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BUG說明手冊《認知偏見列表》

人類大腦BUG說明手冊《認知偏見列表》

認知偏見是一種讓我們與理性或正確判斷相偏離的傾向,常常應用在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中。

幾十年來的心理學成果告訴我們,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認知和決策都處於非理性模式中,無論小事大事,無時不刻都受到認知偏見的影響。

《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就是靠研究認知偏見這個領域獲得的諾貝爾獎。

了解認知偏見,對我們了解大腦的思維缺陷很重要。

甚至你仔細觀察的話,無論在廣告創意、產品設計、政治宣傳、社交生活等各個領域,都在利用人類的認知偏見。

花了一周時間翻譯了維基百科的「認知偏見列表「詞條。

en.wikipedia.org/wiki/L

部分案例來源於百度百科,還有些內容我自己添加的想法,難免有偏頗不對的地方。

由於內容特別多,加上自己非心理學專業人士,翻譯如有不妥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出。

記憶偏見和社會偏見部分的翻譯大量來源於silensea.org

模糊效應(Ambiguity effect)

也稱不明確性效應,人們傾向於選擇信息量更多的選項,避免選擇缺少信息或者未知選項。

比如風險厭惡型投資者更可能選擇「安全」的投資,如政府債券或銀行存款,而不是選擇股票或基金這樣更為波動的投資。

錨定效應(Anchoring or focalism)

也稱為聚焦效應,指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容易受第一印象或最早的信息支配,思維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被固定在某個點。

擬人化或人格化(Anthropomorphism or personification)

將動物、物體和抽象概念描繪為具有人類特徵,情感和意圖的傾向。

注意力偏誤(Attentional bias)

人們的直覺受到當時出現的想法影響,如做決定時受制於環境或情緒,忽略一些相關信息而更關注某些特定信息。

自動化偏誤(Automation bias)

過度依賴於自動化的系統,這可能導致錯誤的自動化信息取代正確的決定。

這個現象在航空領域比較常見,不少事故都是因為飛行員過於相信自動化系統給出的信息。

可得性啟發(Availability heuristic)

高估記憶事件可能性的傾向,它受到記憶的遠近程度、事件的罕見程度以及情緒化的影響,因而在作評價時更多依賴記憶中記住的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在使用啟發法進行判斷時,人們往往會依賴最先想到的經驗和信息,並認定這些容易知覺到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常出現,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

更容易想到的記憶,你會高估它的重要性和出現頻次。

疊加效應(Availability cascade)

也稱效用層疊,某一觀點不斷重複確認後會加強,如集體觀念通過其在公共話語中不斷地重複獲得越來越多的合理性,自我認知也將隨之產生強化。換言之重複足夠多那麼它將變成「真的」,有點像三人成虎,以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

也稱逆反效應,人們通過強化他們的信仰來為駁斥現象做出反應。如當一個錯誤的信息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信息與其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原本錯誤信息的信任。

很多傳銷人員不認為自己做的是傳銷,而是賦能和新零售。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同羊群效應,人們從事或者相信某件事時依賴於其他相同情況的人做出的選擇,相關的是群體思想(Groupthink)和從眾行為(Herd behavior)

每個人都是盲從的,當多數人做出某個選擇時,個人思考就會被切斷,並進入團體思考模式。這個「群眾」數量大至整個國家,小至一個家庭,從眾效應使我們忽略了個人的動機與願望。

基率謬誤/忽視 (Base rate fallacy / neglect)

忽視基本的比率信息(通用的、一般的),而傾向於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才適用的特定的信息,可參考統計學中的貝葉斯統計(Bayesian Statistics)理論。

信念偏誤(Belief bias)

或稱信仰偏誤,人們評價論據是否合乎邏輯的可信程度受到其結論可信度的影響,因為相信結論所以相信其推理過程。

因為相信結論所以相信推理過程,就像數學題答案正確但推理過程可不一定對。

本·富蘭克林效應(Ben Franklin effect)

一個幫助過你的人更可能幫助你。

偏見盲點(Bias blind spot)

認為自己的偏見比別人更少,或者說認為別人的偏見比自己多的傾向。

就像幾乎所有開車的人都認為自己的車技在平均水平之上。

拉拉隊效應(Cheerleader effect)

人們在團體裡面比在孤立狀態下表現得更有吸引力的傾向,就像在拉拉隊中更傾向於表現自己。

在團體中體現自己的競爭優勢是生物的本能,這樣才能獲得好的配偶和爭取更多的資源。

選擇支持性偏誤(Choice-supportive bias)

認為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更好的而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忽略不利的地方),稍有自我安慰之意。

有點敝帚自珍的意思。

聚集性錯覺(Clustering illusion)

也稱叢集錯覺或聚類錯覺,人們傾向於將大量隨機小樣本中不可避免的「條紋」或「聚簇」狀的隨機分布考慮為某種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規律」(幻象模式Phantom patterns),此處可參考知乎問題「打麻將的時候,為什麼會有連續一段時間運氣特別好的現象?」下面的回答

伯克森悖論(Berksons paradox)

指兩個通常獨立的事物會在特定場合下關聯起來,由此產生的相關性容易帶來認知上的偏差。

比如,一個學生的成績好壞與他是否具有特殊才能沒有多大關係,雖然大學招生主要根據學生的成績,但如果成績不理想,有特殊才能也行。這種現察容易使你形成對有特殊能力的人的偏見,認為只有成績不好的人才會有特長。

舒適區效應(Comfort zone effect)

對於過去常用的方案,高估其效益或成功機會;對於過去少用的方案,低估其效益或成功機會。

簡單說就是一種路徑依賴。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指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

例子:實驗者給每個受試學生髮一套性格測試題讓他們做,然後說根據每個人的答案給其各自分析出來了一份」性格概況」,讓學生評價這個概況描寫的準不準。結果學生們紛紛表示這個說的就是自己。而事實是所有人拿到的」性格概況」都是完全一樣的!人自動就願意看到說的跟自己一樣的地方,並忽略不一樣的地方。

一致性偏誤(Congruence bias)

也稱相合性偏誤,對假設的驗證完全依賴於直接的測試,而不對其替代性假設的可能性做測試;或者說只相信直接證明假說的實驗,而忽視間接的證明或是證明其他假說的可能。

合取謬誤(Conjunction fallacy)

認為多重條件「甲且乙」比單一條件「甲」更可能發生的認知偏誤,也是一種機率謬誤。

例如對某人的描述很像女性主義者時,認為某人是替婦女辯護的律師的可能性比認為某人是律師的可能性更高。

保守主義(Conservatism)

