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6):整體式學習

整體式學習 vs 狹隘式學習

在前一章,藉助高考數學這個場景,我分享了整體的學習策略。

用一章的篇幅來討論這個具體場景,不僅僅是引出一些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看到,有全局觀的學習會是什麼樣的。

這就像足球比賽,世界級的球隊,往往有出色的大局觀和整體感。哪怕只是一個人在帶球,其他人跑位、後防線的跟進往往是渾然一體。戰略上有重點,隊形上有層次。這樣的球隊,實力遠遠超過11人的疊加。

反過來,低水平的球隊,整體是脫節的。例如對方進攻,直接防守的後衛忙的要死,其他人形不成有效的協防。或者自己帶球拚命往前沖,最後缺乏亙進然後被斷掉,或者形成低效射門或助攻。11人形不成一個整體。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經過10多年的專職學習,大多數依然學習能力欠佳。這裡面一個基本原因,就是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所倡導的學習是非常狹隘的,缺乏大局觀和整體性。

因此我將傳統的學習方式,稱為狹隘式學習。反過來,高質量的方式,應該是整體式學習。

如下是兩種方式的基本區別:

在前一章中,已經結合高考數學部分討論了整體式學習,本章將會繼續分析部分關鍵點。

作為學習者的整體性

人是一體化的、有組織的整體。學習並不是人的某個器官(例如大腦)的事情,而是作為人的整體的活動與功能。它意味著:

  • 學習不僅僅是大腦的事情,而且是身體的事情
  • 學習不僅僅是理性的事情,而且是感性的事情
  • 學習不僅僅是意識的事情,而且是潛意識的事情

例如當身體疲勞低能量狀態的時候,人的頭腦也很難充分開動。但現實中,學生加班加點疲勞運作的情況並不少。甚至在諸如高考階段,這種情況還被當作「意志力強」的優點加以大力提倡。

遊戲化體驗

家長常常告誡小孩,學習要能吃苦要堅持,才會有未來。

但能吃苦不是會學習,會享受才是。

頂尖的學習者,善於把學習過程變成類似於遊戲的體驗。

你想堅持學習,不一定堅持下去;但是你不會想著要「堅持」打遊戲,反過來卻常常廢寢忘食。

上面這張圖,反映的是在不同的技能水準-挑戰組合下,人類的情感體驗。

家長和小孩常常很焦慮,為什麼呢?

在圖中,焦慮情緒出現在左上方(低技能-高挑戰區域)。也就是說,他們的技能水平低,而挑戰又很高,比如今天你只有初一的水平,但是要求你今年要考北大清華。在這種情況下,能力遠遠沒法達成目標。那麼這時候你能做的,往往是自我安慰性的、自己都不知道效果怎麼樣的勞動,典型的就是一些重複性工作。比如數學分數提不上去,原因自己都搞不清楚,就一遍遍的刷題。英語辭彙量太大,那就死記硬背。而這樣的重複工作很難產生效果,反過來又加深了焦慮。

在這個區域,焦慮還會催生「完美主義的假象」。

我以前做求職培訓,有些面試者很喜歡問諸如「哎呀,剛才面試官問我問題我猶豫了幾秒鐘啊,是不是不好」、「今天握手的時候我反應比較慢他們是不是有看法」之類的問題。你覺得他們是追求完美嗎?

真相是他們搞不懂如何把控面試影響對方做出決策,也搞不清楚面試官心理,完全沒有掌控感,所以生怕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如果他們能夠把握關鍵,搞定面試,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他們也就不會管了。

同樣的,今天的父母,很多時候是「藝術教育要抓」、「奧數也很重要」、「學區房再不買又要漲了」,各種覺得走過路過不能錯過,看上去努力背後可能是方向感的紊亂,失去了對全局的掌控,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到底會有多少用是不是應該做,陷入焦慮感,眉毛鬍子一把抓。

反過來看右上方,高技能-高挑戰的」心流區「。

什麼是心流呢?米哈里·米哈伊普說:

心流即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這種體驗本身帶來莫大的喜悅,使人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

好啦,為什麼遊戲玩的廢寢忘食,很多時候就是在這個狀態里。

需要注意的是,心流的前提是」高技能-高挑戰「,自己能力強同時挑戰高,比如巴薩對皇馬,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全力以赴發揮出高水平,才能應對挑戰,自然容易沉浸其中了。

同時,技能水準和挑戰本身是相互關聯的,例如降低了挑戰難度,那麼同樣的技能,以前算是低技能可能就變成高技能了。就像今天你初一的水準,如果目標從高考變成小學考試,那技能水準也就變了。所以遊戲設計很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逐步根據技能狀況設計挑戰難度。

