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夥過日子」還是「嫁給愛情」?
以前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過一個國外的視頻合集。
她披上婚紗,在走向他的那一刻,新郎先是微笑,然後控制不住自己,就這麼「沒出息」的哭了。
這個視頻,說實話讓我非常動容。
可能有些人認為,這是喜極而泣,可我認為「喜極而泣」這個詞,完全不足以表達新郎當時的情感。我覺得那個時候,是他的幸福溢了出來。
——你最渴望的女人,將和你共度餘生。
為什麼國內這樣類似的情形出現的不多?
你見過新郎在婚禮上看見新娘看到眼神獃滯,然後哭了嗎?
可能有,但——不多。
原因在於,國內外的婚姻觀不同。
國內的大多數的婚姻觀是:對方經濟條件良好,人還不錯,年紀也不小了,那就結婚吧。
國外的大多數的婚姻觀是: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追求自我,渴望自我,與愛的人做更多的事。
簡而言之,國內傾向於「搭夥過日子」型,而國外更傾向於「嫁給愛情」。
「搭夥過日子」的婚姻,追求的是「性格合適」;「嫁給愛情」的婚姻,追求的是「靈魂合適」。
我們現在大多數人,可能因為家庭壓力或者社會壓力等等原因,在選擇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更傾向於「穩妥」。
「年紀不小了,該結婚了」;
「他人還不錯,就嫁了吧」;
「要求那麼多幹嘛,結了婚都一樣」。
所以,我們慎重考慮,反覆斟酌,結果,嫁給了一個「條件還不錯」的男人。而男人們,則娶了一個「會過日子」的女人。
都認為,這一切應該都是最好的安排了吧,可靈魂卻在說:「我需要一些心靈上的浪漫」。
然後自己責怪自己:「瞎矯情什麼東西,這不是挺好的嘛,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可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問自己:「我是真的幸福嗎?還是只是看起來活的不錯?」
然後自己嘲笑自己:「你笑起來的樣子,可不是幸福的形狀」。
國內的絕大部分人要結婚之前,必須要見父母。按道理說,這是對未來的雙方家庭的交往來說,必不可少的。但是國外大多數人,他們是覺得「我們該結婚了,讓你認識下我的父母吧」。
這不都是要見父母嗎?不不不。區別之處在於:前者是尋找商量,「二老,我們有結婚的想法,你們同意不?」,後者是高調宣布,「爸媽,我要結婚了,祝福我吧!」。
國外的婚姻觀念里,從整個社會態度來看,都是「你幸福就好」。人們認可它,並且尊重它。所以,父母也不會太干涉子女的情感:「我為你收穫了自己的幸福感到高興,祝福你,我的孩子。」
有人質問說:「可是國外的離婚率比國內高啊!閃婚閃離的太多了,不靠譜!他們這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
我覺得說的很對。可是,國內沒離婚的婚姻真的幸福嗎?
不離婚,不代表婚姻幸福!因為家庭,因為父母,因為孩子,因為社會壓力,因為年齡原因,因為種種不利己的因素存在,所以選擇隱忍而湊合著過,這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嗎?
結果是什麼?結果是在這段婚姻中,誰都無法真正享受家庭的溫暖,誰也沒有逃脫心靈的懲罰。
這就不難理解國外的婚禮上,一個別人眼中的「男子漢」,為什麼「沒出息」的哭了的原因。
「這個我夢寐以求的女人,從今往後,她將成為我的唯一。我從黎明醒來,她在身旁;我從黃昏醒來,她在身旁,我從脆弱和孤寂中醒來,她在身旁。我多麼渴望和她共度每一個早晨和夜晚,在時間流逝的每一分每一秒中,用心去守護她。如果人有夢想,可以娶到她,就是我的夢想,怎麼辦?我好愛她。」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大的概率可以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可能有些人窮極一生,也難尋愛人。可是我好羨慕,那些可以完完全全將自己的靈魂交出去的人,願意用餘生去用心守著一個人,該是多麼幸福。
我們彼此心靈相通,呼吸同一片純凈,直至老去,我亦愛你。
推薦閱讀:
※同志該不該選擇形式婚姻?
※條件尚可的27歲離異女性在婚姻里還有市場嗎?
※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你會堅持嗎?
※? 青·讀:除了暖男,你更需要知道暖婚
※為何產婦順產還是剖腹產醫院要聽家屬意見?如果是因為需要家屬繳費,那可否生娃前自己先把剖腹產手術費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