在新的證據出現時仍然難以改變某人舊觀念的現象。

持續影響效應(持續影響效應)

相信以前學習的錯誤信息的傾向,即使已被糾正。錯誤信息仍然可以影響。

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

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產生的感覺差異的現象,或者說當與最近觀察到的有所差異的對象相比較時,加深或降低感知刺激的現象。

例如:溫水可以感覺到熱或冷,這取決於手觸摸它是否以前是在熱水或冷水中。

禮貌偏見(Courtesy bias)

傾向於發表比真實想法更為政治正確的意見,以避免對任何人造成冒犯。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見多識廣的人很難從並不那麼博識的人的角度看問題,或者說知情者很難從不知情者的角度看問題。

數據遷就偏誤(Data-snooping bias)

也稱數據探查偏誤、數據擬合偏誤,指在基於先前得到的實證經驗後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後所引起的偏誤,由於模型「遷就」歷史數據(即與歷史數據擬合得太好),反而導致「預測」結果十分糟糕(與未來有偏差)

誘餌效應(Decoy effect)

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箇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有時「誘餌」並不需要真的存在,即「幽靈誘餌」

辯護人謬誤(Defendant』s fallacy )

泛指多種根據不相關資訊認定被告「犯罪的概率」很小的情況。另參見檢察官謬誤(Prosecutor』s fallacy)

似曾相識效應(Déjà vu effect )

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熟悉感,似乎曾經接觸過,且能預先想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面額效應(Denomination effect)

相對於大面額的鈔票來說,小面額的鈔票會花費得更快。

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

傾向於出售價值增長的資產,而抵制出售價值下降的資產。

區分偏誤(Distinction bias)

兩個事物作為備選項一起考慮時比單獨考慮時區別更大。另見越少越好效應(Less-is-better effect)

丹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也稱達克效應,指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如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認識不足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察覺到自己的錯誤行為

時長忽視(Duration neglect)

也稱過程時間忽視,指確定某事件價值時忽視該事件的持續時間。心理觀察發現,人們判斷某件痛苦經歷的不爽程度跟持續時長關聯度不高,與痛苦峰值(Peak)和痛苦的消減速度更相關。痛苦消減的越快,反而覺得這段經歷更痛苦。平緩的感受曲線讓人更舒服。

同理心斷層(Empathy gap)

也稱移情差異、移情隔閡,人們低估情感影響的傾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也稱敝帚自珍效應,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總認為自己的東西是最好的。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

也稱精粹主義,根據事物的本質來將它們分類,而不太在意它們的外在變化。

期望過大(Exaggerated expectation)

期望過高,超出現實,世界並不是那麼戲劇化,理想很熱血,現實很平淡。相反的是保守主義偏誤(Conservatism bias)

排除偏誤(Exclusion bias)

也稱剔除偏誤,做研究時由於剔除某些看似不符預期的樣本產生的偏誤。

試驗偏誤或預期偏誤(Experimenter』s or expectation bias)

實驗者相信、證實並發布那些支持他們預期結果的數據,相反地,對相矛盾的結果持懷疑、拋棄的態度或者對它們進行降權。先有預期,然後只選符合自己預期的數據,忽視其他。

聚焦效應(Focusing effect)

對事物的某一方面過分注重的傾向,這可能導致錯誤的預期。

福勒效應/巴納姆效應(Forer effect / Barnum effect)

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至於能夠適用到很多人身上(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星座、算命都利用了這樣的效應。

正向偏置(Forward Bias)

模型是基於歷史數據建立的,因此僅對過去的數據進行了驗證,很難預測未知。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

一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人際交往中指關鍵不在於說什麼,而在於怎麼說;經濟學中指當消費者感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越敏感。

頻率錯覺(Frequency illusion)

也稱眼球效應,某件事物突然在腦海中閃現,不久之後又再次頻繁出現的錯覺,這種錯覺俗稱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Baader-Meinhof Phenomenon)。如突然感覺某一事物原來沒有注意到,現在到處都是了。

功能定勢(Functional fixedness )

也稱功能固著,認知限制大家只按照傳統方式使用某種物品的傾向;當需要解決問題時,思維阻斷了使用新方法的可能性。比如經典的火材盒立蠟燭問題。

經費偏誤(Funding bias)

也稱讚助偏誤,選擇研究方法或詮釋研究結果時,傾向於迎合經費提供者或贊助商的立場。這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呢。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也稱蒙地卡羅謬誤,一種負近因效應(Negative recency),認為某事物在未來的幾率會因過去事件發生改變,事實上並非如此,統計規律不適用於個體。如在某事件的一面連續發生後,人們會認為另一面在下一次「風水輪流轉」或「翻盤」的幾率更大。 例如 「認為連續五次拋硬幣都是正面,所以第六次是背面的幾率很大。」 這是錯誤的想法,實際上每次拋硬幣都是獨立隨機事件,結果相互不會影響。

難度效應(Hard-easy effect)

基於對任務特定難度的判斷,信心也表現得不一樣,即人們判斷或決策的信心水平受任務難度及領域的影響。對任務難度高估從而信心不足,或對任務難度低估從而過度自信。

事後偏誤(Hindsight bias)

也稱後見之明偏誤、後視偏誤,常說的「事後諸葛亮」,事情已經發生了卻說自己早已預料到。

敵對媒體效應(Hostile media effect)

也稱敵對媒介效應,可以理解為意識形態偏誤,由於強烈的陣容觀念的存在,總是認為立場與自己不同的媒體有偏見、不客觀。

熱手謬誤(Hot-hand fallacy)

也稱熱手效應、熱手現象(Hot hand phenomenon),一種正近因效應(Postive recency),認為某事多次發生則未來發生的概率會較大;認為經歷過成功的人物在額外的嘗試之下有更大的機會獲得進一步成功的可能。 成功是成功之母本身沒毛病啊,不過這裡好像指的是對隨機事件獲得成功的人的下一次成功預期判斷。

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

更關注眼前利益而不是長遠利益,相對於未來的回報,更傾向於現在的回報,也被稱為現時偏誤(Current moment bias / Present-bias),比如:避免從事一些需要在短期內付出成本但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體現其收益的活動,比如鍛煉身體。

可識別受害者效應(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

人們更傾向於為單個的可辨識的人做出響應和幫助,而不是處於危難中的一大群人。具體的個人受害者,比蒼白、廣泛的統計信息更有影響力。

宜家效應(IKEA effect)