在高質量的遊戲設計中,通常會將用戶的情感引導在右邊的4個區域。各種情感體驗交叉出現最後構成一個完整的高質量體驗。例如一開始先非常簡單,讓你放鬆的逐漸進入狀態。然後給你一些中技能-高挑戰場景,這樣的挑戰屬於」跳一跳夠得著「的,也就是」激勵「區域,會激發你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技能。然後進入」高技能-高挑戰「區域,例如突然間敵人增多讓你應接不暇,全力以赴……在緊張了一段時間之後,難度降低了,這時候你又開始有了一種掌控和輕鬆的感覺。

反過來,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大多數人的情感往往是在左邊的4個區域:焦慮、憂慮、冷漠、無聊。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在跟」遊戲「這樣的有誘惑力的選擇競爭中處於下風,而且更要命的是,本來就不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更談不上有效學習。

我們講遇到好的老師和教學環境,是一種幸運。也是大多數老師的能力和今天的教育體制,並不足以讓學生進入遊戲區。

而一流的學習者,往往自帶了「學習遊戲設計」能力,在學習中自己就容易沉浸在正面的情感體驗中。從這個角度,教育培養學生的一個核心目標,是」學習遊戲化能力「的培養。

但是在一開始,對方這方面比較弱怎麼辦呢,其實父母和老師的角色,就是一個遊戲設計師,能夠互動的引導小孩進入良好的體驗,在這個中培養更大的興趣和能力。

那麼問題就出來了,這事的前提是,老師和家長自己要是一個出色的學習者。

如果你的理念是「學習就是要吃苦」,那你自己的學習能力就很可疑。

教育這事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培養,更是人的塑造。而家長潛意識的情感和理念,對小孩的影響之大,遠遠超過他們的語言。

例如「學習就是要吃苦」,這個潛意識是「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恐怕也不會是一個發自內心熱愛學習的人。哪怕表面上鼓勵小孩學習,但是本身的意識和行為卻是恰恰相反的。

學習中的個人需求

在Mindstorms中說,那些學習優秀的人,往往是在學習中實現了個人化的需求。例如前面談遊戲化體驗,學習本身有趣,也是對自己需求的滿足。

小孩生下來往往有學習的興趣,他們這些學習都是被自己的需求驅動的,因此自然自己願意去努力。

而在X理論驅動的教育體系下,學習往往單純的成為了一項任務、一個指派的工作。對於學生來講,計算38+76,或者寫三篇作文,未必對他們有什麼「個人需求的滿足」,因此成為了缺乏意義的存在,難以投入。

學習與幸福

在Ted上有一個講座積極心理學的新時代。演講者Martin Seligman在其中談到,幸福生活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快樂的生活,你聽了一個笑話你覺得很開心,你的世界盃彩票中了很開心。這是簡單的快樂。

第二種是投入的生活。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沉浸其中,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世界,也就是我們上文談到的心流。

第三種是有意義的生活。你覺得自己做得是正確的事情,你看到它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產生正面的影響。

有種狀態叫做「快樂但不夠幸福」,通常就是第一種因素足夠,但缺乏第二種、第三種的結果。快樂很重要但整體來講,相對於第二、第三種因素,它在人心理上產生的影響常常是淺層次的。

前面我們談遊戲化的學習體驗,在這種體驗下,人是快樂的、投入的;而能夠滿足個人的需求,意味著學習有了意義。

有了1、2、3,學習是幸福的。反過來,傳統教育下的學習,可能是三者全無。

固定思維與發展思維

在關於人類的智能方面,有兩種思維:固定思維與發展思維。

所謂固定思維,是指傾向於認為人的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特點決定難以改變的。而發展思維認為,人類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遠遠的超越自身的現有水平。

固定思維的人認為,聰明是一種原因。例如因為自己不聰明,所以數學學不好。而對於擁有發展思維的人來講,聰明是一種結果。例如今天你數學學不好,可能是方法不對。那麼深入下去,發現數學和學習的規律,那麼你就變得更聰明了,成績也自然更好了。

從這個角度,聰明是對努力的獎賞。當然努力並不是說一味的埋頭苦幹,掌握高效的方法也是至關重要。

對天賦的迷信,常常是固定思維的表現。放眼人類的歷史,整個發展過程,總體是我們從服從與上天的安排,到開發出越來越大的人類潛力的過程。我們沒有翅膀,但是發明了飛機,一夜跨越五湖四海;以前只有上天才能打雷來電,但我們創造了穩定可靠的電力體系,奠定了現代文明的基礎。

從思想的變革上,在歐洲的中世紀,認為上天安排最大,上帝是我們的主宰。而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強調的人的主動性,開始了近現代社會的思想啟蒙。想像一下,如果所有人都覺得」來電「是上天才能具備的能力,今天也許我們還是晚上要點蠟燭,更談不上用手機,那也不可能從網上看到我的這段文字。

