稱內源性動機,強調一個人只有從本心出發,自發地對一件事感興趣,才能——再次,不乏功利主義色彩地——做得更好。
這個結論無比正確,而且有大量的數據支持。但問題是,它沒有談到,假如一個孩子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怎樣讓他們變得感興趣起來呢?
難道是順其自然,允許他不學習嗎?
還是干預他?「你必須對學習有興趣!現在!馬上!」
籠統來說,我們知道答案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但那跟沒說一樣。不要問心理學家。他們的結論只是觀察和解釋,對於「怎麼做」沒有想法。
但那才是關鍵: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
要知道,老奶奶給錢,孩子對敲鼓失去興趣,這個原理不能反過來用:如果孩子本來就不喜歡敲鼓,不給他錢,他就會自然愛上敲鼓嗎?
如果你對一件事不感興趣,別人要求你生髮出興趣,這很荒唐。這就變成了我們在《你主動一點不行嗎》里討論的經典悖論:我不但要你學習,我還要你不是因為「我要你學習」才學習。
在邏輯上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你真的尊重一個人的主動性,你就無法同時去干預他的主動性。因此,真正的培養興趣,往往離不開這樣的過程,那就是先以某種方式,讓他嘗試做他不感興趣的某件事,再期待在這個過程中,興趣慢慢地冒出來。
類似於小孩子學習樂器。他一開始怎麼會感興趣呢?那麼單調無聊的音階,重複枯燥的練習,形不成優美的曲調,這時孩子們多多少少都有抗拒的心理吧。是有很多辦法,把這個階段變得有趣一些。但本質上只是哄著孩子練下去而已。真正對音樂的興趣,還是只能在度過這個階段之後「培養」出來。
所以,承認現實吧:我們多多少少是希望有那麼一些時候,孩子去嘗試一些不感興趣的東西。如果完全聽從他的本心,他是不想做的。但作為父母你感覺,這件事情有好處,有意思,或者至少,值得他打破舒適區試一試。
你又不想強迫他,OK,你就要學會做交易。
成績有進步,我給你買單反。這真的不是最好的辦法,但至少是一個辦法。總好過「你就是應該喜歡學習,別人家的孩子都喜歡學習」吧?
第三,做交易的本質,是內心的願望與外界發生碰撞。這雖然不爽,但是很健康。不健康的心態反倒是:內心的願望,要得到外界無條件的滿足。
那種想法,可以說是非常巨嬰了。
真的,只有嬰兒才有那種待遇。父母會滿足嬰兒一切要求,不提條件。但人總要從嬰兒長大吧。「我為什麼會獲得想要的東西呢?」他會思考。
找不到理由,他就以為自己是個皇帝。
但真相是,他不是皇帝。他之所以獲得那些東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別人需要他,有求於他。那些需求,大體上是討厭的。很多事他都不願意做,比如,沒有幾個孩子在生病的時候願意吃藥。但這就是別人的期待,擺在這裡,他必須面對這一事實:不管他有多麼不情願,他管不了別人亂七八糟的各種期待。
這跟「無條件」的愛無關。父母的愛可以是無條件的,但在事實層面,他們仍然不能允許孩子按他們的想法恣意妄為。紅燈的時候就是不能過馬路,無論你有多不爽,我都要攔著你。會有一定的自由,但不可能無限制。
我想要的,跟別人想要的有衝突。——認識到這一點,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而言,是一種必要的挫敗。更棒的一點是,就算現實如此不爽,我還可以在這個不如意的世界活下去,而且拿到我想要的東西。辦法是什麼呢?
對了,是做交易。
做交易是一種妥協的智慧。它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體諒,和相互配合。這個世界不是按我的想法來的,也不是按你的想法來的,所以我們需要面對這一點,看看我們做點什麼,讓各自在這個世界裡活得好一點。當然,一切的前提是:我願意承認這個世界不是按我的想法來的。
這就是舉著洗鼻器的我,試圖給女兒傳達的哲學:
「我理解你對這個要洗鼻子的世界有點失望,我愛你,支持你,同意你……但我們還是要洗鼻子。然後,你想想怎麼把事情變得愉快一點?」
女兒洗完鼻子,問:「我可以吃個零食嗎?」
我喜歡交易這個概念,放到現實層面就是市場,在心理層面就是合作,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圍繞它的理念有很多,既可以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可以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根本上,我認為它的核心態度是積極的,那就是只要你願意,你總可以有辦法,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未必是最理想的世界。最理想的世界中,我們正好有一個孩子,不用父母特別做什麼,就可以自發自願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那樣的話,做父母該有多麼開心啊。不用費心,不用苦口婆心地勸導,也不用想辦法做交易。
但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運氣,如果我們遇到的孩子碰巧有一些自己的主張,是與父母的期望衝突的,那很遺憾……說明我們差不多跟這個世界上的其他所有人一樣倒霉。既不能任其發展,又不想變成專制的暴君,我們就需要想一些辦法,達成相互的妥協。這時候,用一點交易的概念,我認為不是壞事。
本文首發於 Momself 微信公眾號。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人打碎了碗就說碎碎平安,小孩打碎了碗就得按一頓批?
※小朋友們教會我的事
※文化漫談 | 旅行青蛙:它如此可愛,還因為它的教養與精緻
※大人幫忙寫作業,孩子成績會降低?
※帶寶寶國外長途旅遊真有好處嗎?權威回答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