當人們親自組裝、搭建自己的東西(如宜家傢具)時,無論最終質量如何,都會對它評價甚高。而且投入越多的勞動或情感就越容易產生依戀感和自豪感,從而高估東西的價值。

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

高估對外部事件的影響程度,人們以為自己對事物的控制能力或控制權超過實際上所擁有的控制能力,個體對自己成功的可能性的估計遠高於其客觀可能性的一種不合理的期望。比如:人們經常會有種錯覺,以為自己可以掌控一些偶然性的事情,如彩票、賭博等。

有效性錯覺(Illusion of validity)

因預測結果與輸入信息之間較好的符合所產生的無根據的自信。認為通過進一步地獲取信息,將產生更多相關的輔助預測的數據,雖然可能並非如此。

錯覺關聯(Illusory correlation)

或稱相關性錯覺,錯誤地認為兩個毫不相關的事物之間存在聯繫。比如有個姑娘不小心碰了你的腳,你卻覺得這是在暗示什麼,你將「觸碰腳」與「對某人有好感」關聯在一起。

影響偏誤(Impact bias)

也稱影響力偏誤,高估事件對未來情緒狀態的影響力,如認為中大獎後會永遠開心,卻並非如此。覺得失去親人後會一蹶不振,也並非如此。

虛幻真實效應 (Illusory truth effect)

也被稱為「戈培爾效應」(重複效應、真理效應)。古語云「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重複是一種力量,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信息偏誤(Information bias)

也稱資訊偏誤,指人們為了獲取信息會搜尋那些並不一定起作用的信息的傾向。如人們為了更好地決策,會搜集儘可能多的信息,但並不能輔助決策。

樣本大小不敏感性(Insensitivity to sample size)

評估統計數據時,未考慮小樣本比大樣本更容易觀察到極端結果。在判斷樣本統計(Sample statistic)中的概率時不考慮樣本大小。

逆賭徒謬誤(Inverse gambler』s fallacy)

認為概率很小的事發生了,一定是做了很多次。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

也稱不理性增值(Irrational escalation),人們基於先前已有的投資來證明某增加投資的決策是正確的,儘管新證據表明該決策可能是錯誤的;增加投資時關注已有業績而不關注當前更有價值的信息。比如:有些人忍受著工作、婚姻,不是因為它們能給你帶來美好的人生體驗,而只是因為你已經為它投資了太多的時間、經歷、金錢。

妄下結論(Jumping to conclusions)

根據少量的信息就做出判斷與決策。如預言、貼標籤等等。

公平世界假定(Just-world hypothesis)

或稱公平世界原則,人們傾向於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公平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得到他應得的,把難以解釋的不公平歸責於受害者的報應,而非加害者。

儀器法則(Law of the instrument)

過度依賴熟悉的工具或方法,忽略或低估替代方法。「如果你所有的都是鎚子,一切都看起來像釘子。」

提前期偏誤(Lead-time bias)

常出現在醫療中,早期診斷出疾病不會自動使患者活得更長,病人只是在「疾病標籤」下活得更長。換句話說,生存時間更長是因為「疾病時鐘」開始的更早。

時長偏誤(Length-time bias)

也稱時距偏誤,選擇偏誤的一種,由於統計結果失真造成數據結論錯誤。當隨機選擇的時間點或空間點間隔參與到時長間隔的分析中時將會造成此偏誤,這一分析過程傾向於選擇較長的間隔,從而影響數據的準確性。例如:早期癌症篩查其實沒有真正的用處。這可以給人一種印象,即通過篩查發現癌症會導致癌症的危險性降低,即使不那麼危險的癌症更容易被篩查發現。

越少越好效應(Less-is-better effect)

在單獨評估的時,人們會比聯合評估時給出更高的價值評價。當消費者孤立地評估對象時,他們常常將它們與同一類別中的其他對象進行比較。

這種現象由1998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教授發現,有三個例子:(1)人們收到價值45美元的圍巾比收到價值55美元的外套更為開心,更覺得送禮人慷慨(2)人們覺得7盎司像火炬一樣包裝的冰淇淋,比盒裝的8盎司的冰淇淋價值高;(3)一套24件完整的餐具的比31個包含破損的餐具價值高。(包含24完整的餐具)」

如果你要做一個演講,預估有50人參加,為了讓演講「變得」更受歡迎,應該把演講安排在一個有50個或更少座位的場地,而不是一個有100多個座位的大房間。12個精選出來的大仙桃比20個高低質量都有的更好。

就像微信紅包,搶到10塊以上就覺得是「巨款」,開心半天。而買東西花10塊錢會覺得是小錢。因為單獨評估對比的是同類,搶到的幾毛、幾塊錢。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假扮演電力公司的員工做過一個調查:他們告訴用戶,節約能源,每天能省50美分。另一組則被告知,如果不節約能源,每天將損失50美分。結果在節約用電的住戶中,後者比前者要多3倍。

還有商場常用類似宣傳語:「新產品促銷打八折」,而不是「用八折的價格購買新產品」。

遊戲謬誤(Ludic fallacy)

一種不相干的謬誤,指錯誤地將遊戲的機率模式套用到現實世界,以及過度使用統計與概率預測未來。

麥納馬拉謬誤(McNamara fallacy)

也稱定量謬誤,一種非形式謬誤,指描述過度使用數據評估事情的現象,過度相信數據、依賴數據評估事情,忽略難以量化的事。

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也稱曝光效應,又謂多看效應、暴露效應、接觸效應等,它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樣事物出現的次數越多,人對其產生的好感度也越高(當然前提是這件事物首次出現沒有給人帶來極大的厭惡感)。社會心理學又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對人際交往吸引力的研究發現,我們見到某個人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此人招人喜愛、令人愉快, 我們把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應。

例如,歌曲或廣告詞越是重複,越有可能招人喜歡,為人接受,這是廣播和電視網經常利用的一種現象。曝光效應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應要好,你給人的第一印象還不差。也就是說曝光效應只生效於中性或積極的刺激。如果頻頻曝光於令人不快的刺激,那就可能加深而不是消除負面看法。

貨幣錯覺(Money illusion)

也稱金錢錯覺,注重於貨幣上的名義面額價值,而不是其購買力的實際價值。

人均普遍認為貨幣貶值2%不公平,但如果通貨膨脹率為4%,名義收入上升2%,儘管它們幾乎一樣,但大家能接受。例如:習core好像說過讓大家工資翻倍,但不知道通貨膨脹率到時候是多少。

道德憑證效應(Moral credential effect)