擁有發展思維的人,更容易持續的超越自我,做到出類拔萃,因為他們思想上的自我設限要少很多。

固定思維的人多嗎?很多很多。固定思維的影響大嗎?很大很大。這種影響絕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意識到過。

固定思維的人,很容易過分在意對自己的評價。因為既然能力難以改變,這個評價就等於是終身的。例如情商低,那麼基本上就是」一輩子如此了「。而對於發展思維的人來講,衡量當前自己的水準,核心意義在於做到更好。

這兩種心態,很容易在對待錯誤的態度上反映出來。固定思維的人傾向於迴避錯誤和問題,因為這很容易導致對自己」不行「的評價,進而甚至可能讓他們覺得這是對自己的攻擊。而對於發展思維的人來說,錯誤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改進了錯誤我們就可以做的更好。喬布斯講過一句話"跟優秀的人一起工作可以不用考慮他們的自尊"。大多數時候,關注於把事情做的出類拔萃的人,不會把一時一刻的評價跟自尊密切聯繫在一起。

關注過程 vs 關注結果

固定思維的人,過於看重結果的態度,不僅僅是影響到自己。

很多家長喜歡看小孩的成績,成績好了例如打了99分,就會誇獎小孩聰明,給予獎勵。成績很差又沒法提高的時候,就常常有種沮喪感,例如覺得「是不是腦子不行」、「態度不端正」。

事實上,單純用結果來評判一個人,在教育中是糟糕的做法。例如99分可能是死記硬套的出來的(在科目並不複雜的時候,這種情況會存在);也可能是抄答案抄出來的;也可能是小孩本身基礎已經不錯,不用努力自然得到的;也可能是小孩掌握了應試技巧,但並沒有多少實質的突破;還可能是題目太簡單了。單純的數字並沒有辦法衡量一個人的努力,也很難看出一個人在做事的過程中有了多少成長。

當家長把眼光投向結果,甚至把結果與獎勵掛鉤的時候,很自然的小孩也就開始受到影響。

這種影響首先體現在,小孩通常也會養成固定思維的模式。例如家長如果有意無意的說」誰誰誰很聰明,門門九十九分「、」誰誰誰比較笨,老是不及格「。注意了,這就是」把聰明當做原因「的思維反應。那麼小孩通常也就會自然形成這種思想。

與之相關的,家長很容易覺得自己的小孩在某方面」不行「,例如不夠聰明、不善於社交。這其實很正常,誰是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呢。但具備固定思維的家長,很容易過早放棄對「他們能夠做的更出色」的信仰,然後用「你不行的」態度對待小孩。

例如家長覺得「我家孩子性格懦弱容易吃虧「,所以如果小孩要出去參加大孩子的群體活動,可能直接否定掉」他們會欺負你的「。或者小孩稍微有一點覺得委屈,自己馬上出去理論,擔負起保護人的角色,但是卻不幫助小孩分辨事實、受人歡迎、爭取支持、反擊的能力。這樣一來,小孩處在保護下,能力和信心反而可能越來越弱。

在X理論和Y理論一章里,我們談到有概念叫做」強者心態「和」弱者心態「。強者心態認為,自己或者他人是強大的,有能力或者有潛力的,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問題;而弱者心態認為,自己或者他人是弱小的,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潛力,沒法處理好問題。

我剛剛進入微軟的時候,接到一個客戶的諮詢。這個問題很複雜我覺得自己搞不定,於是我就跟老闆說:「客戶的問題很複雜,我們需要一個專業的人來處理」。注意這句話,我的意思是「我不專業」。然後老闆回答說:「對呀,所以要讓你來處理呀」。這就是強者思維,他的態度很明顯「你能夠處理好」。

但到這裡並沒有完,如果只是說這句話,問題還是沒解決,我還是搞不定啊,剛進來缺乏知識和經驗的差距是事實。然後老闆跟我說,這件事情內部有什麼資料、人可以諮詢,還把我的mentor叫過來,跟我一起討論怎麼處理。還有天晚上跟我開小灶,培訓我處理客戶關係的方法,這叫做「成長支持」。雖然你現在沒有能力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我們會支持你,從而提升你的能力,最終實現目標。

發展思維的人,他們的態度常常是」你行的,我會支持你「;而固定思維的人,常常是」你不行的,你不能去做「或者」你不行的,我要保護你「。

我做戀愛關係課,接觸潛在的學員。一個普遍的情況是,很多女生在讀書包括上大學的時候,家長嚴禁她們跟男生接觸甚至談戀愛,因為」你還小不懂事會被騙的,還會拖累成績「。然後等她們走上社會,又迫切希望她們趕快戀愛結婚。那麼這裡矛盾來了,一個人的經驗和能力又不是充話費送的。如果如果很少跟異性打交道的經驗,難道工作了就立馬懂事了就不會被騙了嗎?事實上,三十歲不懂得怎麼跟異性相處,感情上依然很幼稚的也不少。

