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的貓》:抱一抱,這毛茸茸的治癒
1,
《Kedi》,一部「藏貓貓」的紀錄片。
鏡頭一開始,紅色房頂的伊斯坦布爾城,在藍色海邊像迷宮般展開。城市遠景里,有貓出沒。
走著的,躺著的,睡著的。
花的,白的,花白的。
伊斯坦布爾,貓咪之城,貓多得數不清。如果你一定要數一數,那麼,好吧——「門,前,大橋下,游來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
可數貓比數鴨子,難多了。鴨子只在水裡,保持著隊形。而貓上天入地,無處不在。
這部叫做《Kedi》的紀錄片,以貓咪們的貼地視角,講述它們與一座城市的美好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各地的水手,都在伊斯坦布爾港口停靠。為防鼠疫,船上大多養貓,許多貓上了岸,定居下來。
到奧斯曼帝國時期,伊斯坦布爾開始修建下水道,現代城市初具規模,卻帶來鼠患,於是家家戶戶都開始養貓。
貓咪成了這座城市天然的一部分。
一直到現在,奧斯曼帝國什麼的,早已灰飛煙滅。唯有貓咪們,在這裡生活了數千年,看盡潮起潮落,彷彿它們才是真正的主人。
的確是主人。首先,它們極其自由。
在伊斯坦布爾,大多數貓是野生散養的。它們鎮定自若,來回穿梭在熙攘人群中,從露天咖啡館、商店、集市、人行道、陽台從容路過。
人們經過它們,就像經過鄰居。
人和貓,互不打擾,各忙各的。
有幾個畫面,是貓咪特寫。鏡頭下,纖毫畢現。尤其是眼睛,玻璃和水晶般清澈,映照出神秘光影。
難怪伊斯坦布爾人說:「貓是意識到了上帝的存在,它們是上帝的中間人。」
2,
這些「中間人」,性格各異,極不好惹。
比如一隻黑白相間的母貓,鬥志昂揚。她的最大特點是:絕不允許其他母貓接近她的丈夫一步……
比如一隻「萬人迷」貓貓,他的本領是:讓每個人都樂呵呵地對鏡頭說:「是的,這隻喵人人都喜歡,但它真心愛的人,是我……」
這種本領,後天無法習得,是天賦。
還有貓貓Gamsiz和「生薑」。Gamsiz稱霸一區,被人們稱為「硬漢貓」。但新貓「生薑」十分勇敢,對硬漢發起了挑戰。他們狠狠打了一架,從樹梢打到房頂。
我最喜歡的,是一隻灰色的「紳士貓」。
它很喜歡一家麵包店。店裡的小夥子說,「不管多餓,它都不會走進來,哪怕店門開著。他只是敲窗戶。」
鏡頭記錄了它如何敲窗,簡直不要太萌。小夥子為它切薄薄的芝士和熏火雞,耐心地解釋,「它對吃的肉非常挑剔,以前它愛吃烤牛肉,但現在,它只想要火雞。」
這時,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搖搖晃晃走到紳士貓面前,抱著它。
這一幕,治癒指數爆表……誰能抗拒這樣毛茸茸的純真、友好和童趣呢?
3,
有人說,看起來是你在照顧貓,實際上是貓在照顧你。
在伊斯坦布爾的每條路上,人們都為貓咪和小狗,準備了水杯和食物。每個區域的人,依靠鄰里募捐,都負責照料著一些貓咪。
貓咪也慰藉了人們的心靈。
影片里有一位喂貓人,曾生了一場大病,不會說話,也不會笑了,直到他開始照顧貓咪。鏡頭下,他一邊帶著貓糧梭巡在不同地點,一邊說:「照顧它們治癒了我,我現在很幸福,我相信是它們救了我。」
在彼此的照料和相處中,一切平衡而自然。沒有居高憐憫,沒有大驚小怪。貓和人,只是共同生活在這座城市而已,溫暖平淡。
但紀錄片里,也有這樣一段不經意的對話。
一個畫家回憶小時候,和哥哥一起埋葬一隻死去的小貓。他們模仿牛仔電影,在貓的墓前,用樹枝做了一個小十字架,因為「覺得這樣很酷」。但他們的父親看到了,大吃一驚,「立刻把他們送到古蘭經學校,擔心他們變成基督徒。」
這就是伊斯坦布爾,它繁華美麗,也深邃曲折。
它是歐亞大陸交接地,同時受天主教和伊斯蘭教影響。兩大宗教,在這裡和平共存,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一起在土地靜立。
不同的是「神」,相同的,是家園、微笑、善良,以及人們對整座城市貓咪的照顧與愛意。
伊斯坦布爾人說:「一隻貓喵喵叫著,抬頭看著你,其實是生活在向你微笑。」
在貓的眼睛裡,這座有著紅色房頂、藍色海岸的古老城市,也會一直溫暖和美好下去吧。
the end
微信公眾號:淺水芳鄰(fanglin201509)
推薦閱讀:
※貓從七樓掉下去會死亡嗎?
※一隻兇巴巴的貓
※求助,我家貓是不是沒救了?
※為什麼貓這麼怕洗澡?
※學校里有很多貓,想在身上帶點好吃的,這樣就可以很爽地擼貓了,問題:帶點什麼好吃的好呢?