道德會導致無意識的偏誤,良好而平等的歷史記錄或看法增加了後續出現不平等偏誤的可能性,受影響的人可能意識不到先前思維中已經建立的道德憑證或者說對某個事物的看法。如某人由於得到了某些高道德的評價或認證,而認為自己做得夠好,反而在其他面向做了相反的事。過去的良好做法給不良做法帶來綠燈。

多重比較謬誤(Multiple Comparisons Fallacy)

多重比較謬誤是一種機率謬誤,指廣泛比較兩個不同群體的所有差異,從中找出具有差異的特徵,然後宣稱它就是造成兩個群體不同的原因。

1992年瑞典有個研究試圖找出電源線對健康的影響,他們收集了高壓電源線300米範圍內所有住戶的樣本長達25年,對超過800種疾病一一檢查發生率的統計差異。他們發現幼年白血病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4倍,還推動政府為此採取行動。然而,當我們比對超過800種疾病時,有一種以上的疾病因為隨機效應而呈現發病率增加是非常可能的。果不其然,後續的研究再也沒有發現電源線和幼年白血病的相關及因果關係。

猜硬幣正反面,連續猜對五次的概率只有1/32=0.03125。

而用100枚硬幣做實驗時,出現一枚或以上硬幣五次都猜對的概率為1-(1-1/32)100 = 0.958。

小概率事件在大量實驗後,必然發生」而非「可能」。

消極偏誤(Negativity bias)

也稱負面/消極偏誤或負性認知偏誤,是一種心理現象,相比於積極的記憶,人們更容易回想起那些不愉快的記憶;相比積極的事物,人們更加註重消極的。

與悲觀與否無關,人們就是比較在意「壞消息」。社會科學家認為,人類對負面消息有特別深刻的印象,也因為多疑或純粹太無聊,往往給予壞消息較高的信賴度。

負性效應(Negativity effect)

也稱負向效果,當人們評估一個他們不喜歡者的行為的原因時,傾向於將積極行為歸因於周邊環境,而將消極行為歸因於個人的本性。人們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消極信息的作用往往大於積極信息的作用,人們根據他人的消極品質形成的印象或評價很難改變。

可能性忽視(Neglect of probability)

或稱概率忽視,做決定時人們會忽略掉一些可能性,如決策時完全不理會不確定條件下的可能性或幾率。

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

也稱反偽藥效應,給予有效的藥物或治療,病人卻相信或覺得病情有所惡化。

正常化偏誤(Normalcy bias)

高估事物正常化發展的趨勢,低估災難和失敗的可能性,不能接受突如其來的災難,更恢復原狀。

非此處發明(Not invented here)

也稱非我發明,一種心理現象,拒絕接觸、使用外部開發的產品、研究、標準和知識。

在商業上隨處可見,每一個公司都認為他們的發明他們的服務他們的產品是最好的,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們總是在內部徵集意見,很少向外部尋求建議。比如索尼就因為固步自封,錯過了幾次技術革命,比如數碼相機,讀卡器以及電視技術的革命。

選擇性觀察偏誤(Observation selection bias)

觀察時不可避免受到前置條件的限制而篩選了樣本,因而得出不適當的結論。例如問卷調查到的人是個熱心、願意填問卷的人,因而其結果未必能反映不熱心、不願意填問卷的人的想法。

這個有點類似於倖存者偏差的例子:二戰中,盟軍統計了倖存飛機上的彈孔分布。直覺上似乎應該給彈孔密集處加強裝甲,但實際彈孔最稀疏處,恰恰是要害處,因為沒怎麼被擊中要害的飛機才更有機會返航、進入統計樣本。

觀察者期望效應(Observer-expectancy effect)

在科學實驗中,由於觀察者預期某些測試結果,於是無意識地以某種形式操縱了實驗步驟,或錯誤解釋實驗結果以達至他們希望得到的結論。觀察者期望效應能嚴重歪曲實驗結果,因此需利用雙盲方式進行實驗來消除這效應。另參見受試者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忽略偏誤(Omission bias)

也稱忽視偏誤、不作為偏誤,相對於因為不作為而導致的壞結果,人們對於作為了而導致的壞結果更加後悔。

遺漏變數偏誤(Omitted-variable bias)

遺漏了有關變數而產生的估計量的偏誤。

假如北京有兩家醫院,一家非常好,有先進的設備,一流的醫生,管理和服務也特別好,另一家是很差的醫院,設備陳舊,技術落後,醫生醫德不好等等。假如你以哪個醫院死的人少來衡量醫院的好壞的話,就會出現忽略變數偏差,因為肯定是好的醫院死人多。死亡是與病情有關的,病情越嚴重,死亡率越高,另外病情越嚴重越容易被送到好醫院,因為差的醫院看不了,所以好醫院死的人會比差醫院要多,如果你忽略了病情這個變數的話,就會造成忽略變數偏差,因為病情嚴重與否與死亡有直接關係,另外病情的嚴重程度也會影響到對醫院的選擇,因此忽略了病情因素而得出死人少的醫院是好醫院的結論造成了忽略變數偏差。

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

樂觀偏見是一種認知偏差,它會讓人相信,與他人相比,他們在經歷負面事件時的風險較小。樂觀偏見是相當普遍的,超越性別、種族、國籍和年齡。人們過於樂觀,高估了有利和令人愉快的結果,過分相信事情會向好的一方面發展。

鴕鳥效應(Ostrich effect)

不理會明顯的消極的情形或條件,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就像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把頭鑽進沙子里。

結果偏誤(Outcome bias)

也稱結果效應/偏好,它是發生在決策評估中的一種偏誤式判斷,即當決策結果與決策質量不存在實質性聯繫時,評估者仍根據結果信息評估決策質量,是一種不考量決策當時的狀況,而以結果論成敗的傾向。

自負效應(Overconfidence effect)

在判斷、解答、決策問題時,自己往往過度自信。過度自信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在這種偏見中,一個人對他或她的判斷的主觀信心,比那些判斷的客觀準確性要高得多,尤其是在信心相對較高的時候。

過度診斷偏誤(Overdiagnosis bias)

也稱過度診斷偏倚,指診斷出受試者(或患者)並不會造成癥狀或死亡的「疾病」,經常出現於早期疾病篩查中。

過度診斷有三類傷害:不必要的診斷和治療的物理影響、心理影響、經濟負擔。

空想性視錯覺(Pareidolia)

也稱空想性錯視、幻想性視錯覺,將模糊隨機的外界刺激(聲音、圖像等)看成是顯著的並賦予實際意義,如像動物的雲朵、月球上的人臉、聽到倒播影音中不存在的隱藏信息等,就是各種幻覺想像錯覺,杯弓蛇影。