中國的父母,很多時候潛意識裡就是覺得自己的子女是」不行「的。例如小孩成年了,還要代替對方選擇工作、操心找對象。這種是典型的越俎代庖。反過來,」支持能力成長「這件事情,卻很少有做好的。

就從前面學習的案例,從發展思維的角度,真正應該鼓勵的不是最後打多少分,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學習和成長。

就說數學,在數學中有一種至關重要的思維方式,叫做數形結合。華羅庚講過一句話"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

我見過一個小孩,他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可以打95分以上。但在數形結合的方面很差。這樣當內容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思維方式上的缺失會導致很大的問題。但他沒有動力去改進,因為「爸爸媽媽說了考上95分就有獎勵」,他現在已經做到了。嘗試用新的思路不但看起來沒必要,反而可能導致成績的下降。

固定思維的人通常只關注短期的成功,而發展思維的人知道,長遠的成功依賴於成長,因此需要將成功建立在成長的基礎上。

無處不在的學習

大多數人的學習,是被動的,他們覺得「在課堂上、在做作業、在接受輔導時」才是學習;而超一流的學習者,他們的雷達是全天候開動的,隨時會捕捉到機會去學習和提升自己。

差生經常說一句話就是「這個老師沒教過」,工作能力差的人也經常喜歡說一句話「這個公司沒培訓過」。反過來有些人常常會嚇我們一跳:咦這事好像沒人教甚至沒人干過怎麼他能做的這麼到位。

學習其實無處不在,重要的是首先你要開啟自己的雷達。

周鴻禕曾經做過一個關於用戶體驗的講座(周鴻禕:用戶體驗,簡而未減),討論的是關於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我看了覺得很有啟發(也強烈推薦你閱讀,很多道理是相通的)。然後很自然的就想,為什麼他能做到這一點呢?打動我的是什麼?於是就去分析講座的內容和形式。

我的總結是:

第一:他的所有內容,始終圍繞一個重要的主題(用戶體驗);

第二:他舉了很多案例,並且這些案例都是人們熟悉的,從而讓觀點變得生動。

好啦,學到這兩點已經很不錯了,我就嘗試使用這種模式,後來寫了篇文章大學生如何突破學習能力,讀者反饋很好。

很多人抱怨作文難寫,這經常是「平時沒有學習和積累」的結果。如果你平時積累了各種各樣的「寫作模式」,而且拿他們實際的進行了寫作和總結。到了考試的時候,通常總有一款會適合你。

同樣的,在網上閱讀遇到感覺很爛的,看不下去的,你也可以去分析一下,到底原因是什麼。看多了就會發現,這些「爛文章」有一些常見的問題,例如想說的太多反而什麼都說不清楚、只有理論缺乏案例,文章內容太長缺乏小標題,邏輯混亂….而這些問題,通常你自己也會犯。但人類貌似有種天性:「善於發現別人的問題,不善於發現自己的問題」。因此從發現別人的毛病入手,往往你自己會領悟的更快。

追溯問題的根源

學習過程,也是解決一系列大大小小問題的過程。這就像醫生治病一樣,如果問題都把脈不準,解決起來自然效果不佳。

一位浙大的學生在做家教,他就面臨這樣的情況:「我帶的一個孩子,數學,每次我都會給他分析這樣的題目有什麼特徵,你該怎麼解。然後我讓他做,不會。然後我就問他:你儘管做,在哪個地方卡住了告訴我。我知道了解他的問題就好辦了,但實際上他基本上就是第一步就卡了…」

你看,儘管他花了很多時間,給小孩分析問題,但人家就是不會,為什麼呢?

他自己的總結是:「我覺得這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不是他們不會,懶得去做,我就是給他分析好了,還是不會」

但這個問題,要比單純的「態度」複雜很多。說到態度,其實和能力有很大的相關性。通常來講,能搞定你的態度就會積極很多,搞不定人們就容易產生畏懼感失去信心不願意投入。就像打遊戲,以前我玩星際被人經常被人打的亂跑,就不大愛玩;反過來打帝國經常是打的別人落花流水,就更有積極性。為什麼學神學起來積極性往往比學渣高很多,他們能贏、能夠從學習中得到樂趣,是關鍵的因素。

回過頭來看關於「第一步就卡住看到題目束手無策」,解決這件事情的關鍵,並不是馬上就去找解法,而同樣是精確的定位「到底問題根源在哪裡」。這時候通常要做的事情,是從簡單的、容易入手的開始。例如,這個問題你不會,但是根據問題的條件,你現在會什麼?有些題目可能要繞2、3個彎才有答案,那麼如果不繞彎呢?請你從這個複雜的題目中,先派生出一些簡單的問題。這些簡單題目會做嗎?

