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即時消費的黃金時代已到來,猩便利爭做風口領航者!

烈日炎炎,皓哥和辦公室里的幾位同事都懶癌發作,連出門到便利店買點零食都要鼓足勇氣。好在樓里最近有了一個「無人值守便利架」,餓了可以隨手掃碼來碗泡麵,渴了可以自己拿冰櫃的可樂。這樣下去,估計又是胖三斤的節奏……

皓哥一邊喝著冰可樂,一邊研究了一下無人值守便利架。

原來,這個投放在寫字樓等相對封閉式的公共空間、以零食和日用品為主、由消費者自覺掃碼付款的貨架,看似不起眼,但已有大大小小十多家創業團隊進場了。其中有一枚不可忽視的「小鮮肉」猩便利,尤為引人矚目。

成立於6月份,註冊資本5000萬,創始人來自大眾點評和阿里系,可謂是賽道內最年輕、最壕、也「最有背景」的選手。這個創業團隊和資本一擁而上、考驗人性的「小生意」中,是否會誕生下一個獨角獸?

一、無人值守便利架受資本「寵幸」,借的是什麼風?

目前猩便利、七隻考拉、領蛙、零食e家等幾家無人值守便利架公司,有些被IDG、經緯、多牛資本等出錢押寶。他們看好的無人值守便利架,踩在了哪些風口上?

首先,無人值守便利架符合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的大趨勢。消費升級下人們對時間的敏感度空前提高,物質生活的豐富和便利導致人們越來越懶,下樓多走幾步路都是一個心理門檻。

而無人值守便利架在空間上離職場人士更近,提供所見即所得的"即時消費"服務。同時,結合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手段,支付流程轉到了線上,購物偏好數據能夠沉澱下來,也符合馬雲常講的「新零售」。

其次,線上流量紅利消失,無人值守便利架提供了一個線下高頻剛需的新流量入口,相對低成本地獲得高價值白領人群。

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線上流量越來越昂貴。去年下半年以來,一些創業團隊試圖從線下場景尋找突破,比如迷你KTV歌亭和共享充電寶,在人流量密集的商圈吸引用戶,從線下引導並沉澱至線上。

無人值守便利架的邏輯也類似,切入上班族的下午茶、會議點心、加班夜宵等高頻零食需求,零售本身就可以盈利,不用大規模燒錢就圈到一波高價值的白領人群,後期還可以有更多變現形式。

最後,無人值守便利架的模式比傳統零售更輕,且企業和消費者接受度高,易於快速規模化。

傳統零售低毛利、重資產,而無人值守便利架具有快速規模化的亮點。一方面,它不必像便利店那樣搶地段、付高昂租金,由於單個貨架SKU少,可實現更靈活的採購補貨,無需大量壓貨;貨架硬體最多需要兩三百元,也省去了自動販賣機千元至一兩萬不等的高硬體成本。

另一方面,它也給消費者和企業產生了新價值,入駐相對容易被接受。大部分無人值守便利架採用免費入駐或協議利益分成的模式,相當於把企業福利工作外包化;可以減少HR和行政的工作精力,省去公司採購費用,給員工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選擇性。

二、能定標準的就是贏家!小鮮肉背後原來是一群老鐵

據小飯桌的粗略統計,做無人值守貨架至少有十幾個玩家,基本都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份陸續「進場」;表面看,行業的進入門檻不高,產生了相對同質化的競爭。這也意味著,誰能率先制定行業標準,誰就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勝算。

抽絲剝繭,零售的本質核心無外乎是成本、效率和體驗三點。猩便利在三個因素中都有所創新,一問世就奔著定義行業新標準的要害而去。

第一,猩便利以低於便利店15%的定價,來激發用戶的購物慾望。

無人值守貨架的單點SKU量小,比如猩便利的貨架能放近50個SKU。在鋪點的量還沒有達到一定密度的初期,規模效應不顯著,很難走薄利多銷的路徑。

要想實現比便利店低15%的價格,除了從節省的店鋪租金成本中讓利給前端消費者,還需要有更好的採購議價權,而這關鍵就在於一個懂零售,有品牌資源的團隊。

猩便利的團隊優勢很明顯。其CEO司江華此前一直擔任美團點評休閑娛樂事業部總經理,曾任職於阿里巴巴;既有深耕零售行業二十餘年的幹將,也有來自於一線互聯網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