悲觀主義偏誤(Pessimism bias)

悲觀偏見是人們誇大負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一種效應。尤其是經歷過不幸或消極的人,認為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更大。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亦理解為受試者期望效應,給予無效的藥物或治療,病人卻相信或覺得病情有所改善。

計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

或稱規劃謬誤,計劃時低估任務完成時間的傾向。如人們在計劃未來時,往往為未來安排過多的事物,設定過於理想化的目標,而實際實施時卻很難完成計劃,計劃趕不上變化。

正面結果偏誤或情價效應(Positive outcome bias or Valence effect)

認為積極正面的結果比負面的更容易發生。

購後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

或稱買入後理性化論、「買家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們在買入某東西之後為勸說自己而加入對購買行為合理化的解釋,即使買下的產品太貴或有瑕疵,以此來化解認知失調。

比如你在買Xbox和PS4之間猶豫,最後買了PS4,但後來發現很多想玩的遊戲是Xbox獨有的,但仍然會說服自己和朋友,索尼大法好。

預篩選偏誤(Pre-screening bias)

也稱預審偏誤,篩選樣本時預先排除了某些不應排除的樣本。

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

也稱首位效應、起始效應、第一印象作用、先入為主效應,是一種開頭刺激或信息的記憶過於引人注目的認知偏誤。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它是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一種心理傾向,許多人習慣稱之為「第一感」。如人們更容易回想起序列中起始的項目而不是後面的項目。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

「新官上任三把火」、「早來晚走」、「惡人先告狀」、「先發制人」、「下馬威」等都是不乏利用首因效應佔得先機的經典案例。

創新偏誤(Pro-innovation bias)

對於發明或者創新在社會上的作用持過分樂觀傾向,同時往往忽視其局限性和弱點。如只看重新意而忽視其具體應用狀況。

比如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一種核能樂觀主義,認為今後的所有發電站都將是核發電站。在原子能將廣泛使用,例如同煤和石油。

另一個例子是: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羅傑?史密斯(Roger Smith)1986年說:」到本世紀初,我們將生活在一個無紙化的社會。「 迄今為止,這種轉變尚未發生。

檢察官謬誤(Prosecutor』s fallacy)

檢察官的謬論是一種統計推理的謬論,從本質上說,謬誤在於假設隨機匹配的先驗概率(指根據以往經驗和分析得到的概率)等於被告有罪的概率。泛指多種根據不相關資訊認定被告「無辜的概率」很小的情況。

假確定性效應(Pseudocertainty effect)

將結果視為確定的傾向,而實際上是不確定的。當預期的結果是正的(收益)時候作風險規避(Risk-averse)的選擇,當結果是負的(損失)時候作風險尋求(Risk-seeking)的選擇,在選擇項內容一致的情況下,其選擇受描述結果的方式影響的趨向(比如用損失厭惡的原理表述)。

對抗心理(Reactance)

也稱感應抵抗、抗拒心理,當他人想要限制你自由選擇或做不想做之事的時候,產生站在對立面或者持反對意見的一種衝動。另參見逆反心理(Reverse psychology)

反衝性貶低(Reactive devaluation)

也稱反衝性貶抑,如果一個提議來自對手則認為其價值不大。

近因偏誤(Recency bias)

也稱近因效應、新穎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它更重視近期的數據或經驗,忽視早期的數據或經驗。在多種刺激依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

新近錯覺(Recency illusion)

或稱新詞錯覺,認為某詞語或語法是新近才出現的,事實上它們已經存在很久了。

回歸謬誤(Regression fallacy)

也稱還原謬誤,非常態的甲事發生以後,用乙措施處理後甲事扭轉,便斷定乙措施可扭轉甲事。然而非常態的事發生後,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較接近常態的事。回歸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因未考慮統計學上隨機起落的回歸現象,造成不恰當的因果推論。

例如:小明發燒二天後吃退燒藥,燒就退了。因此,小明燒退是退燒藥的效果。

例如:小明上次比賽打棒球的成績奇差無比,教練把他罵一頓以後,這次比賽的成績就進步了。因此,責罵可以提升小明打棒球的成績。

報告偏誤(Reporting bias)

也稱報告選擇偏誤,指在反映情況時,選擇性披露或隱藏信息的現象。

例如病人選擇性披露自己的病史、吸煙、性經歷等。

自製偏誤(Restraint bias)

也稱約束偏誤,人們高估他們控制衝動行為、抵抗誘惑能力的傾向。

例如,有人可能會嘗試使用毒品,只因為他們認為可以抵制任何潛在的癮。

押韻效應(Rhyme as reason effect)

或稱押韻有理效應,押韻的語句被認為是更加真實的。典型的案例出現在辛普森審判(O.J Simpson trial)一案中,辯詞說道「If the gloves don』t fit, then you must acquit」(如果手套是不合手的,那麼你就是無罪的)

使用押韻的格言、詩句可以提升你的話語的可信度。

風險補償/佩茲曼效應(Risk compensation / Peltzman effect)

在安全性增加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傾向於做出更加危險的舉動。諸如很多安全產品的發明反而增加了相關活動的風險係數。

當人們在一個很安全的保護下往往做出很危險的舉動,例如:汽車安全帶的發明之後,人們危險駕駛的行為實際上增多了。

選擇偏誤(Selection bias)

一種系統誤差,來源於研究對象的選擇過程以及影響研究對象參與的因素,由於選入的研究對象與未選入的研究對象在某些特徵上存在差異而引起的誤差,常發生於研究的設計階段,如果選擇的研究對象不能做到適當的隨機化,那麼樣本並不能代表分析群體。

選擇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

選擇性感知是在忽略對立觀點的同時,在消息中感知他們想要的內容的過程。也稱預期感知,事先的期望影響了事物的感知。

如打針時事先覺得很疼就真覺得很疼。

還有一個例子:告知研究對象正在飲用含酒精飲料(實際上是非酒精性飲料),隨後自認為「醉」了的學生,表現出較少的社會壓力生理癥狀,模擬駕駛汽車時的表現與真喝酒的人類似,類似於安慰劑效應。

自我選擇偏誤(Self-selection bias)

也稱志願者偏誤(Volunteer bias),是指由於普查組與對照組人員自身條件、動機差異造成偏誤的情況,由於志願者的自我選擇而造成統計結果產生異常或偏誤。

比如:報了考研培訓班的人考研成功比不報的人幾率大,因為本身想讀研究生的意願強才報的培訓班,學習可能更為刻苦。

塞默爾維斯反射(Semmelweis reflex)