如果簡單題目都不會或者不夠熟練,那就是相關的基本知識結構的問題,先解決基本問題。如果簡單的都會,但是組合到一起或者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了,那麼再深入分析這裡面的根源所在。一句話,你要能夠把自己的故障定位得足夠的精確,這樣解決起來更輕鬆也更有效,而不是無目的的刷題。

提升成績這件事情,和醫生治病很像,有三個關鍵步驟:診斷問題、設計方案和執行方案。第一步做錯了或者大而化之,後面自然效果也就好不到哪裡去。所以我評估一個人的提升能力,首先就是問他對自己的問題的看法。如果有人的回答是「公式不熟悉、基本概念掌握不牢靠」,這種模糊的語言,通常代表自我診斷能力的低下。就像醫生說「你的心臟有問題」一樣。

對比各行業的專業選手與業餘選手,你會發現專業人士的觀察角度和做事,有更細的尺度。例如我們打籃球就是投個籃,職業選手和教練,會考慮什麼時候起跳,身體舒展到什麼位置投籃。警察和保鏢,出槍的速度是要用0.1秒這樣的單位來計算的,否則可能連命都搭上了。醫生動手術可能要精確到血管之間以毫米計的位置,說不定偏一點點就出人命。同樣「精準度」,也是評估你的學習能力的基礎標準。

重複一下:學習能力一般的人,通常對自己問題的認識也很模糊空泛。例如,數學不好是因為「缺乏邏輯性」,但到底什麼是缺乏邏輯性?你缺乏邏輯性到底表現在哪裡?空泛的認識難於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你對問題的認識越深,在語言上就會表現得更具體。

儘管問題有大有小,但通常,無論什麼問題,如下都是需要考慮的:

  • 這個問題的現象是什麼?
  • 你期望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 你當前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什麼?畫出或者寫出你的詳細思考和行動步驟。
  • 錯誤/瓶頸出現在你解決思路和行為的哪一步(甚至哪幾步)?
  • 導致錯誤/瓶頸的根源是什麼?
  • 這個問題本身的影響有多大?
  • 如果你存在這個問題,那麼是否也會存在相關的、容易犯錯的問題?
  • 檢查你的「錯誤資料庫」,找出此前你犯的相關錯誤。
  • 這個問題的根源,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 是否有已知的方法,可能幫助你根除此類問題?
  • 是否有已知的工具,可能幫助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 我當前掌握的信息和知識,是否足夠讓我做出高質量的診斷?如果還不行,我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 哪裡可以找到診斷這個問題的資源?
  • 誰能幫助我更好的診斷此問題?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輔導作業時,很少會針對根源進行展開,而是停留於表面。哪怕看上去辛苦,效果也未必好。

在輔導上,大多數時候一個基本法則是,質量重於質量。例如哪怕一周搞透一個問題,也勝於天天針對不同的題目,灌輸答案。關鍵是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具體的知識點、題目的掌握,而是追溯問題本源的思維方式,形成之後是革命性的突破。

學習方案的設計

對於簡單的技能,例如搬磚,不需要多少設計。但是問題越複雜,要建構的事物越複雜,設計的重要性就越高。

醫生在診斷清楚病情之後,接下來要做的是設計治療方案。問題越大,方案的設計就越重要。例如有心臟病,到底目標是治癒還是控制病情,用保守療法還是其它,分為幾個療程來實施……

一個高質量的治療設計方案,總是要綜合病人狀況、人體規律和治療技術;同樣一個高質量的學習方案,也是基於對學習者狀況、人類心理規律和學習技術的把握。

對於「學習需要設計」這個概念,在前一章中已經用高考數學為例,給出了一個完整的例子。上次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高中學習,什麼樣的方法是好的。其中作者詳細的描述了他的「錯題處理方案」,圖文並茂,應該可以幫助你理解「學習方案設計」。

我寫過一篇文章:如何設計有趣又實用的在線課程,內容是我設計Excel在線課程的思路。

這是一門商業化的課程,而且是在線的(沒有人與人的實時交流),在設計這門課程時,我的目標是遊戲化課程體驗,讓學習者整體上,可以沉浸式的從頭學到尾。

我從學生那裡得到了這樣的反饋:

「第二部分感覺的確是開始難起來了,不過真的很有趣啊,不管是在學習的過程還是思考和設計這個工具的過程!相比下來,感覺平時學習過程中實在是太無聊了,就是各種公式,學習這個我從早上能不停學到下午類~嘿嘿嘿~」