第二,在後端效率上,猩便利旨在打造高效的供應鏈,定義「日補貨、周上新」的全新行業標準。

猩便利這套供應鏈包括有食品流通資質和冷鏈的自有倉庫,網路化管理和日補貨的自營配送體系,同時整合全國一級代理商,直通廠家。對接入駐企業的商業拓展和上門安裝團隊,以及設備和臨保商品回收的定期運維工作。

無人值守便利架和傳統零售門店在成本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前者少了門店租金成本,卻多了運維成本。傳統線下零售業態已經很成熟,而無人值守便利架作為新興渠道,相當於一個個分散的前置小型門店,從中轉倉配送到貨架,花的只能是自己的錢。

在後端效率中,選品與補貨周期是關鍵,會直接影響到動銷率和周轉率,是一場用戶體驗和成本的博弈。選品是否足夠熱門暢銷、是否切准高頻需求,決定了商品動銷率(動銷品種數占庫存品種總數之比);而一旦商品熱銷,是採取一日一補貨還是一周三補貨,就得看利潤和配送成本之間的平衡點,這又是一門藝術了。

縱觀現有市場,儘管有10-20個類似玩家,但從近期對這些玩家掃描下來的情況發現,只有猩便利敢標榜自己「日補貨周上新」。

如果按照這種全新行業標準的話,現有的玩家70%-80%很快要被淘汰。目前來看,絕大部分玩家還只是具備了「BD」的能力。這個連接著即時消費、場景消費、互聯網、物聯網等眾多核心要素的行業絕對不能僅靠一個所謂銷售鐵軍的能力就能玩好的行業。

第三是體驗,猩便利打造「步行20步」的極致便捷服務和千架千面的差異化服務,消費者的「即時消費」體驗升級。

除了將貨架擺到離消費者只有20步之遙的辦公室門口,猩便利還可實現差異化選品和配送,專治喜新厭舊、口味挑剔的小白領。

由於貨架小、SKU少,可根據地域和辦公的空間不同來定製,並且需要在選品、採購和物流配送上有配套能力來保證日補貨、周上新;即便你每周走進同一間辦公室,也能體驗到多變多樣的產品選擇。

三、新零售業態未來怎麼玩?有資本加持才有Freestyle

未來,無人值守便利架有望成為白領高頻消費的新入口,具有很強的渠道價值。

吃貨的力量是無限的,在此高頻、剛需商品的基礎上還可以疊加更多服務,比如利用後台沉澱的職場消費大數據,可掌握精準到各區域、行業甚至個人的食品偏好,賦能給品牌商作為產品健康度診斷;還可以引入更高毛利的自有品牌研發,拓展線上線下的業務範圍等等,想像空間挺大的。

總之,有了流量入口,有了優質人群的消費能力,未來的進一步商業變現只是早晚的事。

同時,未來無人值守便利架賽道競爭的本質和共享單車非常接近。作為一種新的零售業態,需要通過資本力量打造高密度,從而積累規模效應。但無人值守便利架佔領賽道所需的能力卻遠遠超越共享單車。

之所以說它是一種新的零售業態,是因為比起那些至少服務一整棟樓的便利店,無人值守便利架將零售單元無限地細分、打散和前置了,滲透到離消費者更近的長尾市場,比如固定流量的辦公室地段。

在初期,整個網路中的貨架還未到一個大量級和高密度的水平前,單個長尾貨架的運營效率是起不到決定性作用的。一旦形成規模效應之後,在採購議價權、物流配送和用戶體驗上將產生質的飛躍。

到了後期,規模效應構築起的護城河將成為重要壁壘,同時也將築高行業准入門檻,讓綜合實力強進的公司有更好的市場機會。

規模效應需要資本力量的支持,資本力量又將直接決定成王敗寇,那麼在競爭初期要吸引資本做出選擇,核心拼的還是團隊的綜合實力和背景。擁有強零售、O2O管理背景的團隊更易獲得資本青睞。

展望未來,無人值守便利架是否會誕生新零售的獨角獸,資本的後續站隊至關重要。正像段子里說的,A輪拿經緯,B輪拿紅杉,C輪就有阿里騰訊了;很好奇,這回朱嘯虎會站隊哪一家呢?


推薦閱讀:

優衣庫的「營銷」學不會 可以學學他們的O2O
新零售的大風真能吹動便利店這座「龐然大物」?
數據驅動的新零售之路
難以獨立存活,無人貨架的歸宿在哪裡?

TAG: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