拒絕接受與已建立的規範、信仰或價值觀相矛盾的新證據,僅憑證據並不能改變心理現狀。

在巴斯德發現細菌以前,匈牙利醫生塞默爾維斯在1940年代面對醫院患者的較高死亡率,通過創新的實驗而得出了建議醫生消毒洗手之後再與病人接觸,可惜當時的正面響應者極少。

社會比較偏誤(Social comparison bias)

在僱傭人才的時候,傾向於選擇那些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候選者。抗拒僱用、 提拔與自己有相似專長的人。

社會期望偏誤(Social desirability bias)

或稱社會讚許性偏誤,傾向於向外人展示自己社會期許的或者社會友好型的能力和行為,而隱藏社會不太看重的或者不利的方面。

例如:當面對「你多久手淫一次」的問題時,受訪者可能受到社會禁忌的壓力,產生低的統計頻率或避免回答這個問題。

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

期待事物保持不變,安於現狀的傾向。

人類對於變化感到憂慮,因此常會做出維持現況,或改變最小的決定。我們選擇熟悉的食物、熟悉的品牌,這種偏見讓人趨於保守,就像一句俗諺說的,如果沒壞,就不要修理它。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

也稱定型化效應,人們對某事物具體特點形成的一種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差異,有如將心中刻好的模板套到每個個體身上。

比如對某個群體產生一種固定的看法和評價,並對屬於該群體的個人也給予這一看法和評價。刻板印象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況,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往往可能會形成偏見。」東北人都是黑社會「,」上海人小氣「等等

次可加性效應(Subadditivity effect)

或稱分開加總效應,認為整體的可能性比部分的可能性(之和)更低。

受試者期望效應(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受試者期望效應(英文:Subject-expectancy effect)是認知偏見的一種。在科學實驗中,由於受試者預期某些測試結果,於是無意識地以某種形式操縱了實驗步驟,或向實驗人員報告他們希望得到的結果。受試者期望效應能嚴重歪曲實驗結果,因此需利用雙盲(double-blind)方式進行實驗來消除這效應。

主觀驗證(Subjective validation)

也稱主觀確認,相信某事是對的,就感覺它是對的。也會把巧合的事當作有關聯。

主觀驗證與巴納姆效應密切相關,主觀驗證是冷讀(在事先完全沒有準備之下,立即推測出對方的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被認為是超自然現象的報道背後的最主要原因。

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駁斥的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謬誤」而不是「偏差」),這個被駁斥的邏輯謬誤指的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這東西的別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數據」、「死人不會說話」等等。

比如媒體調查「喝葡萄酒的人長壽」。一般是調查了那些長壽的老人,發現其中很多飲用葡萄酒。但還有更多經常飲用葡萄酒但不長壽的人已經死了,媒體根本不可能調查到他們。

德州神槍手謬誤(Texas sharpshooter fallacy)

即「先射箭再畫靶」,原用以形容流行病學上的群集錯覺,後衍生泛指統計研究做出結果後,把其中的群集獨立出來當作有統計意義,然而實際上此集群更可能是隨機產生。

為了使自己的論述合理,而忽視了關鍵事實。也就是在大量的事實中,小心的挑選出對自己的觀點有利的證據,而不使用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數據/證據。這種推論會讓人乍看有理,但實質很有問題。

單位偏誤(Unit bias)

認為計量單位反映合理程度,人們傾向於認為給定的一個單位、一瓶、一罐、一盤或更多其他精細度量的單位食物,就是適當的食用份量。這個偏誤強烈影響到分裝食物的消費,如果分裝的食物看上去應該就是一頓或一人份,那麼他們就會一直吃到見底。

熟悉路線效應(Well travelled road effect)

低估走熟悉路線的持續時間;高估走陌生路線的時間。經常旅行的路線被評估為比陌生路線花費更短的時間。可能因為駕駛員在穿過熟悉的路線時使用較少的認知努力,因此低估了穿過熟悉的路線所需的時間。

只看整體效應(Whole only effect )

選項為整套方案時,只關注整體,而忽略個別部分有協商的可能。

零風險偏誤(Zero-risk bias)

偏向於將小的風險降為零,雖然說高風險降低的程度可能更大。如偏向將2%降到0%,而不是20%降到5%

零和偏見(Zero-sum bias)

零和偏差是一種認知偏見,描述了這件事是零和遊戲,一個人的收益將是另一個人的損失。

當個人認為情況是零和時,他們將更有可能對他人採取具有競爭力(或較少合作性)的行為,因為他們會將其他人視為競爭威脅。

社會偏誤

觀察者偏誤(Actor-observer bias)

也稱行為者-觀察者偏誤,解釋其他個體的行為時過分強調內在個性的影響,而輕視當時的外在情況,而在解釋自己行為時則與此相反。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外部原因的傾向,同時將他人的行為歸因於內部原因

防禦性歸因假定(Defensive attribution hypothesis)

也稱防禦性歸因,當後果變得越嚴重或者自己與受害者的情況越相似時,對加害者的責怪或譴責也就越多。

最簡單的實例是,人們傾向於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外部因素,如運氣不佳、氣候不好、或任務太難……等等。對於防禦性歸因有種種不同的解釋,但最簡單也是最明顯的一種說法是:這種歸因能帶給人們更多的自尊;假如我們認為成功完全是自己的因素,而失敗卻不用責怪自己,那麼內心會覺得比較輕鬆。

自我中心偏誤(Egocentric bias)

人們對於集體活動的成果,在最後進行成敗歸因的時候,往往會過分誇大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認為自己所做的努力,就算不是最多,至少也不會比任何一個人少;或是認為自己所做過的努力,在最後的工作成功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就算最後工作不幸失敗了,也絕對不能怪罪到自己的這一部分。這就是」自我中心偏誤「。

外在激勵偏誤(Extrinsic incentives bias)

一種基本歸因錯誤,認為他人要靠外在動機如情境才能做好;而自己可以靠內在動機如個人特質做好。

人們在評價他人行為時,更容易注意到外在激勵,而忽視其內在動機。

錯誤共識效應(False consensus effect)

也稱錯誤共識理論,指人們高估其他人對自己認同程度的傾向,認為別人跟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於傾向把自己的思維方式投射向他人,假設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們會更容易將別人的行為歸因為是性格等內在的因素,而不是情景因素。人傾向於從人的性情一面而不是從環境一面尋找答案,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具體情形和環境因素。

例如:當銷售人員的業績不佳時,銷售經理更傾向於將其歸因於下屬的懶惰而不是競爭對手的實力。

群體歸因錯誤(Group attribution error)