「平時學習過程中實在是太無聊了,就是各種公式,學習這個我從早上能不停學到下午類」,這就是高質量的學習方案和低質量方案的巨大差異,有效果和有趣味可以兼得。

我在知乎上發表學習類的文章後,看到了兩條評論:

  • 評論1:自控力和執行力才是根本吧!
  • 評論2:執行能力是最稀缺的吧

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阻礙我們突破的常見障礙,關於學習的「自控力」也是如此。你不能因為自己學習起來覺得頭昏腦脹,很難堅持下去,就覺得自控力不足是失敗的根源。

自控力和執行力,常常是「學習問題診斷不精準、方案設計不給力」的結果,就像面對一大塊生肉,你可能看到就有恐懼心理,談「自控力和執行力」恐怕還是很難下咽;如果能夠把肉烹飪成小塊香甜的美食,說不定不用自控力,爭先恐後的吃光了。

一個高質量的學習方案,會把複雜的學習任務和主題知識,拆分成具體的、容易快速見到階段性成效的小塊,執行起來自然就容易了。

自律性和執行能力這東西當然重要,但前期的問題最終都會體現在執行上,如果連建築圖紙都沒設計好就讓你造房子,你執行起來困難,但不能說「最需要改進的是執行能力」。

從人性的角度,意志與誘惑的戰鬥,99%以上,都是以誘惑的勝利而告終。在學習時,這一規律依然起作用。所以大多數時候,與其苦苦思考如何提升意志力,不如把你的學習過程設計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

從這一點來看,學校教育做的糟糕至極。所以在和遊戲(以有趣為基本設計目標)的競爭(學生的注意力)中,大敗也是自然的結果。

學習金字塔

學習金字塔討論的,是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的關係問題。

據說在19世紀60年代,美國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研究了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的關係。研究的結果,就是上面這張圖。

但又有人考證美國沒有這樣一個機構,所以到目前為止,學習金字塔的來源依然存疑,,而且網上有多個版本(大同小異)。但從我個人的經驗,這張圖依然很好的解釋了學習效果與學習方式之間的關係。當然像5%、10%這樣的數字並不精準,但可以很好的表示相互關係。

我們多數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課堂上老師講的很賣力,但學生聽的昏昏欲睡,即使發誓「我應該專心聽課」,但眼皮還是很難抵抗地心引力。

從這張圖來看,「講述」位於金字塔最上方的位置,在各種學習方式中,平均保持率是最低的。換句話說,如果你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聽課,那麼掌握的少,就是自然的結果。也就是說,「上課不專心聽講」這事,很多時候並不是學生的態度問題,而是講述時間長、學習方式單一的必然結果。

回到這張圖的左邊,一條紅線將學習金字塔分為了兩個區域:主動式學習與被動式學習。

所謂被動式學習,就是單純的接收信息,大腦沒有活躍的主動參與到知識構建中。而主動式學習,無論是討論、實踐應用還是教授他人,都有學習者的主動參與。一個高質量的學習方案,其中主動式學習佔據的時間應該是絕大多數。

從這一點來看,主流的學校教育制度,本質上就是低效率的。在學校中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講課上,而真正對於知識建構至關重要的主動式學習活動,學校反而很少去關注和把控。

金字塔的最下端,在列出的學習方式中,平均效果最高的一種,是教授他人。當然這裡的前提,是你真正的要讓它們掌握,而不是覺得「我講了就可以,別人懂不懂是他們的事情」。

這個應該也符合我們的直覺。很多事情你自己覺得知道,但是要講給別人聽就會覺得困難,而要教會他人,往往你自己的知識還不夠用,還得去補充很多其他內容,還得將自己的思路理得系統化、井井有條,還要能夠分析出他人認知上的障礙。

如果你學著將一件事情教會他人,通常你自己就是學的最多的那個。所以我有個經驗「如果有什麼東西我不懂而且很難學會,我就去教授別人」。

那麼對於學生,刷題這件事情,到底是主動式學習還是被動式學習呢?

看上去它是在「實踐練習」這一欄,但事實上,學渣們經常陷入的陷阱,是頻繁做題,不會的就看參考答案,看上去會了其實還是沒搞明白。其實這種情況,你可以認為支配型的學習方式是閱讀,而不是實際應用。

在twitter上看見一句話:」 learning occurs deepest when teaching, making or writing」(當我們教授他人、創造事物或者寫作的時候,會產生最深刻的學習體驗)。

當產生了深層次的體驗時,學習常常是高效的、令人愉快的。很遺憾的是,教育體系在「學習效果和樂趣」上,更多的是起反作用。如果你希望在學習方面做得出類拔萃,打破你的思路陷阱,不要覺得「讀書和做題就是學習」。

可視化法則

有句話叫做「你只能掌控你看到的東西,你看不到的掌控了你」。

剛才我正好要算17的平方,憑記憶應該是289,為了確認,在大腦中又進行了一遍計算,但計算過程其實就是紙面計算過程的「大腦模擬」:我在想像出來的草稿紙上寫下了17,然後下面又有個17,先計17x7…最後得出結論。

作為自然界的高等級兵種,人類這種生物進化出來了獨特的功能:大腦。而基於大腦,我們又產生了特殊的能力:創造和理解各種抽象語言。例如文字、數學公式,都是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語言。

但我們最終產生體驗,還是需要依靠生物的原始功能:視覺、觸覺、味覺等。脫離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體驗,人類就沒法理解和掌控抽象的語言。

數學常常是學渣的噩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數學本身是高度抽象的,你看到各種公式符號也許連基本的意思都沒搞懂,更別說他們背後的意義,與現實的關聯。所以在你的大腦中,沒有與這些「抽象語言」對應的基本體驗,也就談不上理解和掌控。也許例外的就是,久而久之就產生恐懼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學習的時候,讓事物和概念「看得見摸得著」,就是一個基本的法則。

上個世紀,有位全國特級教師馬芯蘭,她在小學數學教育方面卓有成效,她的經驗總結為了「馬芯蘭教學法」。她的實踐中,就大量採用了「讓概念看得見摸得著」的策略。

今天作為高中生,大概你對111這個數字中,三個1所代表的不同含義,已經很清楚了。但是想想你作為一個幾歲的小朋友,在最開始接觸到數學進位制計數法是,會很容易搞清楚十位上的1還是個位上的1有什麼區別嗎?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概念,馬芯蘭的設計了一些滾筒,把它們排成一行。最右邊的代表個位,然後是十位、百位…

然後用小棍子代表1,放到個位筒里。當有10個棍子的時候,就把它們困成一紮,放到十位筒里。這樣一來,就直觀表示了十位筒的「1」和個位上的「1」的差別。讓學生對於進位制有了直觀的認識,從而在符號語言與具體感覺上,建立起了橋樑。

華羅庚說「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其實這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的法則,而是學習任何事物的基本法則:把抽象語言與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形象與事物結合起來。

這裡也可以引出寫作的一個重要性:智能活動的基礎是你的思考,而思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寫作」則是將它可視化的基本工具。因此那些經常寫作的人,對於自己的思想會有更好的理解以及把控。而反過來,大多數人很少去寫,也就很少有機會看到「到底我在思考什麼,我是如何思考的「。

精確分解法則

經常有人會談到「缺乏做事和學習的執行力」。

但很多時候,一件事情執行不下去,關鍵原因是它太大太模糊了,不夠清晰具體,從而讓人們無從下手。這就像給你一大塊肉,你可能看著都有畏懼心理。反過來把它們切成小片,吃起來就容易。

無論是想要更透徹的理解一個概念,還是想要更高效的執行一項任務,你需要將它們分解的足夠細,具體到你知道到底它在說什麼,在大腦中能夠產生形象化的印象。具體到它可以被執行/被研究/被解決。

就像學習能力,大多數人都同意它非常關鍵,但學習能力這東西是什麼呢?如果你本身對它的理解就是模糊的,提升起來也就困難了。

反過來,如果你能夠將學習力分為更具體的維度,例如本文中的5大模塊,然後在每個模塊下面還有更具體的法則和案例,例如學習能力->學習方案設計能力->對比法則,那麼接下來的提升就有了方向。

再回顧前面「問題診斷能力」中提到的案例:

一位浙大的學生在做家教,他就面臨這樣的情況:「我帶的一個孩子,數學,每次我都會給他分析這樣的題目有什麼特徵,你該怎麼解。然後我讓他做,不會。然後我就問他:你儘管做,在哪個地方卡住了告訴我。我知道了解他的問題就好辦了,但實際上他基本上就是第一步就卡了…」

我們談到的解決策略是:

「關於第一步就卡住看到題目束手無策,解決這件事情的關鍵,並不是馬上就去找解法,而同樣是精確的定位問題根源。這時候通常要做的事情,是從簡單的、容易入手的開始。例如,這個問題你不會,但是根據問題的條件,你現在會什麼?有些題目可能要繞2、3個彎才有答案,那麼如果不繞彎呢?請你從這個複雜的題目中,先派生出一些簡單的問題。這些簡單題目會做嗎?