認為群組成員的個體特徵反映了群組整體的特徵,認為群組的表現反映了群組成員個體的偏好,雖然事實所說明的可能是不同的情況。

光暈效應(Halo effect)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稱「暈輪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以點概面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指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一個人的某種品質,或一個物品的某種特性給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品質,或這個物品的其他特性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名人效應是一種典型的光環效應,通過明顯代言從而讓粉絲們愛屋及烏。

非對稱認知錯覺(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

或稱非對稱洞察力錯覺,人們認為自己對別人的了解超過別人對自己的了解,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懂得更多。

外部媒介錯覺(Illusion of external agency)

人們通常低估自己對未來結果產生滿意度的能力,當人們體會到這種自我生成的滿意度時,他們會錯誤地認為這些是由外部的影響力(influence)、洞察力(insight)、善意(benevolence)等造成的

透明度錯覺(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也稱洞悉錯覺,認為別人很容易看透(理解)自己,自己也很容易看透(理解)別人。

優越感錯覺(Illusory superiority)

也稱優越感偏誤(Superiority bias)、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優於常人效應等,相對於其他人來說,自己對個人的優秀品質評價過高,而對不良品質評價過低,即高估自己的優點,低估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更有水平。

群內偏誤(Ingroup bias)

或稱派系偏誤,人們對認為是屬於自己這一方的成員有優先或者較好待遇的傾向,即偏向某個人自己的群體。

道德運氣(Moral luck)

基於事件結果的道德立場影響人們對事件的評判,而沒有考慮到事件的意圖、過程及情境。

樸素犬儒主義(Na?ve cynicism )

認為別人的自我中心偏誤或者利己行為比自己更多

樸素現實主義(Na?ve realism)

也稱樸素實在論,相信我們的所見所聞就是真實的、客觀的、不帶偏見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理性的人一定會贊成我們,不贊成我們的人一定是無知的、懶惰的、無理的、有偏見的

外群體同質性偏誤(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

或稱外群同質性偏誤、組外一致性偏誤,人們認為自己群體內的成員是比其他群體的成員更加多樣化的,外部群體的成員之間彼此極其相似,比內群體成員更加「同質化」,不是自己這一方的都是一樣的

投射偏誤(Projection bias)

也稱投射效應,不自覺地以為他人(或未來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相似的情感、思想與價值觀。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是一種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認知障礙

人們總會毫無理由地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而將自己的情感、意志、性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個認知缺陷也可能導致「虛假共識偏見」出現,即高估一個意見的可能性,還認為所有人都能夠同意。

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

或稱自利性偏誤、利己偏誤,相比失敗,更多地將成功歸因於自己,在評價模稜兩可的信息時,也傾向於描述得對自己有利。

共有信息偏誤(Shared information bias)

群體成員傾向於花費更多地時間和精力討論大家都熟悉的信息(Shared information),而對只有部分人了解的信息(Unshared information)則討論得更少。

系統正當化(System justification)

也稱體制合理化,傾向於保衛和鞏固現狀,現有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往往是首選,而其他方案往往遭到貶抑,即使犧牲個人或者集體利益。另參見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

性格歸屬偏誤(Trait ascription bias)

也稱個性歸屬偏誤,認為自己的個性、行為、情緒是多變的,而他人是一成不變且容易預測的。

終極歸因錯誤(Ultimate attribution error)

也稱最終歸因錯誤,類似於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只是這裡人們傾向於將問題歸因於整個群體,而不是群內的個體。

差於常人效應(Worse-than-average effect)

在任務困難的時候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差,與優於常人效應(Better-than-average effect)相反

記憶的錯誤與偏誤

在心理學與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中,記憶偏誤(Memory bias)是一種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它將強化或者削弱記憶,其中包括記憶回想(recall)起來的可能性以及記憶回想起來的所需時間,或者是改變記憶的內容。

怪異效應(Bizarreness effect)

怪異的事物或情況比正常的更容易記住。目前有爭議:一些研究表明它確實存在,有些研究表明它不存在,有些表明它導致更糟糕的記憶。

改變偏誤(Change bias)

在參與到事物的變化中後,很難回憶起其之前的狀況。

童年期遺忘(Childhood amnesia)

也稱童年失憶症,人們很難回憶起四歲之前的情況。

選擇支持性偏誤(Choice-supportive bias)

也稱支持選擇偏誤,在回顧自己做過的選擇時,總認為是明智的。選擇的目的通常是選擇最佳方案。因此,在做出選擇之後,一個人可能會堅信自己所選擇的選擇權比排除掉的選擇更好。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有可能顯示出選擇支持性偏見。

保守主義或回歸偏誤(Conservatism or Regressive bias)

記憶中將高價值高可能性的情況記成比實際低,而低價值低可能性的記成比實際高。基於證據的記憶情況是非極端化的,參見回歸偏誤(Regressive bias)

一致性偏誤(Consistency bias)

記憶中錯誤地將某人過去的態度和行為看成像是現在的態度和行為

情境效應(Context effect)

也稱語境效應,認知與記憶依賴於所處情境,回憶脫離情境的事件比處於情境內中的更難,某些情境的記憶在其他情境中也不容易回想,如在家裡回憶工作內容,它所需的時間更長而準確性也更低

跨種族效應(Cross-race effect)

相比辨認種族內的人來說,辨認其他種族成員的難度更高。

潛隱記憶(Cryptomnesia)

也稱隱藏記憶,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的一種,當一個被遺忘的記憶無意識地出現時,會以為是自己新的原創的,是靈感的湧現。人們可能因此錯誤地回想或產生某個想法、觀念,這在某方面可能會造成剽竊的爭議。

自我中心偏誤(Egocentric bias)

回憶中存在自利或自我美化的傾向,例如記得考試成績比實際的好或者記得抓住的魚比實際的大。

衰退效應偏誤(Fading affect bias)

也稱情感衰退偏誤,負面情緒、不愉快的記憶比正面的積極的衰退得更快。

虛假記憶/虛構症(False memory or Confabulation)

也稱錯誤記憶、偽記憶、虛談症,記憶障礙和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的一種,記憶中產生空想、虛構,並非有意欺騙地捏造、歪曲、曲解關於某件事物的記憶,區別於撒謊,因為自己都不知道那些信息是虛假的。

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

人們對於很容易用搜索引擎(如谷歌)就能從網路上搜集到的信息很容易淡忘。

幽默效應(Humor effect)

幽默的事物更加容易記住,可能的原因解釋是幽默的事物會增加認知處理的時間以及激發情感。

真相錯覺效應(Illusion of truth effect)

即使沒有意識到聽說過,人們也傾向認為聽過的是真的,而不管該陳述實際上是否正確。換言之,人容易相信熟悉的話勝過陌生的。

錯覺關聯(Illusory correlation)

或稱相關性錯覺,錯誤地認為兩個毫不相關的事物之間存在聯繫。

延遲效應(Lag effect)

也稱滯後效應、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相對於短時間內多次接觸的信息來說,人們容易學習記住那些長時間跨度但是接觸少的信息。這一效應表明突擊式的考前複習並不能帶來很好的學習效果(質量),但是短時間內能夠帶來良好的記憶表現(Memory performance)

鈍化與銳化(Leveling and Sharpening)

可理解成強化與弱化,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扭曲丟失細節的現象,特別重要的事情會得到銳化或者被選擇性地想起,而其中的細節和某些方面的信息將被鈍化或者遺忘。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回憶次數的增加,這兩種趨勢將進一步加強。

處理深度效應(Levels-of-processing effect)

深層次的分析產生更精細、持久、強大的記憶痕迹,且記憶中用不同方式「編碼」的信息擁有不同的效力等級。

列表長度效應(List-length effect)

列表的長度越長,所能記住的項目的比例越少,但是隨著列表長度的增加,所能記住的絕對數量也將增加。

誤導信息效應(Misinformation effect)

也稱錯誤信息效應,由於事後信息(Post-event information)的干擾,記憶變得愈加模糊或不準確

通道效應(Modality effect)

也稱模態效應,通過口語傳達出來的信息,最後聽到的東西會記憶得比較深刻,而書寫的則相對更低。

心境一致性記憶偏誤(Mood-congruent memory bias)

與當前心境相合的記憶更加容易回想。

輪流發言效應(Next-in-line effect)

當人們一個接著一個發言時,後面發言的人不太容易記住前一個人說過的話。

部分項目提示效應(Part-list cueing effect)

當記憶的內容是一整組的時候,提示其中的一項會使回憶起其他項目的難度加大。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

體驗一項事物之後,所能記住的大約只有在高峰期與最終時的體驗,而在過程中好與不好的比重和時間長短、總體的感覺,對記憶影響不大

創傷的持續性(Persistence of traumatic event)

記憶中往往對創傷事件進行反覆不斷地回憶。另參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圖畫優異性效應(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

也稱圖優效應,通過圖片來傳達的信息記憶效果要比通過文字傳達的更好。

積極效應(Positivity effect)

或稱正面效應,老年人的記憶偏向積極美好的傾向。

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序位效應(Primacy effect, Recency effect & Serial position effect)

在序列末尾的項目最容易想起,接著是起始的,而處於中間的項目最不容易想起

處理難度效應(Processing difficulty effect)

處理難度更高的信息時,由於花費更多時間閱讀與思考而更容易想起。

懷舊凸顯(Reminiscence bump)

回憶人生事件時,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事比其他時期的事更容易想到。

玫瑰色回憶(Rosy retrospection)

也稱美好的回憶,將過去事件的回憶美化得比實際更好。

自我生成效應(Self-generation effect)

人們記憶自己生成的信息更加清楚,而別人給出的信息則容易淡忘。

自我關聯效應(Self-relevance effect)

與自己有關的記憶比與他人有關的記憶更加容易回想。

來源混淆(Source confusion)

記憶中把偶然發生的事件與其他信息相混淆,造成記憶歪曲。

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

長時間跨度重複暴露的信息比短時間跨度重複暴露的信息要更容易想起;比起無間隔的重複接觸,有間隔的重複接觸有較好的記憶與學習效果。另參見延遲效應(Lag effect)

焦點效應(Spotlight effect)

也稱聚光燈效應,高估別人關注自己表現和行為的錯覺,認為自己是矚目的焦點。

陳規偏誤(Stereotypical bias)

記憶向著陳規或刻板映象扭曲,如種族和性別偏見,又如錯誤地認為某些名字是罪犯的。

後綴效應(Suffix effect)

也稱附加效應,在不太需要回想起來的主題或條目後面加入合理的項目,會減少近因效應的影響,這是近因效應的一種應用

可暗示性(Suggestibility )

錯誤歸因(Misattribution)的一種,想法容易受到暗示者的提醒而發生扭曲。

伸縮效應(Telescoping effect)

記憶中將近期的事情往更早移,遙遠的事情往更近移的傾向。因此近期的事情變得更加遙遠,而遙遠的事情變得更加臨近

測試效應(Testing effect)

或稱測驗效應,人們更容易記住自己反覆書寫過的信息,而不是反覆閱讀的信息。

認知科學家已證實了「考試效應」(或測驗效應)的現象,即參加測試,而非經過學習,也能增強

個人對考試內容的記憶。

舌尖現象(Tip of the tongue phenomenon)

能夠想起一件事情的一部分或者相關的信息,但是難以回憶起全部。當多個相似的記憶同時出現時,會產生干擾或者阻塞,這將造成人們說話時欲言又止或者說到一半卡住。

舌尖現象是因為大腦對記憶內容的暫時性抑制所造成的,這種抑制來自於多方面,比如對有關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徵的回憶掩蓋了所要回憶的那部分特徵,又比如回憶時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緒因素的干擾等等。

考試時一些平時很簡單、很熟悉的字、單詞或公式死活無法記起,但考試過後卻突然憶起。

逐字效應(Verbatim effect)

人們說過的話語中的大意比逐字的詞語或完整的句子更容易記住,因為記憶記住的是表述而不是直接複製。

雷斯多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也稱萊斯托夫效應、梵?雷斯托夫效應,突出的、醒目的、特彆強調的事物更容易記住。

馮·雷斯托夫效應指的是相對於普通事物,記住獨特或特殊事物的可能性更大。

馮·萊斯托夫效應是給予一組事物中的獨特項目更多注意的結果,這一組事物 可能是一列單詞、一些物體、一系列事件、人名或面孔。

蔡格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

也稱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蔡格尼效應,未完成或者中斷了的事物比完成了的事物更容易被記住。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附錄

en.wikipedia.org/wiki/L

silensea.org/2015/09/13


推薦閱讀:

薛之謙的理智粉,你們還好嗎?
如何儘快了解一個人的品德,尤其是誠信 ?
前男友:「給你點贊,就是想和你說說話」
如何使一個人對他現在所做的事的未來影響產生恐懼?
黃章晉:如果能遇到25歲的自己,這是我給自己最好的建議|各色訪談

TAG:心理学 | 认知偏差 |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