如果簡單題目都不會或者不夠熟練,那就是相關的基本知識結構的問題,先解決基本問題。如果簡單的都會,但是組合到一起或者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了,那麼再深入分析這裡面的根源所在。一句話,你要能夠把自己的故障定位得足夠的精確,這樣解決起來更輕鬆也更有效,而不是無目的的刷題。」

這也是」精確分解法則」的應用。把大的問題,精確分解和定位到更小的、具體的、可以立即採取行動的根源上。

新舊關聯法則

如果同樣學習A、B、C三件事情,學渣的工作量大概是1+1+1,而學神的工作量可能類似於0.5+0.3+0.1。

這裡的差異在於,學渣經常是「從零開始」,而學神會建立起新舊事物之間的關聯,用已有的知識作為基礎,從而大幅度降低學習的工作量。

馬伯庸寫過一篇甲方乙方學習法,談到在學習歷史時如何快速理解牽涉到的地理位置,例如:

「蘇軍必須在克里米亞、哈爾科夫地區、利戈夫—庫爾斯克方向,斯摩棱斯克方向,以及列寧格勒和傑米揚斯克地域實施一系列進攻戰役。哈爾可夫進攻戰役的計劃計劃規定,蘇軍從沃爾昌斯克地區和巴爾文科實施向心突擊,一舉奪取哈爾可夫並為解放頓巴斯創造條件」

怎麼樣,頭昏腦脹吧,你可以看看他是如何運用新舊關聯法則,來快速建立對這些地理位置的整體概念:

「對,裡面有一段。英達非要過一把當巴頓將軍的癮,葛優給他準備了軍裝墨鏡,裡面有段台詞特別可樂,我現在都記得:『報告將軍,德國地圖實在找不著,你就拿南京地圖湊合著吧……報告將軍,我的部隊已經攻破了玄武門,現在正在雞鳴寺一帶布防!」

小姑娘瞪著我,不知道我說這個是什麼用意。我耐心地解釋道:「其實這裡面蘊含著一種學習歷史地理的方法:類比法。你可以把你不熟悉的東西,套進你熟悉的環境里來,這麼一類比,就全明白了。」

我生怕她聽不懂,便找來一張北京地圖和一張朝鮮地圖:「比如說吧,你想了解朝鮮戰爭,但是對朝鮮半島又一點概念都沒有,怎麼辦呢?你就先拿一張差不多大小的北京地圖,北京你總熟吧?」

「熟。」小姑娘猛點頭。

「你把北京二環地圖蓋到朝鮮半島上頭,兩張地圖重疊起來,這麼一弄,兩張地圖上的各個地名也都一一對應了——雖然比例尺不同,肯定對不齊,但咱們可以忽略,大概齊就行。」

然後我拿起紅藍鉛筆,在長安街上橫著畫了一道:「這是三八線,所以長安街以北二環內是朝鮮,以南二環內是韓國。平壤在朝鮮半島的位置,大概相當於平安里在二環的位置;而漢城,恰好位於長椿街。」小姑娘點點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越過長安街,向南城發動了全面進攻。他們從宣武門和崇文門兩路南下,三天之內即攻佔了位於長椿街的漢城。緊接著他們一路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左安門,韓軍和美軍被壓縮在左安浦園小區到華潤超市左安門店之間的狹小區域——記住,南二環的護城河就是日本海,所以他們已經無路可退。」

小姑娘慢慢跟上我的思路了,我相信在她腦海里,藉助北京地名的坐標,已經勾勒出了朝鮮戰爭的初期態勢、

「9月15日,美軍第十軍團突然在西二環的阜成門——也就是仁川——登陸,將朝鮮人民軍攔腰截斷。朝鮮軍隊陷入混亂,一路潰退,不僅退回到長安街,而且一退再退,幾乎要撤退到北二環。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跨過了積水潭,正式介入朝鮮戰爭。我志願軍英勇作戰,先後在新街口、德勝門、平安里和西什庫大街重創聯合國軍,還在妙應寺白塔附近的上甘嶺打了一場可歌可泣的防禦戰。最終,戰線被重新推回到長安街三八線附近,美韓與中朝在板門店——對,地圖上看是前門烤鴨店的位置——開始了談判,戰爭結束。「

我放下紅藍鉛筆,問小姑娘:「這回你明白了?」小姑娘回答說差不多了。看到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很欣慰,決定把這種辦法,命名為「甲方乙方式學習法」,加以推廣。這樣一來,任何人都可以把世界地圖重疊到家鄉地圖上,然後對歷史演變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順便培養一下對家鄉的熱愛。

======

本文是《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的第六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後續內容分享。


推薦閱讀:

如何教育18歲已經不在念書的任性不懂事弟弟?
怎麼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為了孩子的未來而犧牲美好的童年真的值得嗎?
寶貝才藝啟蒙的3個重